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德育学的理论基础

1997-03-17 12:11赵慧君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1997年6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德育思想

赵慧君 孙 勇

高校德育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正式提出的时间虽短,但是经过全国高校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努力,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初步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理论体系,并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发挥了良好作用。当然,应该看到,一门新兴学科的确立是要经历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要使德育科学形成完整而严谨的科学理论体系,而且要得到社会公认的科学地位,其中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要研究和确认德育科学的理论基础。教育学是教育科学体系的理论基础,当然也是高校德育学的理论基础。因此,我们要用教育学的原理和方法来分析和研究高校德育现象,使高校德育科学建立在坚实而丰厚的科学理论基础上,成为真正的一门科学。

一、高等教育的目的与高校德育地位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一定社会和阶级培养所需要人才。古今中外任何社会和阶级都非常重视德育。封建社会学校教育实际上就是道德教育,它以“明人伦”为教育目的,以伦理道德为教育内容,充分反映中国封建社会教育重德育的特点。在国外教育史上,从古到今也都非常重视德育的。从古希腊斯巴达的武士教育到现代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都在重视培养人的品质,认为道德是解决社会问题、增进人们幸福的决定性因素。可见,德育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当代中国,高等教育要培养合格的、全面发展的接班人,就必须把德育放在首要位置。首先,加强高校德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保证。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承担着发展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的重大任务。把高校办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着力提高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觉悟,形成良好的品德,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保证。其次,加强高校德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型人才的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是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忽视或缺少德育会使高校失去方向,导致学生片面发展,加强高校德育对培养跨世纪人才有着特殊的现实意义。最后,加强高校德育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保证。大学生正处在知识日益丰富、身体日见成熟、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用什么样的政治思想观点教育大学生,塑造大学生人格是非常关键的,这一时期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及时的思想品德教育,会对他们的终身产生深刻的影响。可见,加强高校德育也是大学生成长所必需。

二、高等教育的任务与高校德育内容

从教育学理论来讲,教育任务和德育内容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教育任务决定德育内容。任何一种社会形态,代表一定经济利益的统治阶级总是以本阶级的政治观点和道德观念来培养教育年轻一代。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不同,教育的任务也不同,德育内容也就不同,德育内容总是随着政治和经济制度的发展变化及教育任务的不同而不断发展变化。其次,教育任务和德育内容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一方面,教育任务决定德育内容性质,只有以教育任务为依据选择和确定德育内容才能更具有目的性。另一方面,德育内容是实现教育任务的基本保证,用什么样的德育内容教育影响年轻一代,直接关系到所培养人才的思想品德素质,甚至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

根据社会主义教育目的,高等学校教育任务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根据大学生的年龄特征、思想实际,高校德育内容主要应包括四个方面:

世界观教育。世界观决定人生观、道德观,因此世界观教育是高校德育的基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科学世界观的建立,对大学生来说至关重要,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教育学生有一个坚定而正确的信念是十分需要的。

政治观教育。高校政治观教育包括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在风云变幻的客观形势下,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和分析形势,引导学生用正确态度来认识和对待他们所关心的热点问题,这是学生需要的,也是教育者不可忽视的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政治观教育,要做到内容常新、教育不断,使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保持正确的政治态度和清醒的政治头脑。

道德观教育。道德观教育实质就是做人修身的教育,是高校德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道德观教育当前是集中在这三方面的教育:一是集体主义教育,要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关系,这是人生观、道德观的基本问题。二是加强品德修养教育,这就是要培养适应跨世纪需要国家建设专门人才的应有的高尚品德。三是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结合学生所学专业,进行敬业、乐业教育,引导学生努力成才,为专业发展做好一切准备,立志为专业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法制观教育。在以法治国的国家里,具备高层次文化知识又肩负建国重任的大学生,如果没有明确的法制观念是很难胜任其历史使命的。为此,法制观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仅是不可缺少的,而且是应该放在十分重要位置上。社会主义法制观教育,主要包括社会主义民主教育、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和纪律教育。当前重点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民主与集中关系、权利与守法关系、纪律和自由关系。

三、高等教育的对象与高校德育原则

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的基本原理提出来的,它是教育规律的反映。德育原则必然要受社会发展规律和年轻一代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德育原则实施、贯彻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特征各有侧重,不能一个模式、一刀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随着人们对德育过程规律的逐步认识,随着德育实践不断发展,德育原则也会日益丰富和发展。高校德育基本原则主要有:

疏导原则。疏导原则是高校德育工作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人们所受环境影响不同,教育程度、经历、年龄、社会地位等方面不同,对问题的看法、认识存在差异。有的是正确的、全面的,有的是错误的、片面的。尤其是大学生,正处在对新鲜事物敏感、愿意独立思考、求知欲强。但社会经验缺乏、思想言论易偏颇等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他们的思想认识问题不能采用强迫压制的办法来解决,越压越不能解决思想问题,这是违背思想认识规律的。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只能疏导,发扬民主,让他们畅所欲言,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说理教育,以理服人,启发诱导,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使学生自觉地接受教育,提高思想认识,达到思想转化目的。在疏导过程中,不能简单粗暴,应针对学生思想问题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因材施教。

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原则。首先,要让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道德规范,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处理问题,学会从根本上对世界、对人生、对道德有一个正确看法,掌握分别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和道德观。其次,要组织大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把学到的理论应用于实践,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加深对理论的理解,磨炼他们的意志,坚定他们的共产主义信念。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坚持理论和

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对于培养跨世纪的专门人才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尊重和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在高校中,怎样对待学生,直接关系到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和成败。尊重学生就是尊重学生人格,以平等态度进行思想教育。严格要求就是要用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条例、原则等约束和管理他们。尊重学生是严格要求的出发点,是教育学生的情感基础和教育力量。严格要求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不然就会变成娇宠护短、放任自流,达不到思想教育效果。

思想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原则。大学生的一些思想问题是认识、理想、道德、动机等意识观念引起的。解决这些思想问题,通过长期的、细致的摆事实、讲道理是可以解决的。但是有一些思想问题是由实际问题引起的。所谓实际问题是指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矛盾,如果不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思想教育不会取得好效果的。只有把思想教育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进行工作,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才会收到更佳的实效。

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原则。教育者提出教育要求是学生思想矛盾斗争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它只是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必须调动其自身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要充分发挥自我教育作用,启发学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修养。教育不能代替自我教育,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只有把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才是成功的教育,才能促进学生思想品德朝着预定方向发展。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集体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最佳环境和手段,只有在集体中,通过集体活动和交往使他们产生集体感、友谊感,学会尊重集体,关心维护集体,互相学习,互相激励。同时要看到,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经历、气质、性格等不同,在思想觉悟和特点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因此,要通过集体教育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培养一个健全的集体,同时把工作重点放在个别教育上,从而使每个学生和集体都得到更大更快的进步。

四、高等教育的规律与高校德育方法

正确的方法是在正确规律指导下产生的。高等教育必须适应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这是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之一。由于受教育者的年龄特点不同,知识经验、道德评价和自我教育能力不同,德育方法也有所不同。高校德育工作中各种关系和矛盾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高校德育方法的多样性。在具体运用这些德育方法时,不能追求表面热闹,摆花架子,也不能一成不变,应该在德育工作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德育方法。高等学校的德育方法主要有:

说理教育法。说理教育法是指德育工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真以实的道理来启发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的方法。说理教育的方式有讲解和报告、谈心和对话、参观和调查、讨论和辩论等,可以根据学生思想认识问题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说理教育法是高校德育工作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榜样示范法。榜样示范法是指通过他人的事迹和思想、优良品质和高尚行为来影响学生的思想品德的一种教育方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是人们效仿的楷模,一个好的榜样给人精神上和行动上的影响是巨大的。运用榜样示范法不能搞形式主义,要引导学生学习榜样的内在品质和精神实质。

实际锻炼法。实际锻炼法是指通过有目的的组织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实践中锻炼思想,培养良好品德的一种教育方法。实际锻炼法既符合理论联系实际的德育原则,又符合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对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尤为重要。

自我修养法。自我修养法是指在德育工作者引导或指导下,学生自己教育自己,以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一种方法。自我修养的方式多种多样,适合大学生的有学习、自我批评、座右铭、自我实践体验和锻炼、慎独等多种修养方式。大学生自我修养过程中要给以必要指导,要引导学生明确修养的目标和方向,要增强修养自觉性,要持之以恒,达到慎独境界。

情感陶冶法。情感陶冶法是指德育工作者利用或创造有教育意义的环境或情景,对学生进行感化和熏陶,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培养思想品德的方法。适合高校德育工作的情感陶冶方式有环境陶冶、情感陶冶和艺术陶冶等。情感陶冶法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也具有感染性特点。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给学生起示范作用,对学生情操和品德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比较鉴别法。比较鉴别法是指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通过引导受教育者对不同事物的属性、特点、要素进行分析、对比和鉴别,获得正确判断和结论,从而提高学生思想认识的方法。比较鉴别法一般分为纵比和横比两种形式。现实生活中总是存在真、善、美和假、恶、丑,只有通过比较,才能找出差别,发现事物本质。通过分析比较得出的结论,才会使学生自己信服。应当指出,运用比较鉴别法要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比较、分析,这样才能保证结论的真实性、科学性。

第一作者系长春师范学院高教研究所所长(长春130032)

责任编辑:袁海军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德育思想
选择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