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归

  • 心 安
    多之后,王巩奉令北归,设宴向苏轼告别。王巩的侍妾柔奴向苏轼劝酒,苏轼问她:“岭南的风土应该不是很好吧?”柔奴竟回答说:“此心安处,便是吾乡。”柔奴随王巩在荒无人烟、遍布山林瘴气的岭南生活了三年多,不但不怨天尤人,相反,还把这里当成了家乡,靠的就是“心安”。用现在时髦的话说,就是“不能改变环境,那就改变自己”,随遇而安。所谓“心安”,就是去掉心中的挂碍。对此,钱钟书有过很精彩的论述:“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并非全因为澡洗得干净,花开得

    思维与智慧 2023年6期2023-02-18

  • 心安
    多之后,王巩奉令北归,设宴向苏轼告别。王巩的侍妾柔奴向苏轼劝酒,苏轼问她:“岭南的风土应该不是很好吧?”柔奴竟回答说:“此心安处,便是吾乡。”柔奴随王巩在荒无人烟、遍布山林瘴气的岭南生活了三年多,不但不怨天尤人,相反,还把这里当成了家乡,靠的就是“心安”。用现在时髦的话说,就是“不能改变环境,那就改变自己”,随遇而安。所谓“心安”,就是去掉心中的挂碍。对此,钱钟书有过很精彩的论述:“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并非全因为澡洗得干净,花开得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2023年2期2023-02-18

  • 苏轼北归心态及其死因详考
    别岛上民众,渡海北归。在《岭外归与人启》中,苏轼言道:“七年远谪,不意自全;万里生还,适有天幸。”(1)曾枣庄、舒大刚主编:《苏东坡全集》,北京:中华书局,2021年,第2312页。诚如其所言,从万里贬所海南岛北归生还,实属天幸。渡海北还以来,苏轼辗转廉州、虔州、真州多地,短短一年间,便殁于常州,此一年间的诗文创作是考察苏轼北归心态的一手资料。目前学界关于苏轼北归诗文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多,然就其北归心态而言,则相对较少,仍有可待完善和补充的余地。北归一载,苏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6期2023-01-25

  • 心安
    多之后,王巩奉令北归,设宴向苏轼告别。侍女柔奴为苏轼劝酒,蘇轼问她:“岭南的风土应该不是很好吧?”柔奴竟回答说:“此心安处,便是吾乡。”柔奴随王巩在荒无人烟、遍布山林瘴气的岭南生活了三年多,不但不怨天尤人,相反,还把这里当成了家乡,靠的就是“心安”。用现在时髦的话说,“不能改变环境,那就改变自己”,随遇而安。所谓“心安”,就是去掉心中的挂碍。对此,钱锺书有过很精彩的论述:“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并非全因为澡洗得干净,花开得好,或者菜

    文萃报·周五版 2022年41期2022-05-30

  • 南客北卒
    攘南,是守边卒胡北归崇蛮戍北。陈随母姓心细,胡随父姓明理。今日剑锋麦芒,实是手足祸殇。“雨沾我青莲剑,为兄不会怜愚弟!”“风铸我滴血剑,我亦不顾棣华情!”话未罢,身先动,锵锵出鞘,唰唰挥舞,铛铛作响。一挑一刺,一挡一削,步踏碎瓦砾,移形阻雨滴。来回二十招,招招致命击。双剑斩疾风,各自破法笼。神情皆肃穆,执手迅且猛。来来往往武功出,相生相克剑势鸿。剑影密密闪闪伴冷锋,剑气凛凛寒寒引湖涌。却说又百十回合,二人略喘粗气,稍布细汗,少有伤痕,衣衫湿湿。南行猛一击攻

    文学天地 2021年10期2021-11-29

  • 宗璞:九十梦圆
    她发表长篇小说《北归记》,继《南渡记》《东藏记》《西征记》后,为她的“野葫芦引”系列四卷长篇画上句号。宗璞的四卷本系列小说“野葫芦引”,是中国唯一描写抗战时期知识分子精神操守的系列长篇,她也是唯一一位散文、小说、童话都获得过全国大奖的当代作家。1.九十岁华诞,了却心愿过去,宗璞先生经常住在北大的燕园,逢年过节,我们总是会去那里探望她。后来,她搬到昌平太阳城,在那里继续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北归记》的创作。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认识了宗璞,喜欢她的作品。我为大象出

    阅读时代 2021年2期2021-09-10

  • 宗璞:九十梦圆
    她发表长篇小说《北归记》,继《南渡记》《东藏记》《西征记》后,为她的“野葫芦引”系列四卷长篇画上句号。宗璞的四卷本系列小说“野葫芦引”,是中国唯一描写抗战时期知识分子精神操守的系列长篇,她也是唯一一位散文、小说、童话都获得过全国大奖的当代作家。1.九十岁华诞,了却心愿过去,宗璞先生经常住在北大的燕园,逢年过节,我们总是会去那里探望她。后来,她搬到昌平太阳城,在那里继续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北归记》的创作。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认识了宗璞,喜欢她的作品。我为大象出

