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维桢
- 不恭维而获得敬重
离不开著名诗人杨维桢对他的推崇。 有一天,袁凯跟随几个朋友去拜访杨维桢,那是他们两人第一次见面。杨维桢那天心情很好,看到窗外燕子呢喃,当即诗兴大发,写了一首咏白燕的诗。其中有这样的句子:“珠帘十二中间卷,玉剪一双高下飞。”写完之后,拿给大家看,众人看完后,都纷纷夸赞这首诗写得好,说了很多恭维杨维桢的话。 可是,袁凯的做法却恰恰相反,他说:“您的这首诗,似乎还没有尽摹物态之妙,意境也较为平淡,与您以前的那些诗相比,实在算不上是精品!”听他这么一说,大家都在心
文萃报·周二版 2024年1期2024-01-11
- 由历代诗歌选本看杨维桢诗歌接受
素梅摘 要: 杨维桢是元末文坛巨擘,影响极大。学者一直以来关注杨氏谲怪奇丽、标新领异的古乐府,对其平易的近体诗几乎略之不提。通观历代诗歌选本,发现人们对杨维桢的诗歌认识存在反复性。元明之际的选家与杨维桢处于同一时代,对其诗歌选录更为完整客观,如顾瑛《草堂雅集》、孙原理《元音》除了选录其古体诗外,也选了杨维桢数量客观的近体诗。明代中后期囿于宗唐复古观念,李蓘《元艺圃集》、曹学佺《石仓元代诗选》几乎只选杨维桢的古乐府。清代康乾盛世,要求诗歌中正平和、渊静雍容,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1期2023-05-30
- 杨维桢:铁崖筋骨 壶中日月
的『铁笛仙』。杨维桢的书法在元末独树一帜,成为隐士书法家的优秀代表。六百余年后,他的作品在拍卖会上又大放异彩……2021年6月6日,在北京保利春季拍卖会上,随着拍卖槌最后一次落下,元代书法家杨维桢的作品《壶月轩记》以9027.5万元成交,再度刷新了杨维桢书法作品的最高拍卖纪录。这是《壶月轩记》深藏日本100多年后首次向中国人展露真容,甫一亮相便带动一股对于杨维桢书法的研究热潮。杨维桢的书法有什么特别之处,能够引发人们的追捧和关注呢?这还要从元代的书法环境和
中华瑰宝 2021年8期2021-08-09
- 狂怪不经的杨维桢
盟主,此人便是杨维桢。杨维桢(1296—1370),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狂放不羁、秉性高洁、孤傲倔强的杨维桢是元朝末年的江南文坛沙龙文化的重要人物,一些文学史的撰写者认为杨维桢代表了元诗之变的极致。元代因为统治阶级主观上不重用南宋儒生为代表的遗老遗少,实行民族分化的等级政策,把民族作等级划分:蒙古为首,色目次之,契丹第三,“南人”在四种等级之中排名最末,又称南蛮,实为贬称。
小说林 2021年2期2021-03-15
- 书 风
家中,以吴镇,杨维桢,倪瓒等为代表,其中杨维桢以其超脱的艺术风格独步书坛,是一位极富个性魅力的书家,他的个性狷直忤物,不为世俗俯仰,这种性格直接影响了他在书写中的性情表达。元代书坛深受赵孟頫书风影响,使书法创作陷入了衰弱柔糜之中,难以得到发展,但杨维桢以其狂放率意、欹侧古拙的书法风格异军突起,进而促进了明清浪漫主义书风的形成。杨维桢主要生活在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元代末期,晚年的他对新建立的大明王朝更加失望,表现出了一种厌世心态,决意不再入仕途,可见此时杨维
娘子关 2020年4期2020-11-18
- 元代·杨维桢
杨维桢画像杨维桢(1296—1370),字廉夫,号东维子、铁笛道人等,浙江诸暨人。少年时因其父促其用功,在铁崖山筑楼,聚书数万卷,杨维桢于楼中苦读,五年不下楼,因以铁崖为号。后取进士,初任天台县尹,因其“狷直忤物”,十年不曾调任,官位颇低,后罢去,隐居江湖,周游山水之间。元代后期朝政腐败,皇室争权,战祸四起,社会动荡,许多文人士大夫对国家失去信心,因而隐逸江湖,以书画自遣。杨维桢即是这一时期的隐士。他的书法同他的人品一样,格调特殊,不同凡响,有一股不同他人
视野 2019年20期2019-10-28
- 论杨维桢竹枝词的文化内涵与审美价值
摘要:元末诗人杨维桢有三组竹枝词,《西湖竹枝词》重在抒写西湖儿女的缠绵情愁;《吴下竹枝歌》展现了苏湖地区欢快而富有情趣的生活气息;《海乡竹枝词》描写海乡盐民的苦难生活,带有强烈的现实性。他的竹枝词不仅开拓了题材,还具有形式美与审美审丑的有机融合,外在的形式之美与内容的深度相契合,即增强了竹枝词的表现力,又提高了审美价值。关键词:杨维桢 竹枝词 文化内涵 审美价值一.杨维桢竹枝词的题材开拓与文化内涵清代王士祯《带经堂诗话》指出:“竹枝词咏风土,琐细诙谐皆可入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9年9期2019-10-06
- 《全元文》辑补五则
、李■文2篇、杨维桢文1篇,可补《全元文》之阙。关键词:《全元文》;孟仁;李泰;李■;杨维桢;辑补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9)06-0129-03近些年,元代文献开发和整理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如多部元人文集相继被搜集、整理、点校以及出版。但纵观与有元一代相关的现存资料,依然还有许多是并未为人所注意的。总体来说,元代文献的开发和整理依然存在某些不足。由北京师范大学李修生主编的《全元文》是集有元一代
学理论·下 2019年6期2019-07-01
