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致发光

  • 各显身手的显示器
    泳显示、有机电致发光显示。1996年,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约瑟夫·雅各布森教授及其团队研发出了电泳显示技术。因为这种技术的显示效果十分接近传统纸张,所以也被人们称为“电子纸”技术。这种显示技术耗电量很低,而且和传统纸张反光效果类似,不容易伤眼,因此有人用它做电子阅读的显示器。目前,这种显示技术也在持续发展,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有机电致发光显示技术的研究其实起源于一个偶然的发现。1979年的一天晚上,在美国柯达公司从事科研工作的华裔科学家邓青云博士,在回家的路

    课外生活·趣知识 2023年8期2023-10-08

  • 紫外/深蓝OLED发光材料研究进展
    引 言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OLED)是指通过发光介质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新一代发光器件,发光层以有机材料为主。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电子和空穴分别由金属阴极和ITO阳极相向注入,穿过势垒向发光层移动,在发光层复合形成激子,激子跃迁辐射光子[1]。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具有柔性、低能耗、高分辨率等独特优势,在固态照明和平面显示等领域[2-3]已经实现了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其中,高效、色度稳定、长寿命的红光、

    发光学报 2023年1期2023-02-16

  • 纯有机电致室温磷光材料与器件研究进展
    器件,为有机电致发光中三线态激子的直接利用提供了思路[1-2]。纯有机材料由于单线态和三线态之间理论上的自旋禁阻特性,使得三线态激子的辐射速率慢、激子寿命长,容易通过分子运动产生非辐射耗散,或被多种猝灭因子(水、氧等)猝灭。通常,强的分子间相互作用通过限制分子内和分子间运动,有利于稳定长寿命的三线态激子,从而实现有效的磷光发射[3-4]。目前,利用具有强相互作用的刚性环境抑制非辐射失活是实现高效纯有机RTP体系的研究热点和主要途径。近年来,已开发的高效纯有

    发光学报 2023年1期2023-02-16

  • 基于ZnS材料的纺织基交流电致发光器件研究现状及展望
    56600)电致发光(EL)又称为电场发光,是一种将电能直接转化为光能的现象。20世纪初,Destriau发现悬浮在绝缘介质中的ZnS粉末在电场下会产生发光现象。20世纪中叶,透明玻璃出现后,“三明治式”的电致发光器件结构基本确立,可得到电场下稳定的电致发光,推动了电子显示设备的发展[1-2]。ZnS是直接跃迁型宽带隙(约3.58 eV)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在可见光中具有较低的光学吸收率和较高的折射率,广泛应用于光电器件中[3],是电致发光材料的最佳基质之一

    丝绸 2023年1期2023-02-14

  • 基于能量传递的掺铒氧化硅薄膜电致发光
    言稀土元素的电致发光一直是材料研究的前沿热点,这是由于稀土元素拥有丰富的能级结构以及高发光纯度等优势[1],其掺杂的硅基发光器件被认为可能实现不同波段的高效硅基发光甚至激光。其中稀土元素铒因第一激发态与基态之间跃迁的波长落于光纤传输的最低损耗窗口1.54μm 而广受关注[2,3]。1983年,Ennen等[4]首先通过离子注入将铒掺入了体硅与Ⅲ-Ⅴ族半导体之中,并在低温下(20 K)观测到了Er3+离子1.54μm 处的光致发光。1994 年,Kenyon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2022年4期2022-08-25

  • 硼掺杂金刚石/二硫化钼/金刚石复合膜的电致发光特性
    的金刚石薄膜电致发光器件目前还很难实现。二硫化钼(MoS2)是典型的过渡族金属硫化物,由于具有类石墨烯层状结构以及优异的光电子性质(如可调带隙、高电导率、高透明度等)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11-14]。MoS2的能带结构具有厚度依赖性,单层MoS2的带隙为1.9 eV,而多层MoS2的带隙为1.3 eV[15-16]。随厚度的增加,MoS2由直接带隙变为间接带隙[17-18];此外,MoS2器件具有200~400 cm2/Vs的电子迁移率和5×107A/c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2022年3期2022-06-29