    阅读时代 2021年2期2021-09-10

  • 试从杜甫两川诗窥其出川后的去向
    流露出去蜀之念,北归京洛和东游吴越之意一直盘踞其心。杜甫于永泰元年(765)春夏之际去蜀东下,随后漂流云安、夔州、荆湘等地,最后死于湘江上的一条小船。从这一结果看,杜甫似乎选择了东游,然参读其本人诗后不难发现,杜甫始终对其未来的规划颇多踌躇。北归和东游之于杜甫的人生意义并不相同,两者体现了晚年杜甫对两种不同地理空间的怀念和想象,也透露其晚年思想心迹的两种向度。因此,对这一问题的梳理或可为杜甫晚年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抑或有助于杜甫去蜀动机的解释。关于杜甫出川

    甘肃开放大学学报 2021年2期2021-05-19

  • “候鸟”北归?怎么做不生病
    过大的环境,常在北归后感觉不适。作为常年迁徙海南三亚过冬的尹先生,自诉每年四五月份从三亚归来后,因骤然间难以适应“冰城”哈尔滨寒冷的天气,年年出现嗓子疼、沙哑、流清涕、浑身无力等症状,最长病程达一个多月。像尹先生这样的情况绝不在少数;更有甚者,还由此引发凶险的心梗、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针对层出不穷的病例报道,许多人开始思考“候鸟族”是否人人可当?“候鸟式养生”是否人人适宜?“候鸟”北归 宜“天人相应”针对“候鸟”一族北归后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及问题,中医认为,

    妇女之友 2021年4期2021-05-07

  • 宗璞:什么是小说家的责任
    9年年初出版的《北归记》就是这样完成的。《北归记》是宗璞系列长篇小说《野葫芦引》的第四部,在此之前,前三部《南渡记》《东藏记》《西征记》广获好评。其中,《东藏记》在2005年获得第六届茅盾文学奖。1957年,宗璞在《人民文学》发表短篇小说《红豆》,在文坛崭露头角。当时甚至有大学生到小说主人公江枚和齐虹的定情处颐和园寻访。新时期重返文坛后,宗璞更是频出佳作,短篇小说《弦上的梦》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近30多年來,宗璞的主要精力都花在了《野葫芦引

    现代妇女 2021年1期2021-02-08

  • 北归》——杭盖乐队2020巡回演唱会
    ZHUHAI《北归》——杭盖乐队2020巡回演唱会“杭盖”是一个古老的蒙古词汇,意思是一个有蓝天、草原、河流、山川和自然万物的世界。杭盖乐队曾在2015年参加《中国好歌曲第二季》获得冠军,足迹踏遍六大洲六十余个国家,演出超过500场。杭盖乐队以古老的游牧歌谣、地道的蒙语歌曲为根源,将传统蒙古音乐与摇滚乐结合,保有自己的独特曲风,再现蒙古人深厚的游牧情怀、沉郁浑厚的雄性力量与真诚魅力和歌颂生命回归自然的本真追求。8月8日 20:00珠海大剧院100/180

    珠海 2020年8期2020-04-21

  • 了不起的宗璞,有缺憾的《北归记》
    芦引》的第四部《北归记》。2017年底,《北归记》的前五章在《人民文学》上首先与读者见面,经过一年多的等待,到今年2月,人文社推出《北归记》单行本,我们终于一睹它的全貌。在此,不禁为宗璞先生松一口气,在由衷祝贺的同时,也忍不住像李辉一样,激动地拍案,发出一声感叹:“了不起的宗璞!”《北归记》接续《西征记》,讲述抗战胜利后,明仑大学的师生们终于回到了日思夜想的北平,成功地实现北归,明仑大学复课。然而迎接他们的,并不完全是胜利的喜悦。内战风云暗流涌动,师生们心

    文学自由谈 2019年3期2019-12-27

  • 张抗抗:万古春归梦不归
    葫芦引》的终卷《北归记》,终于与翘盼已久的读者见面。自《南渡记》1988年出版之后,《东藏记》《西征记》相继问世,《北归记》是最后一部收官之作。《北归记》的出版,无论于作者、于读者、于文学,都是一件令人欢喜庆幸的大事。宗璞先生前后耗时历时三十余年寒暑,苦累经年,以九十高龄终成百万字长卷,可谓一个文学奇迹。《野葫芦引》全本四卷,写了抗战期间明仑大学南迁坚持办学,至抗战结束回到北平的艰难历程:日本侵华的烽烟下,华北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书桌是民族文化的载体,

    新晨 2019年5期2019-09-10

  • 归来,收获的是爱情
    ,接着西征,而到北归的时刻,也是我们要对秘密大揭晓的时刻了。记得当年有人问宗璞为什么这部小说要叫野葫芦引,她笑答因为她也不知道葫芦里卖什么药。当然这不过是作家有意与我们卖一个关子,因为这部小说在她心中已经酝酿了一生,她是要将她少年时期跟随父辈南迁大学并坚持大学教育的经历写出来。小说原型便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抗日战争时期南迁昆明,联合创办西南联大的一段历史。宗璞在小说中重点塑造了一批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形象,宗璞的书写共分《南渡记》《东藏记》《西征记》和《北

