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病延年小周天行功法

1983-12-29 03:52尤松鑫
祝您健康 1983年4期
关键词:经气气海丹田

尤松鑫

小周天行功法是一种完全在自我意识控制下进行锻炼的气功保健方法,具有浅近易学、副作用少,而却病延年效果显著的特点。由于本功法综合应用了古代“吐纳”“导引”“按跷”诸法,既能保健养生,又可却病疗疾。笔者少年时代曾受蒋维乔老先生指教,练习此功;近十余年来,又于诊务之余,参阅有关文献,稍事探究,略有体会,现作如下介绍。

行功歌诀

周天行功效卓绝,自然松静是妙诀;

坐卧务令安与适,叩齿搅舌神乃集;

调息绵绵着意处,养得丹田暖暖热;

功中慎用四字诀,任督贯通莫急切,

收功更宜徐缓行,诸般揉擦勿草率。

功法要领

一、自然松静:我国气功源于道教,其鼻祖老子曾说“道法自然”,故“自然”两字在气功中被贯彻始终,而“松静”则是使功法归于“自然”的首要措施。行功一开始,即应着意让全身筋肉松弛,并收拢思想、排除杂念,力求“身心澄定”。为此,不妨可于坐定或卧稳之后,结合呼吸,默念“松”“静”数遍,即吸时念“静”,呼时念“松”,促使行功之初,在身心两方面即趋近所谓“清静无为”的境地。达摩《易筋经·内壮功》所称“逸静其身而勿劳,锁其意而勿驰”,也指此而言。可见“自然松静”也是各种气功均需遵循的法则之一。

二、存想不离丹田:明代养生专书《尊生要旨·存想篇》,把“存想”的含意解释为“默会神解”,实际上就是一种通过设想让自己处于某种意识状态的方法,相类于“自我暗示”。但气功中的“存想”必须恪守功法要求,循序前进,而且无不以“丹田”(本功法以脐下气海处为丹田部位)为核心而刻刻与之密切联系。如“吞津”时之“以意,目力同津送至脐下丹田”,调息中出现经气流动时之“从任脉撮过谷道,到尾闾以意运送……而至气海”,都是符合这种“存想”要求的。

三、“撮抵闭吸”掌握火候:功法练至一定深度,会产生任督两脉经气周流贯通的自我感应。对这种自我感应,练功者一般应预作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将有利于功法的步步深入进展。本功法中有所渭“撮抵闭吸”四字诀(下详),可以促进上述自我感应的产生,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急于求成。

附:小周天行功法经气循行线路(见左下图)

为易于了解掌握,且查考有据,现将功法中可能出现的经气循行线路均改用针灸经穴表示(实际上经穴仅为标记,而经气循行是呈柬带状的,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宽度)。

经气自气海(丹田)——长强(尾闾)——脊中(夹脊)——风府(玉枕)——百会(昆仑、泥丸富)——神庭(或印堂)[以下或直下素髎;或分作两股——左右目珠——左右承泣(眼下)——左右面颊]——舌尖(鹊桥)——天突(重楼)——膻中(绛宫)——复回原路入气海运行。(并见图示)

医疗保健范围

本功法除被广泛用作养生保健外,根据资料表明,对高血压病,肺结核,消化性溃疡,胃下垂,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肝炎,子宫下垂,各种神经衰弱所致失眠、遗精,阳痿等,均有良好效果,并还被试用于各种久治不愈的疑难慢性疾病。

