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大陆

  • 1954 年,蒋介石曾秘密回大陆
    何事从台湾秘密回大陆?蒋介石通过照片发现,1954 年蒋介石秘密回大陆在平阳民间,一直流传着宋美龄曾到过浙江南麂岛并在此居住的说法,但却没有确凿的史料依据。1986 年,国民党原中央委员张招堆受平阳县文物馆工作人员吴招廉之托返台核实。张招堆从温州泰顺籍同学章春处了解到,1954 年5 月,蒋介石曾在蒋经国和时任台湾“国防部长”俞大维等人的陪同下,前往上下大陈岛和南麂岛巡视防务,慰问国民党驻军。章春是黄埔军校第17 期毕业生,曾在国民党南麂游击部队任职,并兼

    新传奇 2022年30期2022-08-18

  • 顾维钧至死不渝的中国心
    情况并且邀请他回大陆看一看。毛主席还要我告诉他统一祖国是海峡两岸爱国人士的共同意愿。我于这年10月5日在纽约顾老先生女儿住所拜访了他并共进晚餐……他极有兴趣地问了大陆许多情况,但却回避了访问大陆的邀请。一年前我们刚刚取代台湾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在此时计划访问大陆的确时机尚不成熟。可惜的是,一直到1985年11月顾老先生逝世,他都未曾有机会回到故土亲眼看一看家乡的变化。10月9日,我从纽约刚到北京,马上接到通知,要我第二天晚上去主席那里汇报与顾维钧会面

    华声文萃 2022年5期2022-06-01

  • 顾维钧至死不渝的中国心
    情况并且邀请他回大陆看一看。毛主席还要我告诉他统一祖国是海峡两岸爱国人士的共同意愿。我于这年10月5日在纽约顾老先生女儿住所拜访了他并共进晚餐……他极有兴趣地问了大陆许多情况,但却回避了访问大陆的邀请。一年前我们刚刚取代台湾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在此时计划访问大陆的确时机尚不成熟。可惜的是,一直到1985年11月顾老先生逝世,他都未曾有机会回到故土亲眼看一看家乡的变化。10月9日,我从纽约刚到北京,马上接到通知,要我第二天晚上去主席那里汇报与顾维钧会面

    文萃报·周二版 2022年15期2022-04-13

  • 向生活汲取创作营养
    来有的人能盼到回大陆探亲,有的人却一辈子回不到大陆,甚至阴阳两隔。一提起往事,当事者泪如泉涌!小时候母亲讲给我听胡琏掠兵的事时,曾提起另一个故事:一个邻居碰到胡琏的军队抓壮丁,差点被抓到,在逃跑中经过伯公庙,碰巧官兵摔一跤,邻居赶紧跑,逃过一劫。我总在想,能否借助儿童文学讲述这段充满着悲欢离合的时代故事?这个念头冒出来后经常在我脑海里浮現。我应该用第一人称还是第三人称讲述?要塑造怎样的人物形象?要将故事放在哪个时代背景下描述?要借助哪些地方特色物品作为道具

    少男少女·小作家 2022年1期2022-04-12

  • 老宅里的欢笑声
    济很不景气,想回大陆家乡来发展,希望我们这些亲戚能出出主意、帮帮忙。我们一听,心里充满了骄傲。奶奶是大户人家出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曾当过老师,她的娘家人很多去了台湾。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两岸通航后,她叔叔和哥哥回来探亲,经济上给了我们家不少帮助,老一辈相继过世后,彼此的后代联系就少了,借这个机会,又可以重续血脉亲情了……大家七嘴八舌,有说有笑,话题百出,聊着过去,展望着未来,不知不觉已金乌西坠,玉兔东升,愉快的一天,就这样悄悄溜走了。然而还未离开,众人就

