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著缺文堪忧

1993-07-15 05:30
读书 1993年7期
关键词:巫术译本术语

惠 钧 笑 雯

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美学译文丛书》里,《艺术原理》发行七万五千册,是畅销一时的译著。原著写得深入浅出,译本也注意了文从字顺,只是在不少地方留下疑窦,稍加斟酌,就感到文意像缺了点什么。

作者以绘画论述其美学主张时说:“他确实把某些色彩画在了这幅画上,只要睁开我们的眼睛看一看,我们就能在上面找到它们。这就是他作画时所做的一切事情吗?当然不是。他作画时所具有的那种经验,或多或少像我们看画时为自己建造的那种经验。”(,中译本第153页)从论证程序的逻辑性要求推敲,在“当然不是”之后,理应进一步有所展开,方可能谈得上像什么什么。参考原文正是如此:

Is this allhedidinpaintingthepicture?Certainlynot.Whenhepaintedit,hewasinposses-sionofanexperiencequiteotherthanthatofseeingthecolourshewasputtingonthecanvass;animaginaryexperienceoftotalactivitymoreorlesslikethatwhichweconstructforour-selveswhenwelookatthepic-ture.

译文略去了一反一正的关键性论述,使文意失去了连贯感,难免就削弱了原著的理论说服力。这里应补上“……完全不同于眼看自己把色彩涂上画布时的经验,这是一种总体活动的想象性经验…”

原作者在厘定术语时,讲了一段针贬西方学风的精彩言论:“对于一个目的不在真理而在胜利的哲学家,自然这就是一种不利。他很聪明,一开始就使用一种精心设计的术语,以便其中隐含的全部论述都要翻译成他们自己的术语,然后才能理解它们的含义。”(译本第180页)既然是精心设计的术语,理应是最便于表述自己隐含的论述才是,怎么还需要经过翻译才能理解呢?可能又是略去了些什么,参考原文是:

Foraphilosopherwhoseaimisnottruthbutvictoryitisofcourseadisadvantage;hewouldbewisertoinsistatthestartuponusingaterminologysodesignedthatallstatementscouchedinitassumetheconten-tionsheisanxioustoprove.Andthisineffectiswhatthosephi-losophersaredoingwhoprofessthemselvesunab1eto graspthemeaning ofthis orthatstate-mentuntilithasbeentranslatedintotheirownterminology.

原来是删掉了一大段精辟的剖析:“以便其中隐含的全部论述,都假设下他一心要证明的论点。而这正是某些哲学家的做法,他们自称未能把握住对方这个那个论述的意义,要翻译成他们自己的术语才能理解。”令人惋惜的是,这段缺文不只砍去了原文的高论,也使译文不知所云。

在论艺术与技艺时,有段话说:“因为艺术与技艺部分重叠,艺术的本质不能求之于一切艺术都具有的特征。因此,被认为最典型的艺术作品,只是那些位于艺术与技艺重叠范围之外的边缘实例。”(译本第22页)从“不能求之”到“因此”缺乏充足理由和充分的论述,可能又是什么推论环节被删去了,参考原文为:

Becauseartandcraftover-lap,theessenceofartissoughtnotinthepositivecharacteris-ticsofallart,butinthecharac-teristicsofthoseworksofartwhicharenotworksofcraft.Thustheon1ythingswhichareallowedtobeworksofartarethosemarginalexampleswhichlieoutsidetheoverlapofartandcraft.果然在否定论述“不能求之于”之后缺了肯定论述“而要求之于并非技艺品的那些艺术品所具有的特征,”使人感到有破无立之憾。此外,原文也并无“最典型”之词,而是非常明白地表示“唯一可承认为艺术品的东西。”

在《柏克莱的关系论》一节里,有段话说“如果两套法则都是通过经验而获得的,由此可以推出,我们只有通过研究我们的想象感受物才能知道心理学法则是什么。因此,我们不能一开始就肯定存在着什么样的物理学法则或心理学法则……”(译本第188页)

这段文字在前边说了两套法则,后边又点出了物理学法则和心理学法则,单单在中间只交待了寻求心理学法则的途径,显然又是缺了一项文字。参考原文是:

ifbothsetsof1awsarelearntbyexperience,itfo11owsthatwecanonlyknowwhatthelawsofphysicsarebystudyingourrea1sensa,andwhatthethelawsofpsycho1ogyarebystudy-ingourimaginarysensa.

