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口音的桑丘

1995-07-15 05:30舒建华
读书 1995年8期
关键词:戴望舒口音译本

舒建华

塞万提斯早就想让他的骑士到中国来了。一六一五年,他在《堂吉诃德》第二部《献辞》里宣布,全世界都在等他的骑士,而其中最焦急的是“中国的大皇帝”。虽然他搞不清这“大皇帝”已是明朝的万历,说不定还以为是成吉思汗的子孙!堂吉诃德的确“穿上靴子出发”了,可西班牙离中国毕竟太远,他和桑丘一路颠顿,一走就走了三百年。

堂吉诃德到中国来,还是七十二年前的事,而且是从英、法诸国转道而来的。自一九二二年林纾和陈家麟的《魔侠传》始,各种装束的堂吉诃德和桑丘出现在熙熙攘攘的上海滩上。在建国前诸多译本中,最令人叹惋的是戴望舒未竟的《吉诃德爷》。因为这是建国前唯一的、也是在杨绛之前第一个据西班牙原文的译本。

戴译本终于毁于抗日战火,而杨译本历经“文革”劫火幸以传世。现在,继戴望舒、杨绎后,浙江文艺出版社又推出了董燕生译自西班牙文本的《堂吉诃德》。

对戴、杨、董三家译本的得失评议,且不说它,这里倒愿意换个角度来谈一谈,那就是翻译家的籍贯生地和他们的口音。这个问题好像没有人谈。堂吉诃德一到中国,啥叫法都有,周作人在一篇散文中就提到一些怪七怪八的译名:“块克苏替”(林纾)、“唐克孝”(陆祖鼎)、“唐夸特”(丁初我)。这些译名的出现,当然与转译有关,不过与译者的发音尤其是他们的口音更直接相关。译名的差异,是译者口音影响翻译最表层的也是最直接的标志。由此而下,译者对原著的体味和自己表达的韵味,都整体性地受到和译者生命浑为一体的方言的影响。诚然,译者都用规范、统一的汉字在写作,可以自觉防范乡音的繁复和干扰。但是鬓毛衰时都不改的乡音还像呼吸一样伴着他们,非常深微、奇妙地影响他们的理解和表达。而且,翻译的水准越高,这种影响往往越明显。一九O五年,刘师培在《国粹学报》上发表了著名的《中国南北文学不同论》。从语音的轻重浅浊入手,辨别南、北文风阴柔阳刚之别,所谓“声音既殊,故南方之文亦与北方迥别”。他引了《切韵》序的话:“吴、楚则时伤轻浅,燕赵则多伤重浊”。刘师培讲的是文学创作,但对于文学翻译来说,有无类似的情况呢?就《堂吉诃德》而言,中译者,戴望舒、杨绎、傅东华都属于吴方言区的。在上文提到的《堂吉诃德》中文译者群中,董燕生可能是唯一的北方人。译者世居北京,于北方方言游刃心手;又曾执掌中国最高外语学府西班牙语系多年。在翻译上,其理解的精度和表达的韵味上,都值得我们重视的。记得杨绎在《堂吉诃德》译序中说过,桑丘是小说里的宝贝疙瘩,如果读者对小说兴趣不大,不妨专读小说里桑丘的解颐妙语,其他可以跳过。那么桑丘的“戆”、“贪”、“逗”怎样才能传达得活灵活现呢?我看北方之言的“重浊”是最对位的。对于认定用肚皮思考胜过脑袋的桑丘来说,他的从字缝里凸显出来的整个生命是结实而粗胖的,所以他的口音应该是重浊的,在这一点上,我们宁可伤“重浊”,也不能失之“轻浅”。

当桑丘变着法儿哄多情的骑士,他梦萦魂牵的杜尔西内娅跟小伙子一样强壮时,桑丘说话的音调似乎不能急促地说“壮”或“棒”,而应该是眯缝起眼睛,鼓起腮帮子,让一股粗浑的气流在口腔里流转,欲吐而不出、欲吞而不下,说一声“奘”(Zhuǎng):

告诉您吧,玩起扔铁棒来,她敢跟村上最奘的小伙子比试比试。

对于像我这样语音“轻浅”的吴、越之人来说,这个“奘”只能想起那位取经的大唐高僧,读音也是律切森严的“zàng”,而对于那个极富人情味和韵味的“Zhuǎng”,我最多也是一项新知或模仿,而不是一种生存性的浸润和习染。因为,和我们的呼吸一样相随的方言里,没有这个“Zhuǎng”。通过董燕生的妙译,我们才第一次见到会说“Zhuǎng”的桑丘,一个地道北方口音的桑丘。

(《堂吉诃德》,董燕生译,浙江文艺出版社一九九五年六月版,26.6元)

猜你喜欢
戴望舒口音译本
法国立法禁止嘲笑他人口音
别人都在说英语,只有中国人在说口音
萧红墓畔口占
你说话的口音反映出什么?
在天晴了的时候
烦忧
英译汉中第三人称代词的翻译研究
专题前言:理解译本
烦扰
后来未必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