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光平 段新安 屈广才 梁伟国 李帆
进入21世纪,中国的农村教育已有了长足发展,但伴随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农村的经济结构和教育体制产生了深刻的变化,教育消费也逐渐成为农村的普遍需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对农村教育提出了哪些新要求?农村、农民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教育如何进一步提高为“三农”服务的能力?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前夕,记者深入湖北省枣阳市采访,希望能够从实践中得到启发。
9月初的武汉,还是骄阳逼人、闷热难耐。但坐火车三个多小时到达枣阳后,一阵阵凉意袭上身来。
走在枣阳的街道上,很少能见到衣着时髦的人;而距市教育局不远的十字路口,则被农民用作了露天的菜市场。枣阳现有人口108万,其中农业人口就有98万,占全市现有人口的80%。目前,全市中小学生近20万人,教职员工10478人。枣阳市教育局工作人员介绍说,枣阳是一个县级市,主导产业是农业,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湖北省居于上游。
“枣阳历来有重视教育的传统。”枣阳市教育局副局长秦学超说,“枣阳的教育,很大程度上是农村教育。所谓‘农村教育,就是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的教育。所以,如何办好让农民满意的教育,就成为枣阳教育工作的出发点。”
那么,教育如何才能让农民满意呢?换言之,农民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我当然希望娃儿能上个好学校,以后考上大学的把握也能大些。如果考不上大学,找个好工作也可以。”
“现在不读书不行哟,出去打个工,人家还要求你初中毕业、高中毕业呢。所以现在我们全家都支持娃儿读书。”
“娃儿读书,我们肯定支持。就是希望能少花点钱,要是不花钱就更奸了。”
“读了书就希望他(孩子)有用嘛,要是读了好多年的书,回家后手不能提、肩不能背,种田耕地都不行,那有啥子用哦!”
面对我们的采访,枣阳农民用最质朴的语言表达着自己对教育的要求和希望。而对自己孩子受到的教育,他们大多给予了“满意”和“比较满意”的评价。
教育是人民群众实现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愿望的基础。同城市居民一样,农村居民也希望子女在一个较好的教育环境中接受良好的教育.其中包括良好的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
37个“怎么办”
“熄灯休息了,请同学们注意盖好被子……”
星星在天空眨着眼睛,晚风从山坳里吹过,平林镇新集小学的保育员们忙碌了起来,一个寝室挨一个寝室提醒学生。
平林镇地处枣阳南部。1998年前,26个行政村就有25所小学。由于生源分布不均衡,部分学校学生过少。为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充分发挥规模办学效益,平林镇率先在全市大规模调整学校布局,办寄宿制学校。
然而,来自方方面面的困难与阻力却使得调整步履维艰。家长们“不放心”:孩子小,在学校寄宿中的安全、衣食住行怎么办?寄宿学校的校长“担心”:学校规模大了,校舍、基础设施不够怎么办?管理难怎么办?关心教育的社会人士“忧心”:撤并学校教师的出路在哪里?兴办寄宿学校真的能够达到提升教育的目的吗?归纳一下,大家一共提出了37个“怎么办”。
“这37个‘怎么办,后来成为我们进行调整的参照系。”平林镇中心学校校长田仁忠介绍,从1999年撤并杨集村小试点开始,到2002年秋结束,平林镇撤并了村小21所,集中力量兴办起平林小学、新集小学、宋集小学等5所规模较大的寄宿制学校。在谈到学校布局调整给教育带来的变化时,田仁忠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过去是遍地‘小花”,营养不良、萎缩凋零、役有生气;现在是集中资源,办好几所学校,让它们能长成‘大树”。
当然,布局调整带来的好处不仅限于这一点。枣阳市教育局的同志给我们算了一笔账:
——投入高了。全镇辞退代课教师、“镇办”教师、工友和部分民办教师117人,仅此一项就减少财政负担50万元。由于集中兴办几所寄宿制学校,相应的校均、师均和生均投入反而增长了22、11和8个百分点。
