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吴江看特色

2003-04-26 02:33徐炳嵘张菊荣周金虎
人民教育 2003年20期
关键词:吴江特色学校课题

徐炳嵘 张菊荣 周金虎

江苏省吴江市是全国十个素质教育实验区之一,是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市。昊江位于江、浙、沪交界处,有着独特的地域优势,各种文化在这里融会交织,给教育发展积淀了丰厚的底蕴。

特色就是品牌,创建特色学校就是显露办学个性。崇尚教育的吴江人,在推进素质教育征程中,持久而执着地创建特色学校。全市所有中小学参与其中,在数量上形成了一定规模,动态性地形成了一个个特色板块。这是吴江创建特色学校最鲜明的特色。在吴江,一个个特色板块组成了一台大合唱,每个声部相互应和而又各具风采!

传统文化教育:让学校成为承续文明的载体

吴江属苏州市管辖,地处长江三角洲,南宋以来一直是富庶之地,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创建特色学校,吴江人并非刻意追求标新立异,而是注重对传统文化的接纳、弘扬和超越,由此形成一个个传统文化教育的特色板块。

重视母语教育,在区域推进中孵化特色学校。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结晶的汉语言文学,在江南生生不息、绵延至今。如今,吴江人创建特色学校的文化追求,首先体现在对母语教育的深切关爱和高度重视上。

本世纪初,吴江市教育局设计了《农村小学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此课题被确立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课题成为吴江市区域推进母语教育的抓手,成为吴江人打造小学语文教育品牌的主轴,带动了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和考试评价五个轮子一齐转。因这一集团型课题研究的需要,吴江组建了由市内省级实验小学和镇中心小学共计10所学校组成的小学语文教改实验区,既整体打造,又各具特色。

重视母语教学,使语文特长学生大量涌现,几乎遍布写作、朗诵、讲故事、口语交际等各个领域。

承续传统文化,从写一手好字开始。

在吴江东部,有两所毗邻的农村中心小学。淳朴的教师和学生,并不十分现代化的校园,却多次迎来全国、省、市各级领导与教育专家,因为这两所学校创造了“人人写一手好字”的业绩。“承续传统文化,從写一手好字开始”,是两校共同的办学理念。基于此,两校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写字特色都颇有分量。这两所农村中心小学,就是同里镇第二中心小学和金家坝镇中心小学。

联谊互访是两校交流的主要形式。互访是带着笔、墨、纸、砚的访问。校长与校长比,教师与教师比,学生与学生比,在比赛中进行交流与切磋,取长补短,相互促进。书艺中互相借鉴,方法上互相学习。教师向书法家拜师,从写字走向书法,墨香校园香飘远方。两所原来相对薄弱的学校彻底打了翻身仗,正准备创建江苏省实验小学。这是两个通过特色发展战略,走出薄弱境地的典型案例。

探寻地域文化的魅力,在深厚的文化背景中创建特色学校。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是人们对于“文化”的一种理解。吴江有“吴头越尾”之称。吴越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支脉,是当代吴江人手中一笔宝贵的资源。传统文化对教育的影响是必然的,主动接纳,合理利用.积极开发,是吴江市一些中小学创建特色学校的一个策略。

盛泽镇是著名的绸都,丝绸文化氛围浓厚。20世纪90年代初始.镇上一所极普通的弄堂小学,在省、市教育科研机构和高校专家指导下,利用独特的地域文化资源,设计了《以丝绸文化为背景,提高小城镇儿童综合素质的实验研究》这一省级课题。从优化学习体系、优化活动体系和优化交往体系三个层面展开实验。实验进行了三轮,历时九年,小弄里飞出了“金凤凰”,培育出被称为“土特产”的丝绸文化教育特色,走出了一条素质教育的“丝绸之路”。如今这所小学已成为省实验小学。

芦墟镇中心小学建起了一个占地近百平方米的“汾湖百草园”,种植了上百种常见药草,展示出一部活生生的《本草纲目》。学生在参与中感受到中医的魅力。这个“百草园”还是学生进行科学实践的试验场,该校学生的“菊叶三七对金鱼养殖作用的研究”和“海州常山——天然蚊克星”,先后获江苏省第五、六届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评比一等奖。

有90年办学史的吴江中学,站在地域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角度,打造办学特色,这就是“人文立校”。走进江中校园,让人感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始建于南宋的孔庙,新建的历代名人咏吴江碑廊,配以占木绿草、亭台楼阁、假山小径,营造了儒文化与吴文化整合的人性化的校园环境。环境育人.独特的校园文化成为一门隐性课程。他们编写了人文教育校本教材,开发了系列化的人文综合实践活动,注重培养的是学生儒雅、高尚、理性的人文精神。

