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社会主义的高等学校里,还存在着无产阶级教育方针、路线和资产阶级教育方针、路线之间的斗争,青年学生究竟接受哪个阶级的教育,成为哪个阶级的接班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施啸竹同志写的《青年学生面前的两个熔炉》一文,对这个问题作了深刻的分析。
关于李秀成是农民革命英雄还是农民革命叛徒的争论,是大是大非之争。为了帮助青年在这场大辩论中,划清敌我界线,接受一次深刻的革命气节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本刊本期发表了王青林等同志写的《这是一场要不要革命气节要不要历史唯物论的大辩论》。
本期还刊登了两位工农青年批判杨献珍同志的“合二而一”谬论的文章。
资产阶级思想是无孔不入的,而且常常通过日常生活腐蚀我们的青年。因此,青年应该怎样看待生活问题,要不要在生活上也革命化?怎样在生活领域里进行“兴无灭资”的斗争,这是很值得讨论的问题。本刊这一期开辟了《在生活领域里也要“兴无灭资”》的拦目,希望大家踊跃发表意见。
本期报道了共青团员、民兵班长周金龙活捉盗窃犯的英勇事迹。
关于“青年应该怎样看待《三家巷》和《若斗》这两本小说?”的讨论,本期继续发表了陈德荣等同志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