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行为
- 贪污贿赂类自洗钱犯罪行为及主观内容的厘清
罪 自洗钱 犯罪行为 主观故意一、如何认识自洗钱犯罪行为的特征及主观内容[基本案情]2017年3月至2021年3月,为偿还赌博欠债及继续赌博,某国有公司综合办公室副经理A利用职务便利,套取本单位公款4500万余元。2020年以来,A为掩饰、隐瞒其贪污犯罪所得的来源和性质,以帮忙走账等名义指使甲等10余人,以及让甲另行安排10余人,在某灵活用工平台注册个人账号、关联个人银行账户,并授意外包公司B公司将其贪污犯罪所得钱款通过该平台转账至上述人员账户。B公司误以
中国检察官·经典案例 2023年9期2023-10-20
- 绳之以法
依法律制裁犯罪行为。绳,即准绳,木工用的墨线,校正曲直的工具,引申为制裁。在现代社会,“绳之以法”多用于描述依法律办事,惩治犯罪行为,以维护社会安定,实现司法公正。The term means holding criminals accountable according to law. In the Chinese expression,“绳” means the carpenter’s chalk line, which is used as a st
青少年法治教育 2023年4期2023-09-10
- 刑事责任年龄的三层级差结构研究*
据犯罪年龄与犯罪行为的范围、结果和情节恶劣程度的结合形成的,即年满16周岁的人实施所有犯罪行为的都负刑事责任,这第一层级没有犯罪行为范围等方面的限制;年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实施故意杀人等8种犯罪行为的负刑事责任,这第二层级只有犯罪行为范围的限制;年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实施故意杀人、故意伤害2种犯罪行为的,且这两种犯罪行为造成了致人死亡或以特别残忍的手段致人重伤残的结果,且又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院核准追诉才负刑事责任,这第三层级有犯罪行
政法论丛 2022年4期2023-01-08
- 犯罪行为演化图谱的自动构建方法研究
案情描述中的犯罪行为视为节点,犯罪行为间的逻辑关系视为边,构建了一种犯罪行为演化图谱,以此来将案情中孤立的犯罪行为利用逻辑关系连接起来,从而描述案情的发展过程而不是独立的要素,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案情的语义信息。本文提出的自动构建方法在五个案由中的抽取结果比传统方法平均提高了7.8%,此方法构建的犯罪行为演化图谱可为法律从业人员研究案情提供参考,同时为推进智慧法院建设如罪名预测、类案推荐等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关键词:犯罪行为;关系识别;犯罪行为链;犯罪行为演
软件工程 2022年5期2022-05-10
- 犯罪行为中“欺骗情况”的客观认定
用。关键词:犯罪行为;欺骗情况;客观认定;盗窃一、案情简介 2018年10月,杨某某与廖某等六人将其运输车队挂靠于A公司。同月,其以公司名义与B公司约定由该车队运输指定钢材。2019年9月起,杨某某与廖某利用运输中的机会私自减少运输中的钢材数量,并采取技术手段增加钢材重量以欺骗客户,通过以上不法手段,杨某某等人共取得钢材40吨(价值18万元),销售后获得赃款11万余元。二、本案中的鉴定式分析 面对犯罪嫌疑人杨某某、廖某等人的行为共提出以下四种假设:盗窃
客联 2022年1期2022-03-29
- 低俗网络直播犯罪行为驱动因素研究
低俗网络直播犯罪行为,净化网络直播空间,运用归纳分析法、文献调查法综合分析低俗网络直播犯罪行为的驱动因素,在法律层面、政府监管、行业自律、技术支持等方面综合施策,方能有效治理低俗网络直播犯罪行为。 关键词:网络直播 犯罪行为 驱动因素 治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2)02-063-02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和自媒体的快速发展,网络直播作为新兴信息传播方式获得了迅猛发展,网络直播因其爆炸式的
经济师 2022年2期2022-03-19
- 如何强化风险管控提升反洗钱水平
中就包括洗钱犯罪行为。反洗钱工作是保证金融机构正常发展的必要手段,也是维护金融行业的一种有效措施,对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强化反洗钱工作的水平,是目前金融从业人员主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本文即讨论如何强化风险管控能力来提升我国反洗钱水平。关键词:风险管控;犯罪行为;反洗钱一、洗钱违法犯罪行为的基本概述洗钱通常是指利用不正当的途径来获取巨大的利润,例如贩卖毒品、恐怖犯罪组织、贩卖枪支等等,这些不仅危害到了国家安全,而且对普通群众造成了极大的生命财产威胁
时代商家 2021年12期2021-09-10
