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二伟 甄晓辉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工程师”
与教学中发挥学生自主作用相适应,让学生自己设计作业并提供答案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温故而知新”,传统作业在“温故”方面的作用不可否认,但也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传统作业往往是专家学者或教师根据课堂讲授的重点、难点编排的,不管设计得多么巧妙,多么富有启发性,体现的都只是专家或教师的智慧和创造性。这样的作业训练是传统课堂教学的延续,其师生关系仍是一种工程师和建筑工人的关系。但我们不仅要使学生学会如何按照图纸盖房子,更应该锻炼学生设计出自己作品的能力。
让学生自编作业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有效手段。在设计习题的过程中,学生要认真阅读课本,回顾课堂学习的主干知识、重点难点,思考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还可能要进一步搜集本学科甚至跨学科的相关资料,从而找到提出问题的最佳角度和答案。这样,学生就不仅有效地鞏固了旧知识,锻炼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创新意识,还增添了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教师是学生的“导航员”
如何引导学生设计出高质量的作业和答案呢?
首先,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一言堂的授课方式,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使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在课堂上师生之间要有大量的有价值的对话,共同探讨一系列的重点、难点问题,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充分调动学生的个性思维,这样才能为学生课后的进一步进行自主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个性分别指导学生设计习题,并教会学生编制习题的基本技巧,比如,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如何找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如何挖掘课本知识和多方搜集资料,等等;还要逐渐引导学生由模仿设计到创新设计。
最后,要做好对学生自编作业的评价。学生设计的习题必然富有个性,尽管体现的创造性有程度的不同,但无一例外是学生自己的劳动成果,教师应该给予充分肯定,这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激励他们进一步去创造。在评价时,教师一要关注学生设计的角度,二要对其设计的答案作出明确的正误判断,或给予补充修改。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把优秀设计在班上展示,以便全体学生学习交流。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学生自身价值得到了充分肯定。也促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相学习和共同提高。
当然,学生自编作业题只是作业的一种,我们不能因此而完全否定传统的作业,毕竟,传统的作业是专家和教师精心设计的,比较系统、科学,有利于学生把握知识的重点、难点。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