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不韦

  • 从《吕氏春秋》识人观论吕不韦其人
    古的杰出人物,吕不韦,便是其中一个传奇。他从商则家财万贯号称首富,从政则封侯拜相权倾朝野,从经济基础、军事基础、人才基础等多个方面,为秦王嬴政统一天下的霸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一、吕不韦其人简介吕不韦,卫国濮阳人,生于公元前292年,卒于公元前235年。早年间经商,发迹于赵国首都邯郸,后官至秦国丞相,是战国末年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吕不韦传奇的一生,离不开他慧眼识珠的本领——邯郸经商期间,一次机缘巧合,认识了秦国公子异人(即后来的秦庄襄王)。嬴异人当时在

    山西青年 2022年13期2022-11-22

  • 《吕氏春秋》果真一个字都无法改动吗
    林剑鸣吕不韦千金悬赏公元前239年(秦王政八年)的一天清晨,秦国国都咸阳突然显得比平时热闹起来。不少人跑到城东的市区,既不是来买卖东西,也不是来散步,而是来看稀罕。原来,在咸阳的市门之上,公布了一部书,还有一个告示。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纷纷赶到市区来看的,就是这部书和这份告示。原来那写在数千支简上的,就是吕不韦组织编写的《吕氏春秋》。而《吕氏春秋》旁的那个告示内容是:现将《吕氏春秋》全文公布,欢迎指正,有能增损一字者,给以千金的赏赐。在这个告示之上,果真有

    领导文萃 2022年19期2022-10-25

  • 诗中雨
    、故每周一大家吕不韦吕不韦,战国末期卫国商人,后为秦国丞相,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吕不韦组织门客编写了《吕氏春秋》。吕不韦名言1.言之易,行之难。2.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小故事奇货可居战国时期,卫国商人吕不韦到赵国的京城邯郸(hán dān)做生意。他遇到了在那里做人质的秦国公子异人。吕不韦认为异人是稀有的“货物”。吕不韦立即到秦国,用重金贿赂安国君左右的亲信,让异人回到了秦国。后来,异人即位为王,即庄襄王。庄襄王拜吕不韦为丞相。庄襄王死后,太子政即

    格言·校园版 2022年13期2022-06-07

  • 政治商人吕不韦
    孟宪实吕不韦瞄上了一个人,一个拥有政治身份的人。子楚,是秦国太子安国君的儿子,当时的秦国处在秦昭王的时代。秦太子安国君有二十多个儿子,子楚位在中间,最不重要。他的母亲夏姬也不得宠,太子最宠爱的是正夫人华阳夫人,可惜华阳夫人却没有儿子。子楚作为人质生活在赵国的首都邯郸,秦国也不把这位人质当回事,进攻赵国从来不考虑还有这么一个人质。赵国因此也不待见子楚,子楚只能居住在荒凉的地方,生活相当寒酸。邯郸,这个浪漫之都,作为战国时期的一个焦点之城,谁会想到,一个寒酸的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22年1期2022-02-15

  • 政治商人吕不韦的成与败
    孟宪实吕不韦瞄上了一个人,一个拥有政治身份的人。子楚,是秦国太子安国君的儿子,当时的秦国处在秦昭王的时代。秦太子安国君有二十多个儿子,子楚位在中间,最不重要。他的母亲夏姬也不得宠,太子最宠爱的是正夫人华阳夫人,可惜华阳夫人却没有儿子。子楚作为人质生活在赵国的首都邯郸,秦国也不把这位人质当回事,进攻赵国从来不考虑还有这么一个人质。赵国因此也不待见子楚,子楚只能居住在荒凉的地方,生活相当寒酸。邯郸,这个浪漫之都,作为战国时期的一个焦点之城,谁会想到,一个寒酸的

    领导文萃 2021年23期2021-12-16

  • 奇货可居
    幸玉波《史记·吕不韦列传》:“吕不韦贾邯郸,见(子楚)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在众多的皇子中,由于子楚不受宠爱,年幼之时就在赵国都城邯郸做人质。秦、赵两国经常发生战争,子楚倍受冷遇,生活困窘。当时富甲一方的卫国商人吕不韦在邯郸做生意。子楚的状况使敏锐的吕不韦嗅到了商机,于是吕不韦说服子楚,游说秦国、精心策划及部署。公元前250年,孝文王暴薨后,子楚即位,是为秦庄襄王。任命吕不韦为相邦,封文信侯。吕不韦凭借自己超人的远见,得到了位极人臣的地位和财富,并被