——队伍强了。精简后的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且绝大多数是业务过硬和精力充沛的青壮年教师,其中有大学本科学历者49人,占16.7%,中级以上职称教师98人,占34%,教师月平均工资由2000年的400元上升为600多元。由于环境改善,待遇提高,教师积极性普遍高涨。
——效益好丁。调整后兴办的5所寄宿制学校,平均有学生700人、14个教学班。由于人、财、物相对集中,教学管理、业务研讨交流、教师培训以及硬件建设都上了一个台阶,部分学校还添置了电脑多媒体。
“农忙无老少。一到农忙,大人起早摸黑,根本没有时间照顾孩子。”胡湾村的叶大竹,决定把5岁的女儿送到5公里外的寄宿制学校读书,每周只接送一次。‘送到寄宿学校就好了,不仅学习环境好,还能培养孩子自立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其实,平林镇只是枣阳市巧打学校布局“牌”的一个点。
“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我们的工作思路是‘集办完小、压缩高小、稳步推行寄宿制,坚持的原则是‘就近入学、相对集中、双向延伸、全面发展和兼顾长远。”枣阳市市长岳兴平解释说,“双向延伸原则”就是一方面向下延伸,学生相对集中后,利用村小空余教室,将学前三年教育纳人村小教育管理体系,使农村儿童接受正规的学前教育;另一方面向上延伸,将村级成人教育、继续教育放在村小进行,提高村小利用率,防止资产流失。而“全面发展原则”是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充分利用现有师资、校舍资源,配齐专用教室,开齐音、休、美、劳及活動类课程,充实教学设备,把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兼顾长远原则”则是在目前的办学条件和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基础教育的中长期规划,重点加强中长期规划中定点学校的建设。
现在,枣阳市的第二轮中小学布局调整已基本完成。小学总数已由1999年的592所减少到283所,其中完小104所,高小11所,初小125所,教学点43个;初中由40所调整到37所。与此同时,全市2556名代课教师已全部清退,955名民师通过转正、退养、辞退等方式一次性得到解决。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为办更好的教育奠定了基础。
“好多同志认为,布局调整是为了精简教师。其实,这仅仅是看到了问题的表象。”岳兴平认为,学校调整最核心的问题是为提高教育质量打下最扎实的基础。
“农村教育政府办”
在枣阳,流传着这样一个顺口溜:“过去,农村教育农民办;现在,农村教育政府办。”走进枣阳的学校,满目的青绿中,是整洁的教学楼、宽阔的运动场、明亮的大教室。在枣阳,基本实现了“最好的房子是学校,最好的环境是校园,最好的待遇是教师”。
“去年,市政府从上级转移支付资金中安排660万元用于弥补学校公用经费。今年,市财政又挤出120万元,用于偿还建校借款。”枣阳市财政局长郭泽林告诉记者,2001~2002年,枣阳投入危房改造资金503万元,共改造中小学危房面积17600平方米。
“实行‘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后,乡镇一级的政府决不能有‘松口气的思想,我们的担子并没有减轻,相反,职责更明确了,任务更重了。”枣阳市昊店镇委书记谢正旺扳着手指头说,“保学生入学,保师生安全,保建校土地,保筹措经费,每一条都关系到老百姓的利益和教育的发展,每一条都是乡镇政府应尽的责任。”
吴店镇是一个拥有9.3万人的大镇。实行“以县为主”后,镇委和镇政府进一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做到了年度工作会议优先安排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优先考虑教育,财政预算优先保证教育,强化了教育工作的政府行为。自2001年以来,全镇投入资金260万元为教职工盖单元房85套,使教师住房得到较大改善;为了实现教育现代化,2402年镇财政所拨款92万元,为镇一中、镇二中、镇三中、镇小购置电脑90台,装备了3个多媒体教室;同时,相继投入资金100多万元,用于学校危房改造和“普九”债务化解。
