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热的冷思考

2003-04-26 02:33邱永年
人民教育 2003年20期
关键词:激励性改革评价

邱永年

评价改革对整个课改工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从有关部门到各级学校都非常重视。在广大实验工作者的努力下,评价改革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评价主体、评价标准走向多元,评价过程日益灵活,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得以凸显,“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在评价改革中已得到了较好的体现。这些良好的改革势头着实让人欢欣鼓舞。

但在轰轰烈烈的改革过程中,我们除了满腔的热情外,还应保持清醒的头脑,科学、理性、冷静地对评价改革工作进行反思,以期少走弯路。

评价改革可以一蹴而就?

现象1:“我们的评价改革取得了全面的成功!”

前段时间,笔者参加了一次规模较大的评价改革交流会议,厚厚的一本材料汇编让人体味到实验学校开展新课程评价改革所付出的心血。会上听取了有关学校的经验汇报,从中进一步了解了学校开展评价改革取得的良好成绩。有的学校汇报说:“我们全面推行‘成长档案袋评价法,发动全体教师、学生积极参与,每门学科设立一个,再加上整体性一个,‘成长档案袋评价遍地开花,取得明显实效。”有的学校介绍道:“我们学校根据新课程的先进理念,创设了‘xx评价法,并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统一实施,学校评价改革得到整体提高。”……

反思:作为历次基础教育改革难点之一的评价改革,在这次课改中真的会如此轻易就被突破?是厚积薄发——以往的长期积淀使本次评价改革得以顺利推进,还是我们对困难估计不足或者视而不见?或者是评价改革的规律就是这样:先是比较顺利,向纵深发展就相当困难?一两种新的评价方法真的就“放之四海而皆准”吗……

评价改革已成当务之急,但越急我们就越要认真而务实,要防止评价中的表面化、功利化和潮流化倾向。有的学校为了追求短期效果利轰动效应,盲目、简单地推行一两种评价方法,看似轰轰烈烈、风光无限,其实有违本次课改的初衷。比如,作为一种新的评价方法,“成长档案袋”评价法一改以往评价只注重终结性评价的弊端,个性化地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使学生在体验成功、感受进步中得到激励,在实践中也确实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这一评价法的工作量较大,在操作中若把握不当会让教师负担过重,学生也觉得无聊而厌烦。所以,我们要认真把握其思想精髓,灵活开展,避免形式化倾向。在基础教育阶段,不同年龄的学生在各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评价的开展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不可一刀切。学校应根据自身实际,推行一些较有弹性的评价方法,鼓励各年级、各班开展富有特色和实效的评价方法。

新课程拒绝指正性、否定性评价?

现象2:”老师经常表扬我,我怕谁!”

学生阳阳(化名),现为六年级学生,原来是所谓的后进生,上课不专心,常捣乱,作业也经常不完成,下课后与同学之间摩擦很多,老师见了个个头痛,同学对他敬而远之。他上五年级时,我是他老师,就想:应多给他鼓励,让他建立自馆。所以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常常对他褒扬有加,尤其是在他有进步时(哪怕这点进步在别人看来是微不足道的)。一段时间下来,效果果然明显,他对自己的行为已能有所控制,自信心也大大增强。正当我为自己的成功教育而欣喜之时,接连发生的两件事情却让我陷入深思:一是有同学向我报告,阳阳又犯错误了,和很多劝他的同学吵上了,还说:“邱老师经常表扬我的,所以这次他也不会怎么说我,我才不怕你们呢。”二是在一堂课上他屡次破坏课堂纪律,经多次“激励式”的引导无效后,我进行了批评,谁知他竞离开教室扬长而去……

反思:学生处于成长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正常的,教师应多激励、少指责。传统的评价在这方面确实存在诸多不足,我们在工作中应引以为戒。但教师过度的激励性评价会造成学生自我感觉太好,对学习、工作的困难性产生低估,使激励性评价在学生心中贬值。有的学生经不起批评和挫折,稍不如意就情绪低落。所以我们认为,在开展激励性评价时,也不能忽视指正性、否定性评价的作用。如果一味地、毫无原则地对学生进行“赏识”、“激励”,而忽视给学生适度的挫折、指正,那这种评价是不负责任的,是不完整的。马卡连柯曾说:‘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也要尽量多地提出坚定、明确和公开的要求。”新世纪的学生需要教师不断给予成功的激励,同时也不能忽视培养其面临挫折时的坚毅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当然,指正性、否定性评价要以尊重学生人格、不伤害其自信心为前提,谨慎而巧妙地使用。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指正性评价时事先最好能给学生心理准备,批评时也要讲究艺术,事后还要进行谈心。这样,即使当时学生不理解,一段时间后学生也会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如上述现象发生后.我控制了自己的情绪,进行了冷静思考,认为对阳阳这样的学生多进行激励性评价应该是正确的,但也要分场合、有层次,该批评时也要真诚地提出。事后我找他进行谈心:“阳阳,老师经常表扬你是喜欢你、尊重你,但你也要学会尊重老师和同学。只有会尊重别人的人才会真正得到别人长期的尊重和喜欢……”最后他点头道:“老师,我懂了。今后请你还要经常表扬我,但我管不住自己时,也希望老师能及时批评我。”

