逄春阶
说句老实话,《读书》上有些文章,我是硬着头皮读的。但唯其难啃,我才耐着性子捧起来,目的是要磨砺一下自己思维的牙齿。
我在大学读的是中文,毕业后编的是文艺副刊,很少接触自然科学的东西。小说、诗歌、散文,对我来说,好比稀粥、面汤,属软性食品,但象《生命:宇宙之子》(《读书》一九九五年第二期)之类文章就好比是硬面火烧,属硬性食物,它嚼着费劲。这样的文章,初读糊涂,但决非一无所获。相反,我却觉得它们激活了我那僵化的思维,无形中磨砺了我那思维的牙齿。由糊涂引发的惆怅和恍惚,充实了原本麻木的心灵。
读书1995年6期
1《师道·教研》2024年10期
2《思维与智慧·上半月》2024年11期
3《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24年2期
4《微型小说月报》2024年10期
5《工业微生物》2024年1期
6《雪莲》2024年9期
7《世界博览》2024年21期
8《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4年6期
9《现代食品》2024年4期
10《卫生职业教育》2024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