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问题与教育

2001-04-29 07:39余慧娟
人民教育 2001年6期
关键词:人类环境

余慧娟

从乡村农场到高楼大厦,从双腿行走到天空飞翔,从骤冷骤热到四季如春的居室,从20世纪走过来的人们,应该为这个革命性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的100年而欢欣鼓舞并感到骄傲。

但与此同时,在很多地方,我们再也触摸不到那银白的世界了,我们不得不在漫天黄尘中艰难行进,我们买矿泉水喝,我们需要驱车很远才能找到一片野花盛开的芳草地,我们生活在被垃圾包围、被烟雾笼罩的窒息的城市……

即使是在广袤的农村,日子越过越红火的人们也可以发现,渐渐地河流变细了,变干了,变脏了,从前茂盛的密林不见了,那曾没膝的草上的露珠今天再也找不到了……

生活的确在改变。正如哲人所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我们在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世界,同时也在破坏一个美好的自然世界。

20世纪以来,导致森林死亡综合症的酸雨污染、导致全球变暖的温室效应、使人类免受紫外线杀伤的臭氧层的被破坏以及侵蚀人类领地的土地沙漠化等等,都威胁到我们的生存与发展。

一位国家元首曾这样说,当前环境恶化是人类面临的除核战争以外的最大危险。英国一位著名的生态学家爱德华也把全球的生态恶化比喻为没有枪声的第三次世界大战,“由于这场大战,大自然在衰退、在退化,其速度之快,以至于如果让这种趋势继续发展下去,地球将很快失去供养人类生存的能力”。

面对全人类的危机,人类将作何回答?

鱼与熊掌:两难的尴尬

反思人类生产生活方式

这是人类辉煌的发展史中遇到的最为尴尬的事情之一。

1962年,美国女生物学家莱切尔·卡森在《寂静的春天》中清醒地指出:“这里成了病态的世界……我们竭力把大自然改造得适合我们的心意,但却未能达到目的,这确实是一个令人痛心的讽刺。”从这以后,人们就再也没有停止过对环境问题的思考。从1972年的斯德哥尔摩会议到1985年旨在保护臭氧层的《维也纳公约》,再到1992年的《21世纪议程》,但显而易见的是,40年来,全球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不但没有停止,而且愈加严重,并且一天一天地逼近人类的生存环境底线。

这是为什么呢?

从环境问题的直接渊源出发,我们很容易发现,大家已经习惯了的空调、冰箱、汽车、飞机以及方便的塑料袋、一次性筷子,乃至支撑60亿人口消费的生产方式,构成了对环境问题的全部“贡献”。

对于发达国家的人们来说,他们不会放弃奢侈的消费方式。发展中国家则面临发展经济,摆脱贫困的巨大压力。在很多地方,人们为了维持最低的生存底线,砍伐森林,过度放牧,以致环境恶化,并陷入一个恶性循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如何面对?

国家之间的利益差别同样导致需要团结合作的环境保护困难重重。就在不久前,美国还拒绝签定旨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保护全球气候的《京都议定书》,紧接着挪威首相表示,如果美国坚持拒绝加入全球气候协定,挪威也将放慢脚步,由此引发的“多米诺效应”将使得“多个和尚没水喝”成为现实。

可持续发展:人类的理想

虽然过去我们的发展对地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并且环境与发展的矛盾非常突出,但我们仍然怀有良好的愿望,就是在他们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在地球承载力范围内,获得经济的不间断增长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这就是可持续发展。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UNCED)通过的《21世纪议程》提供了一个从当时起至21世纪向可持续发展转变的行动蓝图,涉及与地球相关的所有领域。这项行动计划需要全人类改变他们的经济活动,并期待把环境和发展问题综合处理,提高对这些问题的重视,将会使基本需求得到满足、所有人的生活水平得到改善、生态系统得到较好的保护和管理,并带来一个更安全、更繁荣的未来。