- 关于教唆犯中教唆的未遂与未遂的教唆
犯罪的人实施犯罪行为,从而引发犯罪行为,由此产生的罪犯称之为教唆犯。但与之相对,行为人在教唆过程中,由于行为人或者被教唆者个人以及现实原因,没有发生行为人所要求的犯罪行为,这就涉及教唆未遂与未遂的教唆问题。要明确区分这两个问题,首先应当从两者的定义入手。(一)教唆的未遂在我国刑法学界,通常情形下所指的教唆未遂,是指被教唆者着手实施教唆者要求的犯罪后,由于教唆者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完成其所教唆之罪的形态。对于未完成教唆之罪,是指被教唆者在完成犯罪行为后,其未实
区域治理 2021年24期2021-01-03
- 论刑法中的结果加重犯的共犯
上规定的一种犯罪行为,由于犯罪者能够预见而没有预见,发生了严重后果而加重其法定量刑的情况。我国刑法对于结果加重犯罪行进行了列举规定,如“故意伤害致人死亡”“非法拘禁致人死亡”等,都属于结果加重犯的范畴。在刑法理论中,对于“结果加重犯”有狭义和广义的理解之分。广义上认为,基于某一个特定的犯罪行为,由故意或者过失等原因引发了加重的结果,只要符合刑法中对于加重量刑的规定,那么就可以视之为结果加重犯。换言之,结果加重犯可以由故意引起,也可以由过失引起,主要看是否产
法制博览 2020年31期2020-12-01
- 犯罪行为引起作为义务的合理性思考
行为是否包括犯罪行为。为此,肯定说、否定说、折衷说的学者纷纷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本文认为,一概地否定犯罪行为引起作为义务的可能性,或者全盘肯定犯罪行为会引起作为义务,都过于片面和狭隘。谦抑主义是刑法的价值临界线,在不违背罪刑法定原则的基础上,透过二分法的合理视角重新限缩犯罪行为引起作为义务的范围才是司法形态的追求价值。关键词 犯罪行为 不作为犯 作为义务 司法操作作者简介:师宝山,海口市龙华区人民检察院第五刑事检察部科员。中图分类号:D924.3 文献标识码
法制与社会 2020年32期2020-11-20
- 预防和减少户外跑步健身活动中的犯罪行为
发生了一定的犯罪行为。本研究力求通过对此类犯罪行为的分析,发现解决办法,解决问题,以更好地提升广大人民群众跑步健身的安全性。关键词:预防减少;户外跑步;犯罪行为一、对户外跑步健身活动人群实施犯罪行为的特征近年来,全国范围内针对户外跑者的犯罪行为时有发生,这些犯罪行为主要是以抢劫为目的,但是也不乏罪行加重造成被害人死亡的恶性案件。二、案例与分析1.典型案例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针对户外跑步健身人群发生的犯罪行为:(1)2013年5月19日凌晨4时许,北京市东城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35期2020-08-04
- “互联网+”背景下电信诈骗的打防方法研究
技的作用实施犯罪行为,犯罪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受害群体不断增加。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实现对电信诈骗犯罪行为的有效打防,从而保护人们的财产安全。本文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电信诈骗犯罪的基本特点,并提出有效的打防措施。关键词:互联网;电信诈骗;犯罪行为;打防方法一、引言电信诈骗指选择使用虚构或者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财物的违法行为。近年来,伴随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电信诈骗犯罪分子也在广泛应用互联网技术,不断地提高诈骗手段与诈骗工具的智能化水平。在
青年时代 2020年8期2020-06-03
- 论恐怖犯罪案件侦查的大数据方法及其应用
为了实施恐怖犯罪行为,犯罪行为人一般都会经过较长的准备时间,其间包括犯罪意图的逐步形成和犯罪决心的下定,犯罪对象的选定、犯罪人员的招募,犯罪工具的准备,犯罪手段的演练与犯罪所需资金的筹集等。犯罪准备时间可能几十天、几个月,也可能是几年时间。但也有一些是犯罪行为人在某种情景的强烈刺激下,突然实施的恐怖犯罪案件,如犯罪行为人受到宗教极端思想等的灌输和洗脑,临时起意实施的恐怖犯罪案件。二是犯罪实施的时间具有象征性和挑衅性。犯罪行为人实施恐怖犯罪具有现实的政治、意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2020年3期2020-01-16
- 网络诈骗犯罪主观目的的司法认定
——以S省Y市为例
骗犯罪,是指犯罪行为人借助网络,利用数字化技术工具,使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网络诈骗犯罪并非我国刑法规范意义上的一类罪名,而是依据犯罪学研究的特点进行归类划分的犯罪类型。网络诈骗犯罪不是刑法概念,而是一种犯罪学概念或者社会学概念,是指利用网络实施诈骗活动的各类犯罪的总称,包括了诈骗犯罪、集资诈骗罪、信用卡诈骗罪等一系列犯罪。在认定网络诈骗犯罪主观目的的司法认定上,需要考虑的因素是什么,从哪些方面去考虑就成为本文研究的重要方面。就
