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海梅
语文课的内容,大部分是文学作品。语文课具有文学的品格是必然的。审美要成为语文课的灵魂。我们的语文老师要善于挖掘课本和课堂教学中的美.打动孩子的心灵,让他们在课堂上留下美丽的笑和流下自然而然的泪,获得美的熏陶和人格的升华。
美丽的课文等待发现美的眼睛
审美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条件反射式审美,即由审美对象的色、形、音等外部形式的美刺激感官而引起的美感,它不需要进行联想、想像等创造活动;二是直觉式审美,即在对对象的观赏中.主体的情感、想像和联想等创造性活动在瞬间综合为一种审美感觉,这种感觉是不期而至的,这是常人的审美,它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三是有为而为的审美,即鉴赏家、美学家、艺术家的审美、它不仅有直觉式的审美的一切特点,而且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对审美对象的品评能力,从而达到感情与理智、直觉与认识、自觉与非自觉的完美统一,成为最高层次的审美。我们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要运用"有为而为”的审美艺术去挖掘课文中的美。
1.用形象欣赏法感受人物美。
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有许多优美的人物形象,如:《木兰诗》中的木兰深明大义、刚毅勇敢、勤劳善良、不图功名而胸怀柔情;魏巍的《我的老师》中的蔡芸芝热爱学生、热情公正、温柔美丽、教导有方;鲁迅的《藤野先生》中的藤野先生虽衣着不整、生活俭朴,却对学术、教育事业执着追求,认真负责,没有民族偏见,显得可爱而值得追忆。
对于人物形象的欣赏,可以先让学生借助联想与想像,使作品中人物形象在自己的头脑中活起来,对其音容笑貌,言谈举止,做到历历在目,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然后让学生通过欣赏肖像美、对话美、细节美、环境美等,分析、综合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欣赏艺术形象或人物所蕴涵的社会意义。
当然.课本中的文学作品里也少不了“丑”。如:“变色龙”奥楚蔑洛夫、“装在套子里的人”别里科夫、“守财奴”老葛朗台等。这些‘丑”无不具有美感,这是因为作家从正确的观点出发,对‘丑”进行揭露、嘲讽、否定,激起人们的厌恶、僧恨,从而让读者更加热切地向往美,进而获得审美效果。
2.用情感体验法感受情感美。
课文总是要直接或间接传达出作者的感情的,读书的过程其实是读者接受作者传情的过程,读者往往以自己的感情去悟情、融情,达到与作者的共鸣。我们的语文课本中,有的描绘春花竞放,逗人喜爱的景象,在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的则通过一个动人的故事来传达作者的情感,如都德的《最后一课》中的小弗朗士把热爱祖国的感情都倾注在他的最后一课上,韩麦尔先生把爱国主义精神凝聚在他用全身力量写出的“法兰西万岁”这两个大字上。我们只有让学生用心用情去体验,才能与作者共鸣.受到震撼。情感体验的方法往往受到个性差异和生活经验等方面的制约,因此,要多从作品的表层感受深入到对作品字里行间所蕴涵着的魅力体验。这样,融情人书,身历其境,才能真正有所得、有所获。
3.用诵读法体验文章的气势神韵美。
语文课本中收入了许多我国的优秀古典诗文,它们意境深邃,语言精美,音调铿锵,声韵和谐,具有很强的美感,适合诵读。经典的现代文也同样适合诵读,只要按照诗文偃仰起伏,运用一般语调不紧不慢地读,同样可以自得其趣,获得美感。诵读对理解诗文的思想内容、精神实质,领会其气势、节奏、神韵等,都大有裨益。诵读朱自清先生的《春》,我们可以感受到春到江南的艳丽、柔和、温馨和生机勃发的美韵。诵读鲁彦的(听潮》,我们能想像出海睡、海醒、海怒的画面,真切感受到大海刚柔相济之美。诵读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我们能充分体会人格魅力与情感魅力交织着的悲壮美,感受到雄壮的语言气势和作者身上的浩然正气。苏东坡说,“三分诗七分读”,诵读得好,静止的诗文就会活起来,就会带领我们进人一种可见、可闻、可感的意境美里去。
总之,我们语文教师应深人钻研教材,在这一“美的富矿”里挖掘美,为引导学生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奠定基础。
语文课堂本身应该是一首抒情诗
教师引导学生感知、鉴赏课文之美,进而培养他们创造美,离不开课堂教学。美育的最大特点是以情感为中介,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因此,没有良好的课堂氛围,缺少课堂教学之美,就难以让学生进行能动的审美;少了良好的审美态度和审美心境,就难以产生教学的美感效应。鉴于此,我们必须以课堂为依托,创造课堂教学的美。
1.培养亲近与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情感的和谐美。
