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冬生
新一轮课程改革犹如一股春风扑面而来,《数学课程标准》的发布为小学数学课堂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听,学生在辩论争鸣;看,学生在合作探索。课堂上多了动感和鲜活,一言堂变成了群言堂,还时有学生语惊四座的真知灼见。但冷静思考一些课堂现象,我们看到了热闹、自主背后透露出的放任、随意与浮躁,看到了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
合作:从形式走向实质
【现象】这是一节实践活动课《我们击秋游》。教师呈现问题情境后,立即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设计游玩方案。这时,笔者随机观察了几个小组:有的是一个优生在发言,其他学生只能当听众;有的是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但仅仅是流子形式:有的小组对问题还不甚了解,根本无从说起……
【分析】《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教学活动经验。”于是与其相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被越来越多地引入课堂,合作交流成了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样的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教学民主,给予了学生更多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相互交流的机会。但是“合作”必须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之上,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再开展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有成效的。另外,合作过程中如果过分强调学生的“学”,教师只做事后评论员,而不能参与学生“学”的全过程,以致学习活动出现东拉西扯的思维混乱,反而会降低课堂教学的效果。
【对策】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了解学生、吃透教材,对课上所要解决的问题要有一个估测:哪些问题学生能独立解决,哪些问题需要发挥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是否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具体操作中至少应注意这样几点:(1)营造氛围,激励合作学习的兴趣。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一定要给学生留足独立思考的时间,学生必须对研究的问题形成初步的认识,然后再进行小组台作学习。(2)建立机制,增强小组合作的意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必须有意识地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使组内出现“互动、互助、互勉、互进”的局面。(3)适时引导,提高台作学习的质量。教师始终是小组台作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无论在有组织的小组讨论中,还是在日常的学习交流中,教师都必须牢记引导者的职责,努力克服盲目的、无意义的教学行为。
交流:仅有表达是不够的
【现象】老师说:“这个问题,哪个小朋友来回答?”学生们一边举手一边喊着:“我说,我说……”有几个都离开了座位,“勇敢地”走向了老师。当老师说:“xx,你说。”其他学生的手依然高举着,甚至就大声地发表起自己的“高见”。
【分析】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现自我,这正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但引导他们学会倾听也是必要的。如果不会倾听又怎能撷取到别人思想中的精华呢?“学会倾听”能使我们博采众长,弥补自己考虑问题的不足;也能使我们萌发灵感,触类旁通;还能使我们养成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如果教师也沉浸于课堂“活跃”的情境中,而忘记引领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那课堂的“高效”又从何谈起。
【对策】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学会倾听”的训练,把训练听当作一项教学常规工作来抓,让学生“学会倾听”,做到:一要细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听完整;二要耐心,特别是当同学的发言有错时,一定要等其把话说完了再用适当的方式指出不足;三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四要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也不能盲从,做到有选择地接受。“说”、“听”、“思”应当并重,相互促进。高效的课堂不但要鼓励学生“爱讲”,而且要引导学生“会听”,倡导学生“多思”。我们追求课堂的生动活泼,不仅是外在的、形式上的,更重要的是要追求一种内在的、深层次的“思维的灵动”。
探究:不要“冷落”了课本
【现象】这是一节《简单统计》的新授课,整节课教师和学生都没用过课本。我甚至发现有的学生根本就没带课本,我就问:“忘带书了?”学生狡黠地一笑:“老师说了,这节课不用书。”
【分析】课本是学生认识世界的窗口,获取知识的工具。可是不少数学教师总是有意无意地挡住了这个窗口,甚至整节课也没有让学生翻过书,没有意识到必须让学生主动去接触、使用这个工具。这样“学会学习”又从何谈起?不少成人都有这样的体会:自学数学太难了!为什么呢?也许就是因为我们缺乏一种“直面数学文本”的学习能力。任何学习都是一个学习者自主建构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活动离不开学习主体与文本之间的交互作用。也许有人会问:课本都让学生读了,还有什么可以“探究”呢?其实探究学习并不排斥对文本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相反很需要应用这种学习方式来扩充认知的背景,提高探究的起点。否则,像“三角形”名称之类的知识也让学生去猜测、发现,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毫无意义。数学教师应该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与课本“亲密接触”。
【对策】我们应该让学生直面课本,将独立学习引进教学过程。教师可以把“教”建立在学生“学”的基础之上。在学生直面课本之后,教师再有针对性地创设问题情境和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在质疑、操作、实验、探索中消除假知,获取真知,丰富体验.求得发展。例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一课,学生看书之后虽然知道了“长方形的面积=长×宽”,但他们还难以理解: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关系?学生由此产生了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意向,这时教师再引导他们用摆方块的方法去探索、交流,经历数学“再创造”的探索过程,不仅抽象的长方形面积公式能具体地根植在儿童的经验之中,而且儿童对发现真理的归纳方法也多了几份体验。评价:需鼓励,也需客观
【现象】这是四年级的一节数学课,老师问:“线段有几个端点?”一生答:“两个!”老师表扬道:“棒极了,说得太好了,大家为他鼓鼓掌!”热烈的掌声響起来。
【分析】課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话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这也就需要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肯定和表扬,使他们享受成功的愉悦,树立信心,扬起成功的风帆。尤其是在学生智慧的火花闪现之时,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可是赞赏也应有个“度”,千万不可滥用。如果只要学生发言就说:“棒极了!”“真聪明!”这样的赞赏就会失去应有的意义和价值。超值的嘉奖会让孩子产生一种惰性,长此以往也许就会“迷失了自我”!
【对策】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教师要努力建立起“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从操作层面看,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肯定:不仅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一定要慎重评价,对有错误但又蕴含点滴创新的思路,在指出不足的同时,也要给予鼓励,保护这难得的创新火花。另一方面,鼓励赞赏的同时还要注意评价的客观性,及时给予客观的评价指正,使学生在挫折中吸取教训,明确努力的方向。“鼓励赞赏”必须建立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之上,如果离开了“客观评价”,也许“鼓励赞赏”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目标:终点不是问题的解决
【现象】下课前教师总是问:“这节课你们有哪些收获?”“还有问题吗?”当学生回答:“没有了。”教师就释然了……
【分析】“解决问题”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但不是惟一目的。实施“去问题教育”,忽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这样既不利于学生形成问题意识,也不利于解决问题。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好奇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对未知的事物充满了强烈的探究欲望。教师要善于保护这种热情,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思考、想像,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击发现蕴藏其中的数学问题,并主动地提出问题,系统地分析问题,灵活地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对策】袁振国教授指出:“问题能力在于学生,问题在于老师。”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首先,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教师提供的知识背景中认真观察、积极思维,从中发现问题。其次,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鼓励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另外,教师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通过情景、故事、疑问、破绽等引发学生发现更多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知识的传授只是我们的一个目的,而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对问题的认识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策略,特鄹是让学生形成对问题解决的独立见解应该更重要。也许只有这样才可能达到“学大于教”的境界。
批判是为了更好地建设。数学教育改革任重而道远,我们已经通出了改革的步伐。只要能处理好改革创新与继承传统的关系,在实践中思考,并且思考着实践,抛开形式主义的束缚和功利主义的诱惑,我们的课堂一定会“焕发出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