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璋 张新洲
穿越历史的时空,这深沉激昂的韵律,真实地记录着著名作家聂绀弩眼中50年代的北大荒一偏僻、寒冷、荒蛮、杳无人烟……
半个世纪的沧桑岁月辗着10万官兵的豪情、50万知青的青春与无数拓荒者的汗水,在这千古荒原上犁出3000万亩良田。令人惊叹的是,北大荒人不但用无悔的青春把昔日荒凉的北大荒奇迹般地变成年产百亿公斤粮食的大粮仓,而且在近20年来,为国家输送了5万多名大学生,展区学龄青年受教育年限已达10.6年:生长在黑土地上的北大荒少儿版画,先后有千余人在国内外获奖,散落在东北边陲的垦区小学竟能普遍从1年级开英语课,从3年级(许多农场从1年级)开计算机课;尤其是垦区10万小学生实行集中寄宿制,被国家总督学、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称赞为“中国大地上的创举”。北大荒人为什么能在边远、艰苦的环境里,在深化企业改革的大潮中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
源于时代感召的北大荒人的教育情怀是垦区教育事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
在“世纪坛”的钟声敲响的前夕,当记者沿薯王震将军当年挥师北上垦荒的足迹采访时,我们便从黑龙江省政府督导室张作恒主任的一番深情的话语中受到启示:“过去人们不理解,垦区的自然条件艰苦,曦区的师资论资历、论学历都比城市差一截,但为什么敏学质量赛过城市?请他们亲自来看一看,谜底就揭开了:北大荒精神伟大!神奇!“于是,我们沿广袤、神奇的黑土地走人北大荒人的数育情怀。
最初办学为圆梦
共和国诞生的隆隆礼炮,晨醒北大荒这片千古荒原。随着“向地球开战”的一声令下,先后有10余万转业官兵,征尘未洗便浩浩葛荡开进北大荒。随着“一颡红心交绐党,英雄解甲重上战场。不是当年整队上舰艇,不是当年横戈渡长江,儿女离队要北上,响应号召远征北大荒……”这首当年被王晨将军称贽为“北大荒战士的声音”的战歌,揭开了中国农垦事业的新篇章。
眼看官兵子女逐斯增多、长大,上学问题自然提上议事日程。茫花荒原,方圆百里找不到学校怎么办?官兵们着急了:“我们这辈人当年忙着打江山,失去了上学的机会。如今保江山需要文化技术,总不能让后代再耽误学业。”于是,拓荒者中一批原部队文化教员成了北大荒教育的“种子”。他们在临时搭建的马架子里,办起了“马架学校”。白天,战士们下田去了,他们睡觉用的被子成了孩子们的简易课桌,地铺便是不带腿的椅子。有些找不到文化教员的连队,只好把子女送到有学校的连队来,这些“马架学校”还要负责护理寄宿的学生。据当年任教的赵加林老人回忆,那时候的教师,既当教员,又当炊事员,还要当护理员。一天夜里,有个学生肚子疼得直哭,他顾不上一天的疲劳,背起孩子就去找医生,当穿过一片白桦林时,一只恶狼挡住了去路……如今享受薯现代文明的师生恐怕很难想像,当年北大荒的办学条件该有多苦!但是,英雄的拓荒者闯过来了。后来,垦荒点建到哪里,哪里的马架里就有朗朗读书声。60年代末,这种简易学校已达300多所,条件虽苦但总算圆了拓荒者子女的求学梦。
兴教商人为接班
70年代“北大荒”已失去它原有的自然含义,成为黑龙江垦区的代名词,人口已逐渐发展到160万。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办学条件也一天天改薯,早期的“马架学校”逐渐被砖房取代。特别是50多万城市知青走进垦荒行列,带来了城市文化,带来了青春活力,也为基区教师队伍注人了生机。垦区不僅办有小学、初中,而且开始兴办高级中学,初步形成了“小学不出连队,初中不出分场,高中不出总场”的学校布局。长达千余公里的边境线上,建有小学2350所、初中572所、高中165所,在校学生30万人。
然而,春去秋来,随着一批批早年献身北大荒的老拓荒者相继离休、退休,数以万计的城市知青一批批地返城,眼看着连队机车缺少驾驶员、医院缺少医生、学校缺少教员……老垦荒们又心事重重地皱起了眉头:眼下老的要退,知青要走,这片土地谁来耕耘?边疆的事业谁来接班?田间、地头、炕头,人们纷纷议论着。开发北大荒虽然没有战火硝烟,但确有艰难困苦的悲壮、生死斗争的考验。当年的棒小伙有的积劳成疾,有的十个脚趾冻掉了九个,有的为扑灭荒火献出了生命,一批老红军已长眠九泉……面!对新出现的人才青黄不接的现状,人们有一种历史使命的沉重感。怎么办?一位老兵说出了老垦荒们的心里话:“为了北大荒,我们已经无悔地献了青春、献终身,现在轮到献子孙了。”从这时起,北大荒人不再把子女成才简单地看成是职工的福利、家长的梦想。他们将“企业——接班人——教育”有机地连成一体,教育则是机体的血脉,培养企业接班人的摇篮。
