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泽源
摘 要:章草书法起源于秦汉之际,随着时代的变迁,章草的实用性慢慢降低。章草书法在唐宋经历了低迷之后,于元代得以复苏。杨维桢就是元代这一章草复苏时期的杰出书法家,他狷狂的个性与颠沛流离的经历造就了他独特大胆的章草书法作品。杨维桢章草作品独具特色,有尖锐且果断的起笔、大胆浑厚的捺脚,大角度欹侧、强烈对比的结构,以及乱石铺街的章法。这种种独特的章草技法使他在元代章草书法家群体中独树一帜。
关键词:杨维桢;元代;章草;个性化表达
一、断与续——元代对章草的恢复性继承
(一)唐、宋章草的低潮
六朝自萧子云之后,唐宋时代章草的传承便陷入了缺乏优秀的范本、不适应日常生活工作等诸多问题,章草的衰落也自然在情理之中。唐宋时人对章草的学习大多通过魏晋时人的墨迹传承,或是通过刻本进行临摹。唐宋时期,楷书、行书、今草三种书体盛行,而本就实用化不高的章草的传承更加艰难。张怀瓘《书断》云:“张芝草圣,皇象八绝,并是章草,西晋悉然,迨乎东晋,王逸少与从弟洽,变为今草,韵媚婉转,大行于世,章草几将绝矣。”[1]从中不难看出唐代章草的传承已举步维艰,虽其时不乏有唐玄宗企图想以帝王之力扭转这时的草书风尚,不过章草的传承似也无明显改观。
到了北宋,黄伯思也说:“章草惟汉、魏、西晋人最妙……至唐人绝罕为之,近世遂窈然无闻,盖去古既远,妙指弗传,几至于泯绝邪!然世岂无兹人,顾俗未之识耳。”[2]其中黄伯思明确指出了章草传承中的两个尖锐问题:(1)“去古既远”,缺乏有效的传承人;章草自南北朝以来,书者愈来愈少,甚至黄氏发出了“唐人绝罕”的感叹。(2)“俗未之识”,章草古体的识读与理解也缺乏相应的人才,可见识读与理解也成为了章草传承的一大困难。
(二)元代章草复兴的先决条件
北宋黄伯思不仅指出章草传承的问题,而且精于小学。黄伯思对章草有着浓重的研究兴趣,赏玩、摹拓过古章草帖,甚至还见过出土的东汉章草简。与此同时,黄伯思身体力行,在章草衰颓之际,他也对章草进行临摹与创造。不过遗憾的是并无作品存世至今,也并未在宋代书坛掀起大的波澜。
据记载,北宋末年曾有过三次章草汉简出土,在当时引起不少人的注意。黄伯思在《东观余论》卷上《汉简辨》里记载:“近岁,关右人发地得古瓮,中有东汉时竹简甚多,往往散乱不可考,独‘永初二年讨羌符文字尚完。皆章草书,书迹古雅可喜。”[3]
三次重要的简牍出土对目睹章草有限的宋人,无疑是一次大的冲击。一窥几近失传的章草墨迹面貌,也使得元人对章草的认识产生了极大的改观。
二、群与独——元代章草书法复苏现象中的杨氏章草
(一)赵孟頫、邓文原、康里巎巎等人对章草的继承
赵孟頫一直致力于古法的学习,同时又不拘泥于刻本的呆板之气。陆友仁撰《四库全书研北杂志》中曰:“赵子昂学士,尝以皇象章草与王右军参考十得八九,盖右军草书,本出于此。”[4]“以皇象章草与王右军参考”深刻表明赵孟頫以右军笔法上追汉代章草。他晚年所书《与山巨源绝交书》《酒德颂》等行草书中,融入了不少章草笔法,这些皆可为参考借以追考赵氏的章草。从赵子昂的章草艺术实践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他恪守自己所提倡的“用笔千古不易”的核心观念,在字有古意的同时力求学古思变、古为今用。
