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春丽
我把生活分成3份,一份给演出,一份给写作,一份给儿子。
——方青卓,
水火不相容。
不相容的两样东西却如此自然和谐地聚集于方青卓一身。
银幕上,她多是泼辣、爽直、敢作敢为、敢恨敢爱的农村妇女,回到家里,书桌旁的方青卓却恬然疏淡:喜欢淡淡的颜色,书写淡淡的文字——温柔的散文、多情的诗。
方青卓从不嫌农村妇女土气,刚刚播出的电视剧《一村之长》中的“村长媳妇”与《女人不是月亮》中的“二嫂”,都是她极喜欢的角色。因其喜欢才把她们塑造得栩栩如生。她说:“我爱善良的农村姐妹,因为我熟悉她们,理解她们。”
20多年前,13岁的方青卓随父(老作家方冰)母(翻译)自大连下放到辽宁省一个小镇——熊岳镇。从城市到农村,面对着陌生的世界,方青卓难过地哭了。读书读到9年级毕业,她成了一名下乡知识青年,到西海边插秧。插秧的同时,她还是镇“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出色队员。几年的农村生活,方青卓对农村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她熟悉了农村,并深深爱上了那些总是乐观开朗的乡邻。
O型血的方青卓非常倔强,命运却总不肯痛痛快快地给她一段坦途。当年只为了给自家挣一个“非农业户口”,她只身前往营口市应考,在营口市文工团争得了一个位置。后来,为了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她多次南下广州、上海,频繁试镜头,却总是匆匆而去,凄凄归来。在沈阳市话剧团,有一段时间她被戏称为“试镜头的明星”……
愤怒出诗人。痛苦更是诗的良朋密友。理想与现实脱节所造成的痛苦压抑使她找到了自己的宣泄方式:纸和笔。从十几岁开始,方青卓便学会向日记本诉说心中的秘密。笔,方青卓曾撰文称其为“我的上帝”。这上帝,带她从日记本走进了诗的王国,走进了散文、小说的天地。
起初的一些文字,也许称不上什么诗,只是一些散语。那年,当她再次去上海试镜头,沮丧的方青卓道出了她的心情:路漫漫,像一条不尽的河流/情缕缕,像一张打上结的网/我的心,仍然是一个沉睡的冬天。当她第10次试镜头时上影厂的导演选中了她,请她饰演《鼓乡春晓》中的女主角花鼓女。激动、感激难以用语言表达,《上影,我心中的绿洲》一文道出了她其时的心声。这篇凝聚着泪水与欢笑的文章成为方青卓的第一篇铅字而见诸上海报端。
当爱情这个古老的主题开始回响在方青卓心间的时候,方青卓记下了她的情愫:“每次相遇只是远远地看着你的风帆/风浪不知道要把我推得多远……也许/正因为你和我撑扯的不是一条船帆/我才把远方久久地思念。”这首题为《献给远方的风帆》的小诗,曾入选香港新世纪出版社1992年版的《少女诗萃》诗集。《中国影人诗选》中也辑录了她早期的7首诗作。这些成了方青卓成长史上的永久纪念。
1987年,在拍摄《狂潮》时,方青卓认识了负责摄像的沈小荫,双双堕入爱河。“沉默了多少个春夏秋冬”,终于找到了真爱,方青卓为爱情燃烧起来。“只有你,才能温暖我冰冷的心怀/只有你,才能陶醉我生命的世界/你是我的天,我的地,我的生命。”为了告别思念与等待的痛苦,尽早回到在北京刚刚建起的小家,方青卓决定向北京进军。她开始主要接北京方面的戏,与陈佩斯合演的《夫妻奏鸣曲》就是这期间比较优秀的作品。她塑造的普通工人张桂兰受到北京观众的喜爱,方青卓作为演员也得到北京人的认可。
然而,调至北京却非易事。从1988年结婚到1992年儿子肥肥满地跑了,调动仍未有一丝希望。瞅着那些代表自己身价的诸多证书、奖章,方青卓咬牙痛下决心,从此把命运攥到了自己手里——她加入了文艺个体户的行列。
30多岁的人了,又折腾到北京成了个体户,方青卓初时颇有“失去了组织”的空落感。这位一贯要强的女性,花了一段时间,终于在心灵深处找到了自己的座右铭:只要我珍惜每天早上初升的朝阳,我的事业就有希望。是的,自由了,时间完全可以由自己支配,1/3给演出,1/3给写作,1/3给儿子,方青卓觉出了潇洒。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她同时接拍了《一村之长》和《女人不是月亮》,另外在中央电视台即将播出的“AB选择剧”《今晚你爱我》与电视剧《杨柳镇》中又有新表现;仅1993年上半年,方青卓即发表了《打开我绿色的抽屉》等散文5万余字;不但把儿子喂得健康活泼,还每日写一篇“给儿子的日记”……
方青卓爱做演员,也爱写作,更爱儿子和丈夫。她活得真实而自然,丰富而充实。虽然是文艺个体户,但至今未走穴一次。她需要钱养活自己,但她更注重怎么个活法。她执意要活得像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