  • 硫化锌电致发光材料在智能可穿戴领域研究进展
    1 引 言“电致发光”现象是1923年Lossew最早在研究SiC检波器时发现的。1936年,物理学家Destriau发现含微量铜杂质的悬浮介质在交流电场下能发出可见光,因而这种发光现象也被称为Dessriau效应。由于当时透明导电的氧化铟锡技术尚未成熟,导致随后二十年的研究进展十分缓慢[1]。直到1952年,Sylvania电器公司在MIT固体会议上展示了首块电致发光荧光屏[2]。在国内,北京物理所、长春物理所最早对这一领域进行研究,围绕发光亮度、稳定性

    发光学报 2022年5期2022-05-23

  • SiO2/CeF3 复合薄膜的电致发光
    禁带半导体的电致发光器件引起了广泛关注[12-13]。孙甲明等[14]采用离子注入技术将三价稀土离子(RE3+)注入到SiO2薄膜中,制备出硅基SiO2:RE3+的MOS结构电致发光器件,实现了与稀土能级相关的高效特征光发射。一直以来,蓝区薄膜电致发光器件备受人们关注[15-16]。稀土Ce3+因其独特的电子构型及快速的5d→4f蓝光发射,受到了人们的青睐。Ce3+是由Ce原子失去外层两个6s电子和一个5d电子后形成的,其中存在快速的5d→4f电偶极允许跃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2022年6期2022-02-06

  • 基于电致发光图像识别的PERC太阳能电池检测系统
    计了一种基于电致发光图像识别的PERC太阳能电池检测系统。基于电致发光原理,设计了检测系统的硬件结构,采集到的电致发光图像清晰明亮。同时完成了检测系统软件开发,软件准确识别电致发光图像中的黑斑、黑线等电池缺陷,为PERC电池的电致发光特性分析提供了有效的实验手段。关键词:PERC太阳能电池;电致发光;图像识别中图分类号:TP39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706(2021)09-0096-04The Measurement Sy

    现代信息科技 2021年9期2021-11-04

  • 三苯甲基改性油溶性碳量子点合成及其在发光器件中的应用
    机理不成熟、电致发光器件制备及发光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较少缺陷、高度碳化的边带发射CQDs的合成以及CQDs电致发光的实现依然是围绕CQDs发光材料需要迫切开展的重要的研究方向。2011年,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王富等[18]以十八烯为非配位溶剂、十六胺为表面钝化剂,通过热解柠檬酸得到荧光量子产率(Quantum yield of fluorescence,QY)为60%的CQDs,并以CQDs为发光层制备了三明治结构的白光LEDs,器件最大亮度达到35

    发光学报 2021年8期2021-09-03

  • 一种新型咔唑-三苯基乙烯衍生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发现高效双层电致发光器件以来,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在电子显示等领域显示出了很高的应用价值[1]。高质量的OLED 通常具有低开启电压、高亮度、高电致发光效率、高量子产率和全色发射等优异性能[2-3]。有机电致发光小分子的结构对于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性能有重要的影响。但是,大部分π-共轭发光体在聚集态下会发生聚集引起的猝灭(ACQ)效应,致使OLED 的发光效率和稳定性降低[4-6]。聚集诱导猝灭效应严重影响了有机染料在电致发光器件的高效应用,因此许多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3期2021-08-31