果然是省略了“只有通过研究我们的实际感受物,才能知道物理学法则是什么。”两套法则相提就要求并论,若随意砍去一方,其行文逻辑也就自然受到损害。

可以看出,原作者擅于从两事并举或所发议论中展开自己的论述,这种双脚行走的思路强化了行文的严密逻辑和理论说服力,风格上倚重比较方法。这种成功的表述方法往往为译者所忽视,随时读到的是一只脚被砍去了。如谈及巫术艺术时说:“既然我们不再把巫术作为一个滥用术语加以使用,而且规定了它的涵义,谁也就不必因为用巫术来称呼他所尊敬的事物而有所犹豫。”(译本第74页)这里就砍去一个反衬句noone need fasten itupon things because he dislikesthem(谁也就不必因为他不喜欢一些事物而给扣上巫术的帽子)。顺便说一句,译者把这一章节的标题Thetwocontrasted(两者的比较)错译成“两者的差别,”恐怕也与忽视作者风格有关。

译本第186页说“我们发现某些感受物在将来会相互联系。”“‘发现将来会”近似奇谈,查原文为:

butitisonlyashorthandmethodofputtingwhat,ifex-pressedinfull,wouldtturnouttobeastatementaboutthewaysinwhichwehavefoundcertainsensatoberelatedtocertainothers,andinwhichweexpectlikesensatoberelatedinthefuture.这里把现在与将来并举展开,具有双层递进意昧,而译文却把两种时态搅在一起了。事实上将来会发生的事现在是无从“发现的”。这个时态双层递进句应作:“我们看到某些感受物与别的感受物相关联,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也预料类似的感受物之间在将来会相互关联。”

双层递进再繁衍为多重递进展开论述,构成原著精彩的文笔,我们在论艺术家与社会一章中就读到了:“我们并不发问,是什么原因使他成为一个画家,或使他现在仍然是一个画家;我们假定他就是一个画家。我们并不问他为什么要选那个素材,我们假定素材已经选定。我们并不发问,他看到素材是否就从中得到了一种审美经验,否则他就不会在画它了。”(中译本第309页)参考原文是wearenotaskingwhatledhimtobecome,orleadshimtoremain,apainter,weassumethatheinone;wearenotaskingwhyhechosethatsubject,weassumethesubjectchosen.Wearenotaskinghimwhathemeanstodowiththesketchwhenhaspaintedit,weassumethathecannotdecideuntilitisfinished.Weareask-inghimwhetherhegetsanaes-theticexperiencefromlookingathissubject,weassumethathewouldnotbepaintingitunlesshedid.译本在这里把原文中四步递进式中第三步砍去了,缺文为“我们并不问他,画下的草稿打算做什么,我们假定,要到画成后他才能决定。”

作者习用的双项对论式表述法,也常拓展为多项式排叙。有时还可见到这两种表述法的综合形态:“读者会记得,争论从来没有打算涉及宗教形式或巫术形式的悲剧,而仅仅想要涉及娱乐的一种形式的悲剧。”(译本第52页)查这一段文字原文为:

Thereaderwillrememberthattheargumentwasneverintendedtoconcernitselfwlthtragedyinitsreligiousormagi-calformtowhichitwouldbeWhollyirrelevant,stilllesswithtragedyasaformofartproper;butonlywithtragedyasaformofamusement.是由三个反项一个正项构成完整判断,这个多项式在译本中同样砍去了第三项。应当补上的缺文为:“两者与争论了无干系,争论更少于牵及真正艺术形式的悲剧。”

这些缺文都是在阅读中碰上疑点时参照出来的,即此就有二十多处。译事为一种语言转换,似乎来不得此种省事办法,恐怕还是得把一个“信”字先放在首位,来不得偷工减料的。

读书献疑

猜你喜欢
巫术译本术语
“讨厌”来自巫术用语
英译汉中第三人称代词的翻译研究
第三届“面向翻译的术语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征集)
专题前言:理解译本
神秘的地索拉诺“巫术市场”
西藏歌谣中的巫术心态
后来未必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