- 论赵孟頫、杨维桢对张雨书法的影响
文中就赵孟頫、杨维桢对张雨书法的影响展开探讨。关键词:张雨;书法;元代;赵孟頫;杨维桢中图分类号:J2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02-0008-02元代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历史时代,统治者采取了民族歧视政策,汉族人民和汉族士大夫的地位十分低下,位于最低等级,这一政策给汉族知识分子造成了极大的打击,文人们的心理充满了焦灼和无奈,于是部分文人开始寻求心灵的解脱。张雨就是其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一位。而他的书法风格的变化,也一定程度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9年1期2019-04-23
- 元代章草复苏下的杨维桢章草艺术实践
元代得以复苏。杨维桢就是元代这一章草复苏时期的杰出书法家,他狷狂的个性与颠沛流离的经历造就了他独特大胆的章草书法作品。杨维桢章草作品独具特色,有尖锐且果断的起笔、大胆浑厚的捺脚,大角度欹侧、强烈对比的结构,以及乱石铺街的章法。这种种独特的章草技法使他在元代章草书法家群体中独树一帜。关键词:杨维桢;元代;章草;个性化表达一、断与续——元代对章草的恢复性继承(一)唐、宋章草的低潮六朝自萧子云之后,唐宋时代章草的传承便陷入了缺乏优秀的范本、不适应日常生活工作等诸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8年7期2018-11-10
- 论杨维桢书风的创变及审美接受
通过收集、鉴赏杨维桢传世书法作品,从笔法、体势、章法等方面,对杨维桢独具个性的书风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阐述其技法中所蕴含的创变精神。通过收集、整理文献著录中与杨维桢书法相关的文献资料,阐述明、清两朝对杨维桢书风的评价及今人对杨维桢书风的审美接受,以期我们能更清晰的认识和了解杨维桢书风的审美价值。关键词:杨维桢 ; 杨维桢书风;书风创变 ;审美接受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18年5期2018-06-11
- 论杨维桢《鸿门会》显现的文学思想
: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的诗歌《鸿门会》脱胎于司马迁的《史记》,诗人在诗中对鸿门宴的人物形象进行了改造,从而突显了诗人独特的文学思想:重视正统的历史观、主张不待雕琢而大工,强调得其神气与韵味。关键词:杨维桢 《鸿门会》 文学思想 正统 情性在《鸿门宴》中,司马迁塑造了多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如能屈能伸、圆滑奸诈、善于应变的刘邦,有勇无谋、优柔寡断、坦率重情的项羽,忠贞不二、有勇有谋的樊哙,足智多谋的范增等人物,均写得有血有肉。然而,司马迁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往往被后世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7年9期2017-10-19
- 从杨维桢的诗歌创作看其儒道互补思想
摘 要:杨维桢是元末民初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其诗歌创作受儒道两家思想的影响较深,分别表现出儒家济世情怀和道家的自由超越精神。探讨儒道两家思想与杨维桢诗歌之间的关系,既能深入理解其诗的主旨内涵,又是研究元末明初文人思想的典型范例。关键词:杨维桢 诗歌 儒道互补杨维桢(1296—1370),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等,是元末明初的文坛领袖。他一生博学多才,在文学、经学、史学以及书法艺术上都造诣颇高。尤其是其古乐府诗的创作,融合汉魏六朝乐府诗及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7年10期2017-10-10
- 逼我做官,我就跳海
钟 雯元末名士杨维桢由于性格耿直,当了十年的小官也没能晋升。顺帝时,宰相脱脱主政,主修辽、金、宋三史,杨维桢写《正统辩》表达自己的观点,但不为所用。总纂官欧阳玄欣赏其才,便向朝廷推荐,未果。不久就发生了红巾军起义。杨维桢先是亡命富春山,又转徙杭州。杭州是张士诚的地盘,他听说后,派弟弟去造访杨维桢,欲邀其为官。杨维桢洋洋洒洒写了数千字的《五论》,大肆批判张士诚的为政举措。张士诚虽不悦,但并未为难杨维桢。后由于杨维桢得罪当地权贵,只得迁往松江,由此松江杨府成为
百家讲坛(蓝版) 2017年6期2017-09-11
- 试论杨维桢琴操诗的文化意蕴
5000)试论杨维桢琴操诗的文化意蕴吴 越,邱瑰华(淮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 安徽 淮北 235000)杨维桢以乐府诗见长,《铁崖乐府》里一共收录有其十五首琴操诗。其琴操诗主要反映了诗人的儒家修养和经世致用精神,但也体现了道家思想和隐逸之趣。具有独特的文化意蕴,对当时和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杨维桢;铁崖乐府;琴操诗杨维桢(1296-1370),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绍兴(浙江诸暨)人,是元末明初一代文学大家。杨维桢的一生以64岁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早