现代化教育是现代企业的柱石
当我们沿着北大荒这片神奇的沃土走得越深,就越感到它胸怀博大。农垦总局副局长戚卫东向记者介绍:“位于祖国东北边疆的103个大型农场,遍布在黑龙江省54个市县境内,其中有38个农场坐落在边境线上。”一天,当我们驱车行驶到兴凯湖畔,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让我们实实在在体验到什么叫“雪飞扬,风颠狂”。垦区的自然条件依然恶劣,暴虐的西伯利亚冷空气长期在这里盘旋;这里交通不便,一些学校看报纸要比城里晚3天。可是,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被北大荒人炽热的教育情怀所感动。我们问过几个农场的企业领导者同样一个问题:“北大荒人为什么能在深化企业改革的大潮中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回答几乎是相同的“对于一个农业微利的企业而言,企业给教育每拨一分钱,眼前看似少了一份平等竞争的资本,但从长远来看将增加一分持续发展的后劲。“兴凯湖农场党委书记李荣连的一席话,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企业把教育抓上去了。就等于企业生命的延续,培养好下一代就等于培养潜在的生产力。只有一流的员工,才有一流的企业,学校是培养企业一流员工的摇篮。”正是基于这种共识,所以北大荒大说:“再穷不能穷了教育,再苦不能苦了孩子,再亏不能亏了教师。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一批批现代化农业机械的引进,随着企业生产经营中科技含量的日益增加,北大荒人对科教兴国的战略有了深刻的感悟,从企业“综合实力——科技水平——人才实力——教育基础”之间制约依存的逻辑关系中,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在北大荒人的心目中,现代企业目标与现代企业教育正是通过人才这个中介顺理成章地连接起来。
半个世纪的风霜雨雪已染白两代北大荒人的鬓发,不变的却是源于时代感召的北大荒人的教育情怀,这正是垦区教育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
北大荒人以集中办学为突破口,不但加快了垦区的“普九”进程,而且吹响了垦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号角
随着对教育地位认识的不断升华,北大荒人从席卷全国的“普九”大潮中感悟到,垦区长期以来引以为自豪的“上学不出电”的传统观念,已不适应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于是,北大荒人从对分散办学的反思中,作出以集中办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为突破口的决定,打响以“普九”为重心,开刨量区现代化教育的攻坚战,从而推动垦区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如何走活集中办学这盘棋
回想起当年集中办学的情形时,农垦总局教育局局长刘树正深有感触地说:“通过调研强化了对分徽办学种种弊端的反思,农垦总局推出并改制整体规划,决心将3000多所中小学压缩到300余所。这个压缩可不是校际间简单的合并,它意味着长期以来人们引以为自豪的‘上学不出电的传统观念将被资源配置效益优先的新观念所取代;意味着近2000名校长将在激烈的竞争中从学校一把手的位置上退下来;意昧着6000多名教师将从他们心爱的课堂里分离出去;意昧着近10万名小学生将告别‘小皇帝生涯,开始走上自理的集体生活。为此,企业决策者、管理者、广大教育工作者都将付出巨大的代价。
北大荒人是如何走活集中办学这盘棋的呢?记者特意对集中办学打头阵的牡丹江农暴分局教育局局长钟大皓进行采访。这位精明干练的上海老知青讲述了一连串动人的故事:
“首先要从观念上突破。”他带着几分上海口音说:“长期以来人们尝到了上学不出屯的甜头,却很少有人讲它的苦头和弊端。这一次我们以政府行为来了个全局大宣传,广播、电视、会议、参观、发文,一切舆论工具都,用上了,对场长、队长、校长、家长、教师、学生一切对象都宣传,把分散办学‘小而全的弊端讲透,以取得干部群众的理解,激发大家的热情。
