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继和
饮食,是每个人所不可少的。老年人由于消化功能逐渐减弱,饮食上应有所宜忌。认真注意这一点,对延年益寿是有利的。
一、在饮食品种上,宜素少荤。
我们知道,动脉硬化、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是常见的老年病。除其他因素外,这些疾病与饮食上的不良习惯如贪食荤腻、进食过量有密切关系。而且,老年人一般好静少动,热能消耗相应减少,若摄取太多的荤食则易致肥胖,而人体过胖会诱发多种病症。为此,在老年人的食谱上,应较少出现大肉大荤。特别要限制各种动物内脏和蛋黄,多安排各种菜蔬和水果。以素为主,少佐荤腥。再加之适当的体力劳动和身体锻炼,就可以有效地防止肥胖,从而避免一些心血管病的发生。在少量脂肪、荤食的选择上,也应以植物油和蛋白质丰富的鱼类、瘦肉为宜。
二、在饮食质量上,宜鲜忌陈。
一般来说,鲜菜及新鲜食物所含的营养物质损失少,且味道鲜美。易于吸收;而存放过久,特别是因保管不善发生腐败的食物,年轻力壮者食用后尚能致病,何况是肌体抵抗力减退的老年人呢。
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的食物更应做到随买随用。在气温较高的夏秋季节,老年人最好不吃隔餐食物,尤其应当禁食隔夜食物;一切发馊、发酸的食物。都应在禁食范围之内。宜鲜忌陈,并非概指一切食物。如有名的江苏“镇江陈醋”、四川的“五粮液”、“沪州老窖特曲”等佳食,则以越陈越好,而某些鲜者如鲜黄花菜,则反而含有毒性。故所谓新、陈,主要是指食物质量好坏,是否腐败变质而言。
三、在饮食数量上,宜少忌多。
俗话说,饮食要带三分饥,意思是不要把胃填得太满。少食,对老年人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防止肥胖,二是可减轻胃肠负担,保持消化功能的正常进行。当然,少食并不是越少越好,而是根据老年人本身的体质和活动量的大小,热能消耗的多少而定。“少而精”、“吃多餐”等原则可参酌。老年人更不宜饱腹而睡。
四、在烹调方法上,宜软忌硬。
中医理论认为:人到老年以后,大多肾衰胃虚,此时牙齿易松动无力甚至脱落,以致咀嚼不便。由于消化功能减退,故老年人在饮食上以松软为好,不吃或少吃油炸、坚硬之物。烹调应以蒸、炖、烩为主,这样既可帮助消化,还有利于营养吸收。早餐用粥,最为养胃,因为胃经过一夜蠕动,存物基本排除,处于空腹状态,饮用稀粥。可起到健脾和胃之功。
五、在饮食味道上,宜淡忌成。
大量资料表明,食用过咸的食物,会使钠离子在体内过剩。从而增加循环血液量和钠在血液中的潴留,引起血管收缩,使血压升高,造成脑血管障碍。所以。科学家们认为,为防止高血压和中风等病症,老年人应严格控制盐的摄取量,况且,少食咸食,还可相应少饮水,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心脏和肾脏等器官的负担。
六、在温热程度上,宜温忌寒。
老年人多属虚寒之体,冬季老年人普遍感觉畏寒、手脚不温这一点上就可以说明。鉴于此,饮食上宜以温食为好,冷者少食,生者忌食,即便是酷暑盛夏,也不宜过度冷饮。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在“三九”之季,还可酌用一些温补中成药或肉汤之类的温补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