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性差错”

2003-04-29 00:44:03李仕权
新闻爱好者 2003年2期
关键词:策略性新华日报副刊

李仕权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汪精卫"七·一五"反共以及以后的宁汉合流,国民党变得越来越反动。此后,南京国民政府极力推行新闻统治政策,剥夺人们的言论自由,迫害进步和革命的新闻事业。从1929年开始先后颁布了《宣传品审查条例》、《出版法》、《出版法施行细则》、《宣传品审查标准》、《新闻检查标准》、《修正重要都市新闻检查方法》、《图书杂志审查方法》等法律法规。此外还实行严厉的书报检查制,设立新闻检查所,成立中央宣传委员会,实行原稿审查制度,即凡要发表的稿件,必须先经有关部门审阅批准,否则不准发表。1927~1936年被查禁的书刊高达1028种。沦陷区的伪政权也是如此。

但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新闻统治并没有吓倒新闻界的志士们,他们采用种种方法与之进行斗争,在斗争方法中有一种方法别具一格,它就是"策略性差错"。"策略性差错"就是明知是错而故意为之的差错。它是一种独特的斗争方法,下面让我们分门别类地看看这些策略性差错。

一、错印成原字的形近字。例如1935年10月,蒋介石到西安视察。西安各报均在头版头条位置,以显赫标题和大幅照片报道这一特大新闻。惟独《西安文化日报》与众不同,只在次要位置以小字标题一过了之。更想不到报纸印成之后,读者突然发现这则不显眼的消息,标题"蒋委员长飞抵西安"的"蒋"字,竟误成了将军的"将"字。"将"字比"蒋"字少了一个头,"蒋委员长"便成了"无头"将军。国民党政府有个外交官叫刘文岛,曾任驻意大利大使。此人黏黏糊糊,是个糊涂虫,许多国人对他颇有微词。一日,某报故意将"使"字错印成"便"字,如此一来,"刘大使"就成了"刘大便",从此"刘大便"的外号便传叫开来。无独有偶,1940年,汉奸报纸《中报》的爱国刻字工人和排字工人将"日本阿部大使到宁"中的"使"字也改为"便"字,而且文中的"阿部大使"也统统错印为"阿部大便"。此外还有报纸为了讽刺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有名无实,故意将"大总统"错印为"犬总统"等。

二、开天窗。在和平时期,开天窗被认为是编辑的重大差错,是会贻笑天下的,但在当时却是有效的斗争手段。《新民报》是一家影响较大的民营报纸,"九·一八"事变以后,出现了抗日倾向,坚持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立场,拒绝国民政府给予的补贴。1936年纪念"九·一八"事变,《新民报》的副刊《新园地》全版开天窗,印有"请看新民报,言论正确消息灵通"的大字,使反动派哭笑不得。《新华日报》常使用此办法,它经常把审查未通过的稿子的题目印在报上,下面印有"据政府命令不准刊载"的大字,其余为空白,既使反动派哭笑不得,又使读者可以根据标题猜测其大致内容,传播效果非常好。

三、用××代替读者心知肚明又为反动派所不能容忍的字词。1936年8月16日,《大公报》的《文艺》副刊由萧乾主编,萧乾想刊登陈白尘的独幕话剧《演不出的戏》的剧本,但里面有"东洋人"等字眼,当时上海实为日本占领,国民政府统而不治,政府因担心该称谓引起外交纷争而不准刊登,于是萧乾将剧本中的"东洋"两个字全部打成××,然后全文都刊登在了《文艺》副刊上,反响十分强烈。《新华日报》此招也用得炉火纯青,它常常将稿件中被审查部门删除的字词以××代替印在报纸上,读者一看便知道是怎么一回事,还能根据句子前后的逻辑关系,推断出××所代表的原字词的大意。

四、断章刊登。断章刊登就是把文章分为几个并不能单独成立的片断分批刊登,通常情况下这是编辑之大忌,但在当时却十分有用。它可以把审查通不过的文章分得面目全非后通过审查,然后再呈现读者的面前,连在一块读。也就是所谓的"先化整为零,再化零为整"的方法。1943年底和1944年初,《新华日报》的《新华副刊》的编辑就采用此法把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刊载出去,并躲过了国民党的检查,其产生的影响是不可想像的。

五、注明被略段落。即将在审查中被删除的段落,在报纸上用括号加以注明:"被略几段"。皖南事变后,《新华日报》的处境十分困难,许多社论被扣或被删改得面目全非。1941年12月21日,《新华日报》发表题为《纪念人类的伟大导师--列宁》,文有多处被删略。在原文被删略的地方,画一括号,括号内注明:"被略一段","被略二大段"等等,对国民党极端苛刻的新闻检查加以赤裸裸的暴露,使反动派无可奈何。

六、广告出错。新闻界的志士不放过任何可以斗争的工具,连广告也派上了用场。现今,广告出错必遭广告主斥责并成为众人笑柄,但在当时却是个好工具,因为检查官通常不太注意广告。1940年12月4日上海《中华日报》的爱国工人,在该报大生赌窟广告中,秘密排上"打倒卖国贼汪精卫!"的标语,次日报纸发出后,始行发觉。该报12月5日刊出"道歉"声明,说是"编印失检",为"奸人"所乘,已向汪伪组织"宣传部"自请处分。其余各报大都进行的报道,还将广告制成锌片照印出来,轰动了整个上海。

七、登"更正"或"启事"。如今,各个报纸都力求少登"更正"甚至不登"更正",以证明自己编校质量高,但你可知道"更正"或"启事"也是一种斗争方式。具体操作是先让稿子通过新闻检查官的审查,然后事隔几天之后登上"更正",添加或删除一些否定词如:"不"、"否"、"非"等,使意思朝相反的方向转化。这样一来,一篇战斗檄文便顺利躲过了新闻检查。《新华日报》是此法的发明者和实践者,效果良好而且安全隐蔽。

策略性差错以其独特的斗争方式构成了中国现代新闻史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王文彬,中国现代报史资料汇辑[M]重庆:重庆出版社 1996年

[2]冯并,中国文艺副刊史[M]北京:华文出版社 2001年

[3]袁军、哈艳秋 中国新闻事业教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6年

猜你喜欢
策略性新华日报副刊
“建党100周年”系列故事 《新华日报》的“红色管家”
快乐语文(2021年31期)2022-01-18 05:51:14
守正与出新——羊城晚报副刊的转型之路
传媒评论(2018年4期)2018-06-27 08:20:18
报纸副刊,还有新空间吗
传媒评论(2018年4期)2018-06-27 08:20:18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传媒评论(2018年12期)2018-03-21 07:51:48
初中语文写作策略性知识教学分析
新课程(下)(2018年6期)2018-02-26 02:44:53
策略性指导精致文笔
如何正确认识党报副刊的作用
新闻传播(2016年12期)2016-07-10 08:19:50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语言理解的策略性
用镜头讲述草根民生——《新华日报》“影像”专版的特色探索与思考
中国记者(2014年3期)2014-05-14 06:53:45
国有企业并购策略性因素对并购绩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