    牡丹 2022年19期2022-02-23

  • 张学良与邓小平的两次交往
    大心愿,就是想回大陆特别是到东北看一看。1991年初,张学良从台北打电话给美国国会图书馆中文部主任王冀,请他去台北,说有事相谈。王冀是原东北军高级将领王树常之子,1949年去美国留学后定居美国。从“文革”中期开始,他多次往返于美国与大陆之间,与外交部、国台办、总参谋部等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接到张学良的电话后,王冀立即飞到台北。见面后,张学良对他说:“我打算回大陆老家看看,去东北给父老乡亲认个错。你能不能去大陆帮我先打个招呼?”王冀感觉此事非同小可,追问了一句

    新传奇 2021年32期2021-09-22

  • 穿着的变化
    形势,开放老兵回大陆探亲。那年年底,一名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去了台湾的姓彭的先生携妻子回大陆探亲,一时间在家乡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一天,我妻子从集镇买东西回到家,一脸诧异地告诉我:“今天在街上看到一男一女,穿着打扮得像妖怪,引得许多赶集的人围观。”事后得知,其实那位彭先生穿的只是一套深灰色西装,他妻子也就是一身红绿相间的外套。我笑了笑对妻子说:“你这是少见多怪。不久的将来,我们也会有那样时髦的穿着。”妻子听了却一本正经起来:“我才不信。能有今天这没缝缝补补的衣服

    老友 2020年11期2020-11-28

  • 紫藤花开
    亲的遗言,决定回大陆偷偷挖出宝贝。经过一番准备,二狗谎称要出国旅游,其实却回了大陆。他几经周折回到家乡,却发现自家的房子早已成了晾晒粮食的稻场——平整的地面被石磙碾得溜光,别说紫藤,连根野草也没有。场地这么大,真是“狗咬刺猬无处下口”。二狗不甘心离开,在稻场边的大树底下愣愣地站了好一会儿。他的怪异行为引来了村中小孩围观,二狗怕被人认出来,忙掏出糖果散给小孩,趁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分抢糖果,二狗匆匆离开,带着一肚子失望回了台湾。转眼又过了几个月,大狗不断听说身边

    故事会 2020年13期2020-07-07

  • 86岁老作家忆柏杨二三事 手稿、骨灰终回大陆
    部分骨灰得以返回大陆。周明与柏杨、张香华夫妇的友谊从1987年在香港开会结识后开始,此后的20余年,双方常有书信往来。柏杨把文物文献捐赠给大陆“2006年,柏杨先生把他的文物文献资料一共56箱、11745件都捐赠给中国现代文学馆,这件事在当时影响很大”,周明回忆。此事缘起2006年的电话聊天中,张香华说柏杨状况不太好,今年已经几进几出医院,甚至还报过病危,大概要考虑一下身后事了。“我当时就建议她,如果能把柏杨先生的东西捐给中国现代文学馆一部分的话,绝对是一

    北广人物 2020年12期2020-04-01

  • 台商“投票过年包机”被拒绝
    1月25日期间回大陆。第二种方案是往返两次,返台投票后回大陆,隔一周再返台过年。两种方案的重点就是,“投票日当天人要在台湾”。在票价上,以最热门的上海往返台北为例,只需要3600元人民币,确实是史上最便宜。但随着台湾选举热度升高,台商返台投票意愿大增,最近却发现优惠票数量非常有限。上海台协副会长胡兴中称,这波释出的优惠票几乎全部卖光。两岸航空界人士透露,共12家航空公司参与“投票绑过年优惠票”方案,价格最优惠的是10家大陆公司;台湾华航与长荣则用“双11”

    环球时报 2019-12-102019-12-10

  • 老兵的两个故乡
    不起。我曾想过回大陆看看你们,但我非常担心,回到家乡,见到你们,老天爷会让我一病不起,会让我死在大陆,而我将再也无法回到台湾,再也见不到我在台湾的子孙了。我也想过,如果有一天我回到大陆,会不会想听《二泉映月》呢?可能会吧,或許到那个时候,《二泉映月》里的泉水和月亮,会在我心里变成台湾的泉水和月亮,我会深深思念那座岛屿——我的第二故乡。我已经饱受过一次别离的滋味,那次别离,让我整整唏嘘哀叹了50年,所以我不想再经历一次别离,一次已经足够。我非常害怕老天爷惩罚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2019年8期2019-01-19