韶关学院学报 2017年7期2017-04-12
- 论杨维桢、李东阳乐府体咏史诗创作及清人的全面接受
0064)论杨维桢、李东阳乐府体咏史诗创作及清人的全面接受张焕玲(遵义师范学院 人文与传媒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2;四川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科研流动站,四川 成都 610064)摘要:乐府体咏史诗作为一种诗歌体式,从最初单篇零章的创作,到大规模地制作组诗乃至专集,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现存最早以乐府命题的咏史组诗是元人王恽《读〈五代史记〉作古乐府五首》,随后有杨维桢的大力提倡和创作,铁门弟子张宪等吟唱赓和。继而是明人李东阳以如椽大笔写作《拟古乐府》,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4期2016-02-15
- 杨维桢书法风格的特征和意义
321004)杨维桢书法风格的特征和意义杨尔(浙江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摘要:杨维桢的书法风格在中国书法史上别具一格。文章首先阐述了杨维桢书法风格的特征:1.清劲高古,冷峭秀逸;2.狂放不羁,乱头粗服。其次论述了杨维桢书法艺术的成就及影响。关键词:杨维桢;书法;风格在中国书法的历史长河中,元末明初时期杨维桢(公元1296-1370年)的书法,可谓突兀群峰,戛戛独造。本文试就杨维桢书法风格的特征及其书法艺术的成就和影响作一些阐述和梳理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2期2016-01-15
- 试论杨维桢的音乐素养与音乐观
两个层面来论述杨维桢的音乐之学。在技艺层面,杨维桢拥有的极好音乐素养与他文学上的成就和风格存在着相当大的关系;在思想层面,杨维桢的音乐观是以儒为主,同时吸取道家精神,体现着他在出世和遁世之间的徘徊。关键词:杨维桢;音乐技艺;铁笛;音乐思想一、杨维桢的音乐技艺及与诗文之关系杨维桢酷爱而妙善音声。洪武初年,明太祖征其进京,就是为修撰礼乐书。他自己也确有以礼乐治天下的抱负,在休官期间曾作《斛律珠传》,说道:“吾异时到钧天所,帝命予制乐事,谐八音,和神人,以仪凤鸟
商 2015年8期2015-05-30
- 元后期杨维桢仕宦及其他
于东南文化圈的杨维桢,在文献中以《三史正统辩》及诗文辞采驰名,其晚年诸种“怪诞”行止亦引人注目,在行为方式上与密切关注道德伦常的传统儒士有较大区别。不过,杨维桢系春秋经进士出身,也曾经历多年寒窗苦学和激烈的科举竞争,并有断断续续十七年的任官经历。为官期间更是遵循圣贤教诲,倚靠国家法令,想要成为一名循吏,却往往以失败告终,逐渐变成了世人熟知的“狂生”①贝琼:《清江贝先生集》卷2《铁崖先生传》,《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明刊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第8页B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5期2015-04-11
- 新世纪以来杨维桢研究现状与前瞻
谈】新世纪以来杨维桢研究现状与前瞻王 彪(陕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西安 710062)杨维桢研究在新世纪10年有了更进一步发展。与20世纪相比,杨维桢的交游研究、文学思想研究、诗文研究、书画及其相关研究数量大增。其中,对杨维桢思想方面的研究取得的成就最高,诗文研究成果最多,但总体而言,重复研究居多,创新之点偏少,尤其铁崖古乐府研究出现困境,对杨维桢创作不足之处的研究偏少。元代文学;杨维桢;诗歌;综述杨维桢①杨维桢的“桢”字,文献记载及今人研究或有作“祯”者,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5期2011-04-04
- 杨维桢等浙江诗人古体诗用韵特殊韵字研究
王杰立杨维桢等浙江诗人古体诗用韵特殊韵字研究王杰立考察分析元代浙江诗人杨维桢、王冕、吴师道、赵孟頫诗歌作品中的特殊韵字。联系《广韵》《集韵》《中原音韵》等韵书,分析了“他”“铊”“下”“车”“取”“污”“裒”“大”“迕”等22字在四位诗人诗歌作品中的入韵情况。古代汉语;元代;浙江诗人;古体诗;韵字汉语音韵史主要研究汉字声、韵、调系统和音值演变的历史,专注单个字的读音研究,是20世纪近代音研究观念的重大发展之一[1]。鲁国尧先生对宋、金诗词曲韵的考察已经分析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15期2010-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