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蓉
对于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我一直是采取保留态度的。
往往用多媒体上一节课,教师在准备工作中所花的时间要远远多于上课时间,但其中大部分并非是花在钻研教材教法上,而是用来解决多媒体制作中的一些技术问题。诚然,画面漂亮些、精致些,文字的出现富于变化,这些都比黑板白字更能吸引人,而运用多媒休又比传统的黑板教学节约了老师上课的板书时间。同时,多媒体还能将一些文字性的东西变成具体可感的图形或画面,演绎给学生看。这种种的优越性都可说明为什么现在有许多教师开课时对多媒体情有独钟了。但在这些现象背后的本质问题是什么呢?
首先,教师为了吸引学生的目光,势必在多媒体的制作上要下一番功夫。这样对于教材教法的钻研就被放到一个次于技术的位置。这里所说的不是因为教师的主观问题,而是一个时间量的客观性问题。
其次,学生的注意力在被画面与声响吸引的同时,是否真能达到教师所预期的效果?在课堂上,教师与大屏幕处于同一位置,究竟哪一个才应该起主导作用呢?我认为仍应是教师。因为课件是由教师设计的,它体现教师的授课思路与想法。但课件毕竟是死的,它上面的文字和画面所想表达的意图与思想仍应通过教师的讲授来传达给学生。所以,在课堂上学生仍然应该循着教师的上课思路来思考问题。而大屏幕上的内容只是授课的某种辅助工具,是帮助学生在听课的基础上加深理解的一种手段。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往往对屏幕上的色彩、画面、文字的出现与伴随的音乐似乎更感兴趣,而这些势必会对教师的讲课内容造成一定的干扰,影响到教师的正常授课。这是本末倒置的。
再次,有许多具体可感的东西是否一定要以教师做一个现成的动画或画片来演绎给学生看,才算是达到效果呢?我们都记得幼儿识字时,在那些文字边配上漂亮的图片,为的是让幼儿能通过这些直观的图片,认识文字与文字所包含意思之间的联系。但为什么小学高年级或初中后不再用这样的识字方式了呢?因为画面可以帮助他们把抽象的文字化为具体的形象。但为什么长大后,人们更爱看纯文字的书籍呢?因为在人的大脑中有把抽象的文字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的能力,即人的形象思维能力。这是大脑赋予人能诗意地栖居在地球上的一种恩泽。既然我们更需要的是让画面存活于心中,如果有一个属于自己内心多彩的形象的世界的话,又何必将那些固定的单一的画面强加于学生呢?
最后,多媒体教学虽然是将较先进的技术引入了课堂,但事实上,它仍属于传统教学,是一种教学观念上的传统。我们不曾将十几年前的投影仪、幻灯片看做是教育的革新手段,就是因为手段的变革并不是必然会带来观念的更新。
由此可见,多媒体技术有它的优越性,但它远非是实现教育革新的有效手段。所以,现在有一个问题摆在了教育者面前:既能吸纳多媒体技术的优越性,又能体现教学观念变革的手段究竟是什么呢?
曾有一个想法,带一个文学小组,研究几个文学课题,它实现的可能性来自于网络。网络可以为我们解决的问题主要有这几点:
1.大量的便捷资料的查询,使我们不再因为图书室里的“僧多粥少”而畏缩不前。
2.开放的交互性,使学生的观点与想法很可能马上能找到知音或听到反对声。这激发了他们对话语权的渴望。
3.作品能在网上发表,更激发了他们的成就感,对于先前的默默无闻者,他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信。
由此,就有先行者问我,为什么不试试用网络教学呢?