魅力中国 2019年5期2019-12-18
- 街面抢劫案件侦查方法探讨
一,通常是指犯罪行为人在街道等公共场合以暴力、威胁等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街面抢劫案件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街面抢劫案件发案高。街道等公共场合,交通便利,人流密集,财物集中,这为犯罪行为人实施街面抢劫提供了便利,导致街道等公共场合成为犯罪行为人实施抢劫的易发、高发地带。第二,现场不明显,痕迹物证少。街面抢劫案件多发生在街道等公共场合,人流量比较大。抢劫过程很短,且犯罪行为人实施抢劫后立即逃窜,现场不明显。街面抢劫案件的现场地面以柏油路、水泥路为主,承
法制博览 2019年30期2019-12-13
- 刑法教义学视阈下的犯罪构成理论审视研究
部分:其一是犯罪行为的能力判断;其二是刑事责任的能力判断。关键词:刑法教义学 犯罪构成理论 犯罪行为 刑事责任引言:根据人们通常的理解来讲,我国的刑罚理论主要是将四要件理论总结概述为“罪——责模式”,这也是因为人们受到四要件理论的影响,从而导致了人们对犯罪行为和刑事责任的理解产生了误差。1 刑法教义学与刑法理论的关系1.1 刑法是刑法理论的基础刑法是我国法学专业人才在进行刑法学研究时最先研读的法律条文。刑法作为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修正并制定的权威法律,是我
学习与科普 2019年26期2019-09-10
- 个人责任原则在帮助犯犯罪中止认定中的体现杨
着手实施共同犯罪行为的时候,二者都能够成立共同犯罪中止;而当帮助犯基于自己的意愿放弃对实行犯实施共同犯罪提供帮助,或者阻止实行犯利用其先前的帮助行为着手实施共同犯罪行为,同时实行犯由于帮助者放弃帮助行为或阻止其实施犯罪而无法继续犯罪的,帮助犯成立犯罪中止,实行犯则成立犯罪预备。但是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即帮助犯在自动中止了自己的帮助行为后,实行犯仍然继续着手实施犯罪行为,并且最终产生了犯罪结果,那么该帮助犯是否成立犯罪中止。本文认为对于帮助犯犯罪中止是否成立应
世界家苑·学术 2019年3期2019-09-10
- 青少年犯罪与社会矫正研究
词:青少年;犯罪行为;社会矫正一、社会矫正概括社会矫正宏观上是指对于犯罪人员进行非刑罚化的教育引导,对其不良的犯罪行为及心理进行矫正,从而预防犯罪人员再次犯罪。当然,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预防犯罪,目的是保障社会的安全与稳定发展。矫正的对象一般是指某个人,根据其犯罪行为进行专门的心理培训与引导,让他们认识到错误,从自身找出犯罪原因,从而从本质上解决犯罪问题。但缺点是,有些犯罪并非因为一人之过,而是源于他的生长环境或者周围人的影响。因此,也有学者指出,社会矫正需
青年与社会 2019年19期2019-08-27
- 论英美法中基于犯罪行为的回复与没收
事违法行为,犯罪行为如若同时构成不当得利和民事违法行为,可依据两者主张回复,但存在善意购买人的抗辩。而犯罪行为是否能够和民事违法行为一样成为回复的一项独立基础,英国学者之间存在明显分歧,而实践上也缺乏明确的判例来支持,主要原因在于制定法赋予国家以没收权(刑事没收权和民事收回令),和回复在功能上有所重叠并且居于优先地位,而国家在没收犯罪收益后是否可通过推定信托等方式将其返还给犯罪受害人仍不明确。在美国回复法上,杀人者会因杀害他人而丧失预定获得的利益,同时美国
东方法学 2019年2期2019-05-10
- 浅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与犯罪行为的冲突与衔接
安管理行为 犯罪行为 衔接 冲突《治安管理处罚法》是一部由公安机关保障实施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法律,同时该法也承担着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的职能。《刑法》的任务在于保卫国家安全,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从两部法律的立法目的
法制与社会 2019年33期2019-04-22
- 论抢劫案件侦查的数据挖掘
列抢劫案件,犯罪行为人大都经过精心准备,并采取一定的反侦查措施,以阻断侦查开展的关键节点。这导致在抢劫案件侦查中,传统侦查方法常常是事倍功半,效率不高。数据挖掘方法的出现,为抢劫案件侦查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路径。侦查实践表明,数据挖掘在犯罪侦查,特别是疑难、复杂案件侦查中的运用,常常能够突破侦查僵局,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应加强对抢劫案件侦查中的数据挖掘方法的研究,以丰富侦查理论、推进侦查新实践。一、抢劫案件的侦查要素抢劫案件,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暴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2019年3期2019-02-19