在教师工资的发放上,枣阳全市统一了标准,统一了发放时间,统一了发放方式,教师的月工资比“以县为主”以前平均高出200多元。2002年,全市财政预算教育经费12819万元,其中教师工资11159万元,人均月工资737元,比当地公务员月工资高出200元左右。
刘升中心学校校长陈耀武对此深有感触:“体制没转换前,学校校长主要精力就是跑着要工资。工资兑现不了,镇领导操心,校长揪心,教师不安心。”
吴店镇中心学校校长邓建修说:“其实,教师的追求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想有一个安居乐业的环境,二是想实现教书育人的价值。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为教师提供了发展的物质条件,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自然就会高,学校管理也就好进行。”
由于市镇两级政府的职责明确,在农村税费改革的新形势下,枣阳市的教育不但没有停滞,而且在更快地向前发展。“改造薄弱校”的聚变效应
随着新生的报名人学,赵佳的父亲找到校长,要求将孩子转回到枣阳市三中就读,他说:“三中的教学质量高,管理也很好,娃子非要到这儿上学不可。”
不过,在几年前,三中在枣阳却是出了名的薄弱学校,“学生少,教学质量差,社会声誉差”是其真实的写照。1997年,市实验中学教导主任谢挺龙出任该校校长后,引进实验中学先进的管理经验,在教育管理和教师队伍建设上进行大胆改革,从而使班子建设得到加强,教师素质得到提高,学校管理井然有序,教育质量大幅度提高。目前,该校已由原来的15个教学班、900多名学生发展到31个班、2450名学生,学校的管理经验多次在全市交流推广,学校多次被评为先进单位。以前,许多家长不愿将自己的孩子放到三中读书,即使属于片区也托关系转走。如今,许多家长纷纷将孩子送到该校就读。
像市三中这样由弱到强的学校在枣阳还有一批。
“过去,由于受经济水平的制约,在办名校、重点班等‘精英教育思想的指导下,造成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之间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的巨大差距,人为地‘制造了一批基础薄弱的学校,引发了愈演愈烈的择校问题。要满足大多数老百姓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就必须缩小校际间的差别。”市教育局局长胡维国说。
基于这种指导思想,枣阳市从1999年开始在全市实施“改造薄弱校工程”,每年从市直学校和吴店、兴隆、七方等办学水平较高的乡镇学校选派德才兼备、年龄在35岁左右的中层干部到薄弱学校任校长助理,从相对薄弱的鹿头、太平、新市等乡镇学校选派有培养前途的40岁以下的副校长到市直学校及管理水平较高的乡镇学校任校长助理,全市先后交流人员50多人,通过人员交流,促进教育管理同步发展。另外,先后从市实验中学、实验小学选拔优秀中青年干部到城区相对薄弱的市三中、四中任主要领导,充分发挥实验学校的示范、辐射作用。同时,市直12所学校分别与鹿头等12个乡镇12所突出的薄弱学校结对子,开展‘校拉校”活动。除帮助薄弱学校制定“转薄”计划,指导薄弱学校教育教学外,师生每学期至少开展两次联谊活动,结对子学校全年相互开放。
这些措施,使办学水平高的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教研、教改等方面的经验全面辐射渗透到薄弱学校,加快了薄弱学校的发展步伐,促进了校际间的均衡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居民希望延长子女受教育的年限。他们不仅要求受完九年义务教育,而且希望自己的子女受到良好的启蒙教育和能够受完高中教育或者学有一技之长,为今后的生存发展打好基础。
抓好学前三年教育
新学期伊始,熊河村的吴维海领着自己5岁的孩子吴诗苑到学前班报到。当记者与他攀谈时,他高兴地说:“现在的娃子真是幸福,上了幼儿园,又上学前班,我们小时候想都不敢想。”
“枣阳幼儿教育的大发展,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市教育局副局長秦学超说,“一是我们抓住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契机,及时地将一部分闲置的村小作为村办幼儿园的基地;二是理顺了管理机制,由过去的妇联、城建、民政等多头管理转变为由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从而规范了学前教育行为;三是加强了评估,注重了质童。”
