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稻
- 滁州市“虾稻共作”养殖模式关键技术
239000)“虾稻共作”养殖模式合理有序地利用了生物资源与土地资源,通过维持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提高了土地综合生产效益[1-2]。随着安徽省滁州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的持续推进,农业依托当地资源与环境优势实现了科学发展,“虾稻共作”养殖模式的推广与应用符合当地农业发展方向,且养殖技术简单,适合大规模推广应用。安徽省滁州市“虾稻共作”养殖模式在每年9 月水稻收割前投放虾苗,翌年6 月左右收获成虾,并在6—10 月种植下一季水稻,实现持续种养。“虾稻共作
南方农业 2023年16期2023-12-20
- 一年520亿
——“潜江小龙虾”的营销创新
,2020年全市虾稻产业链综合产值达520亿元,已建成“虾稻共作”基地85万亩,小龙虾产业从业人员逾20万人。潜江是名副其实的“小龙虾之乡”,“中国小龙虾加工出口第一市”,“中国小龙虾看湖北,湖北小龙虾看潜江”。一、潜江龙虾的竞争优势如何来?一提到农业产业的发展,就会想到“标准制定、科技创新、品牌化发展、培育企业集群”诸如此类的一些举措。是的,这些很重要,但是这些举措需要时间,时不我待,短期见效和可持续发展并不矛盾。还有,这些举措竞争对手也会做,它不能让本
食品界 2023年1期2023-08-15
- 探索促进潜江小龙虾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虾稻共作种养新模式
——2022年湖北潜江虾稻共作生产情况调研报告
调融合发展,促进虾稻共作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将虾稻共作模式进一步优化,主推虾稻共作标准模式、立体模式、复合模式。本文对以上三种模式进行调查总结,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以期为养殖户生产提供指导和参考。2022年,湖北省潜江市认真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湖北省委、省政府“产业强省”战略部署,牢固树立大抓产业、抓大产业的发展理念,全力以赴补链延链强链,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打造潜江龙虾特色产业。为摸清潜江市小龙虾养殖生产实际情况,及时发现一些新的
中国水产 2023年7期2023-08-06
- 智慧虾稻养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发的稻虾综合智慧虾稻养殖系统对传统经验型虾稻综合养殖模式进行技术改造升级,实现精准渔业养殖,解决现有养殖痛点问题,进而实现虾稻养殖模式的产业升级。1 物联网智慧虾稻养殖系统的总体架构本系统包括虾稻环境监测终端子系统、虾稻设备远程控制终端子系统、虾稻视频监控子系统。虾稻环境监测和设备远程控制终端子系统采用cat.1(LTEUE-Category1)和WiFi无线通信技术,主控芯片采用兆易创新研发的专用于工业和农业物联网设备、型号为GD32F103RCT6的集
物联网技术 2023年1期2023-02-08
- 稻渔从业者获2022年度“全国十佳农民”称号
书记、潜江市绿途虾稻共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常洪作为稻鱼综合种养产业从业者,获得2022年度“全国十佳农民”荣誉称号及项目资助。虾稻共作闯出新天地“回”字形、40亩见方的虾池中央,近1米高的水稻茁壮成长,4米宽的虾沟里不时涌上气泡,暴露出小龙虾的行踪……9月中旬,在湖北省潜江市熊口镇赵脑村,记者见到了这样一幅妙趣横生的景象。从田间登上瞭望台,260个这样的虾池形成1.2万亩虾稻共作基地,一眼望不到边。“以前我们只种水稻的时候,每亩有1500元的收入,现在我们
中国水产 2022年11期2022-12-12
- 湖北潜江打造千亿元 虾稻特色产业集群
)龙虾节暨第六届虾稻产业博览会,旨在展示虾稻成果,壮大产业链条,擦亮虾稻品牌,推动融合发展。“在潜江的带动下,湖北全省小龙虾产业养殖达到近800万亩,年产量逾100万吨、综合产值1300多亿元,成为全省十大重点特色农业产业链之一,树起了湖北现代农业的一面旗帜。”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艳玲说,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小龙虾产业链建设,提出到2025年全省小龙虾产业综合产值突破2000亿元。潜江及全省各地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树立产业化思维,抢抓战略机遇
渔业致富指南 2022年8期2022-11-05
- “虾稻共作”模式对国家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
——基于湖北省潜江市的调研
在眉睫[1]。“虾稻共作”模式具有优质高产、节本增收和生态安全的功效,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呈“井喷式”发展,成为目前中国应用面积最广、总产量最高的生态种养技术模式之一[2]。近年来,全国小龙虾养殖面积和产量持续快速增长。据《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20)》,2019 年全国小龙虾产业总产值达4 110 亿元,其中,小龙虾养殖业产值约710 亿元,养殖总面积达128.60 万hm2,而“虾稻共作”养殖占比最大,产量为177.25 万t,养殖面积110.53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23期2022-01-08
- 小龙虾红虾稻米火潜江“虾”比翼齐飞
