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殿

  • 养心殿的匾额
    李文君养心殿是故宫最重要的建筑之一,从雍正帝到宣统帝,这里一直是皇帝办公兼起居的场所。因一直作为原状陈列展厅供游客参观,养心殿保留有一批清代匾额,是故宫保留室内匾额最多的宫殿。这些匾额多为清帝御笔,内容较好地诠释了养心殿“政寝合一”的功能与内涵。养心殿的功能与布局养心殿,位于故宫内廷,在西六宫之南,乾清宫之西,地处内廷却又临近外朝,位于大内的心脏地带,安全静谧,交通四达,非常适宜皇帝的日常起居与朝政处理。养心殿始建于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晚明到清初,

    寻根 2023年1期2023-05-30

  • 故宫养心殿区斗拱现状调查及形制初探
    :文章基于故宫养心殿区各建筑斗拱的实测数据,针对其形制特征进行分析,通过比较宋《营造法式》、清工部《工程做法》记载中做法的异同,梳理养心殿区各座建筑斗拱的分布特点,解读其背后的设计逻辑和做法依据。在此基础上,文章也关注了同一座建筑斗拱的不同时代特征,提出这一特点体现了养心殿区建筑经过明清两代数次修缮的时代特点。关键词:养心殿;斗拱;现状调查;形制分析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2.06.0410 引言斗拱是中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6期2022-05-27

  • 很近是多近
    帝从乾清宫搬到养心殿这一情节时,感觉很疑惑。史书记载,雍正皇帝为了提高办事效率,决定从乾清宫搬到养心殿,把前殿和寝宫连为一体,这样上朝听政既方便又很近。“很近是多近呢?能近到什么程度?”带着这个疑惑,阎崇年请教了故宫的许多老先生,却没有一个人能够说出具体距离。阎崇年决意要将这个问题彻底弄明白,于是特地找到原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请他和自己一同去实地丈量一番。单霁翔很乐意帮这个忙。当下,二人先用皮尺仔细测量了雍正皇帝此前从乾清宫到乾清门上朝御门听政的距离,结

    北方人 2021年19期2021-12-02

  • 很近是多近
    帝从乾清宫搬到养心殿这一情节时,感觉很疑惑。史书记载,雍正皇帝务实勤政,为了提高办事效率,决定从乾清宫搬到养心殿,把前殿和寝宫连为一体,这样上朝听政既方便又很近。“很近是多近呢?能近到什么程度?”带着这个疑惑,阎崇年请教了故宫的许多老先生,却没有一个人能够说出具体的距离,这也成了阎崇年的一块心病。阎崇年决意要将这个“很近”的问题彻底弄明白,于是特地找到原故宫博物院院長单霁翔,请他和自己一同去实地丈量一番。单霁翔很乐意帮这个忙,虽然在院长任上干了许多年,却也

    今日文摘 2021年2期2021-05-30

  • 很近是多近
    帝从乾清宫搬到养心殿这一情节时感觉很疑惑。史书记载,雍正皇帝务实勤政,为了提高办事效率,决定从乾清宫搬到养心殿,把前殿和寝宫连为一体,这样上朝听政既方便又很近。很近是多近呢?能近到什么程度?带着这个疑惑,阎崇年请教了故宫的许多老先生,却没有一个人能够说出具体的距离,这也成了阎崇年的一块心病。阎崇年决意要将这个“很近”的问题彻底弄明白,于是特地找到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请他和自己一同去实地丈量一番。单霁翔很乐意帮这个忙,虽然在院长任上干了许多年,却也没有用

    课外语文 2021年8期2021-04-19

  • 很近是多近
    帝从乾清宫搬到养心殿这一情节时感觉很疑惑。史书记载,雍正皇帝务实勤政,为了提高办事效率,决定从乾清宫搬到养心殿,把前殿和寝宫连为一体,这样上朝听政既方便又很近。很近是多近呢?能近到什么程度?带着这个疑惑,阎崇年请教了故宫的许多老先生,却没有一个人能够说出具体的距离,这也成了阎崇年的一块心病。阎崇年决意要将这个“很近”的问题彻底弄明白,于是特地找到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请他和自己一同去实地丈量一番。单霁翔很乐意帮这个忙,虽然在院长任上干了许多年,却也没有用

