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土生
近五百年来,有关《哈姆莱特》的论文和专著,真可谓浩如烟海;各派文评家聚讼纷纭;舞台上演出也是五花八门,令人心迷目眩。《哈姆莱特》简直是一座“迷宫”,可进而难出。面对这座文学作品中的“米诺斯王宫”,我们不应当裹足不前;正该知难而进。十六世纪意大利文艺理论家卢道维柯·卡斯特尔韦特罗(LudovicoCastelvetro)有句名言说得好:“欣赏艺术,就是欣赏困难的克服。”①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应该去探索,寻找解决的办法。
关于莎剧《哈姆莱特》这个难题的探索,我认为应该从这个故事的起源和演变开始。在这方面,国内外的著作里还流传着一些知识性的错误。
十六世纪有关哈姆莱特的作品,文体不同,但都取材于丹麦历史学家萨克索·格拉马狄库斯②的《丹麦人的业绩》,即后人所称的《丹麦史》。根据这部史书记载,大约在五世纪之前,丹麦、瑞典、挪威等几个北欧国家互相仇杀,连年战争。丹麦日德兰半岛的前朱特族首领格温迪尔(Ger-wendi1)有两个儿子:长子霍温迪尔(Horwendi1)次子芬格(Feng)都是武艺超群,英勇善战的勇士;兄弟二人被丹麦国王罗里克(Roric)委任为保卫日德兰半岛的正副首领。霍温迪尔在与瑞典人的战斗中,杀死了劲敌瑞典国王科尔(Koll)和他的武艺高强的妹妹西拉(Sela),为国立了大功。罗里克国王把自己的爱女葛茹莎(Ge-rutha)嫁给了军功盖世的霍温迪尔。公主生了一个儿子,取名阿姆莱特(Amleth)。③
关于芬格杀兄,萨克索是这样写的:
芬格嫉妒兄长的鸿运艳福,下决心袭击兄长;机会来临时,他就谋杀了他。然后,他娶嫂为妻,残忍的谋杀加上了乱伦。④
有人说“日德兰半岛上的一个国王在宴会上被自己的弟弟芬根害死”,⑤又有人说“在旧故事里,新王是公开杀害老王⑥的”,⑦两说和萨克索的原文记载都有出入。
霍温迪尔被谋害后,阿姆莱特防止叔叔斩草除根,加害于他,就装疯自卫⑧,待机复仇。芬格指派了阿姆莱特少年时的好友,一个美丽的姑娘去诱惑他,安排他们在密林中相会。阿姆莱特在一位义兄的帮助下,得到了这位姑娘的真挚爱情;她不仅自愿委身于他,而且成了他在复仇斗争中的帮手。芬格的美人计失败后,又派人藏在葛茹莎的床底下,偷听母子谈话。阿姆莱特发现后,把那人杀死,碎尸煮烂喂猪。他向母亲发表长篇谈话,指责她的乱伦和改嫁,同时向她披露了自己装疯的真相和复仇的计划。儿子的劝说使母亲真心忏悔,她也成了阿姆莱特的得力助手。紧接着,芬格使出借刀杀人之计:他派了两名走卒押送阿姆莱特到英国,请他的好友英王处死阿姆莱特。出发前,阿姆莱特与母亲商定了一年后回国复仇的周密计划。在旅途中,阿姆莱特乘两个走卒熟睡之机,修改了密信的内容,使他们到英国去做了他的替死鬼;他自己依靠他那非凡的才智得到英王的宠信,被招为驸马。他按期回国后,在母亲的有力协助下,设巧计,用美酒、烈火、利剑杀死了芬格和所有的帮凶。复仇后的第二天,阿姆莱特发表长篇演说之后,“在一致热烈的欢呼声中,他被委任为国王”。⑨
阿姆莱特就任丹麦国王之后,率领三艘战船到英国看望妻子和岳父。英王得知他杀了自己的好友芬格,决心为芬格报仇。他也用借刀杀人之计,企图置女婿于死地。英王的王后刚刚去世,他想向才貌双全的苏格兰女王赫姆特露德(Hermutrude)求婚。这位女王对任何求婚者都要加以残酷的刑罚,许多不自量力的好色之徒都因此丧身。英王派阿姆莱特代表他去向苏格兰女王求婚。赫姆特露德得知阿姆莱特的不平凡的经历和特殊使命之后,热烈赞扬阿姆莱特的勤奋和机智。萨克索这样记载女王对阿姆莱特的赞扬和求爱:
芬格罪有应得,阿姆莱特依靠他那无与伦比的智慧所完成的业绩,人们怎么颂扬都是不过分的……她愿意把自己本人和她的王国都奉献给他。⑩
