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党派
- 1956年民主党派列席中共八大始末
请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代表列席大会,并作了相应的准备。9月5日,毛泽东在中南海颐年堂主持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讨论了民主党派列席中共八大的问题。在这之后,中央统战部部长李维汉与民主党派相关人士进行了接洽商谈。9日,毛泽东又邀请宋庆龄、李济深、沈钧儒等二十九位民主党派负责人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在颐年堂座谈,通报中共八大的筹备情况。 作为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执政后召开的首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八大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邀请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代表列席
读报参考 2023年1期2023-05-30
- 百年党史视域下无党派人士队伍建设问题研究
300193)无党派人士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明确规定,“无党派人士是指没有参加任何政党、有参政议政愿望和能力、对社会有积极贡献和一定影响的人士,其主体是知识分子。”“无党派人士参照民主党派履行职能。”“无党派人士是政治协商的重要组成部分,参加政党协商。”[1]12-13无党派人士是“中国之治”的独特优势所在,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力量,始终为“中国之治”贡献智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3年6期2023-02-08
- 新时代民主党派潜在发展群体的变化特点及应对策略
列新情况,其在无党派知识分子阶层中潜在发展群体的新变化及其对民主党派自身建设带来的影响,就是一个值得重视、值得研究的新问题。一、新时代民主党派潜在发展群体的变化特点我国八个民主党派,都是以中、高级知识分子为主体的政党,因而其潜在发展群体也主要集中在无党派知识分子阶层。从传统意义上讲,知识分子是“读书人”,是中国古代“士”的现代转型。在现代中国,关于知识分子的定义与标准多有变化,“新时代知识分子主要是指拥有丰富知识和较高文化水平的知识人,是将知识转化为知识力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2年2期2023-01-07
- 新时代上海高校无党派人士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
200030)无党派人士是指没有参加任何政党、有参政议政愿望和能力、对社会有积极贡献和一定影响的人士,其主体是知识分子[1]。上海高校是无党派人士的重要聚集地,历史上曾培养输送了一批无党派代表人士。但面临新时代多党合作和政治交接的需要,上海高校无党派人士队伍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青黄不接的局面,数量、质量、结构不尽合理,新老交替相对滞后,旗帜性、代表性后备力量不足,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无党派人士队伍,已成为上海高校统战工作紧迫而重要的任务。为了深入了解上海高校无党派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1年6期2021-12-21
- 新时代无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研究
14105)“无党派人士是指没有参加任何政党、有参政议政愿望和能力、对社会有积极贡献和一定影响的人士,其主体是知识分子。”新时代背景下,无党派人士在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无党派人士政治身份及地位存在特殊性。加强对无党派人士的队伍建设是极其必要的,对推动我国政治制度改革、发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新时代无党派人士队伍的现状无党派人士大多数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立足于平凡的工作岗
时代人物 2020年35期2020-12-08
-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阈下无党派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研究
识分子群体中的无党派知识分子仍然处于游离分散的状态。为团结更多力量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加强无党派知识分子价值的研究,揭示无党派知识分子统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优化策略,引导无党派知识分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作出应有贡献,十分必要。一、无党派知识分子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多重角色“我国具有大专以上文化,从事脑力劳动的知识分子约1.2亿多人,其中具有中共党员政治身份的知识分子约3400万人,占25%左右;非中共知识分子约9000万人,占75%左右。在非中共知识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年1期2020-01-16
- 八个民主党派的排序有何讲究
派、人民团体及无党派民主人士的代表组成,计有23个单位参加,其中党派参加单位为:中国共产党、民革、民盟、民进、致公党、农工党、救国会、民促、民联、民建、无党派民主人士。此时的各民主党派排列顺序与中共在《关于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诸问题》提出顺序完全一致,证明各民主党派对这一顺序是认可的。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参加会议的46个单位中有党派单位14家,除中国共产党、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外,各民主党派的排列顺序调整
文史博览·文史 2019年2期2019-03-12
- 试析日本政党政治的三大结构性问题
兴壮大、龐大的无党派选民如何投票、地方政党“进军中央”前景如何。本文的研判是,在野党的重振从中长期看更多地在于中左势力能否团结,无党派选民中关键的“积极无党派阶层”将根据自民党执政成效进行投票并影响选举走势,地方政党由于制度条件及社会环境尚无法对中央政坛造成根本的冲击。鉴于此,短期内“一强”格局较难改变,中期看则“多弱”可能整合翻盘,促使政党格局出现调整。关键词 日本;政党形势;在野党 ;无党派选民;地方政党DOI: 10.19422/j.cnki.dds
当代世界 2018年10期2018-10-26
- 在新时代的号角中奋勇前行
民盟、致公党、无党派、侨联界委员的联组会编者按: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开幕的第二天,习近平总书记就参加了民盟、致公党、无党派、侨联界委员的联组会。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新型政党制度”,极大地鼓舞了广大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代表人士。此前,习近平总书记在2月6日同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座谈并共迎新春时的讲话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多党合作要有新气象,思想共识要有新提高,履职尽责要有新作为,参政党要有新面貌”。新