    连环画报 2021年7期2021-09-05

  • 再议《谏逐客书》
    目的是为了针对吕不韦势力,而李斯上书的直接目的则是表示对秦王的忠心,获取秦王的信任。关键词:《谏逐客书》 李斯 吕不韦 客卿正如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所言:“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在文学史上,《谏逐客书》一文不仅代表了李斯个人的文学成就,也代表了整个秦王朝的文学成就。这篇千古传诵的谏书文采斐然,具有强烈的文学色彩,其作为文书的功用属性也不容被忽视。李斯正是凭借此文,不仅成功说服秦王收回逐客令,更是因此受到秦王赏识而得到重用,为后来秦建立大一统的封建王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1年4期2021-05-04

  • 古人的二重对比说服法(4)
    重对比法说服了吕不韦都没说动的人。吕不韦想派张唐去燕国,张唐随便找个借口就拒绝了,吕不韦也没有强迫他,但是很不高兴。甘罗自告奋勇去找张唐。甘罗开门见山地说:“您觉得自己的功劳和白起比,谁大?”张唐说:“实事求是地说,我的功劳没有白起大。”甘罗又说:“您觉得范雎和吕不韦,哪个更专横?”张唐想了想,回答:“范雎没有吕不韦专横。”甘罗想确认一下张唐真的考虑明白了,说:“您确实清楚范雎没有吕不韦专横?”张唐回答:“清楚。”甘罗点出了要害:“当年功劳更大的白起不听范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21年1期2021-03-24

  • 甘罗十二拜上卿
    战国时期,吕不韦立十三岁的太子为国君,就是秦王赢政(后来称为秦始皇),然而秦国的大权都在吕不韦手里。当时,燕王送太子丹到秦国做人质,于是吕不韦打算派张唐去燕国做相国,想和秦国巩固交好并联合伐(fá)赵。谁知张唐却推辞不肯去,吕不韦被张唐拒绝之后非常恼怒,返回丞相府时任然脸色很难看。吕不韦家有个门客叫甘罗,才十二岁,是原来秦国丞相甘茂的孙子。甘茂死后,他做了吕不韦的门客“少庶(shù)子(官名)”。甘罗见吕不韦不高兴,便问道:“丞相为什么生气成这样子?”吕不

    小天使·二年级语数英综合 2020年9期2020-12-23

  • 对《吕氏春秋》成书问题的重新审视
    春秋》是由秦相吕不韦组织其门客于公元前239年一次性创作完成,题目有明显意旨,篇章结构整齐,为全面了解先秦思想提供了重要条件。关键词 《吕氏春秋》 吕不韦 成书问题 重新审视中图分类号 B229.2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 2020-03-08★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从孔子到董仲舒:早期儒家天命人性论探微”(项目编号:17CZX024)。★作者简介:刘奇,淮阴工学院发展规划办公室讲师,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Abstract

    兰台世界 2020年11期2020-12-07

  • 吕不韦:居奇货更要搞营销
    春秋》的主编者吕不韦了。近期热播历史剧《大秦赋》就着重刻画了吕不韦看好秦庄襄王,进行政治赌博的情节。商朝灭亡之后,部分商人族群被周人指定服役,从事较为低贱的工商业活动,这也就是“商人”这个称呼的来源。当时商人都是世代家族,而且只能算是官商。直到春秋战国之际,个体从家族中剥离开来,各国的交往也变得频繁,这才开始有了私商。吕不韦就是战国后期的商人,他往返列国,低买高卖,家产累积千金之多。此外,他还将经商之才灵活运用到官场上,将“国君”视作货物,剑走偏锋地进行营

    廉政瞭望 2020年24期2020-11-17

  • 关于“吕不韦说子楚”的再创作
    )一《史记》的吕不韦说子楚一事,大体内容以《国策》为基础,司马迁据自己的“别有闻见”进行精心提炼和艺术加工,其主要改动是:其一,删略吕不韦与他父亲的问答,而以一句更富意味的“见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取代;其二,把进说集中、凝结为两个重点:在赵说子楚,游秦说华阳夫人。《战国策》记录吕不韦见到秦质子异人后与其父的一段问答可谓一叶知秋。这段问答,可以说是吕不韦的“一叶”,透过它可以使人们既真实鲜活又具体而微地看到吕不韦作为一个“大贾人”的本质。从他向父亲所

    语文学刊 2020年4期2020-09-18

  • 奇货可居
    西一带)人物:吕不韦异人路人吕不韦的父亲(幕起。吕不韦在街头看到异人。) 旁白:商人吕不韦到赵国的邯郸做生意。在街头,他发现一个气度不凡的年轻人。 刚刚过去的年轻人看起来很不一般。 你不知道吧,他是秦昭王的孙子,是太子安国君的亲儿子,名叫异人,在赵国当人质。 现在秦、赵两国交战,他的日子一定不好过吧。 你可说对了,赵国对秦国不满,对他也不好,听说他非常贫困,天冷的时候连件御寒的衣服都没有。 那真是奇货可居。(第二幕。吕不韦回到家和父亲商量。) 旁白