枣阳市政府投资近千万元,新建了市直机关幼儿园,增加了设施,扩大了规模;有10个乡镇共筹集800余万元,建起了规范的乡镇中心幼儿园。与此同时,从改善幼儿园的活动室、室外活动场地以及大型游戏、体育活动设施人手,配备适合幼儿的桌椅、教具、玩具、图书和仪器等,加强了农村幼儿园的建设。
“在农村幼儿教育中,容易出现‘小学化、‘成人化以及开展不科学的‘早期定向培养等违背幼儿教育规律的现象。”秦学超说,为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他们实行了“六统一”:统一教材、统一课程设置、统一保教保育计划、统一日常规范、统一评估标准、统一开展科研,并定期组织检查。以市直幼儿园为基地,定期组织示范课、观摩课等活动,加强对幼师的培训,提高幼师的素质。几年来,枣阳以市直幼儿园为依托,先后举办园长和教师培训11期,参加培训的教师达600多人次,基本上保证全市幼儿园园长和教师普遍轮训一次。同时,建立了幼儿教育工作评估督导制度,对幼儿园(班)进行督导评估,及时在媒体上公布检查结果,纠正幼儿教育工作中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促使全市幼儿教育健康发展。
目前,枣阳共有部门、系统办大型幼儿园5所,乡镇中心幼儿园10所,村办210所,民办个体幼儿园90所。全市3~6岁幼儿人园(班)率达66.9%,学前一年教育普及率达95.4%,基本实现了小学同幼儿园、学前班的衔接,初步形成了幼儿教育与义务教育的协调发展。
打造优质高中教育
2003年,枣阳市师苑高中新生报名现场,人头攒动,火爆异常。老生伴着新生,孩子随着家长,咨询、交费、登记。三天内学校共招收新生1296人,超过计划招生人数146人。一个由中等师范学校转办普通高中仅四年的学校,何以对学生产生如此大的吸引力?
师苑高中的前身枣阳师范学校,曾是湖北省25所重点中等师范之一。20世纪末,在师范教育由三级向二级过渡的形势下,随着中师学历的小学教师需求趋于饱和,毕业生就业难而导致生源不足,学校面临发展困境。同时,枣阳市高中招生能力不足,大批初中毕业生被关在高中门外。在充分论证后,1999年,枣阳师范学校更名为师苑高中,改办普通高中。
为了保证学校向普通高中顺利转轨,学校于转轨前一年就着手让教师熟悉高中教材,市教育局也从当地重点高中挑选优秀教学管理干部、骨千教师,充实到学校的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中来,帮助原有教师尽快熟悉和适应高中教学,转变教育教学思路,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适应性,确保办学质量。同时,充分发挥学校在艺术、音乐、体育等方面的教育资源优势,办艺术专业班,以此形成特色。
师苑高中迄今已有两届高中学生毕业。2002年首届毕业生参加高考,上省线有229人,上线率达46%;2003届毕业生中上省线的学生则有592人,上线率达72%.其中艺术(音乐、美术)专业考生上线率达100%。经过四年的努力,学校成功完成了中师与普通高中的对接,成为湖北省中师转轨最早、最成功的学校之一。
其实,师苑高中只是枣阳市整合教育资源,壮大优质高中教育的一个缩影。
1998年前,枣阳市仅有5所普通高中,且3所地处乡镇和农村。由于办学条件差、学校数量不足和布点不科学等原因,高中招生规模每年维持在2000人左右,仅占初中毕业生数的18%左右,远远满足不了初中毕业生升人高中的需求。有的老百姓感叹,“上高中比上大学还难”。一时间,高中教育成为人大会和政协会的“焦点”问题。鉴于这种状况,枣阳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对高中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扩大办学规模。
目前,枣阳有高中8所,在校生19000多人,2003年秋招生达6800人,比1998年净增4600人,翻了两番。初中毕业生升人高中的比例由1998年的18%上升到现在的71.6%。与此同时,教育质量不断提高,高考成绩一年一个台阶,1998年上省线635人,上线率为31.3%;2003年上省线4654人,上线率为75.7%。
因地制宜开展
职业技术教育