- 严防边境拐卖妇女儿童犯罪行为的有效措施探析
拐卖妇女儿童犯罪行为及其有效措施,就其拐卖妇女儿童的基本问题和防范措施做了具体分析。关键词边境 拐卖 妇女儿童 犯罪行为女权运动在上世纪早己完成,所以我们现在认为男女平等是非常正常的、非常普遍的事情,但是,在闭塞封闭不和外界联系的地方,男女不平等,非法买卖妇女儿童这种非常愚昧的事情仍然存在,他们买卖的这些人不知道这是触犯法律的,不知道这是犯罪行为,更不知道这会判刑,而一般这种地方都是边境地区,尤其是西南边境,而流动方向大都是卖到比原来的地方更落后的地区,比
法制与社会 2018年8期2018-07-31
- 试析“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刑法规制
加快,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刑法规制能力逐渐提升,但是面对全新的青少年犯罪特点,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刑法规制依旧捉襟见肘。基于此,本文从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出发,探究强化青少年犯罪行为刑法规制的路径。青少年是祖国发展的未来,是民族振兴的希望。由于多重原因的影响,现阶段青少年犯罪行为不断出现,有的犯罪行为情节非常恶劣,对社会产生极大的危害。近年来,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实践对预防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关注程度不断提升,但是刑法规制上依旧存在一定的缺陷。所以,笔者认为《试析“青少年犯罪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8年2期2018-05-24
- 从楚某案看羁押必要性审查现实意义
必要性审查;犯罪行为;人权中图分类号:D9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8)32-0185-01作者简介:王魏帅(1994-),男,安徽蒙城人,本科,安徽蒙城县人民检察院,书记员,研究方向:羁押必要性审查典型个案研究。一、对本案的羁押必要性审查分析(一)主要问题我国新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取保候审。在本案中,通过对案情的判定看楚某的犯罪
法制博览 2018年11期2018-03-05
- 刑事照相的“证据”
犯罪现场 犯罪行为 现场勘查 项目标准 体系化作者简介:杨昆林,福建省浦城县公安局。中图分类号:D91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12.262刑事照相是公安侦查机关进行犯罪现场勘查的重要手段,它以形象的客观反映性真实地记录了已经发生的“犯罪行为事实”。随着世界信息化科技革命的发生,“信息化技术平台”的建立促成了刑事照相的转型。新的“影像技术专业”以“科技手段的更为便捷、影像记载的更为迅速、影像
法制与社会 2018年36期2018-02-18
- 论故意伤害罪入罪标准
00故意伤害犯罪行为,是一种可直接伤害到被害人身体及各个器官完整性的犯罪行为。那么,为了能够更好地判定故意伤害犯罪行为,将其与其它的犯罪行为区分开来,就需对故意伤害犯罪行为的入罪标准,开展系统化的研究。一、故意伤害犯罪行为与其它相似犯罪行为之间的区别(一)不构成的犯罪行为与故意伤害犯罪行为其一,在刑法规定当中,定设了除故意伤害犯罪行为未遂外,还应存在着轻微的伤害、轻伤害及重伤之分别。轻微的伤害、轻伤害这些犯罪行为的入罪判定,均关系着是否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
法制博览 2018年31期2018-01-22
- 浅论犯罪现场中的静态信息与动态信息
信息。比如:犯罪行为人在现场地面遗留的“足迹”是静态痕迹,传达出的静态信息就是犯罪行为人走到了某一位置;现场抽屉上遗留的“指纹”是静态痕迹,传达出的静态信息就是犯罪行为人触摸了抽屉;女被害人尸体阴部附着的“精斑”是静态痕迹,传达出的静态信息就是犯罪行为人对女被害人实施了性侵害。静态信息是犯罪行为的表象,具有揭露、认定犯罪的证据效力。二、犯罪现场动态信息动态信息,顾名思义是静态的反义,是需要思考分析的隐匿信息。怎样理解“动态信息”呢?我们通过下列三个例子来帮
法制博览 2018年33期2018-01-22
- 浅谈家庭功能与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关系
