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焕新
第Ⅰ卷(共45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括号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
A.(乘)机(乘)警(乘)兴(乘)便
B.(场)所(场)景(场)院(场)屋
C.(当)铺(当)家(当)局(当)众
D.(亢)旱(亢)奋引(亢)高歌高(亢)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仪仗倚老卖老因咽废食鱼网
B.伛偻佝偻鲠直付讫
C.蕴籍陨灭氤氲装潢
D.震憾勾针搀杂诌谀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杜甫在四川住久了,他有时很讨厌四川,时时在诗中______出这种心境。
(2)全中国_______全世界人民都景仰他。
(3)讨论的主旨是如何接受文学遗产,倒不是_____它。
A.透露甚至抛弃
B.流露以至遗弃
C.吐露乃至扬弃
D.吐露甚至扬弃
4.下列各句中加括号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王二是县里出了名的赌神,他的赌技可谓(出神入化)。
B.谁说你是“孤寒”的“寒”?我只觉得(炙手可热)。你的感情不露在表面上,只有有福的人才能接触到你的内心,我很幸运我有这一份福气。
C.得到他最近去世的消息。我不胜感慨,人生如梦,(草露易晞)。
D.我没有任何可以奉献给你的,除了(战战兢兢)的真挚热烈的爱。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组织的关怀和医生的精心治疗下,他很快恢复了健康,比以前更青春了。
B.徐老师是一位甘作人梯、泥土、呕心沥血育人才,非常值得尊敬。
C.我认为,把免费九年义务教育确立为与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相匹配的一项基本教育制度,并不为过。
D.强大的沙尘暴,不但没有挡住美对伊的进攻,而且进攻的猛烈和迅速是空前的。
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最连贯的一组是
(1)这里是方圆百里的原始森林。空中,叠翠千丈,遮阴蔽日;地面,____________;地下,盘根错节,根须如网。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尽管能遮天蔽日,呼风唤雨,却在这些跳舞的手比试映照下,败下阵来,微不足道。
①葛藤缠绕,落叶盈尺
②落叶盈尺,葛藤缠绕
③秦始皇挥师灭六国的手,武则天登基谋杀亲子的手。
④武则天登基谋杀亲子的手,秦始皇挥师灭掉六国的手。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二、阅读下列文字,完成7—11题(15分,每小题3分)
刘基,字伯温,青田人。曾祖濠,仕宋为翰林掌书。基博通经史,于书无不窥,尤精象纬之学。西蜀赵天泽论江左人物,首称基,以为诸葛孔明俦也。方国珍起海上,掠郡县,有司不能制,行省复辟基为元帅府都事。基议筑庆元诸城以逼贼,国珍气沮。及左帖里帖木儿招谕国珍,基言方氏兄弟首乱,不诛无以惩后。国珍惧,厚赂基,基不受。国珍乃使人浮海至京,贿用事者。遂诏抚国珍,授以官,而责基擅威福,羁管绍兴,方氏遂愈横。基遂弃官还青田。及太祖下金华,定括苍,闻基及宋濂等名,以币聘。基未应,总制孙炎再致书固邀之,基始出。既至,陈时务十八策。太祖大喜,筑礼贤馆以处基等,宠礼甚至。初,太祖以韩林儿称宋后,遥奉之。岁首,中书省设御座行礼,基独不拜,曰:“牧竖耳,奉之何为!”基母丧,值兵事未敢言,至是请还葬。会苗军反,杀金、处守将胡大海、耿大成等,浙东摇动。基至衢,为守将夏毅谕安诸属邑,复与平张邵荣等谋复处州,乱遂定。国珍素畏基。致书唁。基答书,宣示太祖威德,国珍遂入贡。太祖数以书即家访军国事,基条答悉中机宜。寻赴京,太祖方亲援安丰。基言:“汉、吴何隙,未可动也。”不听,友谅闻之,乘间围洪都。太祖曰:“不听君言,几失计。”遂自将救洪都,与友谅大战鄱阳湖,一日数十接。太祖坐胡床督战,基侍侧,忽跃起大呼,趣太祖更舟,太祖仓卒徙别舸,坐未定,飞礮击旧所御舟,立碎。友谅乘高见之,大喜。而太祖舟更进,汉军皆失色。时湖中相持,三日未决,基请移军湖口扼之,以金木相犯日决胜,友谅走死。其后太祖取土城,北伐中原,遂成帝业,略如基谋。
7.对下列加括号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宣(示)太祖威德(宣示:公开表示)