“光口头宣传不行,还必须先拿出样子。云山农场对分散办学痛感最强,并点的呼声最高,南片8校开始试办‘大篷车学校,即校址固定,学生走读,由各生产队每天用加蓬拖车旱送晚接,中午学校供一顿饭。试验一年下来效果明显,有苦有甜,好处是学生经过锻炼吃苦精神和纪律性强了,身体素质提高了,教学质量也有明显提高。问題是雨雪天行车不安全,而且影响上课。每逢遇到‘大烟炮、大雨灌的天气,家长、学校都犯难。第二年改走读为寄读,全部实行了寄宿制。但迈出这一步之后,社会反响更强烈了,开始是疑虑重重,有的家长怕自己的孩子吃伙饭抢不上,开饭时偷偷地从食堂外向里瞧;有的家长担心孩子想家,三天两头到学校看望;还有的学生晚上尿床,家长担心没人给晾晒被褥,亲自到宿舍检查……没过3个月,学校用一流的服务征服了家长,看到孩子们身上的可喜变化,家长们紧皱的眉头舒展了。农场抓住火候,搜集典型,拍成电视新闻在全场播放,这下‘炒火了!现代家长对子女成才的信息非常敏感,没并点的学校,家长纷纷找队长、场长提建议,有的托关系把孩子往并点学校挤,集中办学这颗火种很快在全场、全局燃起燎原之势。
“点燃集中办学这把火,需要科学引导。我们根据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原则,第一步先将队办初中和片办高中集中到场部,小学先分片相对集中;第二步再将小学并到场部,并对普高和职高进行场际间合并,争取10年内使中小学网点布局达到设计标准。为使集中办学规范有序地展开,80年代中叶以来,垦区先后组织过8次专题性工作研讨、现场参观、经验交流等会议或活动。农垦总局教育局也先后就集中办学的设点原则、布局规划、进度安排、办学标准、校长教师队伍选配、各类学校编制、编余人员安置等内容专门制定了文件,并就住校生的学习、生活、娱乐、卫生保健、房舍安全、营养配竇等问题制定了管理细则,又通过层层签订责任状,定期检查评比,使集中办学逐步纳人有章可循、健康发展的轨道。”
1986年,在牡丹江分局召开的农垦总局教育工作会议上,推出了牡丹江分局总结的“领导重视,科学决策;舆论先行,典型引路;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精心组织,精心施工,奖优扶贫,全面推进”的40字经验。一场以集中办学为突破口,全力推进“普九”进程的攻坚战在祖国东北边疆全面展开。
“关键是上下都有一颗父母心”
当我们怀着浓厚的兴趣来到八f五七农场朝阳小学时,恰好看到孩子们正排着整齐的队伍唱着歌进食堂。不到8分钟,上千名小学生都坐在自己的餐位上用餐,近千平方米的大厅里只见炊事员推着饭车在为饭量大的孩子加餐,场面颇为壮观。记者凑到桌前一看:嗬!有菜有汤,还是分餐制呢!在售饭窗口的上方,挂着一张菜谱,午晚两餐都是两菜一汤,一周内主食天天不重样。“每个农场学校都能做到这样吗?“随行的农场教育科长告诉记者:集中办学之后,营养配餐、防疫保健两件大事,各级都抓得很严,总局教育局为此还专门组织了卫生人员培训呢!规定了一条铁的纪律,这就是要确保孩子身体健康。
来到学生宿舍,只见窗明几净,床面整洁,小被叠得方方正正,桌上牙缸、牙刷,床下脸盆、鞋子,都摆得整齐规矩,墙面上贴着学生们花花绿绿的“大作”,既有文化韵味,又有小军营风采。“这是你们替孩子们摆放的吧!”生活老师笑了:“扫地、叠被、洗手帕这些小活,最初都是我们手把手教,后来‘小皇上们自己操劳了。
离开朝小的时候,正值周末送孩子回家,大小客车十几辆一字排着,孩子们整整齐齐地列队待发,生活老师们忙着清点人数,办理交接手续。看到这里,记者不由地在想,这10万小学生的每次接送,将构成一道多么壮观的风景线……
在与几位垦区教育局长座谈集中办学的感受时,红兴隆分局徐英局长说了一句动情的话:“关键是上下都有一颗父母心。“的确,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听到,看到太多动人的事。“场长有颗父母心,并点舍得花重金。“在完达山乳品集团,一直流传着这样一段佳话。在研究小学并点的领导班子会上,场长说:“北大荒平房潮湿,一定要让孩子们住上楼房”;书记说:“晚上孩子回不了家,一定要配上彩电”;副场长说:“孩子离家过集体生活,营养一定要跟上,每天免费供应四两鲜奶。”还有位领导说:“楼内一定设计上浴池,让孩子能及时洗上澡。”后来这四条都兑现了。红旗岭农场为了给中小学添置微机,卖掉了8台小轿车。这不是天下父母心的真实写照吗!