    雪豆月读·中年级 2020年8期2020-09-10

  • 一位成功的商人——吕不韦
    李清泉吕不韦作为战国时期成功的商人,以低价买、高价卖的形式游走于列国之间,赚取了一笔不菲的财富。同时,这位商人还传奇地走上政治舞台的核心,成就了《吕氏春秋》这样一部伟大的作品,使吕不韦这个名字成为中国历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成功的人一定具备优于常人的格局、智慧和眼光,所以吕不韦的一生,至少可以给我们三点启发:第一,眼光决定成败,格局打造乾坤。吕不韦身为一个商人,有着对市场、货物和价值的判断。但是,吕不韦又和普通商人不同,在他看来,拥有投资价值的不仅有货物,还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20年7期2020-08-31

  • 一位成功的商人—吕不韦
    伟大的作品,使吕不韦这个名字成为中国历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吕不韦作为战国时期成功的商人,以低价买、高价卖的形式游走于列国之间,赚取了一笔不菲的财富。同时,这位商人还传奇地走上政治舞台的核心,成就了《吕氏春秋》这样一部伟大的作品,使吕不韦这个名字成为中国历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成功的人一定具备优于常人的格局、智慧和眼光,所以吕不韦的一生,至少可以给我们三点启发:第一,眼光决定成败,格局打造乾坤。吕不韦身为一个商人,有着对市场、货物和价值的判断。但是,吕不韦又和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20年7期2020-07-31

  • 一字千金
    佚名 吕不韦出身阳翟富商,经常往来于各地做买卖。一次到赵国的都城邯郸去做买卖,遇到碰到在赵做人质的秦国公子异人。异人是秦国太子安国君的儿子,但是因为讨厌异人的母亲夏姬,因此异人被送到赵国当人质。赵国由于与秦国交战因此十分轻视异人。为此其处境有些困窘。吕不韦却从商人角度看到了他身上的价值。认为奇货可居,是稀有的值得投资“货物”,获取以便有朝一日赚取名利,也就是一个政治交易。于是决心进行政治投机,出谋出资支持异人取得王位继承权。异人自然非常高兴,并表示有朝一

    小读者之友 2019年1期2019-09-10

  • 一字千金
    司马迁《史记·吕不韦列传》[成语释义]原指改动一个字赏赐千金。形容文字价值极高,文辞精彩奇妙。也指书法作品的珍贵。[近义成语]字字珠玑[反义成语]一文不值一天,吕不韦召集门客进行商议,看看如何能提高他的威望。有的门客建议吕不韦统兵出征,灭掉几个国家,立下赫赫战功,以此来树立威信。有人立即反对说:“这办法有百害无一利,即使打了胜仗,回来也升不了官,因为没有比丞相还高的职位了。重要的是战争风险太大,谁也没有必胜的把握。万一战争失利,结果会适得其反。”吕不韦接着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19年12期2019-06-15

  • 吕不韦是怎样用商业头脑经营政治的
    颜博威【摘要】吕不韦作为一介商人,在那个人分三六九等的年代,他一个下九流的商人,是怎么一步一步变成秦国相国的?这和他的商业头脑是分不开的,今天笔者就来探讨吕不韦是怎样用商业头脑经营政治的。本文首先对吕不韦的生平及其政绩进行了概述,然后分析了吕不韦在经营政治中用到的商业思维,包括立足长远,提前布局、抓住机会,精准投资、牺牲效利,换取大利、携手共进,合作共赢等,是这样商业思维,帮助他在那个战乱年代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相国。【关键词】吕不韦 商业思维 政治经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12期2019-04-29

  • 篇二 迷雾中的秦始皇
    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及生,名为政,姓赵氏”,那么秦始皇就是秦庄襄王的儿子,秦昭王四十八年(公元前259年)正月出生,白纸黑字铁板钉钉。然而,同书另一篇《吕不韦列传》却说:“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知有身。子楚从不韦饮,见而悦之,因起为寿,请之。吕不韦怒,念业已破家为子楚,欲以钓奇,乃遂献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子楚遂立姬为夫人。”所谓“大期”,有说是十个月,有说是十二个月。似以十二个月

    醒狮国学 2019年10期2019-02-24

  • 秦始皇的政治手腕
    推测,赵太后、吕不韦集团与楚系集团是当时秦国最主要的政治势力。《史记,吕不韦列传》载:“秦王年少,太后时时窃私通吕不韦。”除了情感上的暧昧之外,赵太后与吕不韦在早期的密切关系从政治上看是存在利益捆绑的,为了保持各自的权势不受楚系外戚集团的侵蚀,结盟对他们来说是最有利的选择。赵太后掌内庭权力,吕不韦就是她在外朝的权力延伸。势力集团的风云变换赵太后、吕不韦集团在后来却慢慢出现了变数甚至分裂。据《史记·吕不韦列传》:“始皇帝益壮,太后淫不止。吕不韦恐觉祸及己,乃