B.基条答翻中(机宜)(机宜:关键、要点)
C.(略)如基谋(略:计划、计谋)
D.(羁)管绍兴(羁:寄居在外)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括号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牧竖耳,奉之何(为)!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B.不诛(无)以惩后。
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C.国珍(乃)使人浮海至京。
悉使赢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
D.(于)书无不窥
今吾于人,听其言而观其行。
9.下列加点的词语和现代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行省复辟基为元帅府都事。
B.宠礼甚至。
C.以为诸葛孔明俦也。
D.太祖数以书即家访军国事。10.下列句子编为四组,都能表现文中“略如基谋”的一组是
①方氏兄弟首乱,不诛无以惩后。
②方氏遂愈横。
③基条答悉中机宜。
④汉、吴何隙,未可动也。
⑤不听君言,几失计。
⑥趣太祖更舟。
A.①④⑥B.①②③C.①④⑤D.①⑧⑤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基博览群书,尤精通天象和谶纬。
B.方国珍在海上暴乱,抢掠各郡县,管理这方面的人不能控制局面行省又征召刘基为元帅府都事。
C.方国珍一向怕刘基,刘基母丧,借机致书吊唁。使二人关系得以缓和。
D.刘基料事如神,“趣太祖更舟”就是一个明证。
三、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2—15题(12分,每小題3分)
①“厄尔尼诺”现象是指南美赤道附近(约北纬4度至南美4度,西经150度至90度之间)幅度数千公里的海水带的异常增温现象。
②原来,太平洋洋面并不是完全水平的。在南半球的太平洋上,由于强劲的东南信风向西北横扫,将海水由东南向西推动,结果是位于澳大利亚附近的洋面要比南美地区的洋面高出约50厘米。与此同时,南美沿岸大洋下部的冷水不停上翻,给这里的鱼类和水鸟等海洋生物输送大量养料。
③令人不解的是,每隔数年,这种正常的良性环流便被打破。一向强劲的东南信风渐渐变弱甚至倒转为西风。而东太平洋沿岸的冷水上翻也会势头减弱或完全消失。于是太平洋上层的海水温度便迅速上升,并且向东回流。这股上升的厄尔尼诺洋流导致东太平洋海面比正常海平面升高二三
十厘米,温度升高2-5℃。这种异常升温转而又给大气加热,引起难以预测的气候反常。例如厄尔尼诺曾使南部非洲、印度和澳大利亚遭受过空前未有的旱灾,同时带给秘鲁、厄瓜多尔和美国加州的则是暴雨、洪水和泥石流。那次厄尔尼诺效应造成了1500余人丧生和80亿美元的物质损失。
④关于厄尔尼诺现象的成因,迄今科学家们尚未找到准确的答案。有人认为,可能是太平洋底火山爆发或地壳断裂喷涌出来的熔岩的加热作用造成洋流变暖,进而导致信风转弱和逆转。另有人则推断,也许是因为地球自转的年际速度不均造成的。他们说每当地球自转的年际速度由加速变为减速之后,便会发生厄尔尼诺现象。令人忧虑的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越来越频繁。原来认为5年、7年乃至10年来临一次,后来又以3-7年为周期出现。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似乎每两三年就降临一次。
⑤尽管厄尔尼诺的成因尚未查清,但人类并未在它面前听天由伞、无所作为。1986年国外科学家成功地提前一年预报了厄尔尼诺现象的来临,并积极探索温室效应与厄尔尼诺现象之间的联系。可以预言,人类终将能解开这一肆虐人类的大自然之谜,并找出办法,避免它的危害。
12.对第三自然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冷水上翻势头减弱或消失,导致海水升温。
B.东南信风变弱或倒转为西风,使海水向东回流。
C.海水升温导致地面升温。
D.海面升高,海温上升,造成人类的灾难。
13.关于“厄尔尼诺”现象,下列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指南美赤道附近,周期性出现的海水异常增温现象。
B.“厄尔尼诺”和“温室效应”一样,是肆虐人类的大自然之谜。
c.它会造成暴雨、洪水、泥石流。
D.它打破正常的良性环流,东南信风倒转为西风。