  • 韩团解散,“中国台湾赖冠霖”回大陆
    在团体解散后将回大陆发展,由于他此前多次称呼“中国台湾”,因此他的举动也在两岸引发关注。台湾东森新闻网1日称,韩国人气团体WannaOne从真人秀节目中脱颖而出,11名成员来自不同经纪公司,身为“限定团体”活动仅1年半,合约在2018年12月31日正式到期。几名成员在新的一年爆出最新动向,其中台湾籍成员赖冠霖1月将进军大陆演戏。亲绿的自由电子报1日称,赖冠霖在表态“中国台湾”后在大陆的人气急速飙升,不少网民赞他“三观够正”。报道还称,赖冠霖被爆“回国(指大

    环球时报 2019-01-022019-01-02

  • 两岸婚姻露出两大迹象
    弃台湾籍想一家回大陆”的新闻。台湾中时电子报9日称,据统计,自蔡英文2016年上台以来,两岸联姻数量持续下降,注销台籍、搬往大陆的台湾配偶也越来越多。台“内政部”统计显示,到今年3月底,台湾累计新住民人口为53万,其中陆配近34万人。自2003年台湾实施婚前面谈制度后,每年大陆及港澳地区配偶移入约1.1万人,但2016年降至9800人,2017年下探到8200人。据中时电子报9日报道,“中华两岸婚姻协调促进会”会长钟锦明称,以他所观察的经验来看,原因主要有

    环球时报 2018-10-102018-10-10

  • “乡愁”老人余光中逝世
    余光中首次应邀回大陆。虽然回的不是故乡,但他看到北京的胡同、故宫和梁启超故居,还是觉得十分亲切。余光中真正回故乡是在2000年,当他第一次回到阔别多年的母校南京大学,他感慨万千。20余年来,余光中共回大陆60余次。他到了山东、湖南、湖北等很多“小时候都没去过的地方”,写了许多返乡的诗。他说:“大陆变了,人口多了,道路也顺了;故乡的菜、方言还保留着,可是有些自然环境已经改变。”余光中擅长写诗、散文、评论及翻译,自称为其“四度空间”。多年来,余光中笔耕不辍,在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2018年8期2018-04-26

  • 余光中:带着《乡愁》离开 故事留人间
    2年才首次应邀回大陆。他的著名诗歌《乡愁》,在海内外华人间广为传诵。诗人生平:曾阔别大陆40余年 《乡愁》被广为传诵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10月21日生于南京,抗战时期在重庆读中学。1950年他随家人迁居台湾。1971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里写下《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晚晴 2017年12期2018-01-15

  • 张学良侄女:大伯“一生没踩在点上”
    因素,终始未能回大陆一趟。张闾蘅是张学良五弟张学森的女儿,全国政协委员,在香港经商。由于张学良的子女都不在身边,1967年以后,张闾蘅与妹妹张闾芝便成了张学良最亲密的家人。直到2001年张学良在夏威夷去世,张闾衡一直陪伴在他身边,见证了这位传奇将军的后半生。“他是一个喜剧人物,却活在悲剧里面”,在张闾蘅眼里,大伯张学良性格活泼,但一生坎坷,在没有自由的日子里以苦为乐。宛如生活在“鸟笼”中张闾蘅回忆,大伯是张家的长子,与我父亲为同父异母的兄弟,但年龄悬殊甚大

