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青年群体特征调查与思考

2003-04-29 00:44
现代企业 2003年11期
关键词:青年工人知识化群体

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孕育了多样化的社会环境,塑造了千差万别、特质各异的企业,同时也使企业青年群体出现了特征的分化。本课题是在对延安市的一些企业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就若干特征比较明显的青年群体进行了分析比较,研究了企业主要青年群体的发展特征,对针对性地做好青年思想工作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一、青年工人呈现知识型群体与传统体力型群体并存结构

青年工人始终是企业青年中的一支重要群体。在以制造业为经济主体的中国,产业工人始终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青年工人又在其中占到半数以上的比例。在目前企业中,青年工人的数量要远远超过其他青年群体。因此,研究青年工人群体非常重要。

1、知识型青年已成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主流。总体而言,不管是在国有企业还是在非公企业,青年工人知识化进程在加快。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文化程度不断提高。国有企业,一般本地青年工人的文化程度均在中专、技校以上,大学、大专学历和在读的比例较高。调查中发现,许多生产一线班组中,高达70%的青工在夜校攻读大专以上学历,最典型的是延长油矿管理局。在非公企业,除了个别三资企业,青年工人中大学毕业的比例比较高外;其他企业青年工人文化程度均在高中、中专、中技或初中这一水平。在读大学、大专的青年工人知道自己不可能象以前的工人一样,拿了文凭就可以成为技术或管理人员,所以他们都认认真真地在学习和钻研,这既是青年工人迫于竞争压力的体现,也是在为自己的发展做准备。二是技能水平在发展。尽管拔尖水平的青年技师仍然凤毛麟角,但青年工人的技能等级总体不再处于初级水平,目前企业青工中,中级以上技能等级者已经占据半数以上,而且一些生产线上的青年工人掌握了一专多能的技术,复合型工人正在青年工人队伍中涌现。三是善于掌握新技术、新设备。当代青年工人不再是手工艺者,也不是传统机器的操作者,而是掌握先进技术、操作先进设备的群体,企业从国际上引进的先进设备,一般由青年工人操作。然而,这也不可避免的使青工丢弃了一些传统的技艺,有人为一些传统技艺、绝技绝活的失传而感到遗憾。四是参与技术和管理的程度提高。今天的青年工人不仅仅是操作型的,也是技术和管理的参与者,随着企业TQC、精细管理团队建设、学习型组织创建等一系列活动的日益深化,青年工人参与技术和管理工作的渠道越来越多,岗位对人的知识要求也越来越高。五是终身学习的理念逐步形成。这一点是体现青年工人知识化的主要标志。青年工人学习的内容更加宽泛,除了本职岗位业务技术外,许多人在学习管理、财会、计算机和外语等一些通用知识。

2、传统体力型青年工人群体仍然是企业工人的主体。青年工人中的知识化群体只是刚刚形成雏形,在技术密集型企业中、技术密集型岗位上,青年工人知识化程度较高。而在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岗位,青年工人知识化程度则较低,特别是这些企业或岗位的大都来自周边农村务工青年,还远远没有条件跟上知识化的潮流。传统体力型青年工人群体现在乃至将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会与知识化的青年工人群体并存发展。传统体力型青年工人群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外来务工青年占有相当高的比例。在企业最艰苦的岗位上工作的,一般都是外来务工青年。比如,开采、钻井、建筑施工第一线;冶金和化工等重工业企业劳动强度较高但技术要求较低的岗位;纺织印染一线、环卫清洁工、餐饮服务员等等。二是受教育程度低,且再学习的意识比较差,机会也较少。体力型青年工人一般文化水平为初中,由于受教育程度低并受到现实工作条件的限制,他们一般缺乏主动参加各类学习的意识,在企业中接受培训的机会也非常少。三是收入较低。相对于技术密集型工人岗位,体力型青年工人的收入较低,一般月收入在400元左右,甚至更低。四是对企业发表意见的能力最差。由于在企业中地位最低,以及本身的文化知识的限制,这一群体几乎没有能力对企业发表任何意见。五是稳定性较强。因为文化知识、技术水平以及外来务工等因素,使这一群体比较珍惜现有的岗位,相对比较稳定,除非企业整建制的结构调整,迫使他们下岗甚至失业。

二、大学毕业生在企业呈现出稳定与流动二重性

现在的企业非常重视新入企业的大学毕业生,一方面这一群体掌握着最新的科学文化知识,思想活跃,创新能力强,另一方面企业也需要储备一批后备人才。然而,大学毕业生的潜在流动意识和实际的流动率,却没有因为企业的重视程度提高而下降。据调查,大部分企业大学生在毕业五年内稳定和流动两大趋势并存。稳定者多为专业性强,且在规模较大的企业工作;流动较多的人多为通用专业,且这些专业在社会上比较紧缺,如:计算机、财务、金融等专业毕业生;另外,流动者大多出于改变环境。