愿望虽然美好,但却是笼统的、不可量化的。世界各国也纷纷依据其基本思想制定各自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在60亿人所处的不同国家,不同地区,要准确地把握好这个平衡点,远不如提出愿望那样容易。

这是一个理想。这个理想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引领人们走向真正繁荣的未来,将有赖于最能动的“人”自身。

“井不干,人们是不知道水的价值的。”

基于上述的良好愿望,我們有必要回到具体的现实中来,审视一下我国公众的行为与认识。

“人类第一个社会是渔猎采集社会,第二个是农业社会,第三个是工业社会,在这3个社会里,人对自然的破坏是3种不同的关系。

“在中国来说,现在是3种社会对自然的剥削同时在进行。青藏高原的偷猎,这是渔猎社会的手段,但用的是现代化的枪,其破坏程度更大,是灭绝性的,是用现代化的工具对整个自然进行掠夺。宁夏牧民弄发菜,使得整个草原大片地遭受破坏,这也是渔猎采集社会的手段。农业社会就是砍树开荒,开垦的比例已经相当高。很多的河道变窄,就是由于砍树造成源头沙尘填埋河床,最终导致水位上升。工业时代,中国历史上,追求短时效益的乡镇企业的发展造成自然资源的难以恢复的破坏,将中国的点污染推向面污染。工业发展速度的突然增加,而其他措施跟不上,也是造成我国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教育中心张兰生教授谈道。

的确,在我们身边,这样的例子绝对是不少见的。

80年代以来,我国媒体报端的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频频亮相。这些年里,我国每年由于环境恶化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6000亿元,如果说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100亿元,那么也就是说,中国每年因环境问1R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60个唐山大地震。

这是一个可怕的数字,但是更令人可怕的是预示着未来的人们对环境的认识。

与环境问题突出以前相比,人们的环境意识当然要强得多。但是,与环境问题的严重性相比,却是远不能令人满意的。对于这一点,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的王红旗教授感触颇深:“1998年,中央新闻单位的一个记者第一次随国家环保局验收某地的水质,水非常清,到了晚上,环保局的人走了以后,污染非常严重的污水又出来了,第二次去复查时又一个水质。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厂长在检查的人走了以后,为了节省成本,将污水处理系统停了。这反映了作为一个厂长的意识问题。假如每个决策者都这样的话,那么环境就没法保护了。”

这里反映的问题不仅仅是个例。

根据1998年的一次全国大规模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国家环保局与教育部共同组织),仍然有三分之一的人认为“人应征服自然来谋求幸福”,并且近一半的人对我国环境状况变化趋势趋于乐观,仅有8.3%的人较多地参与环境保护活动。

对于“一粒老鼠屎”就能坏了“一锅粥”的环境保护工作来说,这些结果是不容乐观的。人们过多地将环保责任推向政府,而不是自身。只有当涉及自己的切身利益时,才予以关注。

“几乎100%的人都能认识到有磷洗衣粉的危害,但是当问到你是否愿意去选择无磷洗衣粉来对环境做贡献时,人数减少了30%,当再次问到你会不会主动采取行动对环境做贡献的时候,又减少了30%。”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教育中心黄宇博士所做的调查更加具体地表明,要人们从仅仅关注到潜意识地去行动,还有一段漫长的道路。

富兰克林曾说:“井不干,人们是不知道水的价值的。”难道真的要等到井干涸了,才能真正觉醒吗?

所有这些环境问题,实际上是对人与人的利益关系、价值观念的一个莫大的嘲笑。

责任感、价值观以及对世界的正确理解将成为环境保护——这项公众事业的渴望。

教育的责任

不可否认,自从环境问题出现以来,世界各国都提出了从经济、政治、法律等方面的解决策略,以便解决已经发生的环境问题并防止新的破坏。但是尽管许多国家制定法律和条例,禁止在公共场所吐痰、乱扔纸屑,爱护绿地,等等,人们仍然可以在自己的家里乱扔东西,在一个人的时候破坏森林。因此当无语无告的大自然无法选择地与每一个生灵相处时,人类惟一可以约束自己的就是让每一个人都具备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