    新传奇 2017年39期2017-11-15

  • 沈从文的遭遇
    ”改革开放后,回大陆访问的海外游子越来越多,其中有很多是沈从文过去的朋友、学生,他们回大陆时,都想见见沈从文,然而,却几乎没有人知道“沈从文”这个人。作家聂华苓回忆说:“1980年我们又去大陆旅行,到了北京仍说想见沈从文,我把他的名字写在一张纸上,大概我写得太潦草了,负责去传话的人竟回来跟我说‘找不到沈从又这个人!原来,他把‘文字看成‘又字了。”马逢华在《敬悼沈从文教授》中回忆道:“1979年春天我应邀参加华盛顿州国际贸易访问团,准备5月间到北京一行……我

    杂文选刊 2017年1期2017-01-07

  • 二泉
    不起。我曾想过回大陆看看你们,但我非常担心,回到家乡,见到你们,老天爷会让我一病不起,会让我死在大陆,而我将再也无法回到台湾,再也见不到我在台湾的子孙了。我也想过,如果有一天我回到大陆,会不会想听《二泉映月》呢?可能会吧,或许到那个时候,《二泉映月》里的泉水和月亮,会在我心里变成台湾的泉水和月亮,我会深深思念那座岛屿———我的第二故乡。我已经饱受过一次别离的滋味,那次别离,让我整整唏嘘哀叹了50年,所以我不想再经历一次别离,一次已经足够。我非常害怕老天爷惩

    雪花 2016年5期2016-12-13

  • 分合
    湾当局允许老兵回大陆探亲,男人是最早一批回来的,两个白发老人终于会合。男人在漫长的岁月里写下的诗句:“何日乘风归去也,苏公堤上会伊人。”一朝成真。这一分,分了40年,然而从这一刻起,他们就不再分开,整整20年,他们手牵着手,出双入对,无论散步、游湖、登山,还是买菜、理发、看病,都在一起,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们的死,也只相差几个小时。是曾经的大分大合,是时间和空间堆积了情感,造就了深爱。这样的爱,今天还会有么?有个男孩在网上发帖子:女朋友要去美国进修,我们将

    情感读本·道德篇 2016年10期2016-11-05

  • 卢作孚故居
    安排,他自香港回大陆,为新中国航运事业作出巨大贡献。Former Residence of Lu ZuofuFormer Residence of Lu Zuofu was a tile-roofed house with two floors, that was built in late Qing Dynasty in the Banana yard of Hechuan’s Cultural street, with an area of 900 s

    重庆与世界 2016年6期2016-10-09

  • 陆客惨死被爆与司机“家事”有关
    因此决定带孩子回大陆,苏明成与妻子爆发严重口角。他因此在驾驶座上一口灌下事先准备好的烈酒,又将汽油洒在饮水机和配电盘上,导致车内发生火警,让车上乘客尽数葬身火海。事发后,苏父表示儿媳妇已带3个孩子回大陆,永远不会回来了。 三立新闻网称,苏明成拉全车陆客陪葬,据悉与苏父有很大关系。苏父是台湾人,20多岁时被强迫送往大陆参加内战,遭解放军俘虏,之后在当地娶妻生子。苏父为表示自己对中华民国的认同,将孩子取名苏忠华(苏明成的原名)。1964年苏父一个人偷渡回台,

    环球时报 2016-08-112016-08-11

  • 肯尼亚突审突放台湾诈骗犯
    骗嫌犯将被遣送回大陆”,台湾“外交部”5日上午宣布的这一消息令岛内政界紧张了一天。台当局这天不断向大陆喊话,希望大陆“不要伤害台湾人民感情”。与当局的态度不同,在经过台湾诈骗犯从他国返回台湾后被释放的先例,台湾社会对此事显得更理性。台湾《联合报》称,民间已有认同大陆严法可吓阻这些嫌犯的声音。5日晚传来消息,肯尼亚法院判这5人无罪,台媒说他们将遣送回台,令岛内松了一口气。据台湾《联合晚报》报道,肯尼亚5日对40名大陆和台湾电信诈骗嫌犯进行判决,其中5人为台湾