“校长有颗父母心,组织全校献爱心。”为了确保住校生的有效管理,每校都配备了三套教师:学科教师负贵课堂教学;辅导教师专事组织课外活动;生活教师专管夜间护理。三位母亲同育一班儿女,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保证每日24小时全方位管理,做到事事有人管,环环有人抓。围绕着学子们“吃、住、行品、学、乐、安”这七个字,校长们无私地奉献了自己的心血和才智,每天在校时间平均延长了两个小时。
“教师有颗父母心,爱生如子亲又亲。”为了给学生创造舒适环境,他们自己动手美化校园。为了满足学生对母爱的渴求,他们关爱寄宿生达到细致入微的程度,梳辫子、系裤带、削铅笔、钉本子、包书皮、理发、缝扣、剪指甲样样都手把手地教。哪个偏食,哪个尿床,哪个性格孤僻,哪个家庭特困,哪个学习吃力,样样都有档案记载,都有相应治理揩施。正是上下都有一颗父母心,才换来千万个家长的放心。
集中办学结出七个优化的硕果
黑龙江省王佐书副省长考察垦区集中办学后,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垦区对集中办学认识高、行动早、力度大、成绩佳,为全省带了好头。通过这一改革确实优化了教育结构,提高了办学质量,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对全省具有导向作用。”原农垦总局党委书记申立国(现任黑龙江省副省长)介绍经验了,将集中办学成果归纳为“七个优化”:
优化了中小学布局结构,扩大了办学规模。现在垦区小学、初中、高中学校总数已从3087所减至389所,每校平均人数从过去100人提高到今天的700人,超千人的学校达百余所,师生比提高了3.5倍,资源配置趋向合理。
忧化了办学条件,促进了“普九”硬件达标建设。垦区从集中办学这盘棋上下功夫,大大加快了“普九”的进程。从1986年到1995年,展区平均每年新建楼房校舍20余座。1990年时任国家副主席的王震同志重返北大荒视察,当看到八五二农场中学校园里矗立着几座新建楼房,高兴得一边擦泪一边说:“学校建得真好,真好!”如今垦区90%的学校都配备了语音室、电,教室、计算机室,100多所中小学加人了远程教育信息网。
忧化了教师队伍,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集中办学加快了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步伐,先后有8000多人从教学管理队伍中分流转岗。经过优化组合的校长教师队伍,年富力强,学历達标率从全省的末位上升到前列。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基区的教育领导者清楚地意识到,学历达标后的教师,在教育思想、知识结构,教学手段与方法等方面仍面临新的挑战。所以,暴区一方面组织骨干教师到京、沪、江、浙等发达地区学习先进经验,另一方面总结本地区教师的成功探索,在全省率先揭开了万名教师全员岗位培训的序幕。5年来,垦区中小学教师已普遍接受了新一轮以转换观念、更新知识,综合提高德能素质为基本内容的岗位培训,收到良好效果。
当我们采访宝泉岭局直属初中时,鲍文广校长说:“教研教改在我校已形成氛围,教师们养成了热心教研教改的职业习惯,已有四分之一的教师承担着省和国家级的研究课题。”从这所边陲小镇初中的教师队伍中,已走出4位省级教学能手,19位地市级教学新秀,39位分局级教研骨干。
来到宝泉岭高中电教楼,记者饶有兴趣地参观了數师们开发的教学软件。吴敢校长介绍说:“我校80%的教师已学会了使用电脑,30%的教师在实验开发教学软件,去年在黑龙江省和东北三省联评中,我们有3套软件获得了一等奖。
看到、听到这一切,我们好像一下子缩短了城市与边疆的距离。
“九五”以来垦区每年获省级以上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奖超过百项,被评为黑龙江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垦区提高边远地区教师和校长素质的经验,分别在“面向21世纪教师教育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及”校长素质与培训国际研讨会”上受到费赏。
垦区教师创造的“分格写作教学法”、”分步阅读教学法”、”外语简笔画情境教学法”以及《教师行为学》《情境心理学》《企业教育管理学》等成果颇具特色。