    醒狮国学 2019年10期2019-02-24

  • 甘罗十二拜上卿
    英雄出少年啊!吕不韦:一个只有十二岁的小孩居然想替我分忧解难,有这份心,我就已经很感动了,至于成不成功倒不重要了。张唐:这个小甘罗这么小就能说会道,还能出谋划策,不得了啊,不得了啊!赵王:这黄口小儿到底有多大能耐,我且看着……秦昭襄王灭了西周,丞相范睢告退。公元前251年秋天,秦昭襄王病死后,秦孝文王即位。他即位才三天就死了。太子即位,就是秦庄襄王,他任吕不韦为丞相。公元前249年,秦庄襄王又拜吕不韦为大将,发兵十万灭了东周。秦庄襄王灭了东周才两年,也病死

    小天使·五年级语数英综合 2019年2期2019-01-10

  • 统一中国的伟大始皇帝——秦始皇
    爸。好在一个叫吕不韦的人出手相助,帮爸爸逃回了秦国(后来我才知道吕不韦没安好心)。仍然待在赵国的我和妈妈过着担惊受怕的日子,生怕赵国人哪天心血来潮把我们抓去砍头。但即使是这样,我也一直心存希望。几年后,爸爸把我和妈妈接回了秦国。公元前247年,我当上了秦王。不过,那时候我才13岁,国家大权都落到了吕不韦手里——当初他肯帮爸爸逃回秦国就是为了这一天。他飞扬跋扈,根本不把我放在眼里。要命的是,我还得假装对他毕恭毕敬,言听计从,因为我当时根本不是他的对手。就这样

    小星星·阅读100分(高年级) 2019年12期2019-01-06

  • 纲举目张
    民》【小故事】吕不韦曾为秦朝的相国。他很注重研究治理国家的理论。他在《吕氏春秋·用民》一文中说道:“大凡使用人民,其上策是用义服人,其次是以赏罚治人。如果‘义不足以让人民为国家效力而死,‘赏罚不足以让人民弃恶从善,那就不能真正统治自己的人民。”吕不韦说:“在禹的时代,天下有成千上万的诸侯国,到商汤时至少也有三千,这些诸侯国之所以没有永存,就是因為他们不懂得处理与人民的关系。人民不听君主的话是因为赏罚不严。商汤和武王之所以能够有效地治理国家,那是因为他们掌握

    作文评点报·作文素材小学版 2018年20期2018-09-04

  • 《史记·吕不韦列传》中的秦国外戚书写
    司马迁《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了阳翟大贾吕不韦与在赵国做人质的落魄王孙子楚相结,从而成功登上秦国政治舞台执掌朝政,最终又因禣之事受到牵连而畏罪自杀的全部过程。[1]这不仅是吕不韦个人演出的一场悲喜剧,同时太史公的这篇传记也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后人对吕不韦的评价和认识。文评家多从吕不韦原本作为商人的身份出发,认为太史公即用吕不韦以利钓奇这一主题贯穿全篇,如牛运震曰:开端“大贾人”三字,一篇之纲。不韦一生,全是贾贩作用:篇中点其见子楚而曰“奇货可居”;以千金为子楚

    中国图书评论 2018年7期2018-08-29

  • 甘 罗 拜 相
    命运全都操纵在吕不韦的手上,而吕不韦是一个奸险歹毒且嫉妒心极重之人。甘罗的爷爷原本也是朝中丞相,因某事得罪了吕不韦而被刁难,吕不韦限他于八天之内送上公鸡蛋,否则将受罚遭杀。爷爷回家后愁眉不展,小甘罗问明情况后说:“爷爷不必忧愁,我自有妙计。”第八日,甘罗不惊不诧地替爷爷上朝去了, 朝中众人见来了位乳臭未干的小童,甚觉怪异,互相议论嘲笑着。甘罗却处之泰然正色道:“我虽不是朝廷中人,但此次是专程来替爷爷请假的,因为我爷爷今天在家生小孩,故不能上朝。”众人一听不

    青春期健康 2018年13期2018-07-28

  • 甘罗拜相
    命运全都操纵在吕不韦的手上,而吕不韦是一个奸险歹毒且嫉妒心极重之人。甘罗的爷爷原本也是朝中丞相,因某事得罪了吕不韦而被刁难,吕不韦限他于八天之内送上公鸡蛋,否则将受罚遭杀。爷爷回家后愁眉不展,小甘罗问明情况后说:“爷爷不必忧愁,我自有妙计。”第八日,甘罗不惊不诧地替爷爷上朝去了, 朝中众人见来了位乳臭未干的小童,甚觉怪异,互相议论嘲笑着。甘罗却处之泰然正色道:“我虽不是朝廷中人,但此次是专程来替爷爷请假的,因为我爷爷今天在家生小孩,故不能上朝。”众人一听不

