郑华娟
公公每逢圣诞节前夕一个礼拜,总会拜访住在车程四十分钟以外的妈妈,也就是老德先生的祖母。虽然欧嬷(德文的祖母是Oma,特此音译过来)那儿,公婆来往很频繁,不过圣诞节前夕这一趟走动,对公公来说是十分十分重要的。
结婚后第一年的圣诞节,我以为公公是为了什么要事得赶到欧嬷那里去,结果才知道是回欧嬷那里拿圣诞小饼干,然后带回来给大家。看看欧嬷细心地给每个人准备的小礼物---洒满金色小星子的透明包装纸用彩带扎好,里面满满装着欧嬷亲手做的圣诞小饼干和两大块巧克力,让人看了觉得能分得一袋,在寒冷下雪的天气里,是一件温暖又幸福的事。
欧嬷每年都做小饼干当做给大家的礼物,五十多年前,每年做三袋分给三个儿子;过了几年要做六袋给三个儿子和三个媳妇;再过几年要做十二袋给儿子、媳妇和孙子;再每隔几年,家里添了成员,欧嬷就酌量增加小饼干的材料。
当然,欧嬷生命中也有几年无法尽情地享受做圣诞饼干的时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有的德国平民都在受苦挨饿的时节,本是当老师的欧爸(Opa,德文祖父的意思,这里指欧嬷的先生)也被征召上了战场,欧嬷只好带着三个当时正值发育年纪的儿子,过着每天肚子唱空城计的日子。那时十五六岁的公公常常看见欧嬷清晨起来跪下祈祷,希望能有更多力量和信心度过没有食粮供应的日子。现在,即使衣食无虞,她每日清晨为家人祈祷的习惯也未改变。可是,欧嬷饼干做的袋数越多,也就表示欧嬷的年岁越大。欧嬷今年已经九十一岁,膝盖骨开了刀,但她依然对每年圣诞节亲自做小饼干分给孙儿这件事十分执著,从买面粉到烘焙包装,完全不假手他人。
会烘焙饼干的人应该知道烘焙饼干的繁复手续,而传统圣诞节饼干又是不同的做法和口味,光是这一点,欧嬷就是我最敬佩的高龄阿嬷了。
"今年你也有一袋饼干,欧嬷再添一个孙媳妇!"公公发给我一袋他刚领回来的饼干时说。我实在很高兴,听说各种形状的小饼干中,有八角味道的小星星饼最好吃,我迫不及待打开尝了一块。真不是吹牛的,这是我吃过的最棒的八角小星星饼,软硬松脆都刚好,淋在上面的一层冷却凝固了的牛奶糖浆,让饼又有一点可嚼的样子,可是不到半秒钟,凝固的糖浆立刻化成了奶香的甜汁,一下子被自己咽下了肚。意犹未尽地想再吃一块,才发现整袋当中这种饼的数量最少。问婆婆原因,原来这饼干的制作是所有饼干中最费时的。除了要将核仁、花生切碎之外,打蛋和面的时间、调料也要讲究。不光如此,淋糖浆的时间还不能急,要等饼干烘好第二天冷透了才行。婆婆自承嫌麻烦也做得不道地,于是就对欧嬷的圣诞节饼干更加推崇。
就在大家一阵品尝饼干之际,惟独不见公公。公公在发完大家的饼干之后,就跑进卧房去了。
"爸爸为什么拿着饼干去卧房呢?"我好奇地问老德先生。他笑了起来,然后说我马上就知道为什么。
公公不多久后出现在客厅,手拿着一袋饼干,然后说:"好,现在我可以吃去年我的圣诞节小星星饼了。"大家笑了起来,我却越听越不明白。我摇着老德先生的手臂,要他快快告诉我缘由。
事情是这样的:
欧嬷的烹饪手艺很好,她曾在专业的烹饪学校接受过指导。二次大战前,欧嬷父母所经营的餐厅已是当时数一数二的高级餐馆,可是当盟军的飞机轰炸这所大城的同时,也把欧嬷的家夷为平地。然而,欧嬷的所学和家传手艺,虽无用武之地,却让她婚后的全家大小、远亲近邻,都十分倾倒于她的烹饪技术。公公尤其喜爱欧嬷所做的面食料理和圣诞节小饼干。
时间终究不停向未来移动,公公意识到终究有一天,自己敬爱的妈妈,这位和自己一同经历过战争、饥饿及大半生的妈妈会离开自己,到时候,就再也没有人会做这么合自己口味的小星星饼了。于是,有一年的冬天,公公想出一个办法,把属于自己的这一袋圣诞节小饼干留下来,等欧嬷下一次再做时,才吃去年的饼干,本年的再留下来,等明年再吃……以此类推,就算欧嬷离开了我们,公公还是有最后一袋由欧嬷亲手做的饼干,可以回味欧嬷的手艺和自己母亲的一切一切。
没有人知道藏饼干的秘密地点,因为家里只要有好吃的饼干一旦被发现,一定会让不知情者吃个精光。直到有一次婆婆整理衣柜时,才发现放内衣的橱柜里,藏着密封防潮的一袋今年的圣诞节饼干。全家人总是对公公的藏饼干地点觉得很好笑,但却从来没人去偷吃。聪明的公公知道,即使公开了地方,也不会有人想吃和内衣放在一起的饼干吧?
公公对我摇摇头,说这种事他们也拿出来讲,恐怕我无法理解吧。然而我要说,这在所有我听过的妈妈和儿子的亲情故事中,是最特别也最可爱的一件了。
公公对欧嬷的赤子之心,或许正是因为如此单纯、直接,才让这深情的人伦故事,很真实地,在每年圣诞节,温温暖暖感动着我。
(选自台湾《中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