科技教育:催发学生的生命劲枝

数学是国民科学素质的基础。在吴江,有一个数学特色镇,镇的名字叫桃源,地处江苏最南端。镇上的桃源中心小学、桃源中学和青云中学,共同铸就了桃源镇的数学品牌。

桃源有一个世代文盲的农家孩子周建松、1993年升人桃源中学。初中三年,他创造了骄人业绩:1994年,参加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获一等奖,参加全国初中物理竞赛和全国初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摘得一等奖奖牌和二等奖奖牌各一块;1996年,获首届中国“宋庆龄奖学金”;同年初秋,这个满身泥土气的农家孩子飞往北京,步人清华大学附中的校门。此后,桃中学生严锋、徐贤又分别获得第四届、第五届中国“宋庆龄奖学金”。从1994年至今,桃源中学共有17名学生分别升人清华附中、北大附中等学校的国家理科实验班。这所农村初中被誉为“冲击国家理科实验班的摇篮”。

与桃源中学毗邻的另一所农村初中——青云中学,也把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作为办学的一个亮点。他们与南京大学、苏州大学、苏州教育学院等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制定数学特色发展计划。自编数学教材,数学特色已开始显露出来。

如今,桃源镇初中生、小学生参加各级数学竞赛获奖已近20()0人次,仅全国一等奖就有239人次。桃源镇已涌现出江苏省中学数学特级教师2名、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练1名、一级教练9名。

吴江市实验小学,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迈开了创建科技特色学校的脚步。“八五”期间,他们参与了国家“STS”(科学、技术、社会)教育总课题研究,走上了打造科技教育特色之路。“九五”期间,市实验小学设计了《小学生科学素质培养模式的研究》的省级课题,把科技特色推上一个新台阶。校园内每一处地方、每一面墙都诉说着科学的童话,学科教学成为科技教育的主阵地。一年一度的大型主题科技节更是高潮迭起,累累硕果令人赞叹。进人新世纪,市实验小学以承担省教育科学“卜五”立项课题《促进小学生科学素养最优发展的策略研究》为载体,继续打造科技教育特色,开辟了科技操作室、绿色教育行动、研究性学习和信息技术素养等六个新的研究领域。学生在科技教育天地里尽情放飞理想。近三年来,该校学生获全国级科技竞赛奖107人次。学校已被誉为“全国科普示范校”。

梅堰镇,人称“科技之花”。梅堰实验小学和梅堰中学利用本镇科技资源,发展了本校的科技教育特色。梅小科技教育涉足多个领域,其中与苏州市蔬菜研究所合作的无土栽培植物技术,显示出现代高科技农业的魅力。梅堰中学引进中德合作的“项目学习”,目前开设了音乐门铃、工艺印染、陶艺制作、办公自动化等多个学习项目,学生参与率已达100%。项目学习不仅促进了师生角色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变,还提高了综合实践课程标准的实施水平。

艺术教育:

薄弱地带凸现强势特征

在吴江城市化进程中,人们越来越关住生活质量,其中包括对艺术的需求。提高孩子的艺术素养,成为吴江社会公众的一种呼唤。

多年来,吴江市教育局把艺术教有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学生艺术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的提高,最终使学生成为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完善的人格品质、健康的身心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的现代人。实践中,昊江市教育局用四大策略打造艺术教育特色板块。

策略一:重科研。

吴江人意识到,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薄弱的原因之一,在于人们对艺术教育的性质、内容、功能、形式和规律缺乏应有的认识。1995年,吴江市教育局与江苏教育报刊社合作设计了《苏南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现代化模式研究》,此课题被列为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暨江苏省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

五年后,吴江市艺术教育课题研究进一步深化,市教育局设计的《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苏南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改革的实践研究》,又被列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新的课题研究讓吴江人进人了更深更广的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的领域。

用课题研究孵化艺术教育特色板块的尝试富有成效,不但解决了一系列相关的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使实践层面显露一片灿烂。

策略二:滚雪球。

因课题研究需要,吴江市组建了艺术教育实验区,最早加盟实验区的是菀坪、八坼、平望三所中心小学,接着是鲈乡实验小学、铜罗镇中心小学、松陵一中等校。如今,进人这一实验区的学校扩大到12所,“雪球”越滚越大。加盟学校形成的艺术教育特色同中有异,有的偏重小组演奏,有的打造千人合奏,有的引进“三民”(民歌、民乐、民间舞蹈),有的弘扬濒临失传的本地吴歌,有的训练写实的素描,有的传播写意的国画……