    青春期健康·青少版 2018年7期2018-07-12

  • 秦王嬴政的童年
    子楚);仲父,吕不韦;假父,嫪毐。生父异人,是被商人吕不韦发掘出来的“潜力股”。吕不韦(前292-前235)出生于卫国濮阳,在韩国阳翟经商,因“贩贱卖贵”而“家累千金”。呂不韦在赵国邯郸经商时,异人在赵国为人质已经多年。秦赵关系不好,异人不被礼待,很不得志。吕不韦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结识了这位秦国宗室,却认为“奇货可居”,决定帮助异人返回秦国。异人的父亲安国君(前302-前250)是秦昭襄王嬴稷(前325-前251)的次子,因其长兄悼太子逝世,安国君于公元前

    南风窗 2017年24期2017-11-23

  • 四两拨千斤,吕不韦的“资本传奇”
    便是大名鼎鼎的吕不韦墓。1981年,成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围绕吕不韦的种种过往,够得上一部悬幻大剧。千百年来,一直没能落下帷幕。公元前239年的秋天,大秦故都雍城被金黄色浸染得通体华贵,分外迷人。21岁的秦王赢政马上就要举行加冠礼,正式亲政了。面对这宜人的景色和政治安定的大好局面,并不见得人人都有好心情,朝廷上下,有一个人忐忑不安,他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吕不韦。身为秦王的“仲父”,他为何如此惶惑呢?商人与政客吕不韦本是战国末年卫国濮阳人,原籍

    看历史 2017年7期2017-08-03

  • 一字千金
    国有个商人名叫吕不韦,由于资助庄襄(xiāng)王做皇帝而立了大功,因此被封为丞相。那个时代,商人的社会地位是最低的,人们通常都看不起他们。因此吕不韦虽然做了丞相,但满朝文武官员都很鄙视他。吕不韦觉得必须想办法提高自己的声望。于是就召开门客会议,商量这件事。有一位门客说:“我们都知道,孔子是个大学问家,他写了一本《春秋》;孙武很会打仗,他写了《孙子兵法》。我想,我们不如也替丞相写一本书,这样既可以提高丞相的声望,还可以为后人做些贡献。”吕不韦听了很高兴,就

    阅读与作文(小学低年级版) 2017年2期2017-04-01

  • 吕不韦,死在成功上的政治商人
    孟宪实吕不韦一生有多个身份。他是成功的商人,他经营大有收获,身家千金;他是秦国丞相,连续12年执掌秦国的政权;他也是学者,他主编的《吕氏春秋》搜集了很多宝贵资料,至今都是思想史研究的重要对象。吕不韦到底算不算成功人士?成功的标志到底是什么?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吕不韦应该也在反复地追问自己。这是战国末期特有的镜头。一切秩序似乎都改变了轨道,整个中国看上去混乱但充满朝气。在吕不韦的家乡河南,他经商成功,通过贱买贵卖的方法,迅速致富,家累千金。原本一个很有前途的商

    环球人物 2017年2期2017-03-30

  • 吕不韦:独具慧眼的天使投资人
    劳新颖吕不韦一生中,最为成功的投资就是让子楚成为秦王,初次见到子楚时便感慨奇货可居,他将子楚作为投资对象审视,精明地察觉出子楚的价值。在史书上的记载中,吕不韦一登场便是以当时首富的身份出现。这个以商人的身份登上政治舞台的人,并没有得到后世封建帝王的推崇,但是他给了我们另一种商业思路。吕不韦一生中,最为成功的投资就是让子楚成为秦王,初次见到子楚时便感慨奇货可居,他将子楚作为投资对象审视,精明地察觉出子楚的价值。在春秋战国时期,商人被认为是“末流”,士农工商排

    投资与理财 2017年2期2017-03-17

  • 吕不韦:独具慧眼的天使投资人
    劳新颖吕不韦一生中,最为成功的投资就是让子楚成为秦王,初次见到子楚时便感慨奇货可居,他将子楚作为投资对象审视,精明地察觉出子楚的价值。在史书上的记载中,吕不韦一登场便是以当时首富的身份出现。这个以商人的身份登上政治舞台的人,并没有得到后世封建帝王的推崇,但是他给了我们另一种商业思路。吕不韦一生中,最为成功的投资就是让子楚成为秦王,初次见到子楚时便感慨奇货可居,他将子楚作为投资对象审视,精明地察觉出子楚的价值。在春秋战国时期,商人被认为是“末流”,士农工商排