行功步骤及方法

一、姿势:本功法多采用“和尚打坐”方式,称“盘膝坐”或“跏坐”。其中又可分“双盘膝坐法”“单盘膝坐法”“自然盘膝坐法”三种。“双盘膝坐法”要求用手将两足相扳,使之交互架压于对侧腿上,属佛教正规“珈坐”法。使用此法双膝均着落于坐耨之上,故十分平稳,但腿足绞压,即年幼者初学,也不无困难。有人还认为,此法本身对气血流通不利,也不属我国传统坐法,故无需强调采用。“单盘膝坐法”,为我国道教所固有,坐时两腿一上一下,一腿曲居于下,足心朝上,一腿置其上,腿股压于下腿之足躁处,足掌则翻至下腿大腿上,足心也朝上。练功过程中,两腿位置可适当交换。由于此法坐时也相当平稳,耐得久坐,且易于施行,故被认为是较好的一种坐法。“自然盘膝坐法”更为简单,只用两小腿相互交叉,曲置于对侧大腿下即可。此法可供初学或年龄稍大者采用,因坐时身躯易见倾斜,不耐久坐,但如能不时留意纠正,收效也属满意。此外,尚有“平坐法”,即用普通凳椅坐稳,双脚平行着地,两足距离大致与肩宽等。无论何种坐法,均应力求安稳、舒适。上体宜端正,胸微含,腰松垂,脊柱中正上拔。这和太极拳“含胸拔背”的要求是一致的。此时两手则自然下垂,左右一上一下,以虎口相交,手心向上,置小腹前,并微微贴子脐下。坐式除平坐法外,初学两腿均易见麻木,这时可适当交换位置,或将腿松开片刻,待恢复后再练,或就此进入收功。对此情况往后会逐渐趋向适应,使麻木出现时间后延,多有可坐至半小时以上者。于坐法之外,更有卧法可供选用。卧法行功,以《备急千金方·调气法》所载较为简便实用:“仰卧,床铺厚软,枕高下共身平,舒手展足。”两足可略分开,足尖自然向上,两手则以虎口相交后,手心向下,轻置于脐下丹田处,也可以自然垂下,置于两腿侧,离身一拳左右。卧式行功对年老体弱及病后之人尤为相宜,而一般人如遇外出旅行,亦可使用,因为此时同室每有多人,取坐式练功,难免为人所见怪,若改用卧式,便与入睡无异(这时可仅练调息法),即同寝者也不易察知。然而,卧式行功容易昏沉,会影响效果,应加注意。

二、澄定身心叩齿法;当坐稳或卧定之后,便应进一步集中思想、排除各种杂念。此时宜双目轻闭,口自然合拢,舌抵上腭,使呼吸趋向平和,然后专心一意做上下牙齿相互均匀叩击动作,共36次。由于结台数数,对“止杂念”“集身神”会有帮助。此外,“叩齿”对牙齿、牙床及咀嚼肌均是一种运动,故有固齿,防龋等作用。叩齿法更可单独使用,因曾载于《抱朴子·内篇·杂应》,又称“抱朴子牢齿法”。据《颜氏家训》作者颜之推说,此法确实有良效:“吾尝患齿,摇动欲落,饮食冷热,皆苦疼痛,见抱朴子牢齿之法……行之数日,即便平愈,今恒持之。”

三、赤龙搅海吞津法。叩齿之后,接着便练“赤龙搅海内外36遍”。“赤龙”,即指舌而言,“搅海”,就是用舌在口腔内旋转,先齿内,后齿外,顺时针、反时针各18~36次。按功法要求,在舌旋转的同时,应双目闭合,使眼球随舌作相应转动。这在初学会有一定困难,不妨也可分开来练。“赤龙搅海”时,口中唾液大量分泌,宜随口咽下,称作“吞津”。咽时要以目“内视”,用意将津液“送达”丹田。这一功法能大大增强消化机能,而眼球运转则有助保养目力。

四、调息法;此处之“息”是指用鼻进行的呼吸。“赤龙搅海”练过,便应恢复舌抵上腭,开始“静心数息”。行功中对“息”的要求较高,要“不喘不粗“绵绵若存”,做到呼吸逐渐变得细缓深长、均匀而自然,并随时存想“息息归元”,即全神贯注于气息在丹田中的出入。为了使调息在数量和质量上得到一定保证,也要运用“数息”。过去主张要静心默数至360“周天数”,实行起来往往有困难,易为“杂念”打

断,比较切实可行的,还是以10为单位数,如此“从一至十,从十至百”地默数过去,收效较好。所谓“心无杂念”,并不是象睡着那样什么都不想,而是在默数鼻息的同时,着意存想气息在丹田的活动。如吸气时,便存想丹田中有气徐徐升至脐上乃至胸中,呼气时,又即缓级回沉丹田。经反复练习,随着功力加深,“丹田,之气”便会日益充实,并逐渐感到丹田发热、聚有“气团”,乃至出现“振荡”等等。由于调息被认为对中枢神经具有重大调节作用,能从根本上改善人体内脏的功能,故而在功法中处于关键位置,宜加倍用心。