邓文原传世章草作品有大德三年所临写的《皇象急就章》,后有张雨跋云:“素履斋书此,蚤年大合作。”显然其作品以《急就章》为源头,掺有行楷笔意,用笔嫻熟。不少字又取今草结构,改原帖古拙之意,用笔精巧细腻并刻意加重了波磔之笔。这种艺术表现形式显然受到了赵氏书学的影响。
康里子山在《李白诗卷》《渔父辞诗》时见章草的波挑之笔,这种笔法的使用,使作品节奏跳跃加大,在保持酣畅流美的同时具有古拙之意。在章草上,康里子山兼得流美与古韵,正是上追赵子昂,直窥古人堂奥而得。文征明在《康里子山书李太白诗》后跋云:“此书出入规矩,笔笔章草。张句曲谓与皇象而下相比肩,信哉。一时人但知其纵迈超脱,不规摹前人,而不知其实未尝无所师法,观此帖可考见已。”[6]
(二)杨维桢在元代章草书法家群体中的独特性
元代一朝章草得以复兴,书者也甚众。不过在元代章草书法家的群像中,杨维桢的独特性却尤为突出。
分析杨氏书法的独特性成因,我们应从他性格方面与人生经历上综合考虑。性格方面杨氏自幼受儒学观念影响,杨维桢虽然为官清廉,却急于功事,狂妄自负。人生经历上,杨维桢生活于元明交替之际,仕途中多有坎坷,同时又经历了朝代更迭、战乱之祸。对比赵孟頫隐居时的优雅之姿,杨维桢却表现出极端的佯狂与放纵。
杨氏虽受时代影响研习章草,但却不合时下流行的章草风格,作品具有浓厚的个性化倾向。这正是杨氏扭曲的人生经历和狷狂的个性所逐渐造成的,杨维桢的章草不同之前元代以赵孟頫为代表的典雅与秀美,而更显癫狂与自然。癫狂更多地体现在其书法跌宕起伏,大开大合。明代吴宽评:“大将班师,三军奏凯,破斧缺斨,例载而归。”[5]
综上杨维桢在元代复古的基调下学习了古法,但其尽其可能与时风拉开差距。与元代赵孟頫倡导下的秀雅精致的章草类型不同,杨氏的章草狷狂率真,这在元代章草书法家群体中显得难能可贵。但与时代的反叛往往难求认可,李东阳在《怀麓堂集》中云:“铁崖不以书名,而矫杰横发,称其为人。”[7]
三、质与妍——杨维桢对章草书法的个性化阐释
元代章草多以赵孟頫为宗,不仅大量奎章阁书法家临摹学习赵子昂书法,诸如康里巎巎、鲜于枢等名家所作章草也去赵孟頫不远。故笔者以赵孟頫为对比对象,从笔法、结字、章法三个方面分析杨维桢置于时代的独特章草艺术表达方式,从而展现杨维桢对章草书法的个性化阐释。
(一)独特的笔法:尖锐直率的入笔,大胆狂放的捺脚
杨氏在章草作品中起笔多有直接入锋的笔画,这在杨维桢的《张氏通波阡表》《梦游海棠诗卷》等作品中有诸多字。这在《平复帖》等高古法帖中难觅踪迹,在赵孟頫及之后的元代诸多章草大家的经典作品中亦少有表现。尖锐的直接入锋动作在杨氏章草作品中使用却在前人的书作中鲜有出现,这种突破传统的独特表达,更显锋芒毕露与爽利迅捷,但也给人不长于经营,过分率性而为的感觉。
在作为章草书法标志性的捺脚问题的处理上,杨维桢也不乏新意。清代“扬州八怪”中的金农尝评价铁崖道人的书法:“高妙砺俗,字有坚光。”[8]杨维桢和赵孟頫章草选字对比,赏杨氏所作捺脚有趯笔之后重按快挑的观感,比之前辈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更显几分锐气,而在捺脚的姿态更是千姿百态,表现力丰富。有意对比不难看出,赵孟頫多承古法,章草捺脚更浑厚饱满而较为单一;杨维桢用笔迅疾快意,样式多样但有时又显得过于尖锐。
(二)结构:大角度欹侧、强烈的对比
杨维桢书法中的字法结构最大的特点便是疏狂。那造成了这种疏狂结构的原因又何在?