    投资与理财 2017年3期2017-03-14

  • LONG ROAD TO ABOLITION
    Buwei (吕不韦), was rumored to have had over 10,000 slaves and bonded servants as part of his household. Han historians accused the Qin government of operating slave markets with people penned like cattle.While Han rulers accepted sl

    汉语世界 2016年6期2016-12-16

  • 吕不韦之死
    的命运,他就是吕不韦,位高权重的秦国相国,他曾经帮助异人登上太子之位,并辅佐了秦庄襄王、秦王赵政两代秦王。秦王政十二年(前235),已被罢相、赋闲在自己食邑洛阳的吕不韦饮鸩自杀。这位以经商起家、执掌秦国国政十二年之久,叱咤风云、权倾朝野的国相,功高震主、名满天下,最终却落得一个服毒身亡的下场。那么,他为什么要自杀,吕不韦之死的真实原因到底是什么,吕不韦之死对秦国的政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吕不韦自杀这件事得从秦王赵政的加冠礼讲起。秦王政九年(前238)四月,2

    中外书摘 2016年12期2016-12-13

  • 吕不韦,改一字值千金
    赵雪峰吕不韦(?~前235),战国末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人。原为阳翟(今河南禹州)大商人,后为秦国丞相。吕不韦做商人时积累起千金的家产。当丞相后组织宾客编写了著名的《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吕氏春秋》全书二十六卷,内分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一百六十篇。融汇了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称杂家。由此,吕不韦也成为战国末期杂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战国末期,秦国有个丞相叫吕不韦。本来他是一个商人,一次他运货到赵都邯郸,卖完货没事就到街上的小酒店

    快乐作文·中年级 2016年10期2016-11-07

  • 吕不韦之死不蹊跷
    昆后人一直认为吕不韦的死因非常蹊跷,可能是因卷入秦始皇生父之谜而最终被逼迫而死,那么,事实是这样吗?其实,吕不韦之死并不蹊跷,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和缪毒事件相关。由于当时的太后(赵姬)原是吕不韦的姬妾,庄襄王(子楚)死后,太后寂寞难耐,总想要和吕不韦保持私情,吕不韦考虑到自己已是秦国相国,不能和太后行淫乱之事,所以找来缪毒脱身。缪毒很清楚自己的任务是满足太后的私欲,但他的野心不仅限于此,他想通过太后来发展自己的政治势力,在日渐博得太后的宠爱

    百家讲坛 2016年8期2016-07-23

  • 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生便已注定。可吕不韦的出现改变了她飘絮似的人生。初见吕不韦那一年,赵姬14岁,媚骨天成,眼波流转。她对镜梳妆,铜镜中的女子眉若远黛,如水的眸子清澈透亮,莹润的唇更似含了蜜。这是她第一次登台演出,今生何去何从,全看今日这一舞。纤细匀称的身段犹如水蛇,含笑的唇角、精致的容颜无不令在场的公子倾倒。卫国商人吕不韦就在这时撞进了赵姬的眸子。斜眉直入鬓角,眼角上挑,唇角浅笑,道不尽的风流之态。一舞毕,赵姬回礼,下台时忍不住回头看了吕不韦一眼,正撞上他直直地盯着她。都说

    百家讲坛 2016年8期2016-07-23

  • 营国巨商——吕不韦
    吕不韦(公元前292~235年),战国末期卫国著名商人,后为秦国丞相、政治家、思想家,卫国濮阳(今河南滑县)人。吕不韦是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的大商人,故里在城南大吕街,他往来各地,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所以积累起千金的家产。《史记》中亦有明确记载:“吕不韦者,阳翟大贾人也。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他以“奇货可居”闻名于世,曾辅佐秦庄襄王登上王位,任秦国相邦十三年,其门客有三千人。出身为商人的吕不韦,他开创了商人从政的历史先河,甚至说他改变了中国历史。他

    商业文化 2016年4期2016-05-24

  • 论司马迁作《吕不韦列传》的笔法
    律。在这中间,吕不韦成了司马迁重点关注的历史人物和描述的艺术形象。需要指出的是,司马迁作《吕不韦列传》时发表了三种意见。鉴于前人对此多有忽略,本文打算就这一问题谈一点看法,并求教于方家学者。一、司马迁评价吕不韦时发表的三种意见为全面叙述吕不韦(?—前235)与秦国政治的关系,考察吕不韦在社会巨变中的作用,在《史记》中,司马迁发表了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是,司马迁以传记为载体叙述了吕不韦的生平事迹。在这一过程中,为强调阅读重点,司马迁写道:“结子楚亲,使诸侯之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1期2015-03-26