“农村教育有别于城市里的教育,虽然农村的孩子都想上大学,但是在中国现实的发展水乎上是不能实现的。”枣阳的教育决策者认为,“广大农村人口面临的首要现实问题是要求生存,然后才是求发展。”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枣阳市一直坚持在中学实行“全员、全程、定向、分流”渗透职业教育,推行“渗透+分流”办学模式。即在初一、初二年级着重完成必修课教学,加强劳动技术课,渗透职业教育,充实丰富课外活动和第二课堂,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初三除继续完成必修课以外,主要是进行分流教育,根据自愿和实际情况,学生可以选择为升学服务的普通班,也可以选择为就业服务的职业技术班。
为落实分流教育,枣阳进行了“两项改革”:一是改革文化课教学内容,使文化课和劳动技术课相互渗透;二是改革课程结构,对分流班降低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等文化课教学要求,增加农村实用知识,增设种植、养殖、加工课程等农村生产、生活所需要的知识及劳动技能的学习和训练。为此,市教育局组织教育、农业、科技、林业、畜牧等部门的专家,编写了《实用技术》教材,印发给每一个初中学生,由各学校根据本地产业结构特点,有选择地组织教学。
为巩固职业技术教育成果,从2003年秋季开始,枣阳市又在刘升、鹿头、杨当、熊集等8个乡镇举办四年制农村初中(班)试点,每学年抽出25%的时间对学生进行职业技术教育。市政府为每校划拨开办费5万元,以后每年扶持1万~2万元,以此来培养更多“有知识、懂技术、善管理”的新型劳动者。
枣阳市的职业技术教育较好地解决了文化课教学与当地生产经营结合的问题,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在采访中,每个乡镇都能数出一批受益者——
周憲国,从平林中学毕业后,利用自己学习和掌握的农村实用技术,种植香菇、发展链式养殖,如今已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熟悉周宪国的人都说他是能人,而周宪国却说,自己能成就一点事业,得益于老师的启蒙和学校的技术教育。
还在资山中学就读的学生周付云,家中承包了10亩板栗园。过去由于缺乏技术,每年收入不到400元,每年交集体400元的合同款后,根本没有收益。周付云在校学了板栗种植技术后,回到家中指导家人进行果树修剪、稼接、防虫治病等科学管理,今年他家板栗收入5以力多元。
农民们称赞说:如今的学校办得好,教文化,又教技术,发家致富有了靠山。
农民处于社会的最基层,在经济还不够发达的现阶段,广大农村居民对教育的需求很迫切,但他们的经济支付能力有限。他们希望子女在受教育时学校能少收费,减少子女受教育的成本。因此,规范收费行为成为农村教育发展的关健。
走进枣阳的每一所学校.都会在醒目的位置看到永久性的“三公开”栏,其中有一栏的内容是学校收费情况,包括收费依据、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支情况和收费监督电话。这是枣阳市规范中小学收费行为的重要举措之一,他们已坚持了多年。
胡维国局长说:“在收费时,我们采用‘五统一的做法,即各校统一换发《沏北省行政事业收费许可证》、统一收费标准、组织专班统一收费、开具统一的行政事业收据、统一填写学生收费卡,严禁年级、班级和教师个人收费,严禁学期中途收费。”
2002年秋,枣阳市物价、财政和教育部门按照惯例,在8月中旬联合出台了初中、小学一次性收费文件,各学校按标准进行了收费。8月底,襄樊市相关部门又下发了《关于调整小学、初中学期一次性收费标准的通知》.对收费项目和标准进行了调整。为了执行襄樊市收费标准,将多收的费用全部清退给学生家长,教育局在半个月时间内相继召开四次紧急会议,有些会议是在晚上召开,印发了四个通报,组织了六次专项检查,要求逐校逐班逐人清退,每个家长在退费清单上签字。为保证及时清退多收的费用,他们对7名行动迟缓或有违纪违规收费行为的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处理,其中3名校长被就地免职。
由于在收费上规范运作,在对违规收费的处理上不搞下不为例,枣阳市中小学收费工作收到良好的成效,得到湖北省税费改革暗查组和枣阳市行风评议代表的充分肯定。
为加大对特困群体教育的扶持力度,枣阳所有学校都开辟了“绿色通道”,对家庭困难学生实行“减、免、缓、帮”制度。每年中小学收费“减、免、缓”都在200万元以上。1999~2001年,枣阳市连续三年遭受特大旱灾,全市募捐资金300多万元,救助4000多名贫困学生人学。同时,教育局还多方筹集资金,建立助学奖励基金,广泛开展了“1+1”助学、“春蕾”行动和“手拉手献爱心”活动,使家庭贫
