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民炯
近代科学形态的美学进入中国后,便滞留在哲学与文艺批评之中,游离于二十世纪日新月异的科学发展之外。而哲学的视野也不超出十九世纪以前的古典哲学。仅就十年动乱中心理学——二十世纪科学的宠儿(建立在大有成为带头学科趋势的生物学和生理学基础上)被斥为伪科学这一事,就值得我们认真反省。
李泽厚先生曾指出:“深层历史学(即在表面历史现象下的多元因素结构体),如何积淀为深层心理学(人性的多元心理结构)将成为今日哲学和美学的一大基本课题。”(见《美学》(三),《美学的对象与范围》)从而将美学的研究导向心理学。这是合乎世界美学研究发展潮流的。汪济生的新作《美感的结构与功能》“从一个新的角度对美学问题作了探索,由此而形成的体系使人感到耳目一新。”(本书全序)所谓新的角度就是把美感研究(从而也是整个美学体系)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从整体上把握美感结构(由此引进系统论,将现代科学融入美学,从而也融入哲学),在此基础上从历史的长河中连续地把握美感的功能。
《美感的结构与功能》首先提出了一元三层次的美感体系。作者将人体生理的十大系统分成三大部类:机体部、感官部和中枢部。机体部的感觉特征为:“都是内部感官产生的,而且这些内部感官所反应的,又都是机体组织内的物质过程是否协调的情况,”所谓快感便是这种协调。感官部(味、嗅、肤、视、听)有两个功能:通信和判断。通信在于使人了解触发感觉的对象,判断在于使人体验感觉程度(适合则是美感,过度或不及反之)。感官部比较机体部少了一中间环节,在直接接触外部物质世界中产生好恶感觉。过去许多人将味嗅肤与视听分而论之,曰:“实践性感官”和“认识性感官”,前者为快感、后者为美感。作者从引发机制的一致令人信服地论证了五大感官审美机制的一致,从而便从感应机制这一角度将五大感官统一起来,澄清了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
中枢部的功能是:处理各种感官送入的信息,协调主体与客观世界。人的精神活动集于此器官。如果把精神活动称之为反射,则可把所有的反射活动在逻辑结构上归为三个级别:第一级对应生命体的生理好恶;第二级相当于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第三级则是神经系统的理性活动。后一级是前一级的延长,呈递进关系,这里面潜含着历史的逻辑性(即进化论)。
在此基础上,作者区分了美感和快感,“由反射引发机制级别不同而区别开来的不同层次的快乐体验。”而美“是动物体(主要指其最高形态——人)的生命运动和客观世界取得协调的感觉标志。”
建国以来,理论界就美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这一问题展开了长时间的讨论。我以为,这些讨论过多地停留在思辨中,这就影响了理论的深化。汪济生同志从心理学的角度给出了一个颇有份量的论点:“客观中存在的美,其实都是感觉主体本质力量的内在价值尺度的相对稳定的对象化、物态化。”这一观点的阐述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也许已超出了美学界。
更进一步,作者从反射机制解释美感的“矛盾二重性”,将积淀等同于二级反射,从而将积淀的审美机制归入二级反射结构的感觉引发范畴。这无疑是富于创见的。
《美感的结构与功能》在横断面上描述了美感的结构(一元三层次论)。进一步,作者指出这个结构潜含着历史的逻辑。历史的发展构建了人的美感的心理机制。美感的三层次的递进延长和人体的按机体部、感官部、中枢部顺序的进化是一致的。作者从谋生与游戏这一角度探讨了构建的历史过程。
也许是篇幅所限,我以为,作者在这里过于匆忙了。如果能从人类学的角度把握人追求美这一进化序列也许会挖掘出更多的东西。如作者所说:“我们如果不凝固地看待人类的躯体结构,相信它还会向更高的完美发展,我们就应该信赖人类为自己今天美感结构的满足所作的追求,相信美感的指向和人类进化的指向天然一致。”探讨这一指向,做为人的自觉,与其从文艺心理学出发,倒不如从人类学和教育学来得更直接,更容易把握其真谛。
(《美感的结构与功能》,汪济生著,学林出版社一九八四年十一月第一版,0.4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