    课外语文·中 2021年3期2021-04-19

  • 古建筑避蠹研究初探 ——以故宫养心殿内檐糊饰为例
    故宫乾隆花园、养心殿等区域发现了多处此类害虫的虫蜕,采取了化学熏蒸、传统中药避蠹、生物素诱捕等多种方式进行综合治理。本文以养心殿区域内檐糊饰虫害防治为例,探讨在当下利用各种化学与生物学防治虫害的同时,借鉴古人的防虫经验,利用传统中草药制作的浆糊,在对古建筑内檐揉浆及糊饰过程中添加到建筑各部位,营造环保节能并对环境友好的避蠹措施,达到了长效防虫的目的。故宫养心殿一区主体建筑成型于明代嘉靖年间,雍正皇帝继位后开始将这里作为寝宫和日常理政的中心且一直延续到清末宣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1年1期2021-03-19

  • “很近”是多近?
    帝从乾清宫搬到养心殿这一历史情节时产生了疑惑。据史书记载,雍正皇帝务实勤政,为了提高办事效率,决定从乾清宫搬到养心殿,把前殿和寝宫连为一体,这样上朝听政既方便又很近。“很近是多近呢?能近到什么程度?”带着这个疑惑,阎崇年请教了故宫的许多老先生,却没有一个人能够说出具体的数字,这也成了阎崇年的一块心病。阎崇年决意要将这个“很近”的问题彻底弄明白,于是特地找到原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请他和自己一同去实地丈量一番。单霁翔很乐意帮这个忙,虽然在院长任上干了许多年,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2020年12期2020-12-23

  • 当皇帝也是有纪律的
    晨4 点多钟,养心殿后寝宫里已经有了动静,乾隆皇帝要起身了。等室内有灯光亮起,当班的太监宫女就都得打起精神,准备服侍。养心殿这个名字,出自孟子的“养心莫过于寡欲”。雍正皇帝之前,紫禁城中轴线上的乾清宫是皇帝的寝宫,从明代起就一直如此。没有人知道雍正为什么把寝宫移到养心殿,但自他以下,八代皇帝在这里起居、施政。侍女给皇帝叠好被子,用银盆端了热水伺候他净脸。皇帝每天要梳头,编辫,剃须。养心殿南边御膳房的人已经忙完了,只等传膳。御膳房是宫中大机关,官员厨役共37

    中外文摘 2020年21期2020-12-02

  • 很近是多近
    帝从乾清宫搬到养心殿这一情节时,感觉很疑惑。史书记载,雍正皇帝务实勤政,为了提高办事效率,决定从乾清宫搬到养心殿,把前殿和寝宫连为一体,这样上朝听政既方便又很近。“很近是多近呢?能近到什么程度?”带着这个疑惑,阎崇年请教了故宫的许多老先生,却没有一个人能够说出具体的距离,这也成了阎崇年的一块心病。阎崇年决意要将这个“很近”的问题彻底弄明白,于是特地找到原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请他和自己一同去实地丈量一番。单霁翔很乐意帮这个忙,虽然在院长任上干了许多年,却也

    做人与处世 2020年19期2020-11-09

  • 北京故宫养心殿和养性殿的比较分析
    成者。北京故宫养心殿区位于紫禁城内廷乾清宫西侧(图1),包括养心殿、工字殿、后殿、梅坞等18座文物建筑(图2)。主体建筑养心殿始建于明代嘉靖十六年,万历年间曾修葺养心殿。清初顺治皇帝曾把养心殿作为其寝宫之一,并于顺治十八年逝于养心殿。康熙初年曾在养心殿设立清宫造办处,直至雍正时期养心殿才真正成为了清代皇帝的寝宫与日常理政的中心。清朝共10位皇帝曾先后在养心殿居住执政。现存养心殿正殿为黄琉璃瓦顶,面阔3间、进深3间的殿阁式七檩单檐歇山顶建筑。明间及西次间前出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0年4期2020-09-01