优化了商人环境,促进了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集中办学后,学生在学校集体生活中从童年走向青年。通过早期文明礼貌教育,北大荒精神教育,爱他人、爱集体、爱劳动教育,不良心理品质的矫正,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以及自理能力、交际能力、实践能力的有序训练,使这些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在自治、自理中学会生活,在群体共处中学会合作。学会关心他人,较好地克服了从小养成的生活娇惯、意志品质脆弱,不爱劳动,不合群、自主意识强而自理能力差等弱点。孩子们回到家抢着扫地、叠被,干家务,爸爸妈妈感到惊喜。
优化了教育质量,促进了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集中办学为培养学生个性特长拓展了时空,优化了条件。几年来,展区不但每年向高校输送3000多名学生,而且在全省中小学文体、科技及各类学科竞赛中频频获奖。记者在走访的26所边塞中小学中,发现几乎每校都有自己的拿手项目和“拳头产品”,荣誉室里都摆满了奖旗,奖杯、证书。
享有盛誉的北大荒少儿版画校校开花,堪称一绝。老画家华君武观后,亲自推荐来北京举办画展。1989年金秋10月,北大荒少儿版画在中国美术馆开幕,老作家艾青坐着轮椅认真观展;作家陈明看着一幅幅描绘北大荒的画面,引起了对老伴丁玲在北疆岁月的深沉回忆,他激动地说:“谁都知道中国有个北大荒,知道北大荒盛产大豆,现在我们可以自豪地宜布,北大荒又有个著名土特产——少儿版画。”许多娃娃的作品还应邀到日本展览。
集中办学使英语、计算机课程进人边远垦区小学的课堂成为现实。当记者来到宝泉岭分局。教育局李炳义局长自豪地说:“在宝泉岭分局所属的数十所小学,全部从I年级开设英语课,从1年级开设计算机课。”当记者怀着好奇心走进宝泉岭第2小学二年级英语课堂时,从学生活跃的表情及师生流利的对话中,看得出孩子们那浓厚的情趣和良好的基础。在4年级的课堂里,学生们正熟练地用计算机写作文,这是在一些城市里也难见到的情景。一位总局教育局负责人对记者说,几年来在黑龙江省历次少儿计算机大赛中垦区学生多次获奖,其中第五次大赛,展区小选手囊括5个赛项的全部金牌、令省城名校刮目相看。
垦区少儿体育在全省榜上有名,在省和国家比赛中获金牌102枚、银牌88枚、铜牌77枚、26人打破省少年纪录,两人破国家纪录。8名选手后来成为国家级健将。多次在国际大赛中为我国勇夺金牌的冰上短道速滑冠军李琰、国际马抗松赛冠军黎叶梅都是在暴区接受基础训练后走出黑龙江、冲出中国、走向世界的。
优化了教育管理,促进了“普九”达标升档。集中办学后大大减轻了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管理难度。过去每个农场三四十所学校,校际间距离较远,交通、通讯又不灵便,普检一遍至少要花费一个多月时间。现在每场只有一两所学校,又都设在场部,组织各种活动都很便捷。此外,集中办学后,选拔校长十里挑一,激励出一股要强的劲头。强人治校各有招术,展区学校管理开始走出粗放的低谷,旱现出特色纷呈的局面,为提前实现”普九”提供了条件。因此,垦区能够依靠科研、管理双轮驱动,坚持软件硬件同步发展。至1999年末,垦区已拥有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I所、省级重点高中3所、重点职教中心校3所、示范初中5所、标准化小学25所、“双全学校”20所。占中小学校总数的15%;地市级名优学校98所,占中小学校总数的25%。就是说,已有409%的学校分别达到垦优、省优、国优标准。1999年全省“普九”复检,农暴总局总分名列榜首
优化了经济效益,实现了教育投资的良性循环。将原来投人3000多所学校的办学经费集中投到300多所学校身上,提高了投资的效益。近年来,随着展区办学条件改善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吸引企业外生源近4万人,生源的扩大又带来规模的扩大和效益的增长,推动形成新的教育经费增长点,促进了教育投资的良性循环。
北大荒人以集中办学为突破口,不但加快了垦区的“普九”进程,而比推动垦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令地处边远的垦区教育昂首跨人新世纪。
北大荒精神架起全垦区都来关心支持教育事业的桥梁
凡是到过北大荒的人,只要接触那里的乡亲,不管是干部还是百姓,你都会为他们爱恋黑土地的火热激情所感染,为他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所感动,为他们改天换地指点江山的业绩所振奋。凡是在北大荒拓荒行列中生活过的人,无不为自己的北大荒情缘感到骄傲。老基荒们说:“北大荒是座陶冶灵魂的熔炉”;知青们说:“北大荒是所人生大学”。记者在北大荒采访时,也时时被一种伟大的精神力量吸引着、感动着、鼓舞着。北大荒精神为什么能有如此动人心魄的神奇魅力?北大荒人又是怎样将这根精神接力棒传承后人的?