协商论坛 2018年5期2018-06-26
- 加强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思考
要重视各领域中无党派人士的发现和培养。无党派人士一般是指没有加入任何党派、有一定贡献和影响、有参政议政愿望和能力的党外知识分子。无党派代表人士历来是民主党派成员的源头和蓄水池,无党派人士的健康成长会向民主党派源源不断地提供高素质人才,因此,加强无党派代表人士的培养是造就高素质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根据有关规定和工作实际来看,各级统战部联系的无党派代表人士的发展方向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继续保持无党派代表人士身份,作为无党派代表人士在政治生活
世纪桥 2018年11期2018-04-01
-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召开民主党派及无党派代表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座谈会
召开民主党派及无党派代表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座谈会,院党委书记马谊平及组织宣传部相关领导出席会议,全院共计13名民主党派及无党派代表参加会议,组织宣传部部长钱伟主持会议。会上,马谊平对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作了详细解读,与会人员分享了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心得体会,围绕推进全院事业发展的主题开展讨论,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建言献策。马谊平对参会代表提出了三点希望和要求:一要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当前的全国教育大会的精神,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心拥护者和新
中国德育 2018年23期2018-02-26
- 新时代无党派知识分子与无党派人士政治参与
党外知识分子、无党派知识分子与无党派人士的概念与内涵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探讨无党派知识分子问题,首先需要厘清无党派知识分子与党外知识分子的范畴,这是两个概念相近但内涵不同的范畴。按照2015年颁发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以下简称2015年《条例》)的规定,党外知识分子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对象,主要包括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党外知识分子、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党外知识分子、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在统一战线工作话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8年4期2018-02-06
- 提高我国民主监督成效的对策探讨
加强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自身建设,提高履职能力;建立民主监督的激励约束机制,增加民主监督内生动力;完善民主监督运行机制,提高民主监督质量。关键词:民主党派;无党派;监督能力注:本课题为2016年安徽省统一战线理论政策研究课题三等奖。1 新时期我国民主监督的科学内涵(一)民主监督的定义我们通常所说的民主监督,可以这样理解,“只要是运用民主思想所实施的监督行为,都可以理解为民主监督”,这是广义的民主监督的定义,从这一点来说,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内容都可纳入民主
卷宗 2017年28期2017-11-04
- 无党派人士旗帜性人物培养存在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400715)无党派人士旗帜性人物培养存在的困境及对策研究金更兴(西南大学,重庆400715)当前无党派人士旗帜性人物培养存在概念界定不明确、重视不够、角色意识缺位、人才资源流失、平台缺乏等困难和问题。工作实践中,可从明确旗帜性人物的对象和范围、贯彻落实 “把一部分优秀人才留在党外”的政策、搭建成长锻炼平台、加快无党派代表人士向旗帜性人物转变、维护和增强旗帜性人物的代表性和影响力五方面加强无党派人士旗帜性人物培养。无党派人士旗帜性人物;培养;对策研究无党派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7年3期2017-04-11
- 新形势下党外干部队伍建设的瓶颈与出路
面临瓶颈,存在无党派人士在县处级党外干部中所占比例较大、民主党派基层建设缺乏活力等问题,反映出统战体制机制和政策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不足。应通过加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利用新媒体做好统战宣传、积极谋划统战体制机制创新等来寻找出路。党外干部;无党派人士;队伍建设党外干部队伍既是国家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运行实践主体。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人士担任各级国家机关领导职务
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7年1期2017-04-11
- 新形势下无党派代表人士培养路径探析
摘 要:无党派代表人士是无党派人士内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先进性的人群。新常态下,加强对无党派代表人士的培养,既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也是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需要;既是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也是无党派代表人士自身发展的需要。然而,当前依然还存在着制约无党派代表人士成长发展的因素。对此,应从转变思维、提升服务意识、整合培训资源、创新培训方式、搭建有效平台转化其才智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加强无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使其能够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助力。关 键 词
行政与法 2017年3期2017-03-29
- 西柏坡时期党外人士对中共领导及道路认同研究
到了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的拥护和爱戴,他们通过实践认识到,只有在中共的领导下,走中共提出的道路,才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唯一出路,因此他们认同中共的道路,并且真心真意跟党走,为了同一目标而共同奋斗。当今,时代条件、历史方位和面临的任务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无论如何变化,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我们仍然需要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包括各个民主党派在内的全国人民,努力奋斗,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7年3期2017-03-07