岁以下青少年犯罪行为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沈阳市心理研究所对青少年犯罪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显示:沈阳看守所多名青少年罪犯童年遭受家庭暴力和精神虐待是导致他们犯罪行为的重要因素。这类诸多现象引发了犯罪学、心理学和社会学领域研究者们的关注与思考,他们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许多导致犯罪的影响因素,其中,家庭因素被看作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家庭功能变量与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关系已逐渐成为研究重点。1.家庭功能的概念界定在相关研究中,家庭功能的概念界定尚未达成一致,但研究者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7年11期2018-01-02
- 被拐儿童问题的对策分析
被拐儿童 犯罪行为 打击策略作者简介:于敬竹,河北大学政法学院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中图分类号:D92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7.180一、 被拐兒童问题的现状及特点(一) 被拐儿童问题的现状关于中国被拐儿童的统计数据少之又少,中国官方的说法是每年一万人左右,但是有第三方机构的估计则有7万人之多,比较于美国每年被拐卖儿童人数100-200人这个数字就显得相当骇人。被拐卖的小孩,主要流
法制与社会 2017年20期2017-12-04
- 单位被害人相关问题探讨
;刑事诉讼;犯罪行为在刑事诉讼中,被害人一般是指自然人被害人,对于单位能否成为被害人,法律未作明确规定,但理论界已经形成普遍共识,认为单位可以成为遭受犯罪行为侵害的独立被害人,对此,笔者亦持肯定态度。但要确保单位被害人正当、有效的参与诉讼程序从而维护其合法权益,还须澄清一些基础问题。1 单位被害人的内涵与外延在刑事诉讼中,自然人被害人通常是指人身、财产或其他权益遭受犯罪行为侵害的人。由于单位只是具有拟制人格的主体,因此单位不存在人身或精神利益遭受侵害的情形
卷宗 2017年32期2017-11-28
- 民用航空领域警察权中侦查权行使问题研究
用航空领域的犯罪行为逐渐呈现出国际性、突发性、科技性等特征,民用航空领域警察权中侦查权的行使面临不小的挑战。本文从任意性侦查权与强制性侦查权两方面,分析民用航空领域侦查权行使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加强侦查情报信息收集与国内、国际侦查合作的具体方式,来完善侦查权的配置,从而促进民用航空运输业更加安全与稳定。关键词 警察权 侦查权 民用航空 犯罪行为 行使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犯罪刑事应对机制研究”(16J
法制与社会 2017年17期2017-06-22
- 浅析不纯正不作为犯罪中先行行为的范围
;先行行为;犯罪行为一、不纯正不作为犯作为义务来源不纯正不作为犯与纯正不作为犯相对,二者共同构成不作为犯。不纯正不作为犯是指负有防止危害结果发生义务,因不履行其义务而以不作为的方式实施通常由作为的方式实施犯罪的行为人。关于不纯正不作为犯作为义务的来源,在我国,通说观点为“形式四分说”,认为不纯正不作为犯作为义务来源有四项:第一,来源于法律的直接规定,第二,来源于行为人职务上的特殊要求,第三,来源于行为人与第三人之间的法律行为,第四,则是先行行为。这种形式的
魅力中国 2016年34期2017-04-20
- 违法行为犯罪化问题的法理基础探讨
: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是法律评价的两个不同质的行为,违法行为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被通过立法提升为犯罪行为,如醉驾入刑的问题。违法行为进行犯罪化的法理基础既有社会评价也有立法评价问题,在技术上可行才能更加符合刑事立法的规律。关键词:违法行为;犯罪行为;法理基础中图分类号:DF61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2社会关系存在的基础在于人的各种行为,其中最重要的是价值无涉的生活行为,生活行为仅仅具有人维持生活的互不妨碍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33期2017-04-18
- 承继共犯在不同场合中的认定
犯就是指先行犯罪行为人在整个犯罪过程中已完成了部分犯罪行为,但在整个犯罪行为全部实施完毕前,后加入一个犯罪行为人,并且后加入的行为人有犯罪的共同意思表示,或者为前述犯罪行为人提供犯罪帮助,以共同完成犯罪行为。[1]1 承继共犯在继续犯场合下的认定继续犯也被表达为持续犯,是指犯罪行为人从一开始的准备到行为终止之前(有一定终止原因),一直以持续状态存在的犯罪。举两个十分具有典型性的例子就是非法拘禁罪和窝藏罪。认定继续犯,首先需要注意的是,继续犯表现为犯罪行为与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30期2017-03-11