铜罗镇中心小学从邻近的浙江嘉兴农村引进了儿童农民画,农民画与儿童画具有本质上的联系,共同的特征是笔法稚拙、色彩浓厚、构图热闹,散发着生活气息。“让农民的孩子画农民画”成为铜小朴素的理念,成为铜小美术特色教学的主旋律。十年磨砺尝甘果,铜罗镇中心小学已有1022人次荣获国际国内各级各类少儿美术大赛的金、银、铜、优秀奖,其中金奖就有110人次。

策略三:保地位。

第一招是“走教”。吴江市教育局规定,各中小学要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把艺术课排人课表。学校必须安排专职教师上艺术课。那村小怎么办?且昊江是水网地区,村小数量不少。1997年,菀坪镇中心小学率先推行“走教”。这就是以镇为单位,每位艺术教师都是不固定在某一所村小任教,而是任教三四所村小的艺术课,进行巡回教学。“走教”的实效性在强化管理中得以体现。镇中心小学成立艺术中心教研组,由分管副校长、副教导主任和中心教研组长组建一个管理网络,负责对全镇艺术教师的管理与考核,目标直指‘让每一位农家孩子接受艺术熏陶”。不久,市教育局向全市推广菀坪的“走教”做法,加大“走教”的管理力度。

第二招是“曝光”。市教育局对各中小学艺术课程计划执行情况“动真格的”,运作方式是组织艺术课程计划执行专项检查,由市教育督导室牵头,事先不打招呼,以突击性抽查为准,违规学校在年度综合考核中扣分,在媒体上公开曝光。

第三招是用“指挥棒”。1999年起,吴江市把艺术列为中考考查科目,由市教研室组织会考,分值为50分,计人报考重点高中考生总分。这一“指挥棒”,牵引着全市各初中把艺术课开齐、上足、教好。目前,吴江市所有中小学艺术课开设率和艺术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率都达到100%。

策略四:强师资。

一个强势的、持久的、宽广的艺术教育特色,需要一支高素质的艺术教师队伍的支撑。为此,吴江市在打造艺术教育特色板块过程中,不断强化艺术教师队伍建设。

——练基本功。教师潜心苦练的动力来自市教育局颁发的《教师基本功规范》和配套的艺术学科教师业务考核。考核方式包括“推磨式”、“交叉式”和一拉网式”等,考核结果与教师的职称评定、奖金分配等挂钩。

——做研究者。“教师即研究者”是吴江艺术教育界一个响亮的口号,大兴行动研究之风。艺术教研活动是常设的反思性研究的平台,在研究中改进教学行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案例研究作为行动研究的一种新方式,在吴江风起云涌。

艺术教育特色形成的过程是孩子艺术素质提高的过程。近五年来,吴江市中小学生在全国各类艺术比赛中获一等奖的就有364人次,245幅学生美术作品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数十幅学生艺术作品在日本、澳大利亚、阿根廷等国展出。

在创建特色学校过程中,吴江形成的特色板块还有德育、教育信息化、双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师陶学陶、新教育实验,等等。一个个特色板块联动、碰撞、激荡,让中小学办学之路越走越宽广。

近两年来.昊江市教育局采取区域推进的策略,加大创建特色学校的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如经常邀请高层专家作学术报告,制定《关于加强学校特色建设的意见》,每学期举办一次中小学特色建设巡礼活动,表彰特色建设先进学校,在学校工作考核中加大办学特色的权重,等等。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推动下,昊江市创建特色学校之火渐成燎原之势。

创建特色学校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目前,吴江市绝大部分学校_的创建工作还处于优势项目阶段,但各校都竞相走在“优势项目——特色学校——名牌学校”的发展之路上,朝着“创建特色学校要形成独特的整体风貌和显著的育人效益”的目标进军!

编后:“创建特色学校“子栏目到本期就暂告一段落了。本栏目自开办以来,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和支持。虽然因版面所限,各种观点及各地经验不能一一刊登,但该栏至少提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如何为受教育者提供优质的、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教育?我们相信,会有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更加深入地思考这个问题。

猜你喜欢
吴江特色学校课题
“特色学校”的实话实说
赞家乡
特色学校创建不该存在功利化倾向
8所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被取消资格
第十单元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娘做的面
娘做的面
竹溪县实施“五个一”工程开展草根课题研究
“研”
教育部启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争创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