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瑞卡·古特
世界上差劲的人多的是,唐宁教授担心他是其中的一个。
唐宁是美国康乃尔大学心理学教授,他担心自己不够好,因为根据他的研究,大多数能力差的人都不知道自己差劲。
实情正相反。表现差劲的人通常对自己的能力有无比的信心。这是他与研究生克鲁格(现在任教于依利诺大学)得到的结论。
“我开始怀疑,也许我有许多事都做得很差劲,可是自己却不知道,”唐宁教授说。
能力差的人对自己反而非常肯定,这是福气。为什么呢?因为做事与自知之明,需要同样的本领。因此能力差的人遭到了双重损失:事做不好,又不自知。唐宁与克鲁格刚把研究结果发表在12月的《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上。他们写道:“他们不仅下了错误的结论、做出错误的选择,还难有自知之明。”
他们提出的“自我评量技巧不足”,可以解释许多人为什么坚持重复说那些一点儿都不好笑的“笑话”,为什么有些人在股票市场上愈玩愈输愈想玩,以及毫无政治头脑的人却喜欢在宴会上评论选战,夸夸其谈、大放厥辞。
唐宁教授说,有些大学生也展露了同样的盲点:考试考坏了的人,会到他研究室详细解释他们写在试卷上的答案,他们认为自己的表现棒得不得了,要求教授重新评分。
唐宁与克鲁格做过一系列研究,测验他们的“差劲理论”。他们发现,在逻辑、文法与幽默测验中得分最差的四分之一,有高估自己表现的强烈倾向。所有学生对自己的评价都与实际得分正相关。但是得分最差的一群,评估自己时扭曲得最厉害。例如逻辑测验得到12分的学生(满分为100),猜测自己会得62分,并对自己的实力打下68分。同样的,文法测验得10分的学生,自认有67分的实力,预测能得61分。
至于幽默测验,以专家评量的水准衡量的话,得分最低的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也最高估。不过由于幽默难有客观判准,所以他们得到的结果不太容易做出一贯的解释。
另一方面,唐宁与克鲁格发现最有能力的人,有低估自己的倾向。他们认为,那是因为那些人并不知道别人的表现,所以假定别人都做得不错。举例来说,要是让他们“批改”别人的文法卷子,他们就会修正对自己的评估。相对而言,成绩差的人,即使批改过别人的卷子也不会修正自我评估,有些甚至向上调升了给自己打的成绩。很明显,“能力不足的人,也看不出别人的能力。”
那么训练能不能帮助差劲的人认清自己呢?唐宁与克鲁格发现在逻辑方面,训练的确有帮助。
美国开国元勋杰佛逊说过:“智者知道自己所知有限。”唐宁与克鲁格的研究证实了。
他们的研究,与其他人也符合。举例来说,许多人认为自己在许多方面能力都超过一般人。而从统计学的观点来看,一个人兼有那么多超过常人的本领,几乎是不可能的。这种自我认知的膨胀现象,愈是困难的测验,愈容易发现。
唐宁教授同意,许多人表现得差劲却不自知,原因其实很多,譬如说,回馈不明确。在面对明确的失败结果时,一般人很难认知。例如挥杆打高尔夫球,要是球落入树丛中,你很难把它吹嘘成伟大的成绩。可是我们做许多事,不是没有回馈,就是回馈不明确。即使说了一个糟糕的笑话,大家基于礼貌,仍然可能做出“会心”的微笑。
大概对“不自知”看得太多了,所以唐宁与克鲁格难免忧心自己献丑。他们的论文是这么结尾的:“这篇报告也许逻辑有瑕疵、方法不严谨、论述不清晰,可是我们向读者保证要是本文有不够完美的地方,我们绝不自知。”
[摘自台湾《讲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