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4期
刊物介绍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是由上海理工大学主办的理工科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报道系统科学与复杂性科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光电信息与计算机科学、机械材料科学、生物医学科学、传媒出版科学以及基础学科(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学术研究和科研实践成果。面向国内外高等院校教师、研究生及其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科研人员。被CA、AJ、Scopus等数据库收录,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荣获1999年上海市高等学校优秀自然科学学报一等奖、1999年全国优秀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及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二等奖、2004年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及优秀编辑出版质量奖、首届上海市高校特色科技期刊、2013年上海市期刊编校质量优秀奖。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大学英语教育改革之我见
- 教育信息化新常态下通用商务英语演讲能力培养
——“多模态-多媒体-多环境-多资源”模式研究与实践 -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模块化教学
- 毛泽东诗词英译中关于“天”的翻译研究
- 译者主体性内外因素于科技翻译之体现
——以物理文本为例 - 日本内外文化现象对中日互译中日语表述的影响
——以被动形式为例 - 原型释义法对外语学习者语义网络构建的积极意义
——兼评《新牛津英语词典》 - 输入强化对习得英语方式副词位置规则的影响
- 社会修辞学视域下的巴赫金对话理论研究
- 死之“思”
——《蛙》与《时时刻刻》的比较阐释 - 精神缺失与自由觉醒
——詹姆斯·乔伊斯短篇小说《泥土》的功能文体学分析 - 诺贝尔科学奖与我国科学文化建设
——来自屠呦呦获诺贝尔奖的感悟与思考 - 论创业教育对我国创新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 高校公共体育课“2S”教学理念的提出与实施
- 上海市体育旅游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
- 高职院校“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类型及建设重点研究
- 关于大学理论课与实验课结合的探究
- 美国文化渗透与近代中国教育
——沪江大学校园演讲述略 - 刘湛恩职业指导思想的现代科学性及启发
- 第13届华东六省一市外语论坛在宁成功举办
-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8卷第1~4期总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