  • Er3+掺杂对ZnO/GaN发光二极管电致发光性能的调控
    效方法。提高电致发光器件中ZnO本征发光效率是ZnO基紫外发射器件的重要目标。提高器件中ZnO本征发光效率的方法主要有引入电子阻挡层将器件中的载流子局域至ZnO侧[17-18]、等离激元共振增强[19-21]等,但是这些方法都需引入外部结构或者外部能量场耦合等,而不是从ZnO自身寻求提高发光效率的方法。本文通过水热法制备了Er3+掺杂ZnO(ZnO∶Er3+)纳米棒阵列,未产生Er3+的可见发光,不会影响ZnO纳米棒的本征发光,但可有效地提高ZnO纳米棒的

    发光学报 2021年6期2021-06-16

  • 肖特基型p-GaN栅极电致发光研究
    双向注入以及电致发光,给器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带来复杂影响. 如电子由2DEG沟道注入到p-GaN层并被电子陷阱俘获时,将导致阈值电压漂移[12]. 空穴由p-GaN注入到沟道层并与2DEG电子复合时,可以发射高能量的紫外光. 紫外光可以激发GaN缓冲层中的复合缺陷中心,导致关态漏电的增加[13]. 因此,研究p-GaN栅极在正向栅压下电子和空穴的注入与复合过程,以及温度对载流子注入的影响,是全面理解p-GaN栅HEMTs工作特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制造了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2021年3期2021-05-18

  • 机械载荷对光伏组件性能长期潜在影响
    在影响;借助电致发光图像,直观演示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光伏组件内部缺陷的发展过程,有效揭示了机械载荷对光伏组件性能影响的长期性。2 研究依据及方法2.1 研究依据在户外环境下,环境因素对光伏组件性能的影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和测试,为了在较短时间内发现光伏组件因机械载荷作用而产生的潜在问题,加速老化试验被引入到本研究中[3]。在常规户外环境下,影响光伏组件性能的外界因素主要有两点:一是环境温度变化,二是环境湿气,分别是热循环试验和湿冻试验所模拟的环境条件。本研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20年2期2020-06-13

  • 微腔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要: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固体化平板显示技术,微腔结构可以改变OLED的发光特性,提高器件的色纯度和发光效率,在开发新型结构器件方面意义重大。关键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光学微腔有机发光显示器件具有功耗小、视角宽、响应时间快、色彩饱和度高、主动发光、厚度薄、高效率的优点,是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的新型平板显示器件。OLED一经出现,就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大量的关注,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资金展开了许多研究工作,取得许多鼓舞人心的成果。1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2期2020-02-14

  •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研究
    文简述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的结构、发光原理及研究进展。关键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平板显示器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各种电子产品层出不穷,作为人机界面的新型显示器件的研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各类平板显示器以其体积小、重量轻、能耗低等特点,引发了一股强劲的研制热潮。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又称有机发光二极管,是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的一种新型平板显示技术。1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结构大部分的OLED的组成结构是金属阴极、有机发光层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2期2020-02-14

  • MA0.6Cs0.4PbBr3钙钛矿发光二极管瞬态电致发光研究
    极管器件瞬态电致发光进行测试,首次发现了离子迁移的存在,及其导致界面能带弯曲以及对发光过程的作用。MABr和CsBr按照一定比例掺杂,可改善MAxCs1-xPbBr3钙钛矿薄膜和器件的性能[19,21]。本研究选择简单的器件结构ITO/PEDOT∶PSS/MA0.6Cs0.4PbBr3/TPBi/LiF/Al,最大亮度为12 365.20 cd·m-2,最大电流效率2.2 cd·A-1。更为关键的是器件具有较好的发光稳定性,在电流密度10 mA·cm-2下

    发光学报 2019年1期2019-01-18

  • 含樟脑基辅助配体铱配合物的合成及光电性能
    032)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是指在电场作用下能发出光的有机材料。1998年Baldo等[1]发现,磷光材料可同时利用单线态激子和三线态激子达到100%的内量子效率。铱配合物具有易于制备、光热稳定性好、便于通过配体的修饰来调节发光波长和效率等优点,致使其在有机电致发光、传感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2-3]。铱配合物用于电致发光时,由于分子的聚集,其在高浓度时发光浓度淬灭,为避免发生这种现象可通过高分子化[4]、掺杂于主体材料中[5]或分子修饰[6]等方式解决。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4期2018-07-01