稳定性较强的新入企业大学毕业生群体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迫切希望早日融入企业文化。这一群体作好了长期在一个企业工作的准备,因此希望早日适应企业的文化氛围,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企业的主人,这样才有利于自身今后的成长发展。二是迫切希望获得重用。大学毕业生急功近利的心态较盛,他们普遍要求企业缩短对他们的实习考察期,早日安排技术、管理岗位,让他们一显身手。同时,由于企业对研发和市场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生产一线自然不会象过去一样受到重视,因此大学生不再象他们前辈那样,愿意留在一线技术和管理岗位,而希望到机关科室、研发中心工作,并迫切希望能在事业上得到重用,比如搞个重大攻关课题等等。三是追求工作的舒适度和满意度。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对自身所处的工作环境和所做的工作满意度较低。薪酬、培训、晋升、发展机会等是这个群体满意度较低的重要方面,尤以国有企业矛盾更突出。因为岗位相对固定,因此大学生希望自己工作的环境是舒适、一流的,他们不堪忍受硬件较差的工作环境,艰苦奋斗的思想趋于淡漠。四是关注自身价值的实现。这个群体往往把在大企业中的经验视作宝贵的财富,他们渴望在企业里能有实现自身价值又能积累宝贵经验的机会。因此,他们千方百计希望事业上有所发展,希望与企业领导有直接沟通的机会,希望参与企业的民主管理活动。

流动较多的大学毕业生群体也有一些特点:一是专业适用性高,社会紧缺。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往往会大量需要某些专业人才,比如:信息产业发展对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不断增加。二是流向比较有规律。一般流向为从国有企业流向非公企业;从中小企业流向大集团、跨国公司;从收入低的企业流向收入高的企业;从学习培训机会少的企业流向学习培训机会多的企业;从未获重用的企业流向能够获得重用的企业。三是热衷比较。他们往往喜欢与自己的同学、同行比较。看到自己的同学、同行比自己收入高、比自己发展得好,就会产生流动的欲望,千方百计要赶超同学或同行。四是学习性极强。为了追求成功,他们把学习作为谋生的重要手段。五是心气很高。这一群体中的人往往觉得自己水平很高、能力很强,因而容易对周围环境和企业领导产生不满情绪,会常常感怀英雄无用武之地,进而萌生流动的想法。

三、几点思考与建议

1、认识青年群体的特征分化,针对性开展工作。目前,各级各类组织针对青年开展的工作不少。从共青团组织的角度看,必须改变计划体制条件下形成的以单一的组织渠道覆盖广大青年的工作方式,而是要建立各类社团和中介组织,去覆盖、影响和服务广大青年,体现针对性和有效性。各类社团和中介组织要在市场中接受洗礼,不能只是团组织的“拷贝”,还是运用传统的工作资源、手段和方式;社团和中介组织要充分体现专业性,功能上要明确定位,对象上要明确人群,力求把工作做深、做细;还要体现研究性,紧跟时代和青年发展的潮流,研究青年时尚和热点,对青年中出现的新事物、新情况既热情鼓励又正确引导。

2、协调社会资源,服务青年成长发展。根据当前青年群体的发展状况,仅仅依靠传统的团组织的资源去服务青年的成长发展,已经跟不上需求的增长,必须形成协调社会资源的机制,切实为青年提供有形的服务。政府可以设立专项工作基金,每年针对青年重大问题设立专门课题和工作项目,供社团和中介机构竞标,由竞标成功者去完成各项任务。当然,各类青年组织还可以整合各类企业的资源,用于服务各类青年群体。

3、放宽视野,学习国际上先进的工作模式。当前的青年工作固然有其特长和优势,但也有其不足和缺陷。我们的青年组织必须广泛地与各国青年组织取得联系,加强交流与合作,学他人之长,克自身之短。比如,发达国家青年技术工人的培养模式;跨国公司对优秀青年的培养和吸引方式;国外青年商会、青年总裁协会等组织协调青年企业家事务的模式等。

4、全面推进企业青年群体素质建设。素质建设问题盘根错节,解决起来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把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文化带来的问题都看成是青年的问题,也不应简单用上一辈人的标准来衡量今天的青年。应该看到当代青年的主流和希望,在研究青年问题的方法上要有新发现;在推动一代人成长的宏观措施上要有新发现;在推动共青团工作方面要有新发现。一方面,现实中应净化党风和社会风气,为青年创造一个健康有效的素质建设环境。另一方面,建立班组长和车间负责人轮流负责制。这样有利于青年群体对平等、公正、民主的正确理解;有利于青年群体积累管理别人和被别人管理的经验,领导与服从的经验;有利于培养能上能下的青年群体健康心理;有利于提供责任、权利、义务体验的均等机会。这不仅是培养青年干部的手段,更是培养青年群体民主意识、合作精神和锻炼沟通与协调能力的过程。

5、尊重企业青年群体创新精神,建立学习型企业。党的十六大特别强调了对创新的尊重。知识型青年已成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主流,成为企业建立学习组织的主体,他们带动每个员工参与识别和解决问题,鼓励质疑、创新和允许犯错误,通过发达、畅通的沟通促进信息自愿的共享,使企业能够进行不断的尝试和创新,改善和提高适应变化的能力。

(作者单位:延长油矿管理局青化砭油矿)

猜你喜欢
青年工人知识化群体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游戏化”抑或“知识化”:基于共生理论的幼儿园教育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抓小偷
论如何培养幼儿自主学习习惯
企业知识化大变革时代管理咨询理论的演进与展望——基于WOS的文献计量分析
谈饮食卫生与体育活动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青年工人是怎样成为技术业务带头人的
特殊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