  • 戏剧教育是师生的“养心殿
    李明新回民实验小学开展的戏剧教育生动实践,对深化基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作出了贡献,我认为,学校用戏剧教育提升办学品质,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戲剧教育培养出了高素质的学生。回民实验小学的戏剧教育对学生素质培养是一种深刻体验,也表现出了戏剧教育对教育的主体观、体验观、价值观的价值,这“三观”在现代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第二,戏剧教育实现了学生语言和精神的同构共识。学生在领会、理解、认识和创造语言的整个过程中,精神世界得到发展,包括学生的道德认识、审美能力、人生哲学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0年6期2020-08-31

  • 故宫养心殿宝匣内金钱的初步探索
    (故宫博物院)养心殿是明清皇宫紫禁城中的一处重要建筑,位于内廷的乾清宫西侧,为工字形宫殿,房顶为歇山式,上铺黄色琉璃瓦(图一)。养心殿的前殿面阔7 间,通面阔36 米,正殿进深3 间,通进深12 米。养心殿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养心”一词出自《孟子》的“养心莫善于寡欲”一语。最初,紫禁城的建造者只是想将养心殿作为一座供皇帝临时休息而建造的宫殿。在清朝康熙年间,养心殿曾经作为宫中的造办处,专门负责宫中御用器物的制作。从康熙时代晚期开始,养心殿的日常功能开始逐

    中国钱币 2020年6期2020-06-29

  • 北京故宫养心殿正殿大木构架特征分析
    大量明代建筑。养心殿一区现存建筑始建于明嘉靖十六年(1537),虽经后代改建修缮,但其主体建筑大部分为明代遗构。明代并没有像宋《营造法式》、清工部《工程做法》这样的技术书留存于世,因此掌握明代建筑法式特征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对现存实物的调查就显得尤为重要。对养心殿正殿设计手法和法式特征的揭示,能够为紫禁城建筑断代研究提供依据,并为进一步研究明代官式建筑大木法式特征补充实物例证。故宫建筑遗产受大木勘察条件所限,只有结合保护工程勘察设计工作,才能掌握较全面的建筑

    建筑遗产 2020年4期2020-03-06

  • 紫禁城中的皇家“写字楼”
    核心,后期则在养心殿。皇帝处理朝政分为两类:一类是礼仪性的朝政,如三大节朝贺、登基大典、册封和祭祀活动等;另一类是处理政务的朝政,如常朝、皇帝批阅奏章、御前会议等。礼仪性的活动注重仪式感,一般在外朝三大殿举行;日常处理政务的活动则多在乾清门、乾清宫、养心殿。紫禁城中最能彰显君主权力的大型建筑均位于中轴线上,皇帝日常处理政务的区域也不例外。穿过巍峨的外朝三大殿,我们会看到东西走向的一条长街—天街,这里是外朝与内廷的分界线。天街的正中央是一座被琉璃影壁簇拥的大

    百科知识 2019年22期2019-11-20

  • 故宫培训工匠近三年后始修缮养心殿
    宣布正式启动对养心殿的修缮工作,而距离故宫博物院第一次启动“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关闭养心殿,已经过去了两年零八个月。据悉,为了展现养心殿的历史风貌,两年多来故宫各部门全面介入,事先开展了33项研究课题。从2016年至2018年8月,故宫没有施工,而是用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对官式古建筑营造工匠进行培训。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包括“瓦、木、土、石、搭材、油漆、彩画、裱糊”等八大作,其下还细分了上百项传统工艺。从材料到做法,都要严格遵循营造則例。直到2018年8月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19年8期2019-09-11

  • 砖雕透风里的秘密养心殿修缮新发现
    〇一九年一月,养心殿区古建筑修缮研究人员在清理养心殿西配殿南山前檐的透风时,在里面发现了两本打卷的戏折、一张细窄条幅及成叠的纸张。戏折上明确注明其应是清宫大年三十除夕夜的「春晚节目单」— 即清宫档案中所指的「除夕承应」。这份清宫「春晚节目单」是什么时期的「除夕承应」,与养心殿是否有关联,又因何沉睡于此处的透风之中呢?不妨请读者跟我们一起来探寻答案。在四月刚结束的「贺岁迎新—紫禁城里过大年」展的诸多展品中,有一位突如其来的「客人」,它在开展之初并未列在这次展