让学生都获得同样的A等=激励性评价?

现象3:“我都拿了A,还要怎样做得更好呢?”

学生小雨(化名),是大家眼中的好学生,成绩优秀,主动关心集体,是老师的好助手,同学的好朋友和榜样。但是近来她上课不专心了,作业也不像以前做得那么整洁,对班级工作马马虎虎,没以前热心了。为此,我找她谈了话。

师:小雨,这段时间你的表现好像退步了,是什么原因啊?

生:我觉得和以前差不多嘛。

师:哦,老师的意思不是说你差,而是觉得你的学习、工作积极性没以前高了。

生:每次考试、评比,我不是和很多同学一样拿A等吗?期末评优秀时我不也和大家一样评上了“规范之星”、“博学之星”吗?你还要我怎样呢?

师:……

反思:由于采用了合作展评、自选强项、多次测试、“试卷超市”等评价方法,使得许多原来只能获得较低成绩的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从而获得不错的等级,得到成功的体验。但这也带来了负面效应:一些基础较好、本来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学生开始不思进取,因为他们不需要或只要稍加努力,就能取得和很多同学一样良好的成绩。让每一位学生获得自信、得到发展当然非常重要,但同时如何采取一些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不断努力、超越自我的评价方法也同样必需。比如我们学校开展的“免试制度”,对成绩优秀、学有余力的学生,由他们自己和家长申请,再由任课老师对其全面审定后决定是否同意实行免试。免试从表面看是对学生“免除评价”,其实质是对学生学习的肯定和奖励,是另一层面的高度评价,对激励成绩优秀学生不断努力具有很大的作用。又比如开设“试卷超市”,实行分卷测评法,考查时设立“基础卷”、“标准卷”和‘挑战卷”,让学生进行选择,鼓励基础较好的学生选择难度较高的“挑战卷”进行测评等,都是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颠覆”、“推倒重来”是改革的标签?

现象4:“张扬个性就是不要纪律吗?”

我们常常看到,在一些公开课上,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随意讲话或者搞小动作;一位学生发言时,其他学生没几个认真倾听的,只管自己小声说话;做作亚时,几个学生在信手涂鸦,老师见了一笑了之;开展小组合作时,个别学生嗓门特响,全然不顾别人的存在……课后问上课老师对此有何看法,时学生如何评价,答曰:“我们追求充满生机活力的课堂氛围,上课乱一点是很正常的事情。”问学校领导,答曰:“张扬学生的个性是我们倡导的全新教育理念,有得必有失,所以其他方面就考虑不了那么多了。”

反思:在课改中出现了很多令人困惑和担优的现象,以上只是撷取了一个片段。在评价改革中,出现了像上面只注重张扬学生的个性,而忽视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等现象。这样的倾向是否意味着评价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长此以往将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应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对此,我们经常听到诸如‘颠覆”、“推倒重来”、“不破不立”等论调,让人心向往之而又不知该何去何从。笔者认为,在评价改革中,全盘放弃乃至颠覆并非明智之举。对那些经过长期实践积淀下来的、具有一定实效的评价方法我们不能随便抛弃,而应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对国内外一些好的评价理念、方法应大胆拿来,为我所用,但同时更应在实践中探索出符合学校、教师和学生实际的,有创新、有特色的方法。在課改中,我们呼唤科学的扬弃和务实的精神。“扬”使我们脚踏更为坚实的大地,“弃”使我们拥有更加广阔的天空。

当然,在评价改革工作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都是正常的,笔者以上所作的一些思考并非要抹杀评价改革取得的成绩,而是为了使评价改革工作不要急功近利.要在冷静的思考中不断调整、校正,从而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猜你喜欢
激励性改革评价
建立和实施企业激励性年金制度探讨
化学课堂教学中激励性评价的运用与思考
浅谈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军人激励性薪酬体系优化设计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