对此我首先考虑的是:用网络教学,行吗?就语文这门学科来看,它更注重的是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这不是光靠教师上课时的解析与整合就能完成的。虽然教师上课时的思路对学生有一定的启发,但教师也只是担当了一名教学引导者的角色,而无法代替学生去感知和领悟,否则学生一旦对教师头头是道的分析产生依赖,就容易造成他们自动地放弃了自己的话语权,“思想的克隆”也就在不知不觉中侥幸地完成了。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让人无法回避的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师将知识手把手地教给学生,学生只要能记住它们,然后能准确地反映在练习中即可。也就是说,教师划定了一个由起点到终点的轨迹,这条轨迹被设计得很严密,以至学生只要沿着轨迹走就行。即使稍有偏差,也会有人好心地将你拉回到原处。如此教出的学生,连起码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都是很弱的,更谈不上有多少创造性。
我认为真正的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为学生设立一个起点,或引导学生为自己设立一个起点,然后告诉他到达终点时的要求,再提供一些可以帮助他完成任务的资源,如果有了这些,就可以让他自己上路了。这时,每个学生只能自己主动选择一条路去走。教师的作用就是陪伴着学生走这条路。但只有当他需要教师时,才会发现教师就在自己的身边。
对于学生来说,从出于某种动机的选择到遇到问题再到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正是他们自己体验感悟的过程。当他们走过一段路后,也许精疲力竭,也许头破血流,但回想这一路来的点点滴滴的收获,却是一种未经历过的人所不可能有的成就感。在此,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同行者。他将出现在每个学生的成长道路上,他倾听他们的话语,支持他们的选择,帮助他们渡过难关,或者提供一个好的建议,以使学生能更关注到一路上那些容易被错过的美景,以充实旅程,开阔视野。到了终点后,每个人的行囊都是鼓鼓的,这时他们才发现,原来终点只是一个路标,只是告诉他,他所在的某个地方,而真正有价值的是他们一路上不断充实着的行囊。
那么网络在其中能做什么呢?我认为,最大的作用就是资料的丰富性。这些资料足以增强学生独立学习所需要的底气。同时网络中便捷的论坛形式更可以促进学生彼此之间的交流,使得学习不再是一个自我封闭的过程.
其次,要考虑的是如何设计课程计划,来体现这样的学习过程。其中主攻方向是学生主动地、自觉自愿地去读大量的文学作品。从中既可以提高他们的阅读量与阅读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整体性的理解与把握。
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结构,在网络中进行比较阅读能力的培养,有一定难度,却很有价值,在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所以比较阅读是我所选择的目標。那么如何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学习呢?当然,如果两篇文章都是由他们自己选择的话,面太广,容易有些盲目阅读。所以我选定一篇文章,作为一个起点,然后要求学生自己选择一篇作品完成比较阅读。至于选一篇什么样的作品,从哪个角度进行比较,这都是每个学生自己要经历的过程。我所要做的是告诉他们具体的任务及完成任务的时间,同时密切关注学生在BBS论坛上发表的言论,给他提供适时的帮助。最后,学生找到的和所做的比较究竟能有多深入,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过程中他们认真地去阅读了自选的文章,并且认真地去思索了。而完成这些的正是他们自己,这已经是一种进步了!至于阅读能力的提高,我想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教学实录:(对学生的要求)
1.阅读短文《回音壁》(两分钟)
2.阅读后,就短文的理解(角度不限),在学生讨论区BBS3中发表你的观点。找一找与你志同道合的伙伴,组成一个小组。进行下一步的研究。(20分钟)
3.广泛阅览“东篱把酒”网站中的一个栏目)中的短文或网络中的其他文章。(3小时)
4.找一篇与《回音壁》有联系点的文章,从一个或多个角度对所选文与指定文进行比较,分析它们的异同点。把你所选的文章连同你的结论文章一并放入论坛中的母题下。90分钟)
5.阅读母题中的其他文章,对他们的结论进行分析、质疑,在论坛中谈谈你的看法。(1小时〕
6.把自己的结论做成一组幻灯片(网页)和一篇文章,能简洁明了地反映出你的观点(当然有创造性更好)。(90分钟)
7.准备你的成果演示:(一个学生主讲,一个学生记录)
A.你的幻灯片。
B.你对两篇文章的简洁概括,重点放在你所选的文章上面。
C.阐述你的观点及你的结论。
D.挑选BBS学生论坛上部分关于你这篇文章的讨论,介绍并当场做出回复。(2小时)
8.成果演示时,对其他同学的结论参与讨论。
9.需要与老师讨论的话,给老师发E-mail。
10.成果演示后,选定你下一阶段的题目。
整个教学计划将持续两周的时间,在此期间学生将每天上网45分钟。但要能够在这段时间内完成,必须有两个前提条件:
1.学生对于网上阅读必须有一定的熟练程度。
2.学生能过打字这一关。这是一些基本素质的培训,要做好这个单元计划,就必须让学生做这些技术上的准备工作,才能更有效。而这正体现了网络教学中的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根本的教学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