业链发展,“潜江虾稻”从“普通米”向“品牌米”转变,两大产业比翼齐飞。“虾稻共作”模式刚刚风行,潜江小龙虾红遍大江南北,而同一块田里的虾稻米,价值却未得到充分体现。近年来,潜江市在大力发展小龙虾产业的基础上,注重稻产业的培育,推动“潜江龙虾”“潜江虾稻”双轮驱动。今年初,潜江提出潜江虾稻“三品一标”提升行动计划,出台一系列补贴措施、优惠政策,推进虾稻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倡导粮食加工企业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形式,发展优质虾
渔业致富指南 2022年10期2022-01-01
- 小龙虾三种养殖模式的异同
年至2017年,虾稻共作井喷式发展。现在全镇小龙虾养殖模式有虾稻共作、池塘养虾和虾莲藕共作三种,其中虾稻共作面积约73000亩,池塘养虾面积约3000亩,虾莲藕共作面积约2000亩,虾稻共作和虾莲藕共作亩均纯收入3000-5000元,池塘养虾亩均纯收入5000-10000元,成为我镇渔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一、虾稻共作、池塘养虾和虾莲藕共作的相同之处1.对场地环境要求相同。三种模式都要求养殖场地环境道路通畅、交通便利、水电设施完备,无污染源,保水性能好,符
渔业致富指南 2022年10期2022-01-01
- 借力“潜江小龙虾”品牌发展虾稻共生提效益
—— 记湖北潜江润秋虾稻共作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张“名片”。润秋虾稻共作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充分利用“潜江小龙虾”地理标志品牌影响力,发展虾稻共作,把传统的种植模式转变为“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现代高效种养模式,实现年销售总额近2亿元。润秋虾稻共作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前身是潜江市熊口镇赵脑村100余户农户组成的合作社,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目前已发展成为集农技、农机、农资、种养等为一体,集聚加工、销售企业共同参与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初步形成了一条从田间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如今,联合社发展虾稻共作综合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21年11期2021-12-13
- 浅析小龙虾产业中的几个重大问题(二)
养殖业特别是小龙虾稻田养殖业为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民的增收致富、农村环境的改善及稳定我国水稻种植面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方面都做出了极大的贡献。2018年底,我国小龙虾市场进入调整期,从“数量型”跨入“质量型”,加上新冠疫情的影响,小龙虾餐饮业和养殖业都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在市场进入调整期,养殖业遇到瓶颈的时刻,我们的养殖者更应认真思考,提高技术素养,多采用新技术、新模式。“新模式”往往含有“新技术”,目前小龙虾稻田养殖模式中叫得比较响的就是“虾稻共作”,
渔业致富指南 2021年12期2021-12-07
- 潜江市克氏原螯虾不同养殖模式的效益对比分析
。潜江市不仅是“虾稻连作”的发源地[9],而且在近十几年来的生产实践与探索中形成了当前克氏原螯虾养殖的主要养殖模式,如虾莲共作、虾稻共作和克氏原螯虾池塘专养等。其中,虾稻共作生态种养模式是在虾稻连作基础上发展而来,虾稻连作即为先养虾、后种稻的稻田种养模式,虾稻共作则是保留了先养虾并在后种稻期间实现了既种稻又养虾,因而虾稻连作实现的是一茬虾+一季稻的农业生产过程,而虾稻共作则是在实现两茬虾+一季稻的过程中更加充分利用了农田生态系统的水土资源及虾、稻之间的互利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14期2021-08-18
- 基于三产融合的闭环农产品供应链优化研究
——以九江市都昌县为例
15万亩适宜开展虾稻共作。小龙虾养殖面积也由不足1万亩发展到如今的12.2万亩,已经成为加快推进都昌县生态绿色发展、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坚实力量。(1)“虾稻合作”规模化。在当地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国内市场形势良好以及养殖农户的不懈努力下,都昌县养殖业发展迅速。2018年全县虾稻共作养殖面积接近5万亩,低洼池塘、港、堰和大水面养殖面积超5万亩,集中连片500亩以上11家,其中千亩以上虾稻共作种养基地4个,养殖面积近万亩,养殖基地实现全县覆盖。参与规模覆盖1
时代农机 2020年2期2020-12-23
- 潜江龙虾越“蹦“越高
。”潜江龙居湾“虾稻共作”专业合作社种植户石国生说。小龙虾产业是湖北省农业的优势产业、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2019年,全省小龙虾面积达780万亩、产量92.5万吨,分别占全国的40.43%和44.26%。潜江市在全国率先推广“虾稻连作”“虾稻共作”综合种养模式,为小龙虾绿色生态养殖树立了标杆。万吨虾稻装进国家储备库“由于品质好、产量高,生态绿色,我们去年给潜江增加了1.5万吨虾稻储备规模,提升了国家粮食储备保障能力。”省粮食局二级巡视员邱建均说。今年,省粮
渔业致富指南 2020年12期2020-12-20
- 潜江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高素质职业农民虾稻共作班开班