14.下列对“令人不解的是,每隔数年,这种正常的良性环流便被打破”句中的“这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与此同时,南美沿岸大洋厂部的冷水不停上翻,给这里的鱼类和水鸟等海洋生物输送大量养料。
B.一向强劲的东南信风渐渐变弱甚至可能倒转为西风。
C.东南信风倒转为西风,东太平洋的冷水上翻势头减弱或完全消失。
D.在南半球的太平洋上,由于强劲的东南信风向北横扫,将海水也由东南向西推动,结果是位于澳大利亚附近的洋面比南美地区的洋面高出约50厘米。同时,大洋下部的冷水不停上翻,给这里的鱼类和水鸟等海洋生物输送大量养料。
15.下列对外国科学家“积极探索温室效应与厄尔尼诺现象之间的联系”这句话的推断最准确的一项是
A.“温室效应”和“厄尔尼诺”都是温度升高现象。
B.“温室效应”必然导致“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
C.对“厄尔尼诺”现象的监测和研究成了研究“温室效应”的突破口。
D.地面的突然异常升温,引起海面升温的异常现象。
第Ⅱ卷(共105分)
1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趣太祖更舟。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金木上犯日决胜,友谅走死。(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7.(1)诗评家认为“横”字是炼字,谈一谈这个字运用的好处。(3分)
(2)分析小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五、补出下面各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選作三小题,共3分)
18.①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②_______________,相逢何必曾相识。
③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________ 。
④三顾频烦天下计,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9—22题。(18分)
树犹如此
拓夫
悉尼办奥运的时候,我去过一次澳大利亚。印象深刻的是那片土地上的森林。从悉尼到墨尔本,沿海滨公路驱车千里,不时要穿过莽莽林海。游目所至,一片苍翠。有老朽了的树,被风刮倒,就那么横在路边,透出一股沧桑。
那时就想,这些树生在澳洲,真是幸福。
我还留意到,澳大利亚人在城市的每一棵树下,在围着树根的防护圈里,都撒上一层碎木,既透水,又避免扬尘。更重要的是,碎木能散发出一股木头特有的清香,让人即使是在城市鳞次栉比的高楼之间,也能感受到森林的呼吸。
那时又想,第一个想出这个主意的人,生命中一定充满了绿色。
后来有一次见到著名散文家梁衡先生,他提到对澳大利亚的印象,用八个字作了概括。前四个字是“国无裸土”,后四字不真切了,好像有“人多裸身”的意思。或许是国土绿化好,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再加上夏季炎热,那里的人喜欢裸着身子,在海风的吹拂下沐浴阳光。
日本人也很注意保护森林,他们宁可花大钱进口木材,也不愿轻易砍伐自家的一棵树。他们用的一次性木筷就是从中国进口的。但日本的森林,却没像澳大利亚那样,给人们带来无尽的惬意和生机。相反,成千上万的日本人,正在饱受“森林之苦”——
每年春天,从2月中旬一直到5月初,日本大片大片雪松的花粉,让数百万花粉过敏者苦不堪言。二战以后,日本为了满足建设的需要,大量种植生长快、树体直的雪松。甚至为了多种雪松,不惜把原来的桦树、橡树之类自然生长的树木砍掉。如今,日本几乎整个国家都被雪松所覆盖。
“国”是“无裸土”了,但日本人却无法象澳洲人一样“裸身”,相反,花粉过敏者还要戴上口罩。
面对自然,如果我们不心怀敬畏,而是试图利用自然,去实现某种狭隘的利益,那么,我们注定不能从自然那里获得快乐。
几年前登过一次黄山,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苍松,峭壁,飞云,日出……“大块文章”,让人百读不厌。
现在才知道,黄山那一处令人流连的“梦笔生花”,“笔”尖上的“花”原来是假的——真的树枯死了,人们弄棵假树,以保全那一处胜景。
心中的诗意和遐思顿时枯萎。
