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专家答记者问引起的思考

2003-04-29 00:44陈尚忠
新闻爱好者 2003年5期
关键词:吴敬琏干劲十足被采访者

陈尚忠

报载,召开全国"两会"期间,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和萧灼基成为海内外记者追访的焦点。面对干劲十足但水平参差不齐的年轻记者,两位专家回答问题的情况,委实发人深思。

当记者连珠炮式发问:"吴老,您怎么看待中国目前的经济状况,是处于上升周期吗?""您怎么看待中国的税收结构?"对于记者这些热切的提问,吴敬琏显出不知所云的神态,他反问:"什么叫上升周期?""什么叫税收结构?"他还频频自言自语似地说:"什么意思?我不太懂。"

对有些记者提出的问题,吴敬琏早已详细说明过了,他索性请提问的记者先去读读有关这方面的书,如有不同看法,请再找他讨论。至于一些记者思考后提出的高水平问题,吴敬琏总是乐于回答,而且一语中的。如此几轮交锋下来,那些事前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平时又不用功做自己必修"功课"的记者便不敢再贸然提问了。

萧灼基遇到的情况也大同小异,他一再委婉地表示感慨说,现今不少记者"很年轻、非常年轻"。话外之意是说年轻记者有工作热情、有冲劲固然好,但要做一名好记者就要舍得下工夫学习,要不吝用力气把必修的"功课"修好。说白了他希望记者要练好基本功,每次采访前还要做足准备。如此才能挖掘深层的东西,发现新问题后提出与被采访者商讨,以求能够解决,使受众获益。

采访专家是获取和传播信息、知识的好机会,在召开全国"两会"这样海内外记者云集的场合,采访专家自然而然就会形成抢新闻的热烈场面。此时此刻每位记者用什么样的姿态投入到这场竞争中去,是对记者业务、知识功底和采访作风的一次考试。年轻记者在采访中显得知识不足是不可怕的,可怕的是自作聪明,将一知半解的知识,搞名词"嫁接",还以追赶新潮的心态,提出"时髦问题"的架势提出,害得被采访者一头雾水。可庆幸的是遇到吴敬琏这样有见识的专家能够将其顶回,否则让那些似是而非的新名词等见诸媒体,将贻害受众。这种情况虽然发生在少数年轻记者身上,但是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相关组织和单位,应从改进学风、强化敬业精神入手,引导年轻记者在积极投入工作的前提下,以良好的采访作风、科学的治学态度,边干边学,日积月累,逐渐成长为专家型、学者型记者。

猜你喜欢
吴敬琏干劲十足被采访者
浅谈在采访中怎样与被采访者有效沟通
浅谈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技巧
映像畜牧业
情感引导在人物新闻采访报道中的作用研究
新常态背景下供给结构转型的逻辑解读
许下羊年的心愿
大扫除
浅析电视新闻采访方法及原则
吴敬琏 耄耋老人再呐喊
快乐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