五、撮抵闭吸法;此法又称“四宇诀”,当练功至一定深度时,可用以协助一鼓作气“打通”任、督两脉。但施行这一功法,一般应在开始练功后8个月左右为宜。届时每值练功入静后,会感到丹田有气流抵撑或鼓荡,并于吸气时感到气流不再向上腹升腾而向会阴部或尾骶长强处透迫。这也可以说,就是着手练四字诀的成熟条件。于是,当吸气对丹田气流透迫会阴或长强之际,便轻轻地“撮”,即如忍大便状提撮肛门,这样气流就会经会阴或长强沿脊柱上行;接着就用“抵”,即以舌尖稍带劲抵上腭,气流便可继续上升,透过脊中;随后即“闭”“吸”并用,双眼略紧闭,双目往上视,并保持吸气状态,气流便可直透后项之风府,紧接着再将双目由上视经前而转为下视丹田,并开始呼气,即可感气流经由头顶之百会,流,向神庭。这时或直下鼻尖之素髎,或分作两股,经双目珠顺面颊向下循行。气流无论由素髎直下,还是分作两股,均进入口内,流至舌尖(气流于此由督脉流向任脉),然后流过颈前之天突,经胸前膻中,直达气海(丹田)。如丹田之气充足,上述循环会继续进行,可昕其自然;否则应稍作停歇,再用四字诀行功,一般以三次为度。行功中唾液增多,也应分口咽下,意送丹田。往昔称尾骶长强、腰背脊中、后项风府三穴为“三关”,有“三关一通,百病全消”之说,不免有点过分,但也由此可知,当练功进入此阶段时,人体之健康状况可以有多大改观了。

六、收功法:练过四字诀,或尚未进入该阶段,只是练过调息法后,便可转入收功。这时须徐徐舒放手足,静坐片刻,然后用左右手各擦丹田81次,使经气最后集聚,做到“气息归根”。此法又名“金丹秘诀”,能强精固肾,对男子遗精、早泄、阳痿,女子痛经,带下有良效。然后可将两大拇指中节背侧相互擦热,自内向外拭目14次以去火明目,再上下擦鼻两侧36次以润肺;接着可用掌心擦耳14遍,并再紧按耳道,以食指压中指上,弹击枕后双侧高骨36次,名为“鸣天鼓”,随之再挤压、开放耳道三次,振动鼓膜,会有保护增强听力功效,并可治疗慢性中耳炎。然后可用双手擦面14遍,悦泽颜面,再擦后项风府穴,左右手各24次,以改善脑部血液循环。随后可擦腰眼91~180次以补肾,再伸直双足,以手前攀足趾数次,舒伸筋骨。最后用左手心对右足心,右手心对左足心,以另一手扶持足掌,各用力揉擦91~180次,能健步、强筋骨、除腿膝痛等。以上诸法,除揉擦丹田外,其余均可根据练功者自身情况选择施行。

注意事项

一、必须持之以恒进行锻炼,可以每日清晨及临睡前各练一次。每次练功以20~30分钟为宜。初学者时间可短些,往后逐渐加长,但也不必过分。以往有“以坐代睡”的说法,并不符合生理规则,无需仿效。

二、练功者应精神达观,情绪保持稳定。行功虽仅需一席之地,但环境要安静,尽量避免外界干扰。取坐式行功,应注意保暖,因功中常会微有汗出,易受风邪,可以宽敞衣被披复。饱食、过于疲劳、暴怒之后,急性病期间,应暂停练功。

三、练功后食量会明显增加,应稍加节制,逐步递增,并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性生活也应节制,为增强功效,初练也可禁欲2~3月。

四、本功法大致属“静功”范围,不要求功中出现自发动作,学者如欲增加运动量,可配合太极拳、易筋经,八段锦等锻炼,可望相辅相成,增强效果。

五、任何锻炼方法,都不可能是“万应灵丹”,对有病者,在练习本功法同时,也不应排斥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以免延误病情。

猜你喜欢
经气气海丹田
Effect of intradermal needle at five-zang Back-Shu points on treatment of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人体经脉养生律
基于磁共振成像的气海俞穴针刺深度研究
少林内劲一指禅丹田功(三)
少林内劲一指禅丹田功(三)
少林内劲一指禅丹田功(一)
防“春困”,这些穴位按起来
人体经脉系脏养生律
唤醒丹田方法之我见
谢强“通经接气”理论的临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