- 网络传播失范行为概念与具体情境适用
;失范行为;犯罪行为;法律规范;情境适用[中图分类号] G20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8—1763(2017)01—0135—05Abstract:Internet communication anomie emerges 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network. In order to analyze and define Internet communica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1期2017-03-10
- 浅谈现场勘查中的潜态信息
近年来,随着犯罪行为人反侦查水平和作案技能的提高,犯罪现场能够提取到的明态痕迹物证越来越少,案件的侦破、诉讼难度也越来越大,想进一步提高破案能力,必须从犯罪现场的明态痕迹中准确捕捉其中隐含的潜态信息,来为确定案件性质、解析犯罪动机提供依据,更好地为侦查破案服务。本文就是针对这个问题的探讨,旨在提高大家对潜态信息重要性的认识。犯罪现场;潜态信息犯罪现场是指犯罪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地点和留有相关物质痕迹的场所。只要有犯罪的实施就必然有犯罪现场的存在,只是存在的
法制博览 2017年26期2017-01-28
- 航空飞行中犯罪行为的防控系统以及构建
航空飞行中犯罪行为的防控系统以及构建刘娟西安航空学院,陕西西安710077航空飞行过程中的犯罪行为,是严重影响我国民用航空事业发展的不良因素,做好民用航空设施飞行过程中的犯罪行为预防,处置与控制工作,是确保我国民用航空事业稳定有序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本文针对航空飞行中犯罪行为的防控系统以及构建展开了简要阐述。航空飞行;犯罪行为;防控系统;理念及构建航空飞行过程中发生的犯罪行为,是影响我国民用航空事业安全发展的重要因素,因而做好航空飞行过程中各类犯罪行为的预
法制博览 2016年27期2016-02-01
- 罪刑法定之中国法典表达考究
著表达行为与犯罪行为间法定,罪与刑间的法定关系则仅有提示,未予强调,两个分句现有排序,并不减损罪刑法定本义,但如果更换顺序,可能更加有助于显明罪刑法定意义的逻辑顺序。关键词:《刑法》第3条罪刑法定规范架构双维视域顺位优化引言通说以为,在中国法律体系里,《刑法》第3条是唯一地从文义角度来记载并表达罪刑法定的法上“明文规定”,因而形象地说该条是罪刑法定在中国法律体系中独一的法定住所,并无不当。《刑法》第3条是怎样与罪刑法定融合于一体,罪刑法定意蕴与结构层次在《
东方法学 2015年5期2015-09-10
- 犯罪与心理变态:埃德加爱伦坡作品中的哥特式意象
下人物隐藏在犯罪行为背后的变态心理,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已经扭曲了的心理状态:孤独、焦虑、恐惧、烦恼、绝望等。焦虑与孤独使人们产生了对崇高感的极度渴求:人们迫切希望能够处于一种安全领域,这一领域允许那些具有破坏力的对象给人们带来威胁和伤害,还可以享受恐怖、黑暗和惊险给他们带来的审美快感。关键词: 哥特式意象;犯罪行为;心理变态爱伦坡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对哥特式小说的进行理论系统阐述的作家。他直接继承了传统的哥特式小说的故事情节、人物塑造方法与行文风格,
北方文学·下旬 2015年5期2015-08-12
- 中国银行业反洗钱监管机制的现状及策略分析
制止反洗钱的犯罪行为对维护中国经济、金融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键词:银行业; 反洗钱; 监管机制; 犯罪行为; 有效措施当前,中国洗钱犯罪的主要渠道是银行[1],如果不对洗钱行为进行严厉的制止,并完善银行的反洗钱监管机制,势必会纵容洗钱者的洗钱行为,并为更多的犯罪行为提供土壤。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及各类银行需要对此提起足够的重视,并不断完善银行业的反洗钱监管机制,从而有效的抵制并惩罚洗钱这种犯罪行为[2-3]。一、 洗钱与反洗钱问题概述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1期2015-04-02
- 浅谈犯罪心理学
篇文章以支使犯罪行为产生的犯罪心理为中心展开,首先介绍了犯罪心理的概念及其研究对象和体系。然后介绍犯罪心理产生的原因以及与一般心理学的差别。连接上文,介绍刑法中的不同类型的犯罪,根据刑法中不同类型的犯罪,结合相关的案例用犯罪心理学的知识来分析相关的犯罪。同时需要注意到,随着法治社会的发展,犯罪心理学作为一门边缘性学科也得到了长足的重视和发展。关键词:犯罪心理;犯罪行为;刑法;需要;内因与外因;未成年人犯罪现在普遍认同的心理学是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的紧密连接,