这是一笔永恒的财富
北大荒精神是英雄的北大荒人在特殊的地理环境中和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在开发建设北大荒的伟大实践中,培育、创造的是集中反映他们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工作作风及人际关系的一种社区文化。它包含着坚定的社会主义信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目标;爱祖国、爱垦区、顾大局、勇于奉献的民族气节;艰苦奋斗、节俭朴实、廉洁奉公、严守法纪的行为准则;企兴我荣、企衰我耻的主人翁意识以及敢于实践、勇于创新、坚持改革、锐意开拓的进取精神等。现在高度凝炼为“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16个字。这16个字是农暴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垦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
垦区教育工作者认为:“这是一笔永恒的财富”,也是基区学校德育工作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长期主抓垦区教育工作的总局党委副书记孙勇才谈到这些优势时如数家珍:“首先,北大荒的开发建设历程,就是一部生动感人的艰苦奋斗的创业史,是一部开发创业意识、培养创业精神、激发学生责任感和自豪感的活教材。第二,垦区员工整体素质高。这支队伍的主体有十几万转战南北、保家卫国的将士,他们有的在长征路上爬过雪山,踏过草地,有的扛过南泥湾的镐头、锄头,还有的经受过上甘岭战斗的洗礼。另有数十万风华正茂的有理想、有觉悟,有知识、血气方刚的城市知青。还有数千名科技人员和老知识分子,他们饱经风霜,忠贞报国,光彩照人。可以说这是一支由民族脊梁和精英组成的队伍,人民军队高度的组织性和纪律性,知识青年追求理想、探索新知的敏锐性和执着性,知识分子忍辱负重、敬业献身的科学精神和忠贞品格,都汇集交融在他们身上。这些优秀品质对其子女学习做人无疑会产生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为了充分挖掘和发挥这些精神资源优势,开创垦区学校德育特色,北大荒人进行了富于创造性的探索。
面向社会,优化育人大環坝i
科学构建育人网络。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家庭、社会对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大,而且这种影响往往超前于学校。垦区德育工作者为使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配合并保持一致,提出了建立立体德育场的理论构架,精心编织出一幅独具匠心的校外育人网络图:
如图所示,企业各级党政领导挂帅将青少年教育纳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体系中,列人自己的工作议程,并通过“一主两辅”三条线,贯彻实施自己的德育决策。
“综合治理领导小组”是由企业党政领导牵头、机关各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综合协调性组织,它以整治社会治安为主要目标,共建企业社区安定、健康,清新、文明的社会环境。
“学校管理委员会”是由家长所在单位领导组成的校外管理机构。他们参与学校管理,監督教育工作,评价教育质量,提供校外育人基地,组织本单位职工配合学校德育工作,并把教育好子女列入厂规厂约,要求员工严格执行。
“关心下一代协会”是由企业党组织一把手挂帅、以离退休老干部为主体的群众团体。对上它有咨询功能,为企业的青少年教育工作出谋划策;对下兼有指导、服务职能,积极呼吁社会各界,并亲自深入街道、家庭、学校开展各种教育活动。
“家长委员会”是联系学校和家庭的纽带,及时反映家长、社会对学校工作的意见、要求,帮助学校收集信息,改进工作。同时,通过建立民规民约,与学校联合召开家长会议、举办家长学校等形式,帮助学校普及育人知识,做好家庭教育工作。
企业党政领导加盟育人网并任指挥,增强了校外育人组织的权威性,做到一声令下全网皆动。企业多系统、多层次、全方位的共同参与,增强了网络的广泛性,使企业方方面面的教育力量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企业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学校的精心组织和运筹,提高了对网络成员管理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保证了网络系统信息的及时沟通和工作的协调监控。
