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把机会交给学生

2002-04-25 02:40陈惠芳
人民教育 2002年9期
关键词:射线线段黑板

陈惠芳

最近,笔者在听课时,觉得两位老师在教学《值线、线段、射线》这一内容时,由于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结果就件现了不同的教学理念,也获得了不同的教学效果。现选取其中的一些片段,让我们一起来思考一下。

甲老师是这样导入新课的;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条直线、一条线段,4人小组讨论,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然后,再画一条射线,让学生说说日常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见过射线?并且出了一题:下面哪些线是直线、线段、射线?

最后,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点:。

问学生经过这点能画多少条射线?画出其中的两条射线,看看组成了一个什么图形?学生茴的同时,老师也在黑板上面画。后来,老师就直接讲出了角的概念……我发现学生似懂非懂,究竟角的两条边是什么?有什么联系?学生说不清楚。

乙老师是这样导入新课的: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字:线。问学生,平时你见过哪些线?学生自由地说:毛线、电线、直线……老师有意把数学中用到的线让学生上台画一画。于是,学生就上台画了直线、线段、射线。

老师再让学生随意画两条射线,要有点联系的,并且要把有什么联系说给其他同学昕,也就是说,看到这些图形,你想到了什么?

學生兴趣盎然,一边画,一边在想,到底是什么联系呢?影成的是什么?不一会儿,就画了以下的一些图形:

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在图形中,哪两条射线是有联系的?为什么?自然引出了——角 队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组成了角);没有联系的那一个图形是角吗?学生经过比较、探讨,知道了它不是角……经过讨论、交流,学生对自己画的图形和自己的发现颇为满意,个个都笑逐颜开。

听了两位老师的课,我觉得甲、乙两位老师在处理教材时,甲老师用了比较陈旧的教学方法,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来领会直线、线段、射线的概念和角的概念,几乎新的知识点都是老师直接给予的,学生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消化、体验,所以对一些概念不能很好地理解,最后连角的两条边是什么也不能回答出来。

而乙老师呢,他把一切能给予学生的机会都给了学生,对于新的知识点,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探究,自己比较,自己发现,尤其是对于角的形成,让学生拥有一个体验的过程和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老师创设的教学情景,不仅充分谓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为学生提供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对知识的理解与把握就非常深刻,课堂教学效果也非常好。这真正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设计理念。

猜你喜欢
射线线段黑板
黑板和粉笔
多维空间及多维射线坐标系设想
一次函数助解线段差最大绝对值
黑板
线段图真好用
如何确定线段的条数
话说线段、射线、直线
观察
会发光的充气式黑板
与线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