她没有等自己说完话,就投进阿姆莱特的怀里,紧紧抱住这位远方来的英雄不放。他们举行盛大的婚礼后,带着一个强大的苏格兰卫队来到英国。英王的女儿,阿姆莱特的第一个夫人真诚地支持丈夫与苏格兰女王结合,并向他表示:她爱丈夫胜过爱自己的父亲;同时提醒他要警惕她父亲的新阴谋。英王首先动武,派部队伏击阿姆莱特一行。在突然袭击下,阿姆莱特受了轻伤,忍痛率队还击;阿姆莱特依靠自己的大智大勇,在两位夫人及其卫队的全力合作下,经过苦战,打败了英军,杀死了英王,带着两位娇妻和无数的战利品,冲破惊涛骇浪,荣归祖国。
从历史上的阿姆莱特到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莱特》,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阿尼克斯特说:“哈姆莱特的故事到莎士比亚的时候已经流传了四百年”。
《汉姆莱脱》的题材取自丹麦人沙克逊·格兰姆克在第八世纪初期第一次记录下来的古旧传奇。
莫洛佐夫的《序言》首次发表于一九四一年。他所说的“沙克逊·格兰姆克”就是丹麦历史学家萨克索·格拉马狄库斯的不同译法。萨克索是十二世纪到十三世纪人,莫洛佐夫把萨克索的生卒年搞错了。不过他在四七年发表的《莎士比亚传》中纠正了这个错误。他说:
哈姆莱特的故事是在十二世纪末首次被丹麦的编年史家萨克逊·格兰玛狄克(即萨克索·格拉马狄库斯)记载下来的。
莫洛佐夫自己在一九四七年就纠正了他在四一年用过的错误材料,但我们有些同志至今还依据他原来的错误说法,在著作中一再引用。
从已有的蓝本看,哈姆莱特是十二世纪丹麦艾尔诺王官的一位王子,大约生活于一一五○年左右……。
这种说法显然不符合原始史料。
历史上的阿姆莱特故事究竟发生在何时呢?
萨克索在《丹麦史》中也没有说明阿姆莱特故事发生在何年何月。我在前面提到“五世纪之前”的说法,根据如下:
阿姆莱特的父亲霍温迪尔当过朱特族首领。各种版本的英国、丹麦史和工具书上都一致记载:古代丹麦的朱特族与盎格鲁、撒克逊两部族一起,在罗马帝国的军队从伦敦撤走以后,迁移到英国;时间是公元四○七年至五○○年间。
历史上的阿姆莱特从他青年时代开始,虽遭种种磨难,多次九死一生,但是依靠他的非凡的智慧和魄力,总是绝处逢生,化险为夷,具有强烈的传奇色彩。北欧人民一直非常喜爱这个动人的故事。在作家、文人记载这个故事之前,它一直在北欧人民中间广为流传。
现在我们来考察一下这个故事在作家笔下的演变和发展过程。
就目前所能找到的材料来看,最早出现后来被称为“哈姆莱特”的那个传奇人物名字的著作是《爱尔兰四个征服者的历史》(The Annals of Ire-land by the Four Masters,917),作者不详。这部史书记载了一个《阿姆贝莱斯的故事》(The Ambales Sa-ga);英国莎学专家伊斯雷尔·高兰茨
大约过了半个多世纪之后,
贝尔福雷写过诗和散文,都没有成功,只好以编辑和翻译为生。他以个人名义发表了他和鲍埃斯杜合译的七卷本《悲剧故事集》
根据以上事实可以看出:从历史上的阿姆莱特到莎翁笔下的悲剧,确实经过了很多无名和知名作家的创造性劳动。这个过程的真相同历史上的阿姆莱特真相一样,仍然是个谜。
贝尔福雷所收编的《悲剧故事集》是译自班戴洛等作家的作品。
这一正确意见在当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一直到了一九六九和一九七九年,牛津克拉伦登出版公司出版的英文版《法国文学词典》
在我国,最早指出莎剧与班戴洛小说的关系,第一个研究、翻译班戴洛小说的学者是钱钟书先生。他在《管锥编》中频繁地引用了班戴洛的作品来论证他的观点。一九八四年,他在《也是集》中公开发表了我国第一篇班戴洛小说的节译文,指出:
下面一篇译自马太奥·邦戴罗(Matteo Bandello)的《短篇小说集》,一部十六世纪意大利文学名著。中国研究莎士比亚的人会听说到它,因为《白费心力》《Much Ado about Noth-ing》和《罗米欧和朱丽叶》