用强大的舆论营造杜会德育场。坚持用健康的舆论来激励人们蓬勃向上的精神,是人民军队的传统法宝。让学生置身于浓浓的舆论氛围中接受熏陶,则是垦区中小学德育的一大特色。实施集中办学以来,垦区自上而下开展了声势浩大的以弘扬北大荒精神为主旋律的宣传教育活动,宣传部门印发了《继承发掘北大荒精神,推动垦区改革开放》的教育材料;广播电视部门增设了“北大荒人”、“为党增辉”等节目;文化部门组织重播了《北大荒人》《老兵新传》、《英雄战胜北大荒》等影片;工会举办《大荒情》金秋音乐会,团委组织“拓荒老战土巡回报告团”,编写《北大荒青年英雄谱》,并开展了以北大荒精神教育为主题的“青少年教育之冬”等活动……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交汇融合,营造了一个宏大的社会舆论场。
开展多彩的杜会实践活动。中小学北大荒精神教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认知和情感活动,从更高的层面上看,它是一种道德要求,是对受教育者与其生于斯、长于斯、养于斯、成于斯的桑梓之地应有的道德关系的熔铸。校外育人基地,有组织有计划地让学生走出校门,到社会大课堂里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此,全局60万青少年集资建起王震将军率师开发建设北大荒纪念碑、赵尚志纪念馆、雁窝岛垦荒烈士陵园、北京青年志愿者开发建设北大荒纪念碑等20余个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每所学校都建立了校外联系点和活动场地,并将活动列入课程计划。如配合农展史教育,参观王震将军纪念碑、场史展览馆;配合艰苦奋斗教育走访老铁道兵家庭、祭扫老红军墓;为培养学生“知我家乡、爱我家乡”的浓厚乡情,教育学生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组织学生游览境内兴凯湖、五大连池等名胜,欣赏三江平原绿野、完达山雪景等。全垦区成立青少年志愿者服务队300余个,学雷锋小组上千个。同学们用捡废晶卖的钱为希望工程捐款10万余元,资助陕西等贫困地区30多名失学儿童。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了学生对家乡、对社会的责任感和适应力。
立足校内,创造良好的育人小气候
加强青少年思想教育,社会教育是保证,学校教育是关键,因为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是对学生知、情、意行施加直接影响的主渠道。基于这种共识,农垦总局提出了“用北大荒精神办教育,用北大荒精神育人才”的口号。
精心实施“五离”工程。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是中小学德育的主旋律,而垦区所弘扬的北大荒精神,正是这一旋律的生动体现,因此北大荒精神是“三个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鉴于德育内容总是贯穿、渗透在教育教学及各项活动里,垦区德育工作者,精心地将北大荒精神教育寓于教学、管理、劳动教育、制度建设及校园文化之中,成功地实施了“五寓”德育工程。
一、寓北大荒精神教育于教学中通过教学渗透北大荒精神教育是学生比较喜欢的教育形式之一*。在国情教育中,为了增强德育实效,教育局组织专家编写了一套融知识性、乡土性、趣昧性于一身的《乡土读本》,经省教委批准,与中华传统美德实验教材一起纳人课程计划配套使用,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地方德育教材序列,全面系统地进行民族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由于这套教材内容讲的是家乡的辽阔地域、秀丽河山、丰富资源、人文景观、辉煌历史、灿烂前程,比较贴近,儿童生活,学生读后感到可见可闻可亲,因而备受欢迎。
二、寓北大荒精神教育于学校管理中。农垦作为现代化农业大企业,非常讲究科学管理。如引进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管理思想;强化整体、质量、竞争、效益意识;建立岗位责任制;重视企业形象和风纪建设及企业管理中开展的各类文明达标、晋级、竞赛、检查评比活动,给学校以深刻启示,加强学校与企业的沟通,对学校管理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寓北大荒精神教育于劳动教育中。集中办学后,垦区学生从7岁入学开始,除参加规定的自理性、家务性、公益性劳动外,还要定期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生产性劳动。进入中学后,学校为培养学生适应未来从业所需要的生产、生活能力,注意在基础教育中渗透职教因素。各校除有劳技室,劳动和勤工俭学基地外,三级职业技术培训网已具有满足学生职前接受1年~3年职业技术训练的能力,30多个专業可供中学生选择。