- 千万选民选举万千代表
三是民主党派、无党派和群众的比例有所提高。4519名区人大代表中,民主党派、无党派和群众1642名,占36.34%,比上一届提高了4.34%;8062名乡镇人大代表中,民主党派、无党派和群众2402名,占29.79%,比上一届提高了2.44%。四是企业单位负责人比例有所下降。4519名区人大代表中,企业单位负责人1268名,占28.06%,比上一届减少了2.63%;8062名乡镇人大代表中,企业单位负责人667名,占8.27%,比上一届减少了3.16%。五
上海人大月刊 2017年1期2017-01-19
- 无党派人士称谓的由来
王森无党派人士是我国政治制度中特有的政治概念,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政协的组成界别,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就无党派人士称谓的发展变化来看,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旧政协时称他们为社会贤达;新政协初期称无党派民主人士;改革开放以后,又经过了一个多种称谓并存的阶段;直到2000年,中央统战部正式规范了“无党派人士”这个概念……社会贤达称谓阶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
党史文苑 2016年15期2016-09-10
- 无党派人士称谓的发展变化
王森无党派人士是我国政治制度中特有的政治概念,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政协的组成界别,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就无党派人士称谓的发展变化来看,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社会贤达称谓阶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些在社会上有影响、有声望的无党无派知名人士,比如,郭沫若、马寅初、李达、吴耀宗等人,被称为社会贤达。抗战胜利后,国共双方在《双十协定》中提出“由国民政府召
新湘评论·下半月 2016年5期2016-06-03
- 武汉市无党派中青年人士政治参与和认同的调查分析※
徐 军武汉市无党派中青年人士政治参与和认同的调查分析※○孙莲芹徐军“无党派人士”在中国具有特定的含义,按《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第三章第十一条的界定,它是指没有参加任何政党、有参政议政愿望和能力、对社会有积极贡献和一定影响的人士,其主体是知识分子。该《条例》同时明确指出,无党派人士可以参照民主党派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等职能,因此“无党派人士”是在政党制度范畴内使用的一个特定称谓,并不是一般的无党无派的群众。现
党政干部论坛 2016年1期2016-03-19
- 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中青年人士政治认同和政治参与的比较研究——以武汉市的调查与分析为例
2)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中青年人士政治认同和政治参与的比较研究——以武汉市的调查与分析为例徐军(武汉市社会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012)通过对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中青年人士对自身政治身份的认同情况、政治参与状况与态度、重大政治观点的认同情况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两者在政治认同和政治参与方面有不少共同点,也存在明显差异。要着力增强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对无党派人士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增强党外知识分子加入民主党派的主动性,适当提高无党派人士在政治资源分配中的比例,进一步有针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6年4期2016-03-16
- 无党派中青年人士政治参与和认同的调查与分析
——以武汉市为例
430015)无党派中青年人士政治参与和认同的调查与分析 ——以武汉市为例孙莲芹1徐军2(1.武汉大学,湖北武汉430072;2.武汉市社会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015)[摘要]本文在对武汉市部分无党派中青年人士展开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从其“政治身份的认同情况”、“政治参与的态度与情况”、“政治文化的认同情况”三方面进行汇总分析,较全面地反映了当前无党派中青年人士政治参与和认同的具体状况。[关键词]无党派中青年政治参与政治认同武汉市“无党派人士”在中国具有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6年2期2016-03-15
- 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十六字”方针何时确立
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少数民族人士和宗教界爱国人士的合作。这样,“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八字方针又增加了“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八个字,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关系“十六字”方针正式确立。这一年,在时任全国政协主席邓小平的推动下,人民政协的性质、作用被庄严地载入宪法。在1982年11月的政协五届五次会议开幕式的讲话中,邓小平又提出了人民政协开展多党合作必须遵循的“十六字”方针。他指出:“我们一定要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文史博览·文史 2015年11期2015-12-15
- 涨姿势:民主党派领导人出席活动如何排序
主党派领导人和无党派代表人士参加各级党委、政府各种会议及活动等,除注明其行政职务外,还要体现其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代表人士的身份和職务。各民主党派领导、无党派代表人士,要先写明民主党派职务,再写行政职务,即如:民革××省(市)委主委、省(市)市政协副主席×××,民盟**省(市)主委、省(市)政协副主席×××。如同时有中共××省(市)委领导(市委常委以上)及统战部部长出席会议的,将中共省(市)委领导及统战部部长排在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之前。
华声 2015年3期2015-05-30
- “政治面貌”伴你出生入死
台盟盟员;12无党派民主人士;13群众。除去中共党员和8个民主党派,对“无党派民主人士”和“群众”概念的界定,还要上溯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政协全书》显示,无党派民主人士指没有参加任何党派,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为国家独立、民主、富强而奋斗的一些人士。“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前身是“社会贤达”。在参加1946年“旧政协”会议的人士中,就有国民党方面邀请的几位“社会贤达”,如王云五、傅斯年等。由于这些人后来也参加了“国民大会”,因此“社会贤