庆幸的是,人类是一个具有特殊文明的智慧群体。它通过“教育”这样一种独特的方式选择性地传递有益于人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文明。因此对于今天出现的环境危机,教育也将不容推卸地承担起唤醒人们心灵深处对自然的热爱,以及改变对世界的理解从而最终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这一系列的贵任。

在1977年第比利斯第一次世界部长级“政府间环境教育大会”上,人们这样描述他们对教育的期望:

培养人们对城乡地区经济、社会、政治和生态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的清晰意識和关注;向每一个人提供获得保护和改善环境所必需的知识、价值观念、态度、义务和技能的各种机会;创造个人、群体和作为整体的社会对待环境的新的行为模式。

教育将成为解决环境问题的最根本的出路。

资料

1996年 我们的地球·居住地·家园

1997年 为了地球上的生命

1998年 为了地球上的生命

——拯救我们的海洋

1999年 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

2000年 2000环境千年

——行动起来吧!

2001年 世间万物,生命之网

世界十大环境问题

1.酸雨污染。20世纪50年代随工业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激增,人类使用石化燃料增多而出现的。其主要的危害就是导致大片的森林死亡。现在全世界有三大酸雨区:欧洲、北美和我国长江以南地区。

2.温室效应(或全球变暖)。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其中,美国是第一大国,中国是第二大国。最主要的危害就是导致南北两极的冰盖融化,使海平面上升。据科学家测算,如果人类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加限制,到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将上升2~5摄氏度,海平面上升30~100厘米。由此会带来灾难性后果。

3.臭氧层破坏。地球上空的臭氧层能吸收99%的紫外线,保护人类免受伤害。但1985年英国南极考察队首次发现南极上空的臭氧层有一个空洞,科学家发现是人类自己制造的氟氯烃类化合物的“杰作”

4.土地沙漠化。地球上的沙漠正以每年600万公顷,也就是每分钟10公顷的速度侵蚀土地口其原因就是草原植被被破坏。我国每天都有500公顷的土地被沙漠吞食。近来频频上演的沙尘暴就是严重的警告。

5.森林面积减少。现在全世界每年有1200万公顷的森林消失,而且多数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原因之一是由于贫困所迫,不得不用宝贵的森林资源换取外汇;原因之二是在亚非拉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大约有20多亿农村人口是用木材作生活燃料;原因之三是毁林开荒。我国由于人多地少,毁林开荒非常严重,森林覆盖率只有13%,处于世界第120位。

6.物种灭绝。目前地球正在经历着第六次大规模的物种灭绝。由于人类对野生生物的狂捕滥杀,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使得地球上越来越多的物种已经或正在遭遇灭顶之灾。

7.水资源危机。全球水资源只有1%可供人类使用口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激增,全世界对水消耗的增长率超过了人口增长率,水资源问题不久就会成为深刻的社会危机。而且,目前还没有一种物质能够替代水。我国有600多座城市,其中有300多座都是缺水的,有40多座严重缺水。此外,黄河断流、淮河污染等都严重威胁到我国的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

8.水土流失。由于人类大规模地破坏森林,很多荒山秃岭一经雨水就引发山洪爆发,水资源和土壤资源白白流失,土壤被带入江河、湖泊,又会造成水库、湖泊的淤积,从而抬高河床,减少水库湖泊的库容量,加剧洪涝灾害。

9.垃圾成灾。目前与日俱增的垃圾,包括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都感到棘手的难题。我国的垃圾因为没有处理,不仅越积越多,而且占用耕地,污染空气和地下水。现在我国有2/3的城市都陷入了垃圾重围。

10.城市大气污染。我国城市大气污染非常严重。我国现有600多座城市,其中大气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不到1%。污染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我国以排放大量污染物的煤炭为主要能源;二是我国城市越来越多的汽车排放的尾气对空气污染严重。

猜你喜欢
人类环境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环境清洁工
谁变成了人类?
漫观环境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
论环境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