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奇志 柴骥程 傅丕毅
我们根本没料到,擦了一次鞋,竟引发出一组新闻和时评:《街头谋生本不易收费九百何以堪》(3月6日)、新华时评《对进城农民要多服务少收费》(3月6日)、《浙江缙云县擦鞋匠被迫上交的管理费得以清退》(3月26日)、《"他们为什么总是不放过我们"--26位擦鞋匠的悲诉》(4月14日)、新华时评《岂可如此欺压擦鞋匠!》(4月14日)。稿件播发后,从中央到地方,很多媒体刊用,在当地引起了很大反响。4月16日,到我们写这篇感想时,因为擦鞋匠们的命运仍未卜,我们的追踪报道仍在继续。
大约一个月前,我们一起到浙西南缙云县搞调研。晚9点,小县城街头的行人已稀少,商店也纷纷打烊,我们也准备回宾馆。
"先生,擦个鞋吧。"马路边几个擦鞋匠轻声招呼我们。我们问,这么晚了,街上都没人了,怎么还不回家?"要等到实在没有什么生意了才走。""收入还不错吧?"没想到这一问,竟引来几个擦鞋匠的抱怨:"税太重了!擦一双鞋才收一元钱,一天也就十几元钱,可我们要交900元,等于白擦900双鞋。"
擦鞋匠们你一言我一语叹生存之艰辛。面对他们的诉说,尤其是听说环卫部门、城管监察大队和工商局3家竟然向他们收取如此高额的费用时,我们先是吃惊,继而是气愤。
擦得油光锃亮的皮鞋没有让我们的步伐变得轻快。一路上,我们都在议论着要为擦鞋匠写个稿子。
为了核实情况,第二天一早,我们又去另一个擦鞋摊擦鞋。聊天中,我们又了解到不少细节。接着,我们又去环卫处采访。环卫处领导一听说是采访他们向擦鞋匠收费情况的,就沉下脸来,很警惕地看着我们。在跟我们的对话中,他们显然是在临时编造收费理由。
3月7日,消息和时评发到新华社总社,政文编辑室专门打电话来,说稿件反映的问题很有典型意义。稿件当天播发,虽然是"两会"期间,但仍上了《新华每日电讯》、《新民晚报》、《浙江经济报》、《青年时报》等报纸,《法制文萃报》随后作了转载。
稿件播发后不久,缙云县发展计划局负责人打来电话,说他们立即查处此事。又过几天,该局发来一份处理情况的传真和清退款项的名单。据介绍,这个县环卫处以其下属公司名义向擦皮鞋业主收取管理费,属自立收费项目,违反国家《价格法》的规定。根据有关处罚规定,缙云县发展计划局作出了责令改正,限期清退价款的决定。3月26日,我们据此发了一篇消息,新华网上的题目是《新华稿件"助"浙江擦鞋匠取回2万多元"管理费"》。
我们原以为事件到此已圆满解决。始料不及的是,一封署着26个擦鞋匠名字的来信寄到分社,让我们简直不敢相信:缙云县城管监察大队不但不接受舆论监督,反而迁怒于擦鞋匠,向他们征收比其原来更高的费用!
4月14日,在核对完情况后,我们根据来信写好消息,同时配发时评,总社当天即播,《新华每日电讯》、《浙江工人日报》、《浙江经济报》等媒体都是两篇稿件合起来用。使得稿件战斗力大大增强。
这组擦鞋匠的报道得到了赞许。我们觉得,实践"三贴近",关键是记者要根据普通大众的需求来判断是非、决定取舍、表达爱憎,要对各种侵犯大众和下层人民利益的行为敢于揭露、批判和斗争。没有这种基本的情感上的立场,我们写不出擦鞋匠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