    环球时报 2016-08-062016-08-06

  • 来自香港的爱
    同去香港旅游。回大陆的那一天晚上,爸爸妈妈带着我来到巴士站等巴士。天异常的冷,淘气的“风孩子”正忙着跟天上的弯月捉迷藏,一不小心,“撞”着了我。爸爸妈妈买饮料去了,剩下我一个人在原地哆哆嗦嗦地站着。在我前面的奶奶投来了关切的目光,她问道:“怎么了,小朋友,很冷吗?”我点了点头,但马上又快速地摇了摇头,说:“没,没事。”我不想让这位陌生的奶奶担心。我用嘴巴呼出哈气暖着冻僵的小手,热气在灯光下变成了一团白雾,真的好冷!奶奶注意到了我的动作,猜想我的手麻木了。于

    快乐作文·高年级 2016年11期2016-05-30

  • 张学良晚年差点回大陆
    李华“西安事变”名将张学良自1949年被蔣介石带往台湾后,再也没有回过大陆。事实上张学良非常希望在有生之年访问北京和沈阳老家。尤其是在李登辉上台,解除禁令,恢复他的自由后。但他有个顾虑,那就是怕李登辉不放行。毕竟当时两岸关系很微妙,自己刚被解禁就提出去大陆,可能会惹李登辉不高兴,因此他决定先不通知李登辉,等联系差不多了再告诉李登辉,他认为李登辉到时也很难对他说不。于是他通过密友王冀穿针引线,与有关部门私下沟通,希望大陆领导人能写封邀请函,认为只要拿到邀请函

    文史博览·文史 2016年5期2016-02-11

  • 台湾老兵的两个故乡
    不起。我曾想过回大陆看看你们,但我非常担心,回到家乡,见到你们,老天爷会让我一病不起,会让我死在大陆,而我将再也无法回到台湾,再也见不到我在台湾的子孙了。我也想过,如果有一天我回到大陆,会不会想听《二泉映月》呢?可能会吧,或许到那个时候,《二泉映月》里的泉水和月亮,会在我心里变成台湾的泉水和月亮,我会深深思念那座岛屿——我的第二故乡。我已经饱受过一次别离的滋味,那次别离,让我整整唏嘘哀叹了50年,所以我不想再经历一次别离,一次已经足够。我非常害怕老天爷惩罚

    读者 2015年18期2015-05-14

  • 我要上“春晚”
    信,我下决心要回大陆去1986年,我在台湾已经是著名歌手了,事业上一切都蛮顺利,运气也挺好,出了八张专辑。就在这年,我们家很意外地接到姥姥寄来的一封家书。信从北京发出,一手接一手地转递,又到美国绕了一圈才辗转到了台湾。姥姥在信里说:“我是李梦白,我的女儿是毕利娜,我们40年前分手之后,再也没有她的消息,我听说她去了台湾,不知道她还在不在。”其实在那个时代因为战争和对峙,像这样亲人被阻隔于海峡两岸的真是蛮普遍的。收到这封信,我们全家人都深感意外和震惊。我母亲

    中外文摘 2014年18期2014-11-17

  • 志愿军战俘们的传奇人生
    临一个选择——回大陆还是去台湾。1951年,因饥饿而昏睡的陈文基,一觉醒来,就成了美军的俘虏。他被带往韩国巨济岛上的中国战俘营,在营内,他发现,战俘之间,正在上演着“国共内战”——“亲共”还是“反共”,不同立场的战俘壁垒森严。“反共”的战俘,多为原国民党部队的军官和士兵,他们被俘后要求前往台湾,其他战俘绝大多数坚决要求回大陆。李正文就是坚决要求回国的战俘中的一员。战俘们在被俘后建立了“回国小组”、“中共地下党团支部”,战俘被秘密组织起来。大学生程立人有着“