法制博览 2015年31期2015-02-07
- 完善我国刑事执行制度的构想——组建“犯罪行为矫正所”之管见
。——组建“犯罪行为矫正所”之管见刘鹏飞王格陈娇时晶陕西警官职业学院,陕西西安710043摘要:我国当前的刑事执行工作,从监禁刑执行上看存在着诸多问题和困惑。组建“犯罪行为矫正所”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解决当前监狱工作出现的问题和困境。分析构建“犯罪行为矫正所”的必要性、合理性和可行性,提出组建“犯罪行为矫正所”的设想,旨在进一步完善我国刑事执行制度,促进刑事执行的人性化、社会化、现代化和文明化进程。关键词:完善;刑事执行;犯罪行为;矫正所中图分类号:D924.
法制博览 2015年28期2015-02-06
- 国际刑法中的共同犯罪行为研究
刑法中的共同犯罪行为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2011年度一般项目(项目编号:11JYA820104)的阶段成果。喻贵英西北政法大学,陕西西安710065摘要:全球经济的深入发展,使各个国家刑法的不断完善成为了必须举措。纵观当前国际各个国家国内的刑法均有着相应的普适原则,其中的统一原则便为罪责自负原则。也就是说,法治约束是国际通用的治国惯例,所有人生活在社会中,对于自身的犯罪行为均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对于法律的制裁也就难脱其咎。与此同时,犯罪人所承担的
法制博览 2015年33期2015-02-06
- 论盗窃罪的既遂与未遂
盗窃作为一种犯罪行为,针对盗窃行为就必须给以严厉的惩处,然而盗窃罪的既遂与未遂判定的标准问题一直是当前司法实践中一个重要难题。如何在司法实践中实现被害人利益保护与加害人复归社会两大目标的平衡是当今各国刑事司法制度改革所面临的瓶颈,同时也是我国和谐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为了更好地维护社会安定,保护被害人的利益,就必须弄清盗窃罪的既遂与未遂的界定。二、盗窃罪的概述盗窃罪是指犯罪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
法制博览 2015年25期2015-02-06
- 犯罪现场勘查中心理痕迹应用探析
00一、引言犯罪行为人在实施犯罪行为时,必然会在犯罪现场留下一定的犯罪心理痕迹,而犯罪行为人在现场中留下的这些犯罪心理痕迹对案件的侦破有着重大价值。就目前来看,侦查人员在犯罪现场勘查时偏重于物质痕迹的收集,忽视了犯罪行为人心理痕迹的收集和分析,进而使得案件的侦查难度加大。为提高案件侦查效率,维护社会安定,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侦查人员在犯罪现场侦查时就必须注意各类痕迹的梳理分类,发挥心理痕迹的作用。二、心理痕迹的概述心理痕迹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一种主观能动
法制博览 2015年25期2015-02-06
- 测谎技术在投毒杀人案件侦查中的应用
向。投毒杀人犯罪行为预谋性强的特点,使犯罪行为行为人对毒物、投毒点等犯罪事实有较强的心理痕迹,并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特异性生理反应,这为测谎技术的应用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在制订测试方案时,除应严格遵循测谎技术相关原理和应用要求外,还应充分考虑受测人“漏罪”、对毒物是否熟悉、与被害人的利害关系等因素对测试结论的影响,合理选择测试时间,保障测谎结论的准确性。投毒杀人;侦查;测谎技术;应用条件;影响因素投毒杀人案件中的犯罪行为人一般具有和平进入犯罪现场的条件,且使用的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2013年6期2013-04-10
- 论犯罪行为系统化研究的范围与方法*
0018)论犯罪行为系统化研究的范围与方法*楼伯坤(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杭州 310018)犯罪行为的系统化就是运用系统论的原理,通过对各学科中犯罪行为的整合,研究并概括出犯罪行为规律性联系的理论方法。犯罪行为的系统化是一个动态过程。它运用行为学和心理学等基础学科、刑法学和犯罪学等专业学科,以及哲学、统计学、逻辑学等方法论知识体系,对刑法学、犯罪学、(刑法)立法学、刑事侦查学和犯罪行为学中的犯罪行为进行研究。当犯罪行为被系统化研究时,其作为一种整合的理论,
江淮论坛 2011年5期2011-11-21
- 比较视野中的犯罪行为
——兼论犯罪行为学的诞生