舒娜娜寒冬时节,虾稻共作进入生产管理关键期,为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管理等综合素质,12月7日,潜江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在潜江钻石国际大酒店举办高素质农民虾稻共作班,为农民送技术,培训迎新春。“去年,由于种种原因,虾稻共作小规格虾价格不理想,部分养殖户心情如临寒冬,此次培训班主要围绕怎样养大虾开展技术培训,专业性强,针对性强。”潜江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主任王淑娟说。此次培训班通过学员培训需求的调查和虾稻产业发展要求,在课程设计上内容全面,既有针对新养殖户的基础知
渔业致富指南 2020年24期2020-12-19
- 潜江强力推进虾稻产业疫后重振
)龙虾节暨第四届虾稻产业博览会,通过系列活动聚八方之力,加快推进虾稻产业疫后重振。突然而至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潜江虾稻产业带来不小冲击,该市在做好常态化防控情况下,多措并举推动虾稻产业复工复产。市委、市政府加大对小龙虾加工企业收储扶持力度,制定小龙虾最低收储价相关补贴政策,使全市小龙虾日收购量超2000吨;设立2亿元专项资金支持中小微企业和虾稻产业相关企业发展,政银企对接,促成各大银行对企业授信共计194亿元;借助央视、京东、抖音等媒体平台,帮助企业销售成品虾
渔业致富指南 2020年14期2020-12-18
- 半斤稻种
何成老汉为了学习虾稻套作技术,最近专门在县人社局开设的虾稻技术培训班学习了一周,还特地从技术员手中买回一捧玉晶91籼稻种子,用来移植到江南水乡,进行虾稻共作养殖模式试验的。何成老汉起床后,饭都没顾上吃一口,就架起水泵,在自家养殖的虾池内抽起水来。一个小时后,虾池的水被抽干,何成夫妇就从淤泥里捡拾那玉晶一般的稻种,一粒粒盛到瓷盘内。終于捡完了,老婆子问何成老汉:“老头子,你搞这虾稻共作养殖模式试验,我不反对。但你为啥又神神秘秘搞这稻种试验呢?难道这与养殖龙虾
小小说大世界 2020年7期2020-11-25
- 段德峰:北大才子变身“虾博士”
托物联网技术发展虾稻养殖。创业之初,段德峰发现盱眙龙虾虽已名扬天下,但当地龙虾的产量却无法自给自足。在一次学习交流中,段德峰无意中接触到能够迅速增加龙虾产量的养殖模式——虾稻共生,立刻邀请省市养殖专家现场指导。在专家的指点下,段德峰结合盱眙本地特点对“虾稻共生”养殖进行改良,龙虾的产量、品质大大提升,打响了盱眙龙虾养殖产业创新的“第一枪”,被江苏省农科院确立为虾稻共作的科研基地、省海洋渔业局虾稻共作“三新”工程示范基地。正值龙虾丰收季节,段德峰却看见一群养
党的生活(江苏) 2020年8期2020-09-24
- 科技养“虾稻”甩掉了“穷帽”
一场细雨落下,激起阵阵凉意。清晨,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红毛镇坎茂村村民王川玉起床洗漱过后,就直奔村里的黑山羊养殖栏舍。围着羊圈仔细检查了一番后,她又手脚麻利地抱回一捆干草投入食槽,幾乎一刻也闲不下来。身材高挑,笑声爽朗,初次见面时,王川玉浑身上下就洋溢着一种风风火火的“女强人”之感。事实上,这也是村民们对她的一贯评价。“川玉特别能吃苦,村里这些年发展过的产业,她几乎都试过。”坎茂村党支部书记王祝颜介绍,靠着割橡胶、养山鸡、养竹狸、养蜜蜂,王川玉一家在村里早早
农家致富顾问·上半月 2020年5期2020-08-10
- 虾稻共作模式与技术讲座(上)
方面,近年来随着虾稻共作模式的横空出世,各级政府以此作为乡村振兴和产业扶贫的有效抓手,通过规范性引导、加大科研投入和扶持力度,有效促进小龙虾养殖面积快速增长。据统计,2018年全国小龙虾养殖总面积达1680万亩、总产量达163.87万吨,小龙虾养殖面积同比增幅达40%,其中虾稻共作模式面积占比达75.1%。在加工流通方面,小龙虾加工主要集中在湖北、湖南等地。2018年全国规模以上加工厂加工量近32万吨,产值186.89亿元,同比增加60.57%。随着国内小
科学养鱼 2020年3期2020-05-08
- 虾稻共作灌溉定额确定方法研究
,杨小伟,罗 强虾稻共作灌溉定额确定方法研究刘路广1,2,吴 瑕1,2,关洪林1,2,潘少斌1,2,崔远来3,董 苇1,2,杨小伟1,2,罗 强3(1. 湖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武汉 430070;2. 湖北省节水研究中心,武汉 430070;3.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2)近年来,中国长江中下游流域大面积发展了虾稻共作适水农业,该种养模式改变了田块结构及用水模式,其灌溉定额计算有别于普通农作物且具有一定复杂性,目前
农业工程学报 2019年15期2019-09-24
- 巨金米业带动潜江市产业园区发展措施及成效
米业有限公司发展虾稻标准化生产、智能化仓储、精深化加工、品牌化运营的做法,带动产业园区农民增收显著。本文对其发展措施和成效进行详细探讨,以期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参考。关键词 巨金米业;产业园;虾稻;湖北潜江中图分类号 F326.1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05-0235-02湖北省潜江市巨金米业有限公司是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集水稻育秧、农机服务、收购仓储、加工商贸、农业观光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公司始终围绕“潜江虾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5期2019-09-05
- 潜江市:优质粮食工程助推虾稻产业发展