语文教学中的亲近感,对学生的学习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坚持教学民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保持教师的人情味,缩短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通过课堂这个窗口与学生建立伙伴式的平等关系。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必须营造出一种融洽、和谐的气氛,由此刺激、调动学生的无意注意的心理活動潜能,使他们在思想高度集中、精神完全放松的情况下进行学习。
教师的表情如同直观的教具,随时感染学生的情绪。教师要用微笑的表情,期待的目光,大方的姿态,温和的语言与饱满的情绪去感化、熏陶学生,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情感双向交流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融洽、和谐、轻松、热烈的心理环境。“做教师的决不能没有表情,不善于表情的人,就不能做教师。”马卡连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教师能根据不同的审美对象,在讲课时使用不同表情,灵活多变,“情动而辞发”、“披文以入情”,学生就会有如临其境之感,从而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在这一美的氛围中,学生“就会像向往幸福一样幻想在你教的这门学科领域有所创造”(苏霍姆林斯基语)。教师所期望达到的美育效果自然就不在话下了。
2.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创设教学内容的新奇美。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学内容和形式无论多么丰富、美妙,如果学生早已熟知,就很难产生美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导”是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以形成美感的关键因素。因为中学生的认知活动,并不单纯地受自身的思想认识支配,也受自身的情感活动支配;同时,教学情境对他们的学习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要想方设法创设活泼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冲突,加深学生的道德体验,获得审美享受。
在这方面,教师要因材施教,如根据课文的不同体裁采取不同的读法。有些窝言故事,可让学生以讲故事的形式口述;有些以对话为主的,可以分角色朗读,如《变色龙》;一些优美的诗歌和散文可以配乐朗诵,在音乐中让学生充分体味文章的美感;在教读议论文的时候可以穿插学生的辩论,以激兴趣。教学小说时可让学生设想小说的情节,感悟文章的内涵,从而达到培养情感,陶冶情操的教书育人的目的,如.教《孔乙已》时让学生写(我眼中的孔乙已),设想中举后的孔乙已,并将孔乙已的形象与范进的形象进行互换,等等,以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从而产生由新奇美引发的良性效应。当然,创造课堂教学内容的新奇美,并不意味着可以天马行空般地随意翻新,而应以教学原则为基础、创新为目标,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知识基础以及课文的具体内容要求而定。
3.融入真情,注重传授的语言美。
语文是与语言打交道的,语文教师无疑应是语言应用的典范。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用规范、简洁和富有情感的语言来打动学生的心灵,叩启他们的智慧之门,从而激发他们的审美欲望。于漪老师教《七根火柴》一文时,启发学生以“红军博物馆”的讲解员的身份向来参观的人介绍展台上七根火柴的来历、从而把学生引人红军战士爱国主义精神的氛围之中,奠定学习课文的基础,并在教学过程中引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保尔思考生命价值的一段话:“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首往事时……”使学生情感达到高潮,创造了和谐热烈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热情。如果在讲授课文内容时,能配上相应的语声、语调,使语声有高有低、抑扬顿挫,形成旋律,体现出不同调式特征,课堂教学就会具有“不可逆转和无法估量”的作用。
语文课文里蕴含着的美学因素很多,我们语文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中感受美、鉴赏美,从而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启发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陶冶他们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