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安
近日,读到拉封丹的一则寓言:北风与南风比赛,看谁能把路人的大衣吹掉,于是北风呼呼地使劲吹,不断地加码。可是,行人为了抵御寒气,把大衣裹得更紧了。而南风则不然,徐徐吹动,微风暖洋洋的,行人顿感一阵暖流,继而自行解开衣扣,脱掉大衣。
由此,我想到了我們的教育方式,也想到了一个学生。
学生王某,靠继父生活,稍有不顺,就招继父的一顿毒打,继父的母亲一顿臭骂,养成了他孤僻的性格,在学校调皮捣蛋,发泄在家中的怨恨,在师生中印象都不好。上半年因打低年级的学生被学校处分,班主任多次找他谈心,但他却还是经常出现违纪的情况,班主任老师恨铁不成钢,他一违纪,班主任就会狠狠地批一顿。
升入初三时,新班主任感到这样也并不是办法,他及时与家长取得了联系,知道了基本情况,并与家长协商了具体办法,他要变北风式的教育为南风式的教育,采取少“逼”多“引”的办法,不去想一下子就让这个孩子全部都变好,只求他不断地有所改变。老师、家长共同引导他认识真、善、美,及时发现他的点滴进步,给予激励。他原本就有热爱劳动的好品质,班主任就有意地让他和各方面表现都比较好、公认的好学生一起劳动,及时表扬他的闪光点,来鼓励他。他的付出也逐渐得到大家的认可,使他又重树了信心。
班主任还及时让他当班上的劳动委员,引导他组织一般的斑级劳动,渐渐地放手让他独立组织班级劳动,由于他总是能“身先士卒”,同学们在他的带动下,也都能认真完成各项劳动任务。多彩的集体生活使他逐渐改变了孤僻的性格,由一名调皮生变成了老师得力的好助手,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
由此再来看拉封丹的寓言,更加感到它的现实意义。正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教育的技巧和全部奥秘在于如何爱护儿童,高尚纯洁的爱是教师和儿童之间的一条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