    紫禁城 2019年6期2019-06-26

  • 乾隆帝与龙泉窑青瓷
    鉴赏水平。一、养心殿和外养心殿的龙泉窑青瓷养心殿是乾隆帝亲政治所,外养心殿(宁寿宫区域)为乾隆帝预备归政后居住之所,各级官员所进贡的龙泉窑青瓷直接进入这两大宫殿的达85件,详见《进单》[1]记载:乾隆二十三年:交养心殿内宋龙泉双喜瓶一件、交外养心殿龙泉三元鼎炉一件[2]。乾隆二十四年:交外养心殿龙泉太极鼎炉一件、交外养心殿龙泉长春花尊一件、交外养心殿龙泉窑圆炉成件、交养心殿内龙泉窑玉壶春成件、交养心殿内龙泉窑梅瓶成件[3]。乾隆二十五年:交外养心殿宋龙泉窑

    文物天地 2019年5期2019-05-31

  • 慢者,善也
    还能像修缮故宫养心殿一样不惜耗时费力、一丝不苟地去完成一件事?而慢者,又善在何处呢?慢,因其词性似褒似贬向来颇受争议。觉其褒义者,喜欢给自己足够的时间来慢悠悠地做事;觉其贬义者,无法容忍慢节奏,总觉得高效的快节奏才是王道。而我认为,慢是一种态度,一种从容不迫、淡定自若的态度。虽然慢比不上快的效率高,但它会带来比快更高的质量。故宫,是一项伟大的建筑工程,气势雄伟,华丽壮观,是我国古建筑的代表,意义非凡。所以故宫的修缮,尤其是作为天子寝宫、皇权中枢、游研者众的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19年1期2019-03-26

  • 故宫培训工匠近三年后始修缮养心殿
    宣布正式启动对养心殿的修缮工作,而距离故宫博物院第一次启动“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关闭养心殿,已经过去了两年零八个月。据悉,为了展现养心殿的历史风貌,两年多来故宫各部门全面介入,事先开展了33项研究课题。从2016年至2018年8月,故宫没有施工,而是用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对官式古建筑营造工匠进行培训。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包括“瓦、木、土、石、搭材、油漆、彩画、裱糊”等八大作,其下还细分了上百项传统工藝。从材料到做法,都要严格遵循营造则例。直到今年8月底,故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18年11期2018-12-04

  • 养心殿看大清的盛衰兴亡
    陈娟养心殿,始建于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历经了明清两代的兴衰沉浮。明朝嘉靖帝在此炼丹,万历皇帝在此埋银,清朝顺治帝病逝于此,康熙帝在这里学习西学……自雍正帝起,清朝有8位皇帝在养心殿居住并处理政务。养心殿,见证了清朝康乾盛世的繁荣鼎盛,目睹了两度垂帘的衰败乱象,最终,在养心殿里,奏出了封建帝制的终结之音……山東博物馆“中正仁和——走进养心殿”特展入口处复原故宫养心殿的红墙黄瓦 摄影/周坤2018年7月3日至10月7日,山东博物馆举办“中正仁和——走进

    读者欣赏 2018年9期2018-09-12

  • 现代学习理论在博物馆展览中的运用
    京博物院《走进养心殿——大清的家国天下》为例,剖析博物馆展览中所运用的现代学习理论,从而分析出博物馆展览可以怎样更好的传递信息,提升展览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关键词:博物馆教育;博物馆展览;学习理论;养心殿国际博协对于博物馆的定义已将“教育”目的,放在了首位,表明博物馆已将以藏品为中心变为以人为中心,着重于对于参观者的教育。而在博物馆中,参观者所能接触到最多的便是博物馆的陈列展览,陈列展览也就成为了博物馆履行教育职能的主要途径。能否让观众看懂展览,并且充分调动