比较视野中的犯罪行为 ——兼论犯罪行为学的诞生楼伯坤(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杭州 310018)在犯罪学和刑法学的双重视野里,“犯罪行为”并不是含义统一的概念。考察犯罪行为应当在自然行为的基础上进行,这是考察犯罪行为的底线。为了统一“犯罪行为”的定义,犯罪学和刑法学都面临着转变。在科学定名的基础上,具体需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科学设定“犯罪行为”模型,合理规定具体犯罪罪状;二是制定应用“犯罪行为”模型的实体过程规则;三是形成一套指导犯罪行为模型构建和应用的理论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0年1期2010-02-09
- 女性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导致了女性的犯罪行为。本文分析了女性犯罪心理形成的外因和内因,包括家庭、学校、社会、自身等多方面因素,从而提出了女性犯罪的预防对策。关键词女性犯罪 犯罪心理 犯罪行为中图分类号:D9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10-085-02女性心理特征最突出的表现是比男性富于感情。这是因为女性的神经系统具有较大的兴奋性,对任何刺激反应都比较敏感。由于女性生理和心理的特点,犯罪明显少于男性,但有时妇女一旦成为罪犯,其情节往往极为凶恶、残
法制与社会 2009年28期2009-12-17
- 犯罪心理痕迹动态分析的客观性原则思考
理痕迹,它是犯罪行为人心理活动和外部行为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事物发展联系内在逻辑的充分体现,也是现实的一种客观存在。犯罪现场心理痕迹动态分析虽然不能直接起到证据作用,但通过它可以帮助我们刻画犯罪分子的个人特点,确定案件性质,判明侦查方向,缩小侦查范围。对犯罪心理痕迹的动态分析应立足于客观的反应现场物质痕迹原则,使心理痕迹动态分析的结果与客观物质痕迹起到相互印证、相互补充的作用。关键词心理痕迹 客观性 犯罪行为中图分类号:D91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法制与社会 2009年27期2009-11-02
- 简析“调包”手段对侵财犯罪定性的影响
织了骗与窃的犯罪行为该如何定性,给司法实践工作造成了困惑,由此引发的此罪与彼罪的定性争议也久未平息。目前,学界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为盗窃说;二为诈骗说。显然,如果脱离了具体犯罪过程,不考虑调包在具体犯罪行为中的作用,贸然肯定或否定哪种结论都难免有断章取义之嫌。正如同一个词语的精准词意要在整体的表达中才能把握一般,调包作为犯罪行为使用的一种作案手法,必须将其放在一个完整的犯罪过程中来考察,即分析这个“手段”与取财行为的关系及其在侵财犯罪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法制与社会 2009年13期2009-07-02
- 贪污罪的心理诱因之探究
施犯罪活动的犯罪行为人,在实施犯罪活动时的心理状态决定了贪污犯罪的发生发展。一、侥幸心理侥幸即是碰运气之意。拥有侥幸心理是人的本性,它源自于人趋利避害的本性使然。基于这种本性,人们往往不愿意付出太多太多的艰辛努力,却希望收获累累硕果一因为付出会带来人的体力消耗和脑力的损费,在多数的情况下,人们更愿意坐享其成。于是,侥幸心理便在这样的情况下,被一些不愿意付出而期待收获的人们所确信了下来。更为重要的是,由于人们自身心理变化的要求,侥幸心理还会成为那些根本不可能
群文天地 2009年1期2009-04-08
- 社区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的影响分析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的影响,为社区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对策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关键词社区 未成年人 犯罪行为中图分类号:D9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09)11-246-01当前我国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的社区防范主要是片面强调该防控体系内部各要素之间管理与被管理,统治与被统治,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而把社区的作用仅仅作为一种可有可无的附属物。①在社区日益成为人们重要生活场所的今天,社区成为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主阵地。一、
法制与社会 2009年33期2009-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