  • 红光铕配合物电致发光材料研究进展
    [1],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s,OLEDs)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引起科学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发展至今,OLEDs技术日臻成熟,大规模产业化应用已现端倪。 进一步开发高效稳定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是目前全色显示 OLEDs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中又以红光材料研究最为紧迫。红色是实现全色显示必不可少的三基色之一,而现有红光材料比较稀少。其主要原因是:对应于红光的跃迁都是能隙较小的跃迁,给红色发光材料的设计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8年2期2018-05-08

  • 一种纳米金铜猝灭硫化锌镉电致发光胰岛素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猝灭硫化锌镉电致发光胰岛素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属于电致发光传感器领域。硫化锌镉的电致发光光谱与纳米金铜的紫外吸收图谱有很好的重叠,纳米金铜可作为受体,与硫化锌镉发生能量共振转移,从而猝灭硫化锌镉的电致发光响应。以金包裹硫化锌镉/氨基化氮掺杂介孔碳Au@ZnxCd1 xS/NMC作为胰岛素捕获抗体基底材料。以纳米金铜AuCu作为胰岛素检测抗体固载材料。锌的掺杂可提高CdS的电致发光响应,以ZnxCd1 xS为电致发光信号源,利用AuCu对ZnxCd1 xS电致

    传感器世界 2018年1期2018-03-25

  • LEC有源层对其电致发光性能的影响
    EC)是一种电致发光的新型发光器件,其有别于传统的点光源和线光源,为广大用户和市场提供了一种节能低碳的纯平面光源,并凭借其超薄、可弯曲、低能耗、不发热、光源均匀等优点,逐渐成为一种节能环保的新型光源,广泛应用于广告、建筑、装饰、道路标志等场所[1]。LEC主要由四部分构成:多晶硅栅电极;有源层;介电绝缘层;金属电极[2]。器件的一般原理图如图1所示。有源层通过低压化学气相淀积(LPCVD)技术沉积在介电绝缘层上,再通过相同的技术将多晶硅栅电极沉积在有源层上

    照明工程学报 2018年1期2018-03-19

  • 利用变温瞬态电致发光研究OLED载流子的输运机理
    利用变温瞬态电致发光研究OLED载流子的输运机理袁 超1,2, 关 敏1*, 张 杨1,2, 李弋洋1, 刘兴昉1, 刘爽杰1, 曾一平1,2(1.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材料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3;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 北京 100049)研究了不同温度下几种结构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的瞬态电致发光响应特性以及电流密度-电压-亮度特性。研究发现,启亮电压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加速度在200 K时出现拐点,且这一

    发光学报 2017年10期2017-10-10

  • 氩等离子体处理增强TiO2∶Er/p+-Si异质结器件的电致发光
    异质结器件的电致发光高志飞,朱辰,马向阳,杨德仁(浙江大学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27)在我们以前的工作[1]中,报道了基于重掺硼硅片(p+-Si)上掺Er的TiO2(TiO2∶Er)薄膜的TiO2∶Er/p+-Si异质结器件的电致发光。本文研究了TiO2∶Er薄膜的氩(Ar)等离子体处理对TiO2∶Er/p+-Si异质结器件电致发光的影响。研究发现:Ar等离子体处理使TiO2∶Er/p+-Si异质结器件与Er3+离子相关的可见和近红外电致发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7年4期2017-09-25

  • 量子效率在研发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领域的应用
    率在研发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领域的应用黎小胜1,何 凤2,王莉敏3(1.信阳师范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2.信阳师范学院 商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3.信阳师范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量子信息论是量子计算与量子信息理论的一部分,属于跨多学科、交叉领域的科学知识,量子效率是量子信息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其在理论物理和量子化学等分支学科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但与理论物理中强调整体概念不同的是,我们在量子化学中往