钱先生发表《也是集》时,有关班戴洛的小说与莎剧的关系还没有人向我国读者具体介绍过。但是钱先生预言“中国研究莎士比亚的人会听说到它”。《也是集》出版一年多之后,吕同六同志翻译了班戴洛的小说《罗密欧与朱丽叶》,并在前言中论述了莎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与班戴洛小说的渊源关系,实现了这一预言。
综上所述,在莎士比亚之前,已经有诗人、历史学家、小说家、散文作家、剧作家先后把哈姆莱特的故事写进了他们的作品里。由此可见,不仅在十世纪之前,阿姆莱特的故事感动了无数的口头文学的创作者,使它在北欧人民中间盛传不衰;在十世纪之后,它激发了各个领域作家的创作热情,以它为素材,创作出反映他们各自时代精神的作品。莎士比亚在前人的创造性劳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了他的独创精神,大胆地改造了原故事的结局,虚构了很多情节和人物,为世界人民奉献了这部感天动地的悲剧;这是莎士比亚所有剧本中,思想内容最丰富、反映时代本质最深刻、揭露现实矛盾最广泛、人物性格最复杂、艺术成就最突出、后人争论最多、评价最高的一部不朽杰作。
①转引自《春泥集》,杨绛著,上海文艺出版社,一九七九年第一版,第105页。
②萨克索·格拉马狄库斯(SaxoGrammticus,一一五○—一二二○),丹麦最早的一位有影响的史学家、作家。他的拉丁文著作《丹麦人的业绩》(共十六卷,作于一二○○年前后,哈姆莱特的故事在第三——四卷)到了一五一四年才由克里斯蒂安·彼得森在巴黎出版。
③在萨克索的拉丁文原著中,公主儿子的名字是阿姆勒图斯(Am-lethus)。奥利弗·埃尔顿在他的英译本中,将他定名为“阿姆莱特”(Amleth,我国过去有“阿姆莱特”和“阿姆莱斯”两种译法。为了和后来的“哈姆莱特”译名相呼应,我采用“阿姆莱特”的译法)。
④《丹麦史前九卷》,萨克索著,奥利弗·埃尔顿译,伦敦大卫·纳特出版公司,一八九四年版,第106页。
⑤《莎士比亚传》,莫罗佐夫著,许海燕、吴俊忠译,湖南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四年第一版,第136页。
⑥在萨克索笔下,阿姆莱特不是王子,他父亲没有做过丹麦国王。阿姆莱特自己做过丹麦国王。是谁首先把阿姆莱特的身份由国王改成王子呢?这个问题有待继续调查研究,恳请同志们和各位前辈指点。
⑦《莎士比亚研究》创刊号,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编,浙江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三年第一版,第76页。
⑧在装疯问题上,莎士比亚完全忠于原始材料。他让哈姆莱特自己先后四次(见中文版《莎士比亚全集》第九卷第33、70、91、92页)向观众表白,他是装疯。杨周翰先生等编写的《欧洲文学史》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八五年版第204页上说的“一半真疯,一半装疯”;朱虹同志著的《英美文学散论》,三联书店一九八四年第一版,第13页上说的“或许是真疯”等两种说法都不符合莎剧原著的实际。
⑨《丹麦史前九卷》,第121-122页。当时罗里克国王还在世,也没有宣布退位。由谁来任命一个新国王呢?这是萨克索著作中自相矛盾的地方。
⑩《丹麦史前九卷》,第125—126页。
⑾同前书,第104—128页。
⑿引自《莎士比亚评论汇编》(下),杨周翰编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一九八一年第一版,第499页,以下简称杨编《莎评》。
⒀我国有些莎评著作就采用这一说法,参见《外国文学五十五讲》(上册),贵州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年第一版,第219页;《简明外国文学史》,林亚光主编,重庆出版社一九八三年第一版,第152页。