一中心,以“提高虾稻品质,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为抓手,立足虾稻产业发展,全策全力,创造性地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一、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做“实”虾稻产业根据湖北省财政厅、省粮食局《关于在全省粮食流通领域实施“优质粮食工程”的意见》文件精神,潜江市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经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后印发了《潜江市创建“优质粮食工程”示范市实施方案》。此方案包括发展优质虾稻产业、构建产后服务网络、建设质检检测体系、完善虾稻营销体系、拓展虾稻产业链、开展品牌培育和宣传等6个
中国粮食经济 2019年4期2019-06-03
- 湖北省通过产业协会助力虾稻产业发展
近日,湖北省虾稻产业协会第一届一次会员大会在武汉召开,省内140多名小龙虾和优质稻产业企业、合作社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同组建湖北“蝦稻共作、稻鱼种养”区域公用品牌,力争用3年时间,将“潜江龙虾”打造成为全国一流的水产区域公用品牌。湖北省虾稻产业协会由省农业农村厅引导、华中农业大学“双水双绿”研究院等5家单位发起组建,将制定全省小龙虾、优质稻米区域公用品牌管理办法,实施品牌产品标准化,搭建产销一体化平台,在全省逐步建立区域公用品牌的共建共享机制,推动湖北省小龙
农村百事通 2019年3期2019-03-26
- 每亩可增收近4000元,鄂中仟金方让虾稻同步增产!
的水稻田改造成了虾稻田,既种稻又养虾,在今年四五月份收一季虾的情况下,现在又将收获一季虾,而且他家稻田里长的小龙虾个头大、活力足,颜色正,产量高,比普通虾池里的虾收购价更高。在正式出产前,他家所有的虾已被一家收购商提前预定。老王算了下账,家里30亩虾稻田,两季虾下来,仅仅小龙虾的产值就达到了13万元,若把稻谷算在内,一亩田的收入达到了5500元。一块田里,老王获得了两份收入,这让周边的村民都羡慕不已。据了解,“虾稻共作”一亩田可多产300斤商品虾,增加收入
中国农资 2019年31期2019-01-31
- ◆湖北潜江将打造虾稻千亿特色产业
际龙虾节暨第三届虾稻产业博览会期间,举行虾稻产业“走出去”战略首场项目签约仪式暨“千人计划”推进大会。近19年来,潜江市虾稻产业形成了集科研示范、选育繁育、生态种养、精深加工、餐饮物流、品牌文化等于一体的完备产业链条,在全国开设餐饮直营和加盟店2500余家,与全国13个地区和45家企业实现品牌共享,成为“中国小龙虾之乡”“中国虾稻之乡”。2018年,潜江市“虾稻共作”面积达75万亩,虾稻产业综合产值达到320亿元。“潜江龙虾”连续两年被写入湖北省政府工作报
江苏农村经济 2019年7期2019-01-14
- 湖北省虾稻产业协会第一届一次会员大会在汉召开
湖北省虾稻产业协会第一届一次会员大会在武汉召开,来自省内153家小龙虾、优质稻企业和合作社的主要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同组建湖北“虾稻共作、稻渔种养”区域公用品牌打造载体。“虾稻共作、稻渔种养”模式可亩产水稻500kg左右、小龙虾等水产品100-150kg,每亩纯收入少则2000元、多达5000元以上;相比单一种稻不仅生产效益提升2-4倍,还可减少农药、化肥用量50%以上,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稳粮增效、粮渔双赢、生态环保”,对破解“种粮效益低、农民增收
渔业致富指南 2019年1期2019-01-06
- 湖北成功繁育首个虾稻共作专用稻种
优质新品种——“虾稻1号”。该品种历经5年繁育,系我省首个专门适用于虾稻共作模式的优质水稻品种。近年来,我省虾稻共作面积快速增长,却面临虾强稻弱、缺少专用虾稻品种的短板,这便需要繁育出适宜虾稻共作模式的优质、抗病、抗倒、生育期适中的水稻品种。2014年,中垦锦绣华农武汉科技有限公司、湖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潜江市农业农村局联合繁育新品种“虾稻1号”。他们以“黄华占”水稻品种为母体,与大粒优质籼稻品系R769及抗稻瘟病籼稻品种GD-7杂交,最终繁育出新品
渔业致富指南 2019年23期2019-01-06
- 科研示范: 虾稻产业发展的源头活水
018年底,全市虾稻共作面积已达75万亩,小龙虾产量近13.5万吨,养殖产值(含苗种产值)54亿元,小龙虾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320亿元。19年的匠心打磨,科研示范为我市虾稻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科研助力 攻破育种难题3月23日上午,今年我市小龙虾正式起网开捕。作为当天的主角,活蹦乱跳、个大尾肥的潜江小龙虾,给现场参加开捕仪式的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度,小龙虾种质问题成为产业发展的最大障碍: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市小龙虾养殖面积迅速扩大,导致小龙虾大量近亲繁
渔业致富指南 2019年9期2019-01-06
- 湖北省多部门联合举办“虾稻共作、稻渔种养”培训班
技术推广总站、省虾稻产业协会在汉联合举办湖北省“虾稻共作、稻渔种养”培训班。省内300多名从事“虾稻共作”的新种养户、贫困户参加培训。此次培训主要针对今年小龙虾价格下跌和当前“虾稻共作”生产“难点”和“痛点”, 围绕小龙虾一年三季养殖模式、低温肥水防苔与营养源扩充及均衡、冬季虾苗强化培育技术、春季小龙虾强化管理技术、小龙虾病害防控技术和2020年养殖策略进行了系统指导,帮助贫困户和新种养户提高技术水平、力争明年“早出虾、产大虾”。本次培训班创新采用让“养得
渔业致富指南 2019年17期2019-01-06
- 第三届湖北·监利虾稻节圆满落幕
