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内的另一种声音:“向战争说不!”

2001-05-22 19:26
海外星云 2001年30期
关键词:恐怖分子暴力战争

自“9·11”恐怖袭击事件以来,美国人一直主张向以本·拉登为首的恐怖分子开战,向包庇、窝藏恐怖分子的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开战。但美国国内仍存在另一种声音:“向战争说不!”

星星之火

“9·11”事件后,在哈佛校园里,美国的大学生们曾经每人点燃一支蜡烛,向死难者表达哀思。伤痛还未过去,听说布什政府要对阿富汗发动战争,学生们又组织起来,向社会表达了自己的反战主张。美国各地大学的学生们在9月20日这一天,一起走上街头,举行了一场反战的大游行。许多人举着反战的标语,其中最多的是:“SayNoToWar牎保熛蛘秸说不!牎ⅰ埃危铮停铮颍澹郑椋悖簦椋恚螅粒睿more牎保ú灰更多的牺牲者!)

在波士顿,虽然游行的人数并不多,只有寥寥2000多人,但是,他们的反战主张还是得到了不少路人的支持。一路上不断有汽车鸣喇叭,一位重型卡车司机索性拉响了汽笛,声援学生们。历来是美国学生反战先锋的加州柏克莱大学的学生们也加入了这股反战热潮。除了游行外,布朗大学的学生们以朗诵诗歌,唱歌跳舞等方式反对暴力,并谴责大部分美国媒体的片面报道,是大肆鼓动战争的推手。而在哈佛的校园里,每天都有关于战争与和平的讨论会,渐渐的,主张和平的反战声音占了上风,而且这一声音通过《纽约时报》,慢慢向社会扩散。

美国前司法部长克拉克和底特律主教冈布尔顿成立了一个反对以暴易暴的大联盟“国际终局”InternationalANSWER煟粒悖簦危铮鳎簦铮樱簦铮穑祝幔颍幔睿洌牛睿洌遥幔悖椋螅恝熈⒖绦卸停止战争和种族主义牎8米橹在纽约举行了通宵集会,反对战争。在集会上,“犹太种族和经济公益”组织的谢特纳说:“我们不可以把集体惩罚跟公益混淆,暴力不应带来更多暴力。”福德海姆大学的教授罗德里格斯也认为:“不分青红皂白的报复行动有害无益。”

可以燎原吗?

虽然反战呼声此起彼伏,可是,美国大部分媒体几乎一边倒地有意无意淡化甚至丑化反战运动,使得反战原本就微弱的声音几乎被淹没。观察家指出,美国媒体自“9·11”事件以来,俨然成为煽动爱国主义情绪和主战气氛的机器。在全美各地的反战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之时,曾经连续10天、日夜不停地报道“9·11”事件的美国三大电视台NBC、ABC、CBS中,只有NBC一家播出了上百所大学学生反战游行的简短新闻。

而且关于反战的报道也多采用负面手法。福克斯电视台在报道反战团体号召9月29日在白宫外进行大示威的新闻时,指这些示威是“反美国”的、“完全无耻”的。主战的《华盛顿时报》更以《嘘声迎纽约反战和平游行》为标题,报道纽约的反战活动。《今日美国报》说,反战的学生“应该实事求是”,而且在它的文章中,还提到了一名反战学生的父亲当年也曾经反对越战,但如今他也认为“国家受到威胁”,应把恐怖分子“斩草除根”。

媒体尚武的宣传让不少学者忧心忡忡。一个最明显的例子是,几家电视台都曾经多次播放了巴勒斯坦人在美国遇袭后欢呼庆祝的片断,却没有告诉观众,欢呼者当时正在参加遭以色列军队杀害的同胞的葬礼,仇恨美、以的情绪是可以理解的。纽约大学传媒学教授米勒认为:“这等于是充当战争机器的宣传工具,是不负责任的。”

反战的声音太微弱了。当布什总统向国会议员做战争动员演讲时,演讲无数次被雷鸣般的掌声打断。议员们怎么听得到国内反战的呼声?即使听到了,他们也不会在乎,因为他们背后有更多的美国人主张战争。G(凯婧)

《海外星云》(2001年30期)

猜你喜欢
恐怖分子暴力战争
反性别暴力
如何探测到城市里的恐怖分子
象牙战争
暴力的班长
战争催生的武器
暴力和痛苦
战争
“疆独”暴力袭击我驻外使领馆
安检系统经常是在恐怖分子登上飞机后才发现恐怖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