四、寓北大荒精神教育于学校制度建设中。将企业精神教育活动纳人学校制度化建设之中,是实现教育经常化、系列化的保证措施之一。垦区将此类活动分为四类:一是季节性活动,如春游、夏锄、秋收、冬日滑冰滑雪赛等;二是传统性活动,如大豆节、植树节、清明节等;三是阵地性活动,如第二课堂社会实践,志愿者献爱心等;四是集中性活动,如每年组织的教育日、教育月、全局性大型活动等。由于这些活动列人计划,形成制度,做到有组织,有检查、有总结、有奖惩,收到了良好效果。
五、寓北大荒精神教育于校园文化中。重视开发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是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特征。由于垦区学校学生实行寄宿制,他们的校园文化生活自然有更为优裕的时空。垦区学校不仅有了健全的教育教学设施,而且还有一座座颇具文化象征意义的拓荒牛、丰收塔等塑像群,一块块内容醒目的宣传板,一个个色彩鲜艳、错落有致的橱窗画廊……尤其是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社团活动、科技活动,充满乡情的艺术节……无时无处不在强烈地吸引着孩子们的情趣,使其潜移默化地接受校园文化内涵的暗示,形成理念,左右其言行。
北大荒精神教育的主旋律,伴垦区集中办学的壮举而唱响,在“普九”大潮的洗礼中,随素质教育的春风开花,结出丰硕之果。从1990年,垦区代表在黑龙江省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上宣读题为《弘扬北大荒精神,培育“四有”新人》的经验报告到1998年垦区的《民族传统美德与北大荒精神一体化教育实验研究》被批准为教育部“九五”重点课题,这其中充溢着北大荒人的教育理念和情怀。
当记者与八五七农场党委书记张玉坤谈及德育评价话题时,他的回答非常肯定:“我们场是全国文明标兵单位,荣誉的获得,教育立了大功,因为全场80%以,上的职工都是汲取了垦区学校的甘甜乳汁长大成人的。农场精神文明建設的基础在教育。”1997年垦区作为黑龙江省惟一的德育先进单位代表,在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上介绍了经验。1999年,黑龙江暴区再次被评为“黑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先进集体”。为此,农垦总局副局长戚卫东深有感触地说:“垦区精神文明建设能步人全省先进行列,要感谢学校德育基础扎实。”
当记者走进兴凯湖中学初二年级的课堂,正赶上教育部“九五”重点课题《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会学习》课题组在这里组织子课题验收。课题组副组长、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学院副院长徐崇文教授现场命题“北大荒畅想”,让学生当堂写作。不到30分钟,43名同学都完成千字文。在轮流朗读自己的“大作”时,出现生动感人的一幕:同学们一个个把自己的家乡景物写得那么迷人,一个个把北大荒人的心灵写得那么美好。在场的百余名来自省内外专家学者和教师报以热烈的掌声。如果心中不是装着对故乡的爱、故乡的情,怎么会写得这么生动、感人。
北大荒的冬天,寒风刺骨,但是,当农垦总局教育局徐维新副局长向我们讲起二九一农场5年级学生田文超、山河农场6年级学生刘鹏伟,都是在14岁花季,为抢救落水儿童献出了自己年轻生命的时候,我们的心一下子被灼热,难道这是偶然的巧合吗?这无疑是北大荒精神教育,已内化为新一代人的优秀品质。
在采访接近尾声的时候,我们读到了孙晓琳同学给母校的信。她曾在黑龙江省爱国主义演讲比赛中荣获第一名,后来考人了北京大学,在北大百年校庆时曾受到江泽民总书记的亲切接见。她在信中写道:“故乡的启蒙教育为我的人生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令后不论走到哪里,北大荒人的印迹永远值得我骄傲……”
梳理着我们两次来北大荒的所见所闻,难平的思绪萦绕着农垦总局王玉林局长一段极富哲理的话:“企业的振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进步基础在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是企业的柱石,教师是我们的上帝;你们宜传农垦教育,就是颂扬企业生存发展的根基……”
这令记者油然想起诗人郭小川在这片神奇的黑土地上写下的不朽诗句:
……继承下去吧,我们后代的子孙!这是一笔永恒的财产——千秋万古长新。
……耕耘下去吧,未来社会的主人!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人间天上难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