    魅力中国 2018年12期2018-08-06

  • 清朝皇帝爱住养心殿
    手工作坊的逆袭养心殿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它在清代被详细描述,是1690年(康熙二十九年)。一位叫做张诚的法国传教士写道:“它(养心殿)包括当中的正殿和两翼的配殿。正殿朝南,有一大厅和两大间耳房,一边一间。正厅前留有约十五宽的走廊,仅有粗大木柱承顶,木工精细,雕梁画栋……”后面张诚笔锋一转,“我们进入左手一间,看见里面满是画匠、雕刻匠、油漆匠”。最后张诚描述道:“一部分屋宇是供工匠们使用的,专作纸扎玩器,其制作之精巧令人惊奇不已。”此时的养心殿,不但不是皇帝

    民间故事选刊·下 2018年1期2018-01-03

  • 故宫养心殿佛堂与乾隆皇帝的宗教思想
    索南才让)一、养心殿及其佛堂养心殿,位于故宫内廷乾清宫西侧,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是明代帝王的临时休息之处。清朝时,其作用几经变更,发挥了比在明朝时更大的作用。清初顺治皇帝病逝于此地。康熙时,这里又作为宫中造办处的作坊,专门制作宫廷御用物品。自雍正皇帝居住养心殿后,这里就一直作为清代皇帝的寝宫,至乾隆年加以改造、添建,成为一组集召见群臣、处理政务、皇帝读书、学习及居住为一体的多功能建筑群。一直到清末溥仪出官,清代有八位皇帝先后居住在养心殿养心殿的布局特点及

    文物天地 2017年8期2017-12-28

  • 养心殿“贺寿”,港人期待过“皇帝”瘾
    清朝八代帝王的养心殿将以1∶1大小现身香港,另有由龙床、桌椅等搭制的“正殿明间”“三希堂”及“东暖阁”原貌,为观众模拟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的场景,香港市民可在仿制的龙床上拍照,实实在在地过把“皇帝”瘾。此次“贺寿”之展的主题为“八代帝居——故宫养心殿文物展”,由于香港艺术馆正在进行维修,展览将在香港文化博物馆推出,展期由6月29日至10月15日。香港艺术馆(虚白斋)馆长司徒元杰表示,养心殿虽地位非常特殊,曾有包括康熙、雍正和乾隆等在内的8位皇帝均以此为宫邸

    环球时报 2017-06-022017-06-02

  • “走进养心殿”:最真实的帝王心
    有8个皇帝长居养心殿,顺治、乾隆和同治3人死于此处。帝制时代,养心殿是真正的政治漩涡中心,很多决策从这里发布到全国,影响了整个大清王朝的命运。人们熟悉的不少清史典故,都与这座建筑有关。故宫对外开放以后,养心殿仅开放约30%的面积用于游客参观,而佛堂、起居室等空间从未对外开放过。这里常年陈设可移动文物1890件,大体按乾隆以来积累的陈设复原陈列,物品囊括家具、书画、陶瓷、玉器、文房、织绣、珐琅、盆景、生活用具、宗教文物等多个类别,正中的“中正仁和”匾,是雍正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2017年3期2017-03-28

  • 文物不该“深藏闺中”
    藏于故宫博物院养心殿的268件文物“移驾”首都博物院,接受公众的检阅,这也是养心殿文物首次“出宫”。对此,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表示,“观众想细看养心殿的文物,不用再趴窗户了。”单霁翔说,一个一流的博物馆并不在于藏品有多么丰富,而在于“人们要有机会看到这个馆里大量珍贵的藏品,并将博物馆文化融入自己的生活中去,从中汲取有助于现实生活的灵感”。同样,以火爆的海昏侯考古成果展览为例,去年年底以来,公众像“追剧”一样密切关注海昏侯墓的考古发掘。无论是展示时间,还是展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17年5期2017-03-01

  • 附:养心殿的历史沿革
    向为清代皇附:养心殿的历史沿革家建筑研究、样式雷图档研究何蓓洁天津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清代皇明:嘉靖 嘉靖十六年六月,「丙子新作养心殿成。」(《明世宗实录》)万历 万历二十二年,曾修葺养心殿。(《定陵注略》)「过月华门之西曰膳厨门,即遵义门,向南者曰养心殿。前东配殿曰履仁斋,前西配殿曰一德轩。后殿曰涵春室,东曰隆禧馆,西曰臻祥馆。殿门内向北者则司礼监掌印秉笔之值房也。其后层尚有大房一连,紧靠隆道阁后,祖制宫中膳房也。魏忠贤移膳房于怡神殿,将此房改为秉笔