监利献美食,虾稻香万家。5月20日上午,湖北省监利县江城南路彩旗招展,人头攒动。位于荆江大堤北坡的主舞台上方,硕大的“第三届湖北·监利小龙虾节暨监利大米展销会”会标格外夺人眼球。舞台下方,来自北京、省市的行政官员、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所的专家领导、全国各地小龙虾和稻米产业界以及电商物流行业的代表共600余人出席节会。随着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会长张玉香宣布开幕,以“监利龙虾红遍天下、监利大米香飘万家”为主题的湖北·监利第三届小龙虾节暨监利大米展销会拉开帷幕,本届虾
渔业致富指南 2019年12期2019-01-06
- 南漳县虾稻共作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布了我省63个“虾稻共作、稻渔种养”适宜区,该县榜上有名,养殖前景广阔。据初步统计,全县“虾稻共作”适宜区约在3.5万亩。2018年春,南漳县根据省、市虾稻综合种养产业发展的整体安排部署,制定了《南漳县“虾稻共作”产业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并将虾稻共作作为重要产业来抓,一年多来,该县虾稻共作模式发展异常迅猛。一、该县虾稻共作现状南漳县结合虾稻共作产业发展实际,提出了在丘陵地区沿河村组重点发展的科学理念,引导产业有重点、有方向性地规模化发展
渔业致富指南 2019年18期2019-01-06
- “中国虾稻连作第一人”刘主权的 龙虾人生
村支书成“中国虾稻连作第一人”作为“中国虾稻连作第一人”,刘主权养虾的故事之前媒体已经多次报道过。但是,当刘主权作为亲历者,将当年养虾的故事娓娓道来的时候,我们听来仍然觉得很神奇。7月12日,天一直下着小雨。在潜江市积玉口镇宝湾村的老房子里,刘主权花了半天时间讲述当年养虾的故事。宝湾村得名于野猪湖,因传说湖心有一颗“夜明珠”,野猪湖又称“夜珠湖”,后演变为“宝湾湖”。1969年,由于田关河的开挖,宝湾湖湖水泛滥时的下泻通道被阻断,宝湾村上千亩农田长期受到水
渔业致富指南 2019年16期2019-01-06
- 品牌价值登榜首 虾稻产量创纪录
——潜江虾稻产业实现新突破
际龙虾节暨第三届虾稻产业博览会传出消息:“潜江龙虾”品牌价值登上中国龙虾区域品牌榜首,2018年该市以虾稻为主的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基于“虾稻共作”模式发展起来的潜江虾、稻产业年综合产值达320亿元,实现了历史性突破。2 03.7亿元!“潜江龙虾”品牌价值登榜首6月15日,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华商标协会、《小康》杂志社联合发布:潜江龙虾区域公用品牌价值为203.7亿元。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程虹称,该品牌价值位列中国龙虾区域品牌第一名。据
渔业致富指南 2019年15期2019-01-05
- 虾稻高效生态种养技术
9500)目前,虾稻连作模式在我国应用较为普及,许多地区在进行虾稻连作时,会根据实际条件对此进行调整。在此前提下,针对安徽省全椒县稻作区的虾稻连作现状进行分析,该地区虾稻连作时间悠久,并且在产量及经济产出上有突出的表现,因此该地区虾稻连作模式具有较高的代表性及示范意义。1 虾稻之间的共生关系在生物专业领域上,虾比较喜欢生长在水草环境当中,同时以水草、水草周边的寄生生物、绿藻为食,因此在水草富足环境下,虾的数量、质量都会有明显的提升。同时,因为虾可以吃掉水草
乡村科技 2018年24期2018-10-26
- 打生态龙虾牌 拓绿色富民路
省盱眙县大力推动虾稻共生,精心打造生态龙虾第一县和全国虾稻综合种养示范县,推动盱眙农业向高质量发展,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富民之路。盱眙县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发展区,盱眙龙虾被评为“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虾稻共生打生态品牌盱眙县虾稻共生面积33.9万亩,重点分布在沿淮、沿湖水源比较好的乡镇。到“十三五”末,全县虾稻共生面积将突破80万亩。虾稻共生粮食单产不减、经济效益翻倍,较常规“一麦一稻”亩均净收入增加3000元左右。以盱眙龙虾
江苏农村经济 2018年10期2018-10-25
- 湖北:将制定虾稻共作、稻渔种养产业发展规划
悉,湖北省将制定虾稻共作、稻渔种养产业发展规划,力争到2020年,湖北省虾稻共作、稻渔种养规模发展到700万亩,实现亩产千斤稻,亩均增收2000元以上。近年来,湖北省探索出“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稳粮增效、粮渔双赢、生态环保”的虾稻共作、稻渔种养模式,促进了农民增收,为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作出了贡献。湖北省发展虾稻共作、稻渔种养面积561万亩,位居全国第一。虾稻共作、稻渔种养专业合作社有1556家,种养大户有10000多家,小龙虾加工企业50家,初步形成了
中国食品 2018年19期2018-09-10
- The Tale of Crayfish-Rice Farming Mode—An Agricultural Revolution in Modern China
平(前左一)考察虾稻田建设情况The Crayfish-Rice Farming Mode is created by Qianjiang agricultural workers. Crayfish and rice—two unrelated species—have lived together so harmoniously in Qianjiang that it has triggered the attention of government
Special Focus 2018年4期2018-05-15
- 虾稻种养火遍稻区,引发复合肥厂商担忧?!