    山东化工 2017年3期2017-09-16

  • 掺铒富硅氧化硅发光器件电致发光衰减机制
    化硅发光器件电致发光衰减机制张慧玉,赵静,郭强,刘海旭,丁文革(河北大学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首先采用多靶射频磁控共溅射结合后退火工艺制备了掺Er富硅氧化硅MIS(金属-绝缘体-半导体结构)电致发光器件,然后通过电致发光(EL)以及电流-电压(I-U)特性测量对发光器件的光电性能进行表征.最后,通过对比不同富硅含量的发光器件的载流子输运机制,并通过分析器件中的电荷俘获过程,对富硅氧化硅器件中铒离子电致发光的激发和猝灭机制进行了解释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4期2017-09-01

  • Efficiency Enhancement Utilizing A Hybrid Anode Buffer Layer i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主要从事有机电致发光方面的研究。E-mail: xiaojingzx@163.com2016-08-21;2017-01-1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574098,61204051); 2015年度山东省教育厅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国际合作培养项目资助 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61574098,61204051);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P

    发光学报 2017年5期2017-06-01

  • 蓝区无机薄膜电致发光材料研究进展
    蓝区无机薄膜电致发光材料研究进展王小平*,宁仁敏,王丽军,柯小龙,陈海将,宋明丽,刘凌鸿(上海理工大学理学院,上海200093)介绍了蓝区无机薄膜电致发光材料的应用、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原理及结构类型,综述了蓝区无机薄膜电致发光材料的种类及其各自存在的问题,重点概述了已实用化的蓝区无机电致发光材料GaN的研究及应用现状。由于目前多数蓝光芯片核心技术被少数国外公司垄断,我国所掌握的技术离世界先进水平仍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迫切需要国内能够加大对蓝区电致发光材料的

    中国光学 2017年1期2017-03-11

  •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磁电导效应研究进展
    006)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磁电导效应研究进展喻骏达(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湖南 长沙 410006)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能够在恒定外加偏压下,将通过器件产生的电流现象称为磁电导效应。由于发电器件对磁场非常敏感,一旦给器件施加偏压,器件的电流就会发生明显的变化。研究人员就可以根据实现测定的B-I1曲线计算出外加磁场的大小。由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存在着复杂的激发态过程,所以,研发人员只有充分了解这些复杂的物理机制,才能够研发出更高校的器件。所以,本文将对有机电致发

    化工管理 2017年36期2017-03-07

  • 8-羟基喹啉类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合成研究进展
    基喹啉类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合成研究进展李晓鹏(黑龙江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是近年来国内外的一个研究热点,因其良好的电光转化作用而在通讯显示行业有很大的应用前景。以8-羟基喹啉类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为例详细介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讨论了该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及应用范围。8-羟基喹啉;发光材料;合成1 有机电致发光研究背景1.1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发光机理分子结构决定了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发光机制。目前,有机电致发光

    化工设计通讯 2017年11期2017-03-02

  • 基于三萘苯的溶液可加工螺旋形寡聚物的合成及其在蓝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
    其在蓝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初增泽1王丹2吴红伟2邹德春2,*(1沈阳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沈阳110034;2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北京100871)近年来,人们在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和器件结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然而由于蓝光材料具带隙宽的内禀属性,在发光效率、色纯度和稳定性上仍然面临巨大挑战。本文将螺旋形三萘苯共轭体系引入电致发光材料领域,它独特的螺旋形分子结构和易于化学修饰的特点有利于抑制聚集体和基激缔合物的形成。通过

