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智勇
追求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观的一次深刻变革。21世纪是一个学习化的时代。学习是人获得可持续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没有人自身持续不断的学习就没有人的持续发展;没有人自身的持续发展也就没有整个自然、社会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什么样的学习就会给人甚至人类社会带来什么样的未来和命运。
学习是人和动物共同拥有的活动但人的学习在本质上不同于其他动物。其它动物的学习是物种本能的反映而人的学习是人本质力量的体现具有主体性、社会性和个体差异性人不可能像复印机那样原封不动地复制所学的内容人的学习理应具有创造性。古往今来,凡有卓越贡献的人如孔子、爱因斯坦等无不是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的。但在传统教育中我们往往把学习等同于效仿练习,古有“学,觉悟也”、“习,数飞也”之说,今有“学习是个体经验的获得及行为变化的过程”等较为一致的看法,大都把学习仅仅当成是人类传承知识、技能的活动,重视吸纳和转化,缺乏发展和创新之内涵。在这种学习理念的指导下学习并没有真正为人的可持续发展铺平道路,相反,不少人“始业学得好年级越高越差了;读书成绩好,走进社会适应不了;少时苗头好,长大平淡无为了”。因此,赋予学习创新之内涵,不仅是人本质力量的反映,也是学习化时代人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目标导向,深化研究。
创新,从存在形态看,可分为过程创新与结果创新。过程创新指意向、途径、策略等方面的创新,如生产产品有的在程序、方法上进行了改造,提高了效率,就属这类创新;结果创新指创造出了新的知识结论、方案设计,乃至产品其结果相对旧有的事物有创造性的突破。从主体关系上看,创新还可以分为自我创新和超群创新。所谓自我创新就是指相对自己来说有新的突破,如學生独立发现“三角形三内角之和为180°”,这相对他本人来说,已属创新了;而超群创新指的是相对整个地区、国家,乃至全人类,其过程或结果都是新的。很显然,学生学习中的创新主要是过程创新和自我创新这也正是创新学习所要求的。只要学生在学习中独立探索积极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设计、新意图、新途径、新方法等等都可称得上是“创新”。这种过程创新和自我创新是结果创新和超群创新的基础我们要鼓励学生尝试。创新学习之目标也应定位在这一层次上,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二、重视资源,优化学习。
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创新就要构建一个“全面支持学生创新”的学习环境。这个环境是由学生的现实世界、心灵世界和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虚拟世界所组成的。课题组认为在学习环境建设上应主要抓三点:(1)拓展现实学习场景。传统的学习往往局限在“一间屋、一张桌、一本书”的狭窄天地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其创新之源必然枯竭。只有打开思路把学习场从教室、书房中拓展开来“把整个世界作为学习的课堂”才能真正开启在学习中创新的大门。(2)营建信息资源环境。(3)调适主体心理环境。建立家庭、学校、社会联席会制度宣传新的学习思想协调各方面的力量,支持学生创新学习,建立民主、和谐、宽松的人际学习环境,有效地消除学生创新学习中的畏难、盲从等心理障碍,让他们在学习中进入“放松的警觉状态”,展开想像的翅膀,自由飞翔于知识之林。
学习资源是学习环境的内在要素这些资源本身和供给方式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状况也决定着学生能否在学习中有所创新。传统教学中的资源供给方式仅教材供给一种由于传统教材知识内容的表述过于陈旧,结构上过于追求系统严谨,形式上过于重教轻学目的上着力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不是自身的发展严重制约了学习者的自我创新。针对这种情况课题组认为在下阶段更应大胆改革:(1)找准“基点知识”。根据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和现阶段知识发展的实际重新审视学生所学的基础知识,通过调整、删节、充实,以“教学大纲”为基础确立儿童持续发展的基点知识附着点拟定更为具体的《各年级基点知识纲要》,使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据此不断地积淀、组构,乃至创造生产。在确立学生学习的这些“基点知识”时,除保持相对稳定外每年度进行一次修改,由专家、教师、家长和儿童共同参与。(2)实施“全息开放”,要求学生根据已学的基本知识点利用学校的一切学习资源自觉地去探索未知领域,在时间上向未来延伸,在空间上向世界拓展整体形态体现现代化的基本要求。(3)供给“活化知识”,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每年开展一次小科技展示会让儿童现场动手操作,在“活化的知识”中实践与创新,其达标率均在5%以上。
三、创新学习,指导创新。
学生学习中创新与成人创新有所不同,把握好其“内在的尺度”十分必要。因此还应处理好三组关系:(1)掌握与创新。在指导学生学习中既不能只重掌握把学生当做接受知识的“容器”,似乎灌得越多越好,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奴隶”;也不能只重创新,一味让学生追求新、奇、异,忽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使学生的发展成为无源之水。教师应采取两种基本态度:一是不追求学生知识掌握的绝对数量,而重掌握的质量;在内容上,注意未来通用“基点知识”的掌握,因为它具有基础性、人门性和定向性;在体系上,注重学生在学习知识中形成开放性知识结构,能迅速接受新知,并组建新的知识结构。二是不仅重视知识的掌握,更注重透过知识及知识结构去探索其内在的思维方法、模式等,为学生创新夯实基础。(2)实践与创新。学习不仅仅是认识活动,也是实践活动,只有在实践中学习,才能有所创新。严防两种危险倾向:一是脱离学生的“经验世界”去谈学习创新;二是把学生从实践中抽象出来局限在信息技术虛拟的世界中去谈学习创新。俗话说,要想知道梨是什么滋味,最好还要自己去尝一尝。因此,应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并将创新付诸实践,去学习更新的知识。(3)伦理与创新。脱离人类的伦理道德去谈创新不利于人和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在指导学生展开创新的翅膀时,尤其应注重渗透创新伦理教育,通过平时渗透、专题讲座、开设选修课等形式引导学生把创新构想用于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上,用于与损坏人类利益的丑恶现象作斗争上,在追求“真”的同时,也追求“善”和“美”,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
创新学习研究意义重大需要大家都来关注,为此,我市将成立创新学习研究中心并且市教委还将积极推广该课题研究的成果。尽管创新学习研究刚起步,还有许多方面要完善,但只要我们扎扎实实地研究与实验,努力探索,不断总结,创新学习的研究就一定会托起一片蓝天让学生自由驰骋,充分展示创新成果,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