小龙虾。这是一种虾稻共生模式,一片水稻、一沟龙虾,一地两用、一水两养,充分利用水稻田养殖龙虾,同时收获水稻与龙虾,实现双赢创收。这一新兴模式在湖北、湖南、浙江、江苏、安徽、江西等地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并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有关数据显示,这种“虾稻共作”种养模式,一般可亩产稻谷660000公斤以上,产出小龙虾110000--115500公斤,纯收入可达33000000元以上,是单纯种稻纯收入的 33倍以上。这种高额效益的“虾稻共作”模式富了一方农户。但记
中国农资 2018年37期2018-02-10
- 江苏盱眙虾稻共生,效益同增
轮作方式,开始“虾稻共生”,不打农药、不施化肥,产出的龙虾和稻米是绿色生态产品。孙涛说:“虾稻共生、效益同增”,今年他承包的农田每亩已出售小龙虾近140kg,还留有种虾,明年基本不用再投苗虾了;套种的水稻产量也在600kg以上。“多亏盱眙农商银行的支持,不仅先后给我贷款30多万元,还带动村里2家家庭农场承包600多亩农田共同发展,安置了10多户贫困户务工。”孙涛说。2017年,盱眙县出台了虾稻(莲)共生提质增效行动方案,全县计划推进虾稻(莲)共生面积33.
渔业致富指南 2018年24期2018-01-18
- 虾稻共作火 技术培训热
个村的近100名虾稻共作养殖户,都早早地聚集到了这里。去冬今春,潜江市新发展虾稻共作面积14.5万亩,至此全市已发展虾稻共作60余万亩。3月,对新发展的虾稻共作田来说,正是环境营造和苗种投放的关键时期,也是决定当年小龙虾养殖成败的关键时期,潜江市水产局和潜江市熊口镇领导高度重视,抢在这一关键时期举办培训班,为养殖户讲解虾稻共作的标准化养殖技术,让他们少走弯路,规避养殖风险。此次培训,为虾稻共作基地当年投产当年见效打下良好基础,也由此拉开了我市虾稻共作养殖技
渔业致富指南 2018年7期2018-01-17
- 潜江拿下三块国字号招牌
:1以上。全市“虾稻共作”面积达到49.5万亩,综合产值达到230亿元;该市成功入选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荣获“中国虾稻之乡”称号;“潜江龙虾”入选中国百强农产品公共品牌,并成为中欧互认地标产品;“水乡虾稻”“虾乡稻”荣获荆楚好粮油称号。2018年,该市将进一步做强农业。围绕顶端做标准、做深加工、做贸易,打造全国最具优势、最具影响力的农业品牌,力争实现虾稻共作面积65万亩,繁育虾苗70亿尾,综合产值达到310亿元;加快潜江虾-稻产业数据中心和小龙虾质量追溯
渔业致富指南 2018年4期2018-01-17
- 浅谈打造千亩、万亩连片“虾稻共作”稻渔种养基地的意义
业的有效途径。“虾稻共作”稻渔种养模式发源地潜江努力打造的连片规模化示范基地,引领稻渔规模种养、标准生产、加工转化、品牌营销和技术创新协调发展,带动养殖户参与虾稻产业深度融合,发挥了规模效应和集群效应,推进了农业现代化发展。一、整合土地资源,增长产量打造千亩、万亩“虾稻共作”稻渔种养基地,充分整合利用国土资源,将村庄迁入集镇集中修建小区,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同时提高建设用地利用率,将耕作用地中不规则的沟渠田埂,闲置土地合理整改,增加了有效耕地面积。例如,首批
渔业致富指南 2018年23期2018-01-17
- 湖北:2020年力争实现700万亩“小目标”
”,先后3次召开虾稻连作、稻渔综合种养以及小龙虾产业发展推进会,出台了《湖北省推广“虾稻共作稻渔种养”模式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省财政拿出2.5亿元专项资金支持虾稻共作、稻渔种养示范区和品牌建设。“目前,全省超过30个市、县成立领导小组、出台发展规划和支持政策,形成了良好的发展环境。2018年外交部举行的湖北全球推介会上,潜江小龙虾和虾稻共作模式,受到高度关注。在中联部举办的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专题宣介会上,湖北向400多位国际政要重点
渔业致富指南 2018年20期2018-01-17
- 科技助力生态种养扶贫
三个发展阶段:“虾稻连作”“虾稻共作”“虾稻共生”。现阶段正处于“虾稻共作”推广发展阶段。“虾稻连作”开辟了我国小龙虾养殖的先河所谓“虾稻连作”,就是利用低湖冷浸田,通过开挖窄沟浅沟,种一季稻,养一季虾。稻谷的秸秆既是小龙虾栖息的场所,其腐殖质又是小龙虾的食物源和秧苗的肥源,小龙虾在稻田中活动,即可为秧苗除草、活泥、杀灭病虫害,是一种原生态的种养模式。该模式既提高了农田复种指数,又大幅增加了农民收入,还为加工出口企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是一个一举多赢的好模式
中国周刊 2017年11期2017-11-09
- 养殖“老”区转观念 虾稻共作显奇效