    紫禁城 2016年12期2017-01-19

  • 康熙时期的养心殿
    》等康熙时期的养心殿郭福祥故宫博物院宫廷部研究馆员,从事宫廷历史与文物研究,曾著有《明清帝后玺印》、《钟表的中国传奇》等作为宫内的一处重要建筑,养心殿在康熙时期的情况一直不甚清楚。本文通过零星的记载,尤其是当时西方传教士的著作,对康熙时期养心殿的建筑格局、内部陈设、使用等情况进行了考证。认为康熙时期养心殿的格局、陈设与雍正以后的状况有很大差异,其功用是多方面的,从而使对养心殿历史的认识更为全面。养心殿位于内廷西南,北接西六宫,南邻御膳房。外院东墙有遵义门,

    紫禁城 2016年12期2017-01-19

  • 发现养心殿
    部研究馆员发现养心殿王子林故宫博物院宫廷部研究馆员诸帝对养心殿情有独钟养心殿建于明代,《世宗实录》记:「(嘉靖十六年六月)丙子,新作养心殿成。」养心,出自《孟子·尽心下》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养心殿南是无梁殿,是嘉靖帝炼丹之所,很有可能养心殿就是专门作为他炼丹后休息的地方。《神宗实录》记:「万历二十四年三月乙亥,是日戌刻火发坤宁宫延及乾清宫,一时俱烬。上时居养心殿,密迩二宫,立火光中,吁祷甚切,幸不至蔓延。」乾清宫发生火灾之前,万历帝就已经住在了养心殿

    紫禁城 2016年12期2017-01-19

  • 明至清初时期的养心殿
    明至清初时期的养心殿李燮平故宫博物院古建部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明清皇宫宫殿建筑史养心殿与紫禁城规划的关系紫禁城中的宫殿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养心殿亦不例外。养心殿位于西六宫之南、乾清宫之西。从紫禁城规划的角度讲,东西六宫,是以乾清宫的前檐为界「序于左右」的。在东西六宫之前、乾清宫两侧的宫殿,类似前朝的文华殿和武英殿,属于内廷地区皇帝的便殿。但是这两个区域的宫殿,明初是什么情况,并没留下什么记载。我曾经看过一份资料,其中涉及一些我们不太熟悉的建筑名称,包括

    紫禁城 2016年12期2017-01-19

  • 畅游虚拟养心殿
    畅游虚拟养心殿虚拟现实技术,简称「VR」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前沿技术,它可以使用户置身于虚拟环境之中,进而带来身临其境般的视听体验。故宫博物院资料信息部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在虚拟的世界中复原了养心殿,让我们可以不受文物保护的限制畅游这座见证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盛衰的宫殿。紫禁城,位于北京市的中心,落成于一四二〇年,是中国明、清两个朝代的皇宫。总占地面积七十八万多平方米,是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构宫殿建筑群。这座庞大的宫殿,按照中国

    紫禁城 2016年12期2017-01-19

  • 策展人陪你看展览之「走进养心殿
    看展览之「走进养心殿」主要从事清代宫廷史研究许 静故宫博物院宫廷部副研究馆员,二〇一六年九月二十七日「走进养心殿」展览在首都博物馆拉开序幕,来自故宫博物院的二百六十多件文物,以现代博物馆复原陈列的展陈方式展现在观众面前。展览不仅通过文物复原了养心殿主要的建筑空间与陈设,更复原了养心殿主人皇帝后妃们的生活。让我们在策展人许静的陪同下走进养心殿,走近最后一个封建专制王朝的权力中枢,看列列故事、听纷纭往事,见家国情怀、叹王朝兴亡……「养心期有为」!养心殿清雍正朝

