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希均
1945年春天,德国的布肯维特集中营,当盟军抵达集中营释放被囚禁的犹太人时,有一个令世人难忘的镜头:24个形如骷髅的囚犯,蜷伏在床上,以完全漠然的表情瞪着陌生人。
1985年春天,美国的白宫,当美国总统授予平民最高的荣誉---国会金质贡献奖章时,其中最受人注目的一位得奖人就是被誉为"犹太人良知"的发言人维塞尔。他已归化为美国公民,是当今美国著名的作家与演说家,他也就是40年前那24个囚犯中的一个。
对与错的决定
授奖典礼正由电视现场转播,大家都在焦急地等待---特别是大众媒体及白宫幕僚,维塞尔在接受奖章后会说些什么?
因为这正是里根赴德国波恩参加七国经济高峰会议前夕。他计划在赴会之前,先去毕特布格向德国阵亡将士公墓献花,这一行程立刻引起了一场空前的争论。争论焦点是:那公墓之中也葬了49名监视犹太人集中营的纳粹军人,美国总统怎么可以去向那些纳粹刽子手或者帮凶献花?
维塞尔会在电视机前说些什么呢?他已听到太多的忠告:
"不要把白宫的授奖典礼变成犹太人的政治讲坛。"
"绝对不要当面责难掌握大权的人。"
从里根总统手里接过奖章,他终于走到了麦克风前,向美国总统以及电视机前的无数的观众,以坚定的声音说:
"总统先生,我将失去真诚,也会失去你对我的尊敬,如果我不告诉你,对你要去那里(指毕特布格阵亡将士公墓),我内心的难过。
"去不去那里,不是一个政治性的决定,而是一个对与错的决定,我们不要把它混淆。那个地方,总统先生,不是你应当去访问的地方,你应当到那些纳粹受害人的公墓献花。"
《新闻周刊》形容这是"白宫历史上了不起的一刻"。
另一位著名作家称白宫这一幕为"对有权的人说实话"。
维塞尔的"实话",没有改变"有权的人"的行程,但增加了里根对纳粹暴行的警觉。
5月初,里根在德国的演讲中有谴责纳粹的警句:"我们在这里,是因为我们拒绝相信自由或者人类精神是可以被毁灭的;我们在这里,是庆祝生命的意志战胜了悲剧以及大屠杀,征服了病痛、考验以及瓦斯毒气;我们在这里,是证明恐怖不能战胜希望。"
需要更多人说实话
"有权的人"当然不限于政府部门,也不限于政府首长。各种形式上以及各种程度的权力散布在每一个阶层、每一个地区、每一个行业。如果针对我们政府首长及工业领袖来说,那么"对有权的人说实话"也真是当前所迫切需要的。
职位愈高的人,愈不容易听到令自己不高兴的话;权力愈大的人,愈不容易听到真心话。这似乎是一个四海之内不容争辩的事实。
我们无须猜测,在我们的社会中,有权的人是否乐意听实话,或是习惯性地只要听好话。参与言责的知识分子有责任说实话,我们太需要肯说实话的人?选如果社会上有说实话的人以及有权的人能接纳实话,这个社会一定是充满了活力与斗志。
说实话比说好话容易。说好话,事先要花心思去夸大或掩饰,事后又要装成信以为真。说实话,则说前需要一些道德勇气,说后就可以心安理得。
不向"有权的人"说实话,大概有几个原因:
一、善意的---不要让有权的人担心;二、胆怯的---说实话怕自己受到责备;三、自卫的---应当由别人来讲,自己讲了也没用;四、宿命的---船到桥头自然直,不需焦急;五、传统的---报喜是应当的,报忧则不必。
正因为这些原因,有权的人不容易听到实话。不容易听到实话,就埋下了"权力使人自满"与"权力使人孤立"的种子而不自觉。
有权力的人---不论是政府首长或工商领袖,应当花时间多听实话。如果常能从第三者听到实话,那么他们的左右亲近也就一方面增加了说实话的勇气,另一方面减少了掩饰的可能性。
实话常忠言逆耳,实情常冷酷无情,但是不听实话,不知实情,就无法做出最佳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