    凤凰资讯报 2014年18期2014-04-29

  • 台湾老兵的凄美谎言
    ,每次从台湾岛回大陆探亲,都会到台联办公室聊一会儿。上世纪80年代末,他第一次回大陆探亲时,我的同事接待过他,并帮助他寻找阔别四十余年的亲人。老人家姓陆,每次来都会聊他的儿子和女儿,夸他们的成就和孝心,说他儿子在台北当律师,女儿在高雄当教师。前年,我到单位上班不久,巧遇他来访,我为他端了一杯热茶。老人家很开心,颤着手接过茶杯不停地说好,并激动地对我的同事说,他的孙女也像我这么大,乖巧伶俐,正在美国读书,还有一个孙子比我小点,正就读于台湾地区新竹市的清华大学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14年21期2014-02-11

  • 一个老兵的虚拟人生
    兵,每次从台湾回大陆探亲,都会到我们台联办公室聊一会儿。据说,上个世纪80年代末,他第一次回大陆探亲时,我的同事接待过他,并帮助他寻到了阔别四十余年的家乡和亲人。老人家姓陆,每次来都会聊他的儿子和女儿,夸他们的成就和孝心。他说他儿子在台北当律师,女儿在高雄当教师。前年,我到单位上班不久,巧遇他来访,我为他端了一杯热茶。老人家很开心,颤着手接过茶不停地说好,并激动地对我的同事说,他的孙女也像我这么大了,乖巧伶俐,正在美国读书,还有一个孙子比我小点,正就读于台

    视野 2014年9期2014-02-03

  • “抱母孝子”震撼岛内人心
    落,向丁提出想回大陆老家看看,当时丁的工作是负责安全业务,依规定退休后须管制前往大陆3年,于是丁在2007年8月提前退休,管制满3年后即带母亲回大陆老家探亲,圆了母亲的梦。丁祖伋的老同学、任职“调查局”的汪忠一称,丁在台南县调查站担任副主任时,上级有意提拔他北上担任科长,身为独子的他为照顾双亲,放弃升官,甚至自愿从副主任降为专员,在升迁竞争激烈的“调查局”可说是异数。曾经的同事、彰化县调查站主任刘宗南说,丁祖伋是出了名的孝子,他这样做,老同事并不意外。▲

    环球时报 2012-03-062012-03-06

  • 万名志愿军战俘“拒返大陆”真相
    查啦!你们愿意回大陆的人举手!”好多战俘纷纷举手。晚上趁大家上床睡觉以后,举手表示要回大陆的人,全被“管理干部”带走施以痛殴,有的战俘当场被打断腿。挨了打如果还是拒不合作,就当场被活活打死。某日,一位“管理干部”跳上讲台,给我们念香港出版的《新闻天地》上的一篇报道。他煞有介事地声称,凡是身上刺了字的战俘,回到大陆以后,就会遭到公审批斗,用刀子把刺了字的肉血淋淋地挖掉。念完报道,这个“管理干部”问我们:“你们回去就会被批斗,会被当众强迫把刺青的肉挖掉,你们还

    共产党员(辽宁) 2010年15期2010-09-20

  • 晚年张学良“灵归异国”遗憾之谜
    种有关他晚年不回大陆的传说和猜测很多,其中引人注目迄今又众说不一的有如下几种——说法一,张氏伉俪因病不回东北:根据笔者多年掌握的第一手资料认定,张学良在晚年确曾染患过多种疾病。从张学良被蒋介石幽禁时起,直到1990年他真正获得了人身自由,漫长的岁月里他先后患过几次重病。1993年,当大陆和东南亚地区的媒体纷纷发文猜测张学良为什么不回祖国大陆时,海外报刊的主要关注焦点大多都在张学良是“因病”不能实现夙愿上。其中一家有影响的华文报纸公开说:“近几年来,张学良要