⒁转引自《莎士比亚戏剧集》(十二),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二年第一版,第507—508页。
⒂《莎士比亚传》(苏)M·莫洛佐夫著,许海燕、吴俊忠译,湖南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四年第一版,第136页。
⒃参见《辽宁师院学报》一九八○年第三期,第25页;《外国文学简编》,一九七七年修订版,第36页(此书未注明出版单位);《外国文学参考资料》(上册),穆睿清、姚汝勤编选,地质出版社,一九八四年第一版,第196页。
⒄参见《社会科学战线》,一九八三年第一期,第307页。
⒅参见《英国》,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编写,上海辞书出版社,一九八二年第一版,第42页;《人民的英国史》,莫尔顿著,谢琏造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一九五八年第一版,第17-19页。
⒆伊斯雷尔·高兰茨(Israel Goll-ancz,一八六四——一九三○),英国皇家学院文学教授,文科系主任,一九○二年到一九三○年,他一直是英国研究院特别研究员兼书记。
⒇参见《哈姆莱特》,爱德华·道登(Edward Dowden)编注,伦敦梅修因出版公司一九一九年第五版,《前言》,第11页。杰克·兰德尔·克劳福德(Jack RandallCrawford)认为这个故事是一首歌谣,主人公的名字叫阿姆莱德(Amhlaide),见克劳福德编注的《哈姆莱特》,耶鲁和牛津大学出版社同时出版,一九四六年第九版,第177页。
(21)哈罗德·詹金斯认为斯奈勃乔尔是九世纪人;约瑟夫·昆西·亚当斯认为是十世纪人。我采用亚当斯的说法。
(22)参见《哈姆莱特的渊源和历史》(The Sources And History ofHamlet)载于《哈姆莱特》,约瑟夫·昆西·亚当斯编注,霍顿·米夫林出版公司一九二九年纽约第一版,第335页。
(23)斯诺里·斯特鲁松(Snorri Stur-luson,一一七八—一二四一),冰岛诗人、历史学家。他的代表作《斯诺里埃达》,即《散文埃达》(The Prose Edda,埃达的含义有两种说法:有人认为,它的意思是“诗”;另一种意见认为它是冰岛南部学术中心,也是斯诺里生长的地方奥迪(Oddi)的变音),是北欧文学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被称为有关北欧神话和诗学的教科书。
(25)汉斯·萨克斯(Hans Sachs,一四九四——一五七六),德国十六世纪著名作家,一生写有诗文、剧本共六千零四十八篇。
(26)参见《哈姆莱特》(卷二),霍勒斯·霍华德·弗内斯博士编注,利平科特出版公司,费城和伦敦同时出版,一八七七年第一版,一九一八年第三版,第89页。
(27)弗朗索瓦·德·贝尔福雷(Franc-ois De Bel1eforest,一五三○——一五八三),法国文人。他的名字,我国过去有贝尔佛来、倍尔弗耳、贝尔夫、贝尔弗莱、贝尔福莱等几种不同译法。
(28)参见卞之琳先生的《<哈姆雷特>译本序》,载于《哈姆雷特》,卞之琳译,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五六年第一版,序言第7页;杨编《莎评》(下),第500页;施咸荣同志的《莎士比亚和他的戏剧》北京出版社一九八一年第一版,第79页;孙家
(29)这套《悲剧故事集》,虽有“悲剧”二字,但不是戏剧集,而是小说集,正如德莱塞的《美国的悲剧》不是剧本,而是小说一样。有些同志把《悲剧故事集》当成“戏剧集”,说什么“一五七○年,有位法国作家把它(指哈姆莱特故事)改编成剧本”(参见《英国伟大戏剧家莎士比亚》,赵仲沅著,商务印书馆,一九八三年第二版,第36页;又见《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朱维之、赵澧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一九八○年第一版,一九八四年第六次印刷,第98页),这实在是望文生义之误。