博客天下 2014年10期2014-05-05
- 云南党外知识分子队伍建设问题探讨
党外知识分子(无党派)代表人士群体的特征,研究探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工作的目标、原则和措施。党外知识分子;队伍建设;探讨为全面掌握云南党外知识分子的现状,进一步做好云南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由中共云南省委统战部牵头,对全省党外知识分子进行了一次全面、深入的调研。党外知识分子是指没有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其中包括参加民主党派的知识分子和没有参加任何党派的知识分子。本课题调研的党外知识分子主要界定在狭义的党外知识分子,即以无党派人士为主体的党外知识分子。调研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4年1期2014-03-11
- 无党派代表人士的代表性问题研究
基本概念(一)无党派人士2005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中明确规定,无党派人士是指没有参加任何党派、对社会有积极贡献和一定影响的人士,其主体是知识分子[1]。按照陈喜庆的解释[2],无党派人士有两个不同的范围。一是大范围,除民主党派成员以外的14个方面统战对象中的无党无派成员;二是小范围,仅指15个方面统战对象中被列为无党派人士的那部分人,这部分人除了与党外知识分子、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中介组织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1期2013-03-28
- 应将无党派人士工作纳入到参政党理论研究范畴之内——兼谈无党派人士工作的研究方法
、问题的提出:无党派人士实质上是“有党派性的”,其参政属于我国多党合作制度应有之义,属于中国特色政党体制之内多年以来,参政党的理论研究对无党派人士工作鲜有涉足。这个结论在全国其他的几家类似研究机构已公开出版的成果中得到充分印证。如,2012年4月6日,民进中央-中央社院参政党建设理论研究中心在京召开了成立后的第一次高层次、小范围的“参政党建设理论研讨会”,专题研讨高素质参政党建设问题。通过对30篇入会论文中的检索统计,我们没有看到一篇从标题到内容,涉及到无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6期2012-08-15
- 发挥无党派人士群体作用的机制问题研究
0052)发挥无党派人士群体作用的机制问题研究何秉群1崔福林1朱纪刚2李少英2石 亮2(1.保定学院,河北 保定071000;2.河北省委统战部,河北 石家庄050052)无党派人士和民主党派人士一样,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主体,发挥无党派人士的群体作用,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作用。要查找影响作用发挥的问题和不足,构建并完善发挥无党派人士群体作用的机制,为发挥无党派人士群体作用创造条件。无党派人士;群体作用;机制问题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无党派人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2期2012-08-15
- 发挥基层无党派人士队伍群体作用问题研究
李有彬发挥基层无党派人士队伍群体作用问题研究李有彬(中共齐齐哈尔市委统战部,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注重发挥基层无党派人士群体作用,是基层统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基层无党派人士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仍存在着思想认识有差距,缺少优秀代表性人物,基层代表人士分布失衡,制度机制不够完善,基层统战组织不够健全等问题。必须从切实提高认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工作机制,加强无党派代表人士的培养选拔,提高基层无党派人士的整体素质,抓好无党
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3期2012-08-15
- 从“无党派”到“歌德派”
—— 老舍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的亲密关系
0435)从“无党派”到“歌德派” —— 老舍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的亲密关系李来根(武警上海政治学院训练部,上海 200435)老舍自幼饱尝国耻家难,特殊的时代背景和人生经历,使他产生强烈的反帝反封建要求和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但从初登文坛至抗日战争爆发前,作为无党派的老舍对革命和革命者还比较陌生。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支持下,老舍成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主要负责人,成为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的朋友。解放战争时期,老舍虽身在美国,但依然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3期2012-03-19
- 新宁县发挥无党派人士群体作用的探索与思考
作方法,在发挥无党派人士群体作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一、新宁县无党派人士工作的基本情况新宁县没有民主党派支部,现有无党派人士183人,其中男性136人,女性47人;其中29岁以下12人,30—39岁39人,40—49岁 86人,50—59岁 43人,60岁以上3人;其中大学专科学历139人,大学本科学历50人,研究生学历1人;其中国家公务员51人,教育工作者23人,科研院所工作者7人,文艺工作者5人,医疗卫生人员28人,国企职工7人,新的社会阶层30人,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年5期2011-08-15
- 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的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功能
用。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力量。“知联会”通过政治引导、开展活动,有目标、有重点地培养举荐一批思想好、业务精、能力强、有发展前途的党外知识分子,成为为统一战线输送无党派代表人士、民主党派骨干的重要基地。5、“知联会”的维护稳定作用。稳定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工程和关键环节。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各阶层的地位和利益关系都发生着深刻变动,各种利益矛盾和冲突也日益尖锐。一个社会组织能够将个体公民整合到有共同目标的组织中来,利用个体对组织的认同对社会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年4期2011-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