    物理化学学报 2016年5期2016-09-06

  • EL测试在晶硅电池及组件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摘要】基于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ce,EL)的理论,本文介绍了利用近红外检测的方法,检测出了晶体硅太阳电池和组件内部常见的隐性缺陷。这些缺陷包括:材料缺陷、高温扩散缺陷、金属化缺陷、高温烧结缺陷、工艺诱生污染以及生产过程中的裂纹等,并简要分析了造成这些缺陷的原因,通过EL测试可以发现以往常规手段难以发现的品质缺陷,对电池品质提升大有裨益。【关键词】太阳电池;电致发光;电池缺陷;隐裂;断栅0 引言随着光伏行业的迅猛发展,光伏产业已经度

    电子世界 2016年8期2016-05-17

  • 抗菌医药左氧氟沙星在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中的应用
    氟沙星在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中的应用苗艳勤1,3高志翔2武钰铃1,3杜晓刚1,3李源浩1,3刘慧慧1,3贾虎生1,4,*王 华1,3,*刘旭光5(1太原理工大学新材料界面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太原030024;2山西大同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山西大同037009;3太原理工大学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太原030024;4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太原030024;5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太原030024)左氧氟沙星(LOFX)是一种知名的抗

    物理化学学报 2015年3期2015-12-29

  • 氧化铟锡(ITO)自组装修饰及其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的影响
    饰及其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的影响邓瑞平周亮*李磊姣张洪杰*(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稀土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春130022)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有机硅氧烷Cz-Si,并将其用于ITO自组装修饰。制备的Cz-Si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可以在空气中对ITO进行自组装修饰,实验操作简单。为考察ITO自组装修饰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的影响,分别以修饰后的ITO(ITO/ SAM)及不修饰的ITO(unmodified)作阳极,制备了一系列有机电致发光器件I

    无机化学学报 2015年9期2015-12-01

  • 基于量子点-CBP混合层的量子点LED的制备
    基于量子点的电致发光器件。基于两步旋涂操作制备的量子点LED,由于阴极与复合有源层之间的能级差较大,导致需要较高的开启电压。在CBP材料中,注入的载流子有可能会被量子点表面缺陷捕获,形成表面态的发光。表面态发光的相对强度依赖于载流子浓度。量子点;核壳结构;LED;空穴传输材料;电致发光;表面态发光1 引 言胶体半导体量子点具有独特的尺寸效应和高的荧光量子效率,Ⅱ-Ⅳ族量子点在可见光波段发光可调,可以通过尺寸、成分控制发光波段,色域覆盖度宽广,被作为新一代荧

    发光学报 2015年10期2015-09-12

  •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的技术综述
    530)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的技术综述陈 峰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广东中心,广州 510530)由于OLED的优异性能,目前OLED已经成为新一代的研发热点。通过国内外的OLED的相关专利分析,了解国内外在该领域的发展情况,有助于审查员的审查实践。OLED;分类号;申请人1 起源和机理1.1 起源国际上有机电致发光是一个研究热点。在信息时代快速变化的国际形势和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人们进一步对现代显示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播越来越依赖电

    山东工业技术 2015年16期2015-08-19

  • 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光伏组件电致发光自动识别分析测试系统的研制
    率的下降与其电致发光图谱中发现的太阳电池片的缺陷有直接联系,因此目前在测试和认证中已大量引入电致发光测试作为重要的辅助手段,如扬州光电产品检测中心就配备了光伏组件的电致发光测试设备。但光伏组件的电致发光测试不同于其他的标准测试,其测试参数容易标准化但测试结果难以评价。因此,光伏组件的电致发光测试标准化过程中,对电池发光图像的缺陷分析、评级、对未来效能的评价等是难点,也是目前研究热点。但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的光伏组件的电致发光测试系统仅能得到组件的电致发光

    太阳能 2015年9期2015-01-01

  • 多功能蓝光荧光材料研究进展
    056)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被认为是最具竞争力的下一代平板显示器和固态照明光源,而高效蓝光材料的开发是实现OLED商业化的最重要前提之一。蓝光材料固有的高能隙使电荷很难注入到发光材料中,导致蓝光电致发光器件性能较差。为了提高器件效率,可以从器件结构和材料结构两方面进行优化。就材料本身而言,通过改变分子结构,在蓝光材料的结构中引入电荷传输单元,构建多功能蓝光材料,能有效改善电荷的注入和传输。根据分子中引入的功能基团的不同,多功能蓝光荧光材料可分为空穴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1期2014-07-08