台湾作家白先勇先生,不久前出版新著,书名就叫《树犹如此》,人树之间,千般联想,百样情怀。每一次,听风雨敲打树叶,仿佛一个声音低吟:“昔年移柳,依依汉南;今年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游走红尘,尽管身上沾满俗念,但在心里,家乡村口那一棵古榕,却始终青翠如初。
19.澳大利亚和日本都做到了国无“裸土”,请根据文意,概括作者对此的看法:
①对澳大利亚的看法
②对日本的看法
20.统观全文,说说写假“梦笔生花”的作用。(4分)
21.分析“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深刻含义。(5分)
22.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因在澳大利亚举办绿色奥运,所以想起了“田无裸土”的澳大利亚。
B.“国无裸土”是对澳大利亚环保的敬畏,“人多裸身”则是对澳大利亚人喜欢裸着身子的讽刺。
C.文中曲折地批评中国向日本出口木筷的做法。
D.日本砍掉一些自然生长的树木,代之以人工种植的雪松,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是要遭报应的。
E.写树情,其实是写人情。树尚且知报人间,人也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七、23.依照下面句子的内容和形式,组成排比句式。(4分)
有勤,才有孔子“韦编三绝”的佳话,也才有了世界文化十大名人的美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24.下面句子有两处错误,指出并修改。(6分)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表达是否得当,是实现交际目的的前提。因此,判断语言是否准确,对不当者进行修改,是语言检测的必考内容。
九、25.阅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60分)
寓言说,一天,一个喜欢冒险的男孩爬到父亲养鸡场附近的一座山上去,发现了一个鹰巢。他从巢里拿了一个鹰蛋,带回养鸡场,把鹰蛋和鸡蛋混在一起,让一只母鸡来孵。孵出来的小鸡群里有了一只小鹰。小鹰和小鸡一起长大,因而不知道自己除了是小鸡外还会是什么。起初它很满足,过着和鸡一样的生活。
但是,当它逐渐长大的时候,它内心里就有一种奇特不安的感觉。它不时想:“我一定不只是一只鸡!”只是它一直没有采取什么行动。直到有一天,一只了不起的老鹰翱翔在养鸡场的上空,小鹰感觉到自己的双翼有一股奇特的新力量,感觉胸膛里的心正猛烈地跳着。它抬头看着老鹰的时候,一种想法出现在心中:“养鸡场不是我呆的地方。我要飞上青天,栖息在山岩之中。”
它从来没有飞过,但是它的内心里有着飞的力量和天性。它展开了双翅,飞升到一座矮山的顶上。极为兴奋之下,它再飞到更高的山顶上,最后冲上了青天,到了高山的顶峰,它发现了伟大的自我。
以“使自己惊奇”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题目自拟:2.文体自选;3.立意自定:4.不少于800字:5.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1.B(B:场所、场景读chǎng、 场院、場屋读cháng;C.当铺读dàng;D:引亢高歌改读háng ,其余读kàng)
2.B(A应为“因噎废食”,C应为“蕴藉”,D应为“阿谀”)
3.C4.C5.C(A“更青春”应改为“更精衬”或“更结实”:B:成份残缺,应在“……育人才”后加上“的人”:D应改为“而且进攻的猛烈程度和速度是空前的。)6.A
二、7.D8.A9.C10.A11.C
三、12.B13.B14.D15.A
四、16.(1)催促太祖更换船只。
(2)选在五行相克的日子决一胜负,友谅在逃跑中死去。
17.(1)“横”字表现自然、悠闲、恬淡。
(2)诗以情写景,借景述意。思俗归隐,故独怜幽草,无意作为,水急舟横野渡无人,表露恬淡的胸襟,忧伤的情怀。
五、18.(1)落霞与孤鹜齐飞:(2)同是天涯沦落人:(3)羡长江之无穷;(4)两朝开济老臣心。
六、19.(1)给人们带来惬意和生机。(2)让数百万花粉过敏者苦不堪言。
20.反衬作者渴望自然、真实。
21.(1)由“树移”到“人徙”产生联想,树挪尚且死,树尚且留恋故土,何况人了。人在他乡,虽然经过多年“俗念”的熏陶,但心怀故里的情怀不变。
22.BE
七、23.略
八、24.错误1.“表达是否得当,是实现交际目的的前提”中的“是否”和后面对应不—·致,应改为“是能否实现交际目的的前提”。错误2.“是否进行修改”中“是否”多余,应去掉。
九、25.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