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兰
一、对质量保证的认识
质量保证是全面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概念和组成部分,是“为了提供足够的信任表明实体能够满足质量要求,而在质量体系中实施并根据需要进行证实的全部有计划和有系统的活动”[1]。近年来,质量保证被介绍到我国,引起了我国高教界的关注。就目前而言,高教界对质量保证的认识有两种。一种认为质量保证针对于高校内部而言,是高校自我调控的行为,是整个高等教育系统质量保障的核心,是高校向消费者(学生、家长、雇主等)提供足够的信任表明高校能够满足消费者的质量要求,它包括“旨在确保维持并提高教育供应质量的所有政策、系统和过程”[2]。另一种认为质量保证是整个高等教育系统向消费者提供保证,建立信任关系,是校内保证和校外保证的统一;认为质量保证是“政府宏观的间接管理”[3],是将“政府控制和学校自我约束并举”[4],将“内适质量与外适质量进行整合”[5]。笔者认为,为了明确高校、政府、社会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责任,在高校这一层面使用质量保证更为适合,质量保证更适于明确高校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质量取决于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学生等参与主体在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和教学条件等方面的投入,表现为在教学条件作用下实现教学目标的程度。高校为了保证较高的教学质量,必须对教学目标、教学条件、教学过程进行自我调控。自我调控是质量保证的途径,质量保证是自我调控的目的。高校通过自控使消费者了解高校有自我调控的机制,有提供质量保证的能力。二者的最终目的即为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推动高校的发展。建立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是高校进行自我调控的内在要求,也是自我调控的制度性保障。它不仅有利于高校内部的质量管理和活动控制,也有利于高校与校外机构的沟通与协调。
二、高校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主要因素分析
高校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服务于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这一教育目标,因而体系的结构(要素)及其所表现的功能都必须统一到保证人才培养质量这一宗旨上来。其中,围绕质量目标而进行的质量决策与执行、质量评估与反馈是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最基本的功能和活动。
质量决策和执行即为质量政策的制定、教学方案措施的选择、教学过程的组织和实施等,它是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必备功能。质量政策的制定表现为对质量目标和规章制度等方面的制定。质量目标即为教学(质量)目标,是教学目标在质和量上的规定,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因此,在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中,质量目标同教学目标一样,必须建立在特定需要和可能性基础之上,同时必须将教学目标具体化,将质量目标制定成适宜操作和衡量的质量标准。教学方案措施等是教学质量政策的具体表现,因而教学方案、措施等方面的选择也是质量决策的重要内容。教学过程的组织和实施是质量决策和实施的核心部分。教学过程系统的每一要素如教学目标、教与学的状态及互动关系、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形式和方法、教学环境、教学物质条件以及教学过程调控都影响教学质量,对教学过程的组织和实施成为质量决策和执行的重要内容,成为高校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基本功能。质量保证体系本着不断优化的目的,对教学过程的各组成要素进行合理组织,并加以有效调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质量保证。
质量评估与反馈是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核心功能,是教学过程调控的重要手段,也是“促使高质量的教学活动得以产生的前提”[6]。高校通过质量评估来进行自我约束,衡量质量水平、改进质量决策,从而向外界证明校内存在自我约束、保证质量的机制。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人为的可以控制的系统,教学过程的人为性、有序性和可控性为进行教学工作质量评估提供了可能。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质量评估包括对教学条件、教学状态、教学效果的全面评估,一般由独立的评估机构独立开展。评估机构依据一定的评估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科学有效地进行质量评估,并反馈评估信息,以促进质量提高。质量评估过程本质上就是根据质量标准反馈信息、纠正偏差的不断完善、不断促进质量提高和质量改进的调控过程。
三、如何建立高校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1.强化全校的教学质量意识。教学质量不是教学过程中某一个人的事情,与教学过程的每一参与主体每一环节息息相关。质量保证要求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调控过程中全员的参与,因此,质量意识应该成为全员的素质要求。教学过程的各参与主体应该围绕明确的质量目标,不断进行调控,致力于不断的质量提高。质量意识同时要求将质量保证作为学校的自主行为。学校作为一个整体,能自觉且有效地进行质量管理,将质量视为取信于消费者的法宝。
2.建立评估机构,明确评估机构与教学管理部门的关系。评估机构独立地开展评估。主要由本校领导、各职能部门负责人、教授以及精通教学及管理的行家组成,也可邀请校外评估机构成员参与(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评估机构隶属于教学管理部门,接受教学管理部门指导,但在管理职能上完全独立,同时根据情况可在有些院系设立低一层次的分管教学的评估机构,院系级评估机构隶属于院系级教学管理机构。校级教学管理部门拥有制定政策的行政权力,但评估标准是质量标准的具体化,既要遵循质量政策,更要适宜操作,因此应由本校校级评估机构部分成员、校教学管理部门负责人共同制定,也可邀请校外评估机构成员、其他高校评估机构成员参与。本校校级评估机构负责起草,讨论通过后,由校级教学管理部门发布。至于院系的教学评估标准,因专业、学科差异,不能全校统一化,需要校教学管理部门委托校评估机构起草制定评估大纲,院系教学评估机构依据大纲进一步制定活动细则。校内质量评估主要由教学管理部门委托评估机构独立开展,评估机构从组织人员、确定评估方案到实施评估、撰写评估报告、享有不受教学管理部门干预的权利,同时也必须接受教学管理部门的监督和规章制度的约束。教学管理机构负责收集各评估机构方面的建议和结论,改进质量决策,并撰写最后结论,提交给学校领导决策层以利于教育决策。
3.重视质量信息反馈与信息管理。信息是质量活动的基础,有关质量评估过程和结果的信息反馈给教学管理部门,有利于教学管理部门在质量决策和执行中改进工作,有利于质量保证体系的完善,也有利于学校的整体教育决策和实施。信息管理不仅是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基础,同时也是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基本功能。没有信息管理,学校的质量改进就成了一句空话。教学质量保证体系需要建立学校的教学质量数据系统;记录整理学校各级组织的教学质量活动、成就及其进步情况;发布学校的质量状态数据和质量活动信息;向学校以及校外评估机构、其他组织或个人提供质量信息服务。
注释:
[1]江彦桥,建立ISO质量保证体系,促进教育质量管理,上海高教研究,1998.8
[2]赵中建,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框架,外国教育资料,1997.5.40
[3][4][5]安心等,试析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若干问题,高等教育研究,1998.6
[6]沈玉顺陈玉琨,中国特色高校教学质量保障模式初探,中国高等教育评估,1998.4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教科所
(武汉430062)
责任编辑:向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