首先便是杨维桢字法强烈的欹侧倾斜。杨氏章草结构不同元代之前的主流章草书法家,他的章草结构极尽夸张之能事,欹侧便在他的作品中格外明显。笔者选取《张氏通波阡表》中的部分字法解读杨氏书法中的欹侧倾斜。“张”字左边“弓字旁”明显下移,右侧上抬明显,而字势有往左侧倾斜,极其生动活泼;“食”字,上部撇画倾斜捺画趋平,竖提明显往左侧倾斜,而右侧波磔上移显得别出匠心。
其次是杨氏字法中的对比要素,有诸如大小、长短,疏密等等。其字形多是左部小且窄,而右部宽大,这样更显杨氏对字法操作的熟练;作品中诸如“千”与“处”都捺脚延伸加长,中心上移把笔画的延长放在上半部,或是把捺脚压的很低使得字的重心有所下移;又如“有”和“数”均有疏密对比,而不同的是“有”字把字的紧密放在中部,上部下部均留出空白,“数”字则是在左上部加密,而下部整体疏松,左右又强烈的高低错落,字形精彩却不显繁复。这种字形的古奥、凌厉且呈现大幅度的摆动与变形,造成了视觉上的婆娑与诡异。加上杨维桢不同时风的用笔的尖、快、狠,时常会显出一种杨氏所独有的破败与疏狂。字时而丑拙时而灵巧、时而刚正时而异动,王世贞曾评价其“散僧入圣”,这些也正是其不同以往更显癫狂与自负的地方。
(三)章法:乱石铺街的章法
在杨维桢的章草书法作品中其疏狂的结字有机组合成书法的章法,总的来说犹如“乱石铺街”,显得作品“狂怪不经”。杨氏章草代表《张氏通波阡表》与《梦游海棠诗卷》大抵相同,但相互间又有少许差异。
在杨维桢的章草作品《梦游海棠诗卷》中如多有如后世评价的“乱石铺街”之感。在此之前世人作章草多选取工稳的章法以配合章草自身的古質之意,杨氏的这类章草章法明显具有开创意义。《梦游海棠诗卷》的行距缩小,字距拉大,甚至有时显得字距大于行距,虽然疏松爽朗但相违而不犯。结字中宫收得很紧而作品的夸大放松又格外明显,或有浓墨重彩,或有细线纤丝,空白对比鲜明不失为邓石如所言的“疏处可走马,密处不通风”。有时到性致高处,铁崖道人往往有出乎意料之笔,如“郭”字最后一笔拉长,一个逸笔弧度饱满线条浑厚而灵巧,极具技巧难度与表现效果。蔡邕曾有言:“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9]用来形容作品中的因势利导、纵横交错,形成的咄咄逼人的气势。在这种乱石铺街的节奏中,杨维桢驾轻就熟,虽看似点画狼藉却笔笔有深意,跳跃的、狂躁的节奏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后世评杨氏之字,称其“点画狼藉,有乱世气”。这句话虽然不甚准确,却从中可以窥探铁崖道人作为遗民的抑郁不得志转化成的在乱世中独抒性灵,激进破古的书法特点。
参考文献:
[1][4][9]黄简.历代书法论文选(上)[M].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166,640,6.
[2]卢辅圣.中国书画全书(第三册)[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601.
[3]蔡梦霞.论元代章草的复兴[D].中央美术学院,2005.
[5]傅申.海外书迹研究[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87:41.
[6]华人德.历代笔记书论彙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227.
[7]李东阳.怀麓堂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161.
[8]杨维桢.元·杨维桢法书选·行书跋张雨诗[M].黄山:黄山书社,2008:231.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