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 柯
新编《成多禄集》中所收《澹堪诗草》三卷,每卷各存关涉郑孝胥的诗篇二题,共得诗十四首,有编者简注。勘以《郑孝胥日记》,略为订正数事。
卷一《同郑苏戡先生车中遇雨四首》之三:“张子比官忙,汤子比兵苦。惜哉两先生,竟与哙等伍。”注张、汤云:“张朝墉正任秘书,公务繁琐,故曰比官忙。”“汤寿潜极俭朴节约,故曰比兵苦。”幕府济济,缘何独数张子“繁琐”?且这般说来,此诗究与郑氏什么相干?查日记宣统二年(一九一O)六月甘三日有云:“孟莼孙与余同步大马路,语余曰,叶揆初言:郑、张、汤三君,在今日号能任事者;设为挽车人:郑所御马车,轻驶自喜,且以余闲调笑;张则拉车,飞奔喘息;汤推独轮,竭蹶委顿之状
卷二《除夕怀人三首》之三《郑苏戡京卿》篇中第七、八两句“当年莫府中,策略惟公奇”注曰:“莫府,即幕府。郑孝胥曾入李鸿章幕。”按郑入李幕在光绪十一年五月,时年方二十六岁,中举刚三载,正所谓“末学新进”;幕中前辈宿儒甚多,岂能“策略惟公奇”?此盖谓郑于宣统元年(一九O九)岁暮应东三省总督锡良、奉天巡抚程德全之邀,前往协办修铁路、借外债事宜。时成正居程幕,两人缔交亦始于此际。
卷三《苏戡悼亡,诗以慰之四首》之一颔联“卸帆方几日,举案竟无声”,举案“熟典不注”(本书编例第二条),注上句卸帆曰:“指郑孝胥日本归来。”查日记戊辰(一九二八)闰二月初九,郑孝胥接次子自沪来电:“母咳甚,神甚弱,盼速回。”时郑侍溥仪在天津,翌日“乞假一个月”,复电上海,告将至青岛“乘大连丸回”。其妻初十病终,郑抵沪已为十八日。其去日本则系半年以后事,八月初五从天津出发,九月十五返抵上海。据本书所载《澹堪年谱》续稿,成氏是年八月下旬发病,“势颇岌岌”,十月初九日逝于吉林。故此诗不可能作于郑日本归来的九月半以后,只能作于上半年居京之时,卸帆谓郑自青岛渡海也。
此诗第二首颈联“莹斋比元相,忘事岂师丹”,上句无注,莹斋不可解,且与下句忘事不成对偶;当是营斋之误,乃用元稹《遣悲怀》“为君营奠复营斋”句意。
又第三首首联“闽水复闽山,同来人不还”注云:“郑之亡妻亦为福建人,故有此语。”误。郑妻为光禄卿吴赞诚女,赞诚曾督办福建船政、署理福建巡抚,非福建人,乃安徽庐江人。忆前人尝有“鹦鹉言犹在,琵琶事已非。伤心漳江水,同渡不同归”一诗,成句或袭其语。
《成多禄集》,翟立伟、成其昌编注,为《长白丛书》二集之一种,吉林文史出版社一九八八年十一月出版,当时郑孝胥日记犹未印行,编注者固无由获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