    紫禁城 2016年12期2017-01-19

  • 以「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为例建立故宫古建筑研究性保护机制的思考特稿
    博物院院长以「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为例建立故宫古建筑研究性保护机制的思考 特稿单霁翔故宫博物院院长二〇一五年,养心殿迎来百年来首次大修,故宫博物院启动了「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养心殿作为故宫中最为重要的建筑之一,对它的修缮是「故宫古建筑整体维修保护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不仅包括了对养心殿古建筑的修缮,还包括对养心殿内可移动文物的保护。故宫博物院此次启用了「研究性保护项目」这个名称,表明故宫博物院的古建筑修缮将探索新的实施机制和传承方式。让我们跟着

    紫禁城 2016年12期2017-01-19

  • 从北京故宫养心殿室内布局解读清代历代帝王的教育
    讨论一下故宫的养心殿和三希堂,从而根据他的装修与打扮我们来研究一下清代帝王教育及文化修养。【关键词】养心殿;三希堂;布局装饰;教育修养养心殿从名字来看我们就知道这个地方应该是修身养性的地方,这里就是清代帝王居住的寝室。是皇帝们参加政务接待外来使者的地方这里拥有着研究清代帝王教育的非常重大的价值。1.琉璃门的静心门养心殿前有琉璃门,曰“养心门”,当我们步入养心殿的门前的我们首先看到的就是一琉璃门,养心门,当我们驻足在这里观望的时候我们的心境就会开始变的平静不

    东方教育 2016年5期2016-10-21

  • 故宫养心殿的教育意义
    座于故宫博物院养心殿的西暖阁,后来由于三希墨宝的储存而改名。乾隆帝亲笔题写的“三希堂”匾额与《三希堂记》仍挂在墙上凝望着世事变迁。【关键词】三希堂;故宫;养心殿;教育意义一、绪论别看三希堂只是一间占地很小的屋子,里面承载的文化内涵是使人称之为皇都的艺术殿堂。一代雄主乾隆帝,坐拥大清,创康乾盛世,一生极热爱书法创作,将其最珍爱的三件墨笔瑰宝放于此处。这三件瑰宝分别是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东晋王珣的《伯远帖》。仔细观察这间地方不

    东方教育 2016年5期2016-10-21

  • 龙栖之所
    种希望与劝诫,养心殿经过明清两代至今数百年的风云变幻,留下了历代帝王的印记。明代嘉靖皇帝在这里修玄,万历皇帝在这里藏银;清代顺治皇帝在这里病逝,康熙皇帝在这里学习,雍正皇帝在这里理政,乾隆皇帝在这里欣赏书画……如今,养心殿开始为期五年的修缮,但却以原状陈列的方式走入大众的视野,让观众通过富丽堂皇的建筑、美轮美奂的内檐装修以及巧夺天工的文物,来审视养心殿过去的主人们是否真正坚持着先代帝王「养心」、「寡欲」的初心。期待四年后,养心殿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观众面前的

    紫禁城 2016年12期2016-02-04

  • 十一月节令戏之《御果园》月令
    欢迎的区域,非养心殿莫属。作为明清两代帝王主要生活、工作的场所,在开放的日子,养心殿院内的观众总是熙熙攘攘、川流不息。人们驻足殿后廊前、台上阶下,试图透过窗眼门隙「窥探」帝王生活的点滴,来体会帝王的家国情怀和生活雅趣。二〇一五年岁末,故宫博物院 「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正式启动,为了对养心殿区域内的建筑和文物进行全面的维修和保护,养心殿暂停开放,并开始了它在百年内的首次大修。此次关闭维修将持续五年之久,为了免去观众遗憾、让观众在此期间仍能继续观览养心殿的布

    紫禁城 2016年12期2016-02-04

  • 清宫造办处成立若干问题新探*
    05.朱家溍.养心殿造办处史料辑览(第一辑):雍正朝[G].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3.张荣.养心殿造办处史料辑览(第二辑):乾隆朝[G].北京:故宫出版社,2012.张荣.养心殿造办处史料辑览(第三辑):乾隆朝[G].北京:故宫出版社,2012.周默.雍正家具十三年——雍正朝家具与香事档案辑录[G].北京:故宫出版社,2013.等等..然而不论是从艺术史、科技史、制度史等视角,还是以解读文献、考证实物等目的,学者们对清宫造办处成立时间的问题莫衷一是②有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4期2015-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