“老”区转观念 虾稻共作显奇效舒娜娜“王老师,我今年的虾稻共作200亩,已经赚了100多万,亩效益5000多元,相比去年,今年的亩收益增加近2倍,我准备再增加3000亩。”见到前来进行跟踪服务指导的潜江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技术人员,潜江市积玉口镇学员田云自豪地晒出自己今年的养虾成绩单。2016 年下半年,潜江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组织了3期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核心内容为虾稻共作养殖技术,田云就是173名学员中的一员。“稻田养虾就是从我们积玉口出去的,别人都是跟
渔业致富指南 2017年15期2017-02-03
- 湖北潜江虾稻共作模式“四推进一稳定”效果显著
湖北潜江虾稻共作模式“四推进一稳定”效果显著本刊讯 湖北潜江拥有水域面积40万亩,是“虾稻连作”的发源地。早在2001年,科技工作者与农户一起成功探索出了“虾稻连作”模式,利用低湖撂荒稻田,开挖简易围沟,放养小龙虾种虾,种一季稻、养一季虾。为了更好地抵抗自然灾害,规避养殖风险,挖掘养殖潜力,科技人员在此前基础上大胆创新“虾稻共作”生态种养模式,变过去“一稻一虾”为“一稻两虾”,通过资源循环利用,大幅减少农药化肥,达到小龙虾、水稻共同生长,产品品质同步提升,
中国水产 2017年4期2017-02-03
- 虾稻田里说丰年
虾稻田里说丰年7月17日,骄阳似火。仙桃市陈场镇仁和场村的稻田里绿浪翻滚,一片400多亩的水田由绿色纱网镶边,四周是1.5米深﹑5米宽的虾沟,中间是新栽的秧苗。沟里养虾﹑田里种稻,水稻与小龙虾和谐共生,这是今年仁和场村“虾稻连作”的试验田。“这几个月,我家小龙虾就卖了5万多元。”胡乾新伸出指头比划着,笑得开心:“这比以前单纯种田强多了。”过去,这里积水易涝,村民苦恼不已。如何改变低洼地种田劣势?仁和场村村民苦寻解决之道。村支书张家祥带村民到潜江﹑监利﹑洪湖
渔业致富指南 2017年16期2017-02-02
- 潜江“虾稻共作”模式荣获省委改革奖
潜江“虾稻共作”模式荣获省委改革奖近日,省委、省政府发布《关于颁发湖北改革奖的决定》,公布首届湖北改革奖获奖名单,潜江市“虾稻共作”生态种养模式创新荣获湖北改革奖项目奖。该奖项由省委、省政府主办,报经中央批准设立,旨在表彰和奖励为改革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企业、项目和个人,是目前全国省级层面唯一一个改革奖。今年以来,潜江市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实施意见》精神,立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这一定位,紧
渔业致富指南 2017年22期2017-02-02
- 小龙虾技术培训场场爆满
娜娜湖北省潜江市虾稻共作发展迅猛,养殖者对技术的需求异常强烈,为了满足广大养殖户技术需求,潜江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春季技术培训在全市正如火如荼的开展,22个区镇处村组培训场场暴满,座无虚席,培训现场更是鸦雀无声,整个培训收到良好效果。培训内容主要是当前虾稻共作操作技术要点和小龙虾质量保障措施等,使养殖户在生产过程中规范操作,合理投喂,杜绝滥用药,确保小龙虾质量。据统计,从2月下旬至目前,已举办培训32期,培训养殖户7000余人次;免费为养殖户发放虾稻共作、小
渔业致富指南 2017年9期2017-02-02
- 小龙虾技术培训场场爆满
娜娜湖北省潜江市虾稻共作发展迅猛,养殖者对技术的需求异常强烈,为了满足广大养殖户技术需求,潜江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春季技术培训在全市正如火如荼的开展,22个区镇处村组培训场场暴满,座无虚席,培训现场更是鸦雀无声,整个培训收到良好效果。培训内容主要是当前虾稻共作操作技术要点和小龙虾质量保障措施等,使养殖户在生产过程中规范操作,合理投喂,杜绝滥用药,确保小龙虾质量。据统计,从2月下旬至目前,已举办培训32期,培训养殖户7000余人次;免费为养殖户发放虾稻共作、小
渔业致富指南 2017年17期2017-02-02
- 加大项目资金投入 推进渔稻综合种养
一”水产《孝感市虾稻共生生态高效养殖模式试验示范推广》《孝感市虾稻共作生态种养技术研究与推广》专项项目并申报成功。孝感市水产局按照项目内容和要求,早谋划早准备,春节上班后,就与孝感市农业龙头企业孝南朱湖湖北忆宇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签定项目实施推广合作协议,高起点高标准建成1000亩的孝感市虾稻共生生态高效养殖模式试验示范推广基地及50亩的孝感市虾稻共作生态种养技术研究与推广科研基地,目前,两个项目已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可以起到试验示范引领作用,一是可以辐射带