    档案天地 2009年9期2009-11-13

  • 宝岛一村
    他们一起落泪。回大陆探亲那3户人家的3段故事。第一家,那老太太狠狠地一巴掌打倒跪在她眼前的孙子脸上,说这是她替他爸爸打的,怪他儿子为什么几十年都不回家。“唉!真是命运捉弄人。”这叫我怎能不抽泣,怎能不落泪。第二家,山东大汉带着他的台湾老婆回大陆,硬要他的妻子叫另外一个女人“姐姐”,大汉抱着那叫“姐姐”的女人哭得几乎断了气,旁边站着的是他从未见过面的儿子。台湾妻子起初蛮不是滋味的,后来还是识大体地一人分一个红包。我笑了。另外一家,是一个退伍空军回家见母亲,哭

    意林 2009年14期2009-05-14

  • 台湾老兵的返乡之路
    解严”才得以返回大陆探亲,但早已物是人非。就这样,一瓶酱油打了半个多世纪。如今,故事的主角,87岁的陆老先生说起话来依然有浓浓的东北味。返乡探亲的老兵对于历经数10年沧海桑田变幻的故土,有大喜,也有大悲。陈先生是1949年从山东青岛被带走的,当时他家中已有3个孩子,最小的才8个月。他在台湾的部队里一呆就是十几年,退役时什么积蓄也没有,靠四处打工为生。“每天晚上,我翻来覆去睡不着,一闭上眼睛便是老伴拉着3个孩子在村口等我!”尽管祖国大陆1979年便发布了《告

    人民周刊 2009年1期2009-03-07

  • 情系海峡
    淘沙·连宋相继回大陆访问诚信唤和平,两岸同赢。碧空满月照楼明,惟有老人心似少,酒醉还醒。握手笑谈中,华夏龙腾。梦萦往事到三更,只恨亲人分一水,共盼三通。一剪梅·久别回归细雨斜风百叶秋。大陆悠悠,大海悠悠。寒灯几点笛声幽。不是渔舟,而是龙舟。 孤旅天涯悔浪游。菊也如勾,月也如勾。老身寂寞泪长流。日盼金瓯,夜盼金瓯。相见欢·中秋古稀又六中秋。月当头。登上重台东望,岛如舟。 关不住,三通路,是金瓯。两岸同心同德,把鞭投。(此借投鞭断流典故)

    文史月刊 2006年3期2006-03-23

  • 张学良为何离人未归
    张学良是否能够回大陆?何时能回来?因何至今未回?还能否回来?一个个问号,一直是世人关切的一个话题。赴美探亲引出的话题台湾“总统府”发言人邱进益就张学良赴美探亲谈到,张群和张学良感情很好,加上张大千、王新衡,按时聚会,在台北上层圈子内,为人津津乐道,称之为“三张一王转转会”。张学良眼见“三张一王”只剩下孑然一身,于是,向“总统府副秘书长”邱进益,表达了打算去美国探亲的想法。农历除夕之夜,他到李登辉官邸与之相见时,便直言了自己的想法。据说李登辉对于张学良这次出

    百年潮 2000年6期2000-06-04

  • 卢教授回乡二三事
    王文源受聘回大陆任教的美籍华人芦教授,刚住进大学专家楼,原籍乡下的哥哥、弟弟、妹妹便从200多里外乡下赶来与他晤面。已是吃晚饭的时候,教授提议到外面餐馆去。走了一截,兄弟姊妹发现他站在一家打烧饼的布篷下,正向那两个从乡下流动到城里打烧饼的青年询问价钱。他要大家在布篷下坐下来吃烧饼喝可口可乐。弟弟直摇头,妹妹捂嘴笑。“你们怎么不吃?”教授迷惑不解,弟弟说:“以为你要带我们去庐阳饭店开洋荤呢!没想到在这马路边……”教授这次应聘回大陆讲学,全家人寄予很多希望,至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90年8期199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