(30)这套故事集中有六十六篇译自班戴洛小说集,其余译自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其他作家的作品。
(31)引自《法国的班戴洛》,弗兰克·斯·胡克编著,密苏里大学出版社一九四八年第一版,第1页。
(32)这套故事第一集中有十三篇是从贝尔福雷的法文版转译的班戴洛短篇小说,其余译自班戴洛的意大利文。
(33)在英国,究竟是谁第一个把这位古代的丹麦国王定名为“哈姆莱特”?我尚未查清,请读者、专家们指点。
(34)关于原始的《哈姆莱特》的首演时间有两种传统说法:一是一五八九年;二是一五九四年。施咸荣同志在他的《莎士比亚和他的戏剧》(第79页)一书中采用后一种说法。现在有新的事实证明一五八九年之说是正确的。托马斯·纳希在一五八九年为罗伯特·格林的《梅纳丰》(Menaph-on)写的前言中就提到了这个旧剧本(参见《哈姆莱特》,哈罗德·詹金斯编注,梅修因出版公司,一九八一年伦敦和纽约第一版,第83页)。斯托尔博士认为,这部悲剧很可能创作于一五八八年(参见《哈姆莱特:历史和比较的研究》,埃德加·斯托尔著,明尼苏达大学出版社,一九一九年第一版,第3页(Hamlet:An Histo-rical and Comparative StudyBy Elmer Edgar Stoll)。
(35)《梅纳丰》是罗伯特·格林的一部文选,其中包括一个散文传奇《卡米拉向熟睡中的尤夫厄斯告急》和他的一部分抒情诗。
(36)菲利普·亨斯罗(Philip Hens-lowe,?——一六一六)的日记详细记载了一五九二——一六○三年间伦敦戏剧界的作家、演员的一些活动,各剧院的上演剧目和演出实况。英国莎学专家沃尔特·威尔逊·格雷格(WalterWilson Greg,一八七五——一九五九)把这份珍贵的史料编为三卷集出版(一九○四——一九○八)。
(37)托马斯·洛奇(Thomas Lodge,一五五七——一六二五),英国散文作家。他的散文传奇《罗莎琳德》(Rosalynde,一五九○)是莎士比亚的《皆大欢喜》的素材。他在《才子的不幸和世人的疯狂》一文中提到:“戴着面罩的鬼魂,象个卖牡蛎的老婆子在舞台上悲惨地高叫:‘哈姆莱特,复仇啊!”(参见《莎士比亚词典》,斯坦利·韦尔斯编,牛津大学出版社,一九七八年第一版,第98页)
(38)引自《世界名剧介绍与欣赏》,温祖荫著,福建教育出版社,一九八三年第一版,第46页。
(39)参见《托马斯·基德的作品》,弗雷德里克·斯·博厄斯等编注,牛津克拉伦登出版公司一九五五年第二版,第4—99页。
(40)萨克索记载的也只是古代的传说,而不是有案可查的历史文献。
(41)引自《哈姆莱特》,克拉克(W.G.Clark)和赖特(William AldisWright)编注、作序,牛津克拉伦登出版公司,一八七一年第一版,第V页。
(42)参见《牛津法国文学词典》,保尔·哈维和赫塞尔廷编著,牛津克拉伦登出版公司一九六九年第四版,第58页。
(43)参见《不列颠百科全书》一九七九年第十五版,第一卷,第783页。
(44)贝尔福雷搞翻译,态度也极不严肃;他任意改动原文,他的改动决不是锦上添花,而是狗尾续貂(参见《法国的班戴洛》第13页)。
(45)钱先生在十年内乱之前看过班戴洛小说集前三卷,其中没有哈姆莱特的故事。当时我国没有买到第四卷。钱先生一向治学极为严谨,没有亲眼看到的材料,决不下断语,因此没有提到《哈姆莱特》。
(46)见《也是集》,香港广角镜出版社,一九八四年第一版,第73页注6。
(47)引自《也是集》第61页。
(48)参见《罗密欧与朱丽叶》,班戴洛著,吕同六译,漓江出版社一九八五年第一版,第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