渔业致富指南 2017年6期2017-02-02
- 湖北潜江虾稻共作模式“四推进一稳定” 效果显著
湖北潜江虾稻共作模式“四推进一稳定” 效果显著农业部韩长赋部长在去年底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强调,2017年将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四推进一稳定”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胡红浪副站长带队的部“百乡万户调查”活动第12调查组赴潜江市开展了为期10天的深入调查,认为虾稻共作模式在贯彻落实“四推进一稳定”工作中收效显著。潜江拥有水域面积40万亩,是“虾稻连作”的发源地。早在2001年,科技工作者与农户一起成功探索出了“虾稻连作”模式,利用
渔业致富指南 2017年7期2017-02-02
- 虾稻连作助黄冈农民脱贫致富
○张明波虾稻连作助黄冈农民脱贫致富○张明波2015年11月30日,湖北省黄冈武穴市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武穴市虾稻连作产业精准扶贫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本地虾稻连作产业的良好发展态势,对有意愿、有条件的农村贫困户推行“产业带动、基地引领、互助合作、精准扶贫”的方式,帮助贫困户发展虾稻连作产业,实现脱贫致富。根据该实施方案,武穴市将对辖区内1000余户有意愿、有条件的贫困户,通过虾稻连作载体,由水产部门牵头,整合发改、财政、国土、农业、水利、移民、金
渔业致富指南 2016年1期2016-03-29
- 潜江市花园村169户家家 “虾稻共作”
169户家家 “虾稻共作”10月,在潜江市积玉口镇花园村白鱼嘴看到:一边是栆石高速公路施工战正酣,一边是村民农田水利建设机声隆隆。农民朱振福说:秋收时,我就一边收割水稻,一边深挖“回”字型田块,我的几十亩水稻田已全部改造成“虾稻共作”田。花园村属水网湖区,种植地带是典型的冷浸田,特适宜养虾。15年来,毗邻的宝湾、古城村民尝到了“虾稻共作”的甜头,花园村民只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因为,第一轮土地承包实行每家每户好、中、差土地平均分配,导致无法整体连片作业。今
渔业致富指南 2016年22期2016-03-28
- 华惠春联社的“科技稻虾梦”
“科技稻虾梦”“虾稻共作”在湖北有多火?去年,全省279.8万亩,年均综合产值达到603亿元。华惠春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联社却发现,“虾稻共作”还大有文章可做:要为小龙虾“高级定制”一款水稻,提高品质、提升产值,成为行业的领头羊。百里挑一,为虾田“定制”水稻“一定要选育一个与小龙虾最相配的稻米品种!”近日,记者在位于潜江的华惠春联社见到其负责人杨斌时,他满是豪情地说。“不能只顾着赚龙虾钱,提升水稻品质迫在眉睫!”两年前,在省城武汉的一次行业大会上,一位水稻
渔业致富指南 2016年20期2016-03-28
- 从“虾稻连作”到“虾稻共作”
身价倍增。作为“虾稻连作”的发源地,有着“中国小龙虾之乡”美誉的湖北省潜江市,不断探索小龙虾生态养殖新模式,实现“虾稻共作”,走出一条全国领先的小龙虾绿色生态养殖标准化之路。4月的潜江乡村,广袤的田野间随处可见农民在忙碌着春耕春种。4月26日,在关庙办事处的一片水田边,熊建良看着流向稻田里的涓涓清水,脸上满是憧憬。去年底,在北京做餐饮生意、年收入数十万元的他来到潜江,投资100多万元流转500亩水田养殖小龙虾,短短4个月,寻找基地、流转土地、修整田块、铺设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4年22期2014-08-22
- 潜江市“虾稻共作”模式下水稻科学施肥与管水技术
199)潜江市“虾稻共作”模式下水稻科学施肥与管水技术吴家琼,丁亨虎(潜江市土壤肥料工作站,湖北 潜江 433199)“虾稻共作”模式是近几年潜江市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一种新型高效、集约种植模式,能更好地保护耕地质量,利用现有耕地。文章对该模式下的水稻科学施肥管理技术作一论述。“虾稻共作”模式;水稻;施肥管水技术“虾稻共作”模式是近几年潜江市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一种新型高效模式,也是一种集约耕地种植模式,能更好地保护耕地质量,利用现有耕地。1 虾沟开挖技术一般面积
种子科技 2014年6期2014-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