  • 吕不韦 ——堪称战略营销“鼻祖”
    文/郭英民吕不韦 ——堪称战略营销“鼻祖”文/郭英民一提起吕不韦,读过史记的人可能会联想到始皇帝嬴政的父亲。吕不韦究竟是不是秦始皇的生父,史界争论已久也没有定论,我们今天不再考究。但是,我想说的是,吕不韦这个人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经销商”和“战略投资”专家。恐怕有人会觉得这话说的有点绝对,好,就算不是最大,吕不韦也是史诗级的,还有异议吗?我们下面让历史说话。第一个营销目标:异人见证吕不韦的战略目光异人是谁?大家可能对这个名字很陌生,但提起他儿子的名字可能会

    营销界 2015年29期2015-02-27

  • 吕不韦 商贾之圆与士子之方
    公士或吕不韦最初的人生目标是天下第一大商家。纵然与列国官府打交道,也是保持距离,不涉政事。没有明确的从政志愿,让吕不韦后来的变化显得颇为突兀。结果千古之下,人们更多当他是个投机商,而非范蠡、白圭式的政商名士。这多少有点不公平。因为吕不韦本身就包含了双重属性———圆通的商贾人格与方正的士子人格。按照小说设定,他这种混合气质来源于父亲的教导。吕不韦的父亲可以说是《大秦帝国》中最善于教育儿女的家长之一。他为儿子聘请了一名杂家名士做家教,要求多教诸般实用之学,少教

    醒狮国学 2014年6期2015-01-29

  • 论奇货可居的教育意义
    事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时至今日,这个故事仍然对世人有教育意义:做任何事情,都要具备政治家般的战略眼光,从全局着眼,统筹规划;要具备把握时机的能力,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要具备评估风险的能力,才能规避风险,提高胜算率。《史记》;奇货可居;教育意义奇货可居的故事,始见于《史记·吕不韦列传》,发生在战国秦昭王四十二年(前273)之后。安国君时任秦国太子。子楚是安国君众多儿子中的一个,作为秦国的质子来到赵国。因为秦国几次攻打赵国,子楚在赵国的处境不容乐观。“家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18期2014-03-20

  • 奇货可居:论吕不韦人生悲剧的必然性
    32]不少人说吕不韦的人生只不过是一个“以吕易嬴”,为己谋利的阴谋。然而,我们认为,虽然吕不韦最初步入政坛是一个投机行为,目的是谋利,但在他为相的这二十多年的所作所为,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史记·秦本纪》中记载“东周君与诸侯谋秦,秦使相国吕不韦诛之,尽入其国”;他还兴修水利,鼓励农耕;广招门客,组织编订《吕氏春秋》,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军事、物质和思想基础。秦国能最终完成统一大业,吕不韦实在是功不可没。他虽权倾朝野,却并无半点贪图享乐之意,而是鞠躬尽

    名作欣赏 2013年12期2013-08-15

  • 开创官商联姻的历史先河
    身为秦国丞相的吕不韦吕不韦,姜姓,吕氏,名不韦,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后为秦国丞相,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人。吕不韦是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的大商人,故里在城南大吕街,他往来各地,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所以积累起千金的家产。他以“奇货可居”闻名于世,曾辅佐秦庄襄王登上王位,任秦国相邦,并组织门客编写了著名的《吕氏春秋》,其门客有三千人。即《吕览》。也是杂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有关成语:一字千金。在中国历史上,吕不韦是需要大写特写的。作为一个商人,

    中国商人 2011年10期2011-11-21

  • 倒过来做事的奥秘
    前的阳翟大商人吕不韦吕不韦靠经商成了当地的巨富,买卖做到这个程度,下一步怎么办?吕不韦没少费心思。他问他老爸:“种地能有多大利?”老爸说:“十倍。”他一想这不行,太瘦。又问:“经营珠宝呢?”老爸说:“百倍。”他还不满足,于是有了一个大胆的设想:“我要是拥立个国君如何?”老爸也是个目光独到,不怕事小的人,告诉他:“要能这样,那钱可就没数了。”说干就干,吕不韦直接去找在赵国做人质的秦国公子子楚,要倾其所有,出巨资帮他回国继位。吕不韦这人一点都不虚伪,没说自己

    杂文选刊 2011年1期2011-05-14

  • 关于秦始皇是否私生子的历史争论
    母亲赵姬先后与吕不韦和子楚同居,那么他究竟是吕不韦的儿子还是子楚的儿子?《史记》明确记载说他是吕不韦的儿子。即是说,吕不韦的政治投机不仅使自己执掌秦国权柄,还让自己的儿子当上了秦国国王。这是真实的吗?一、关于秦始皇是私生子的传说与记载关于秦始皇赢政是吕不韦的私生子的故事,自六国统一起,便广为流传。对故事的真实性,两千年来争论不休。据说,当吕不韦发现在赵国邯郸为人质的子楚是“奇货可居”者,产生投资可获利无数的政治意图后,先是有意结交处于窘迫境况中的子楚,为之