  • 基于CBP掺杂DPIHQZn的有机电致黄光器件
    0 引言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自1987年首次由美国柯达公司发明以后,一直受到众多研究者的广泛关注[1-6],由于其制备工艺简单、全固态设计、响应速度快和较宽的视角,该项技术被认为是一种能够向传统液晶显示器发起挑战,成为新一代的显示技术.近年来,该项技术已经具备了产业化的条件,但仍存在着成品率不高、稳定性差、发光效率不够理想等问题.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是测定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指标好坏的因素之一,积极发展更好的新型电致发光金属配合物材料,以提高OLED的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2期2014-04-24

  • 自旋阀结构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的影响
    阀结构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的影响谷洪亮,杨 光(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郑州 450000)通过旋涂和热蒸发的方法制作了带有自旋阀结构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外加磁场的调制作用下,通过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自旋阀特性曲线和亮度-电压关系曲线的测试,验证了自旋阀结构的器件对载流子的注入有较大的影响:自旋极化的载流子自旋方向与铁磁层的磁矩方向有关,当二者方向平行时,载流子散射较小,载流子比较容易通过样品;二者方向相反时,载流子散射较大,载流子通过样品比较困难。外加磁

    山东工业技术 2014年17期2014-04-06

  • zns:Mn纳米颗粒在电致发光器件中应用的研究
    n纳米颗粒在电致发光器件中应用的研究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谷洪亮将合成的ZnS:Mn纳米颗粒掺在有机大分子PVK中,共同作为发光层,制备了多层的电致发光器件。通过比较掺杂ZnS:Mn与未掺杂的OLED的电致发光光谱、电流密度-电压曲线、亮度-电压曲线等特性,研究了器件性能提高的机理。ZnS:Mn纳米颗粒;电压曲线;电致发光器件1.引言1994年,V.L.Colvin等人利用纳米材料的量子尺寸效应,首次将无机纳米微粒CdSe与聚合物PPV相结合制成双层发光器

    电子世界 2014年18期2014-01-29

  • 苯基噌啉铱配合物的合成及电致发光性质
    童碧海 董超振 张 曼 韩 召 张千峰(安徽工业大学冶金与资源学院,分子工程与应用化学研究所,马鞍山 243002)0 Introduction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s(OLEDs)based on the phosphors have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because of the great potential for low cost full-color flat-panel disp

    无机化学学报 2013年2期2013-10-17

  • 湿法加工单层二苯并噻吩砜衍生物的合成及电致发光性能研究
    强的荧光,其电致发光性能通过建构单层器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器件的最大发光亮度达到6084 cd/m2,效率为0.84 cd/A和0.56 lm/W。【关键词】可湿法加工 单层器件 电致发光【中图分类号】 O611.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004-02自从1987年C.W. Tang报道双层夹心结构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s)以来[1],有机发光

    中国信息化·学术版 2013年7期2013-09-03

  • 新型4,4′-双取代-2,2′-二吡啶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光学性能
    029)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具有全固态、光谱宽、亮度高、视角宽、厚度薄、可使用柔性基板、低电压直流驱动、功耗低、工作温度范围宽等优点,而且自主发光和响应速度快(几十纳秒)[1,2]。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平板显示和固体照明方面有很大的应用潜力[3]。对新的、具有优异性能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4,4′-二甲基-2,2′-二联吡啶(1)为原料,经酸化、酰氯化,酯化和缩合反应合成了两个新型的4,4′-双取代-2,2′-二吡啶衍生物——4,4′双(4

