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安卓版下载
时政综合
商业财经
文学小说
摄影数码
学生必读
家庭养生
旅游美食
人文科普
文摘文萃
艺术收藏
农业乡村
文化综合
职场理财
娱乐时尚
学术
军事
汽车
环时
2012年1期
新文学评论
订阅
上一期
下一期
浏览往期
卷首语
几句想说的话
作家语录
漫话小说
——在鲁迅文学院作家班上的讲演
重审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主持人语
“中国问题”的深切触摸与思考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小说主题的一个侧面
网络浏览时代的第八届“茅奖”及其争议
——兼谈网络浏览时代的阅读问题
“知识分子写作”的终结
——从《你在高原》谈起
“纯文学意识形态”与“茅奖”的转型及其隐忧
茅盾文学奖的核心价值与评奖导向
——从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的评选说开去
诗人档案·食指
主持人语
读诗断想
我感悟到的中国诗学艺术的特点
写给美国读者*
先驱者归来
——英译《食指诗集》*序言
新文学史家访谈录·黄修己
“干货”、证据和理论、阐释
——黄修己先生访谈录
未名论坛·历史叙事的反思
主持人语
现代性与主体性的探求、错位与混杂
——作为一代知识分子心史的《文明小史》
倾听河流深处的秘语
——苏童《河岸》与“后先锋”时代的历史书写
朴素而“优雅”的写作
——论毕飞宇的《推拿》
被凝视的阴性中国
——20世纪90年代大众文化文本中的“武则天”形象透视
中国新文学学会第27届年会论文选载
从“革命”到“历史”:革命历史题材作品重心的必要转移
“冷战”中的英雄塑造与意识形态
——谈谈“十七年文学”的英雄形象塑造问题
“日常生活”的幻象
——《银城故事》与辛亥革命历史阐释
名家序跋
说者与被说者,相通着的境界和操守
——读《说戏》
中国新文学在海外
我与日本的现代中国文学研究
中国现当代旧体诗词研究
论抗战时期的旧体诗
梁披云《雪庐诗稿》的三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