    文史杂志 2009年4期2009-09-02

  • “一字千金”的启示
    时,秦国的相国吕不韦为抬高自己的声誉,让门客收集众说,并编写成一本厚厚的书,题名为《吕氏春秋》。书写好后,吕不韦下令把书挂在秦都城咸阳的城门上,同时宣告:有谁能够在这本书的句子中增加或者减少一个字,将赏千金。这件事惊动了咸阳百姓,凡是识字的人都想去看一看。城门旁边围得水泄不通,非常热闹。有些人还真在书中看出了毛病,得到了吕不韦的奖赏。后来,《吕氏春秋》这部书,在广泛征求百姓意见,反复修改后,终于成了著名的历史典籍。博士丁的话:由此可见,一篇好文章、一本好书

    作文周刊·小学三年级版 2009年40期2009-08-31

  • 《吕氏春秋》中的儒家思想
    直到秦王政时期吕不韦通过编纂《吕氏春秋》才把儒家思想引入了秦国,并且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以后汉武帝时期确立独尊儒术的局面奠定了基础。关键词吕不韦《吕氏春秋》秦儒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1-298-02秦以武立国,文化相对于中原地区来说是比较落后的,直到平王东迁才列入诸侯之列,在春秋初期还是一个文化落后的弱国,在秦穆公时期虽然一度强盛,初步扫清了周边的夷狄势力,但势力范围并没有越过关中地区,因为强大的晋国一

    法制与社会 2009年1期2009-07-05

  • 什么字贵到“一字千金”
    ,而是秦国宰相吕不韦所编写的书。吕不韦是战国末年卫国濮阳人,原籍阳翟(今河南禹州)。他曾游说秦太子安国君宠姬华阳夫人,立子楚为嫡嗣。后子楚与吕不韦逃归泰国。安国君继立为孝文王,子楚遂为太子。次年,子楚即位(即庄襄王),任吕不韦为丞相,封为文信侯,食河南洛阳十万户。庄襄王卒,年幼的太子政立为王,尊吕不韦为相国,号称“仲父”。吕不韦执政时曾攻取周、赵、卫的土地,立三川、太原、东郡,对秦王政兼并六国的事业有重大贡献。后因叛乱事受牵连,被免除相国职务,出居河南封地

    群文天地 2009年21期2009-05-13

  • 吕不韦的“炒作”
    秋》。吕氏者,吕不韦也。大商贾出身的吕不韦,他把当“人质”的子楚当作“奇货”,不惜重金加以投资,并且一环扣一环地巧妙推销和经营,终于贵为相国,并当上秦王政的“仲父”。这堪称为有史以来最成功也最经典的政治投资。吕不韦不是那种易于满足的人。“当是时,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皆下士喜宾客以相倾,吕不韦以秦之疆(强),羞不如”。吕的“羞不如”恐怕还有深层的心理原因,“士农工商”,在庶族中“商”忝列末位,即使富得流油,也毕竟地位不高。如今虽成

    幸福·悦读 2009年3期2009-04-08

  • 帝王学纵横谈
    幸遇卫国大商人吕不韦,此人野心勃勃,有“定君立国”之志。吕于赵都邯郸一见子楚,便认为“奇货可居”,即以千金供之,并以美丽的宠姬——赵姬嫁子楚,后生嬴政,故史有嬴政为吕不韦之子一说,成为历史之谜,纷争不已,但据当今史家王立群考证,确认为子楚之子。吕不韦并亲至秦都,游说时为太子的安国君最宠幸的华阳夫人(无子嗣)过继子楚为子。秦昭王死,安国君即位为孝文王,华阳夫人立后,子楚便当了太子。可孝文王继位不过一年便一命呜呼,子楚即位为庄襄王,便让吕不韦当了相国,封文信侯

    电子产品世界 2009年11期2009-03-29

  • 《吕氏春秋》如何走红
    人大商贾出身的吕不韦,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古代极有眼光和魄力的投资专家,他把当“人质”的子楚当作“奇货”,不惜重金加以投资,并且一环扣一环地巧妙推销和经营,终于贵为相国,并当上秦王赢政的“仲父”。这堪称为有史以来最成功也最经典的政治投资。吕不韦不是那种易于满足的人,即使“位极人臣”也还不甘寂寞。“当是时,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皆下士喜宾客以相倾,吕不韦以秦之疆(强)羞不如。”吕的“羞不如”恐怕还有深层的心理原因,那四“君”本来就是王室

    知识窗 2009年12期2009-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