有调查显示,导致孩子辍学的原因,排名第一的不是经济条件,而是厌学情绪。如何增强办学活力,使教育富有吸引力,成为办好农村教育的前提和根本。
快乐校园
走进熊河村小学,仿佛置身于欢乐的海洋。在这所村级小学里,500名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散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欢快地跳着、跑着、攀着……
这些设施很经济:3块钱一个的废旧轮胎、每米0.8元的尼龙绳、便宜的圆木,经过老师的手,变成了“轮胎群”、“攀爬网”、“梅花桩”。“添置的21件大型体育器材,新建的八大体育活动场所,只用了3.2万元。”熊河村小学负责人说,“过去,孩予一放学就往外跑,教师拉都拉不住。现在,学校成了学生最喜欢呆的地方,放学了还都喜欢在学校里多玩一会儿。”
“熊河村小学是我们实施‘快乐体育的实验校之一,目的就是为学生创造主动;、和谐、全面发展的条件。”枣阳教育局工作人员说,1999年底,在总结试点乡镇经验做法的基础土,枣阳市制定出臺了全市开展快乐体育活动的具体规划及实施方案,并把构建“快乐体育园地”工作纳人教育改革整体规划之中。
在建设快乐体育园地的过程中,各中小学采取政府投入一点、学校自筹一点、社会各界捐助一点的办法,共筹集“建园”资金200多万元。每个学校在建设快乐体育园地时,都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废旧利用、以土为主,既节省了资金,又吸引了孩子进行锻炼,一举两得。
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
“新形势下,人民对教育的需求已从过去满足于‘有书读提高到了‘读好书、选名校、择名师的要求上,家长对学校、教师和学生了解的愿望更加强烈。这就需要我们调整办学思路,顺应群众的要求,为沟通架起桥梁,共同做好对学生的教育、培养工作。”市教育局局长胡维国说,从2001年起,每年的2月和9月是枣阳市“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月,每年的10月、11月是全市中小学‘教学开放月”。
在教学开放活动中,各校通过多种方式邀请社会各界人士走进校园、走进课堂。
“教育开放活动取得的成效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是取得了社会、家长对学校、对教师的信任。”胡维国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平林宋集小学的一位学生家长,平时忙生意.每当看到孩子期末考试分数不理想,总埋怨教师没教好。他听课后,了解到自己的孩子在学习态度上有差距,这才恍然大悟:认识到教育孩子是家长和教师的共同责任。
而在“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中,教育局要求学校和教师从关心学生成长着眼,不搞形式,不走过场,切实通过家访收到实效。
在兴隆镇,学校建立了定点包干、定期家访和信息交流三项制度,依据班额大小,每名教师固定联系15~20户学生家庭;每位教师每月至少到包干户走访一次;每周以班为单位,任课教师交流走访得来的信息,信息资源全班教师共享。规范两种评估办法,保证活动的科学性。一种办法是请学生家长为教师打分,另一种办法是把“教师访万家”活动与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结合起来。记录袋中,不仅要如实地反映学生的在校成长情况,还要有学生在家的表现及家长对孩子的评价。
“以往的教师家访就是‘告黑状,现在这种思路应该改变了。”一位中学教师说,现在他们的家访,多是和家长一起探讨、交流教育好学生的科学方法,客观反映学生在校的成长状况,对学生的每一点成绩和进步都肯定到位。对有问题的学生,摸清思想动态,对症下药,助其健康成长。几年来,枣阳市以“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为载体,架起了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沟通的桥梁,教师和家长在培养学生成长中形成合力,使许多问题及时得到解决。
我们在枣阳的采访虽然短暂,但枣阳积极探索“办让农民满意的教育”的实践,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们坚信,枣阳教育改革与发展之路会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