    合成化学 2012年6期2012-11-21

  • 苯基取代聚苯撑乙烯的合成及其电致发光性能
    烯的合成及其电致发光性能莫越奇1,*常学义2胡苏军3韩绍虎3吴宏滨3,*彭俊彪3(1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广州510640;2广州砺剑光电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广州510730;3华南理工大学高分子光电材料及器件研究所,广州510640)聚苯撑乙烯(PPV)类聚合物是优异的发光材料,有望作为全色显示中三基色的材料之一得到应用.我们采用2-溴-1,4-亚二甲苯二乙酯为原料,合成了商品名为Supper Yellow PPV(SY PPV)的苯基取代PPV

    物理化学学报 2011年5期2011-11-30

  • DCJTB掺杂浓度对有机电致白光器件性能的影响
    d/A。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载流子;掺杂浓度0 引言在平板显示领域,OLED具有化学直流驱动、自发光、高亮度、高效率、视角广阔、功耗低、超薄、可大面积显示、发光色彩齐全、制造成本低、寿命长、耐低温、工作温度范围宽等突出优点,被业界称为新一代平板显示产品。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1987年美国Eastern Kodak公司的C.W.Tang和VanSlyke发明了双层结构的器件[1],该器件得到了发光效率为1.51 lm/W,亮度为1

    长春大学学报 2011年8期2011-11-08

  • 变色电致发光器件的新型交通灯设计
    究所)引 言电致发光是一种使电能直接转变为光能的过程。与传统的阴极射线管(CRT)、等离子体显示(PDP)、液晶显示(LCD)相比,电致发光显示具有响应速度快、显示精度高、视角大(接近180°)等优点。电致发光器件结构简单,易实现商品化[1]。基于电致发光效应的器件目前以有机EL(有机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和LED(光发射二极管)为主,大有取代传统的广泛用于电信及PC领域的CCFL背光的趋势[2]。两者在激发和发光机制上没有本质的不同,都是在电激发下分别从2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 2010年8期2010-09-25

  • 溶胶-凝胶法制备Y2O3 :Eu薄膜电致发光材料的研究
    金属氧化物系电致发光材料已引起各国研究者的高度重视。金属氧化物具有化学稳定性好,材料的种类多,发光色纯度高,容易得到三基色等优点。以氧化镓、镓酸盐、硅酸盐及其它含氧化合物为基质材料,通过掺杂不同的过渡金属或稀土元素离子,得到了红、绿、蓝三基色的电致发光材料。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金属氧化物系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平板显示器件将成为信息显示领域的一朵奇葩。与同传统的发光粉制成的显示屏相比,发光薄膜在对比度、分辨率、热传导、均匀性、与基底的附着性、释气速率等方面都显

    陶瓷学报 2010年2期2010-02-06

  • 高分子电致发光材料研究进展
    04)高分子电致发光材料研究进展任铁钢1,补朝阳2,李伟杰1,黎桂辉3*,程红彬1(1.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河南开封475004; 2.新乡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河南新乡453003;3.河南大学特种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南开封475004)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外关于高分子聚合物在电致发光材料领域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聚苯撑乙烯、聚芴类、聚噻吩类聚合物及其衍生物的相关研究成果,并讨论了当前高分子电致发光材料存在的关键问题及应用前景.高分子;电致发光材料

    化学研究 2010年6期2010-01-08

  • 一种蓝光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的稳定性能研究
    种蓝光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的稳定性能研究熊 艳 (长江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湖北 荆州 434023)对一种由3,9-咔唑与芴的蓝光聚合物制备的电致发光器件(PLED)的光电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研究了其电致发光性能、聚合物薄膜热稳定性和光电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3,9-PFCz的PLED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且电致发光光谱不随电压的变化和工作时间发生改变,表明3,9-PFCz是一类很有前途的稳定的蓝光聚合物。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蓝光聚合物;电致发光光谱;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09年4期2009-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