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剑海
小儿病毒性肝炎(指甲肝、乙肝)是常见传染病,无论是发病率、急性或重症病例以及病死率均高于成人,具体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1母婴垂直传播,发病率高于成人。孕妇乙肝表面抗原(HBsAg)及e抗原(HBeAg)“双阳”,其所生子女在半年内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达63%~90%;如果父亲是“双阳”,则子女成为携带者为42.8%。据估计,每年约有6500万乙肝病毒携带者,是由父母传播的,甚至成为终身携带者。
2没有症状,病情发展呈慢性化。由于儿童乙肝常无症状,不易被发现,血清中HBsAg、HBeAg“双阳”高于成人。乙肝病程长、营养吸收受影响,加之肝脏代谢能力比成人低。蛋白合成能力差,肝脏受损时,会累及其他脏器。如果转氨酶反复升高,或出现黄疸,将成为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
3常易误诊或漏诊。小儿生性好动,诉说症状受到限制,常有发热、呕吐、腹痛、厌食等症状比较突出,故易误诊为上感、胃肠炎等。也有的腹痛疑似外科疾病,直到出现黄疸才进一步检查,但多数乙肝黄疸表现并不明显。结果误诊误治,延误了治疗。
4重症肝炎病死率高,一般来说乙肝发展为重症肝炎极少,但也有发病在3~7岁,主要在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基础上,早期症状被忽视或休息不够,活动量过大,直到出现精神症状,如性格、行为变化,烦躁、兴奋,进而嗜睡、昏迷,才引起重视,往往病情已凶险。
总的来说,小儿甲肝发病率比成人高。病程短,预后好;而乙肝病毒携带者病程长。有人对211例HBsAg阳性小儿跟踪随访,1~14岁自然转阴有20人。有的数年无组织学改变;有的呈慢性化或急性发作,数十年后可能发展为肝硬化或恶变。
那么,家长应该怎样重视HBsAg阳性和乙肝患儿?
1当小儿不适到医院诊病时,应主动提供病史,如HBsAg阳性或为乙肝患儿。这样,有利于医师在诊病时参考,或投药时有选择性。因有许多中药和西药对肝脏有毒性作用,特别是一些慢性疾病,如结核感染,较长期反复上感,或风湿病,不少药物对肝不利。有的家长自己有乙肝,在小儿看病时也应该主动提供家族病史,供医师参考或必要的检查。有人认为孩子已注射乙肝疫苗“保险”了。其实,乙肝病毒传播是很复杂的。父亲或母亲有HBsAg、HBeAg双阳,孩子虽然注射乙肝疫苗,但保护率仅85%左右;如果母亲为HBsAg阳性,注射乙肝疫苗的保护率在92.3%~100%。尤其是,婴幼儿中仍有较严重的水平传播,如保姆传染、集体儿童相互传播、医源性传播。因此,诊病时主动提供痛史和家族史,可预防误诊或漏诊。
2细心的家长不要轻视儿童HBsAg阳性。小儿抵抗力较弱,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免疫功能低下或不金。感染乙肝病毒后,无任何症状,但身体又不能清除病毒,而产生免疫耐受,使机体与病毒处于“共存状态”。但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超过6个月即为慢性乙肝。表面抗原阳性高峰在5~9岁。而HBeAg(e抗原)阳性高峰在10~15岁。说明乙肝病毒携带者(HBsAg阳性)在体内不是衡定的。有的可以自然转阴,平均转阴率1~20%。在112例1~14岁儿童观察中有20例自然转阴,转阴率为17.86%。如果不能转阴,随着年龄增长,病情也可能随之发展。
3生活上细心照料:应动静结合、睡眠充足。特别是肝功能不正常,转氨酶时高时低,应倍加重视,学龄儿童要保证10小时睡眠,以免病情悄悄发展,后患无穷。还应合理营养、定时定量。家庭对于孩子的营养,婴幼时期往往比较重视,而对学龄儿童关注较少。而实际上,儿童12~15岁是生长发育飞跃时期,代谢旺盛,内分泌活跃,又有脑力负担,加之慢性乙肝缠绵,必将影响成年后的健康。因此。必须早餐吃好、吃饱,不能将学校的课间加餐代替早餐;要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偏食、不吃零食、不暴饮暴食。在烹调上要注意色、香、味及软、硬、冷热、形状,粗细粮搭配,以刺激食欲,使孩子摄取不同的营养。
4积极治疗,定期复查:对于慢性乙肝患儿即便是没有症状,也应积极治疗。小儿多以脾气虚弱为主,而“湿热”之邪是启动因子。治疗多以清热解毒和调理脾胃为主。用药不宜过多过杂,更不能自行购买补药、好药、进口药。应根据医嘱选用1~2种。每3~6个月复查一次。防止慢性乙肝转化为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