    新晨 2019年5期2019-09-10

  • 宗璞《红豆》新论 ——从《北归记》反观《红豆》创作成败
    “西征”,终于“北归”,回到生养她的燕园,创作出《北归记》。细读《北归记》,我们发现《北归记》与《红豆》某种程度的联系,甚至可以说《北归记》是宗璞先生对《红豆》的重写。《红豆》是宗璞的成名作,也是她早期代表性作品,《红豆》一问世,便引起较大的争议。时隔半个多世纪,我们将《红豆》与宗璞先生最近出版的《北归记》对照来读,能更准确地把握《红豆》创作的成败。一、《红豆》与《北归记》的关系《红豆》是宗璞先生的一篇短篇小说,创作于“双百”方针提出之后,发表于1957年

    文化与传播 2019年4期2019-01-10

  • 第三届“施耐庵文学奖”获奖名单揭晓
    前揭晓。宗璞的《北归记》、陈彦的《主角》、付秀莹的《陌上》、普玄的《疼痛吧指头》、赵本夫的《天漏邑》等五部作品获奖。兴化本土作家夏小芹的《娘已嫁人》获得特别奖。本届施耐庵文学奖于今年5月4日启动作品征集活动,沿用过去两届的做法,通过提名、评审产生获奖作品。评选范围为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之间的作品。吴义勤分别点评了五部获奖作品,他说,本次获奖的五位作家代际跨越老中青三代:文学界老前辈宗璞在眼睛看不见的情况下,历尽艰苦地口述完成了《北归

    文学教育 2018年12期2018-11-30

  • 南渡北归
    书名:《南渡北归》作者:岳南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这是两部厚重的纪实文学,厚重在于篇幅,更在于所贯穿的人物与历史。但作者写来是清晰、浅近、生动的,可以作为了解近代知识分子群体和近代史本身的入门书。《南渡》以抗戰全面爆发后,清华、北大、南开师生南迁组建西南联大为主线,《北渡》以抗战中后期为背景,表现风雨飘摇中的高等学府和科研院所如何艰难支撑与发展,直到抗战胜利后北迁回归。但因为抗战烽火和政治斗争的原因,许多当初南迁的大师,并没有出现在北归者中。二十世纪上半叶

    作文新天地(初中版) 2018年7期2018-10-10

  • 了不起的宗璞
    十岁,终于完成《北归记》2018年5月24日,又一次走进宗璞先生的家。过去,她经常住在北大校园的燕园,逢年过节,我们总是会去那里探望她。后来,她搬到昌平太阳城,在那里继续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北归记》的创作。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认识了宗璞,喜欢她的作品。我为大象出版社策划“大象人物聚焦书系”时,读她写父亲的几篇文章,觉得非常好,我建议不妨做一本画传。我将几篇综合,请宗璞提供照片,她为这本画传起了一个很好的书名《云在青天水在瓶》。画册出版后,我到燕园送给宗璞,

    名作欣赏 2018年9期2018-09-10

  • 了不起的宗璞
    十岁,终于完成《北归记》2018年5月24日,又一次走进宗璞先生的家。过去,她经常住在北大校园的燕园,逢年过节,我们总是会去那里探望她。后来,她搬到昌平太阳城,在那里继续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北归记》的创作。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认识了宗璞,喜欢她的作品。我为大象出版社策划“大象人物聚焦书系”时,读她写父亲的几篇文章,觉得非常好,我建议不妨做一本画传。我将几篇综合,请宗璞提供照片,她为这本画传起了一个很好的书名《云在青天水在瓶》。画册出版后,我到燕园送给宗璞,

    名作欣赏 2018年25期2018-07-13

  • IP热潮下的作家众生相
    正在运作的《南渡北归》的前景,马君则说:“一定会是作者满意的高价。”《南渡北归》岳南:对IP既不熟悉,也不排斥有关《南渡北归》的进展情况,马君则认为有必要与岳南沟通一下。他又看了看表,觉得时间正好。这会儿是上午10点过,习惯熬夜的岳南应当起床了。电话那头的岳南刚吃过早饭,他的态度还和以往一样:乐观其成,一切随缘。“有些作品是适合改编成影视的,也有些作品并不适合改编。但这并不影响作品本身的价值。”岳南无疑是一个更偏传统的作家,在IP概念还未兴起时,他便凭借多

    廉政瞭望 2018年2期2018-04-14

  • 宗璞“野葫芦”系列收官之作《北归记》出版
    系列的收官之作《北归记》日前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野葫芦”的全貌终于呈现在读者的面前。自宗璞1987年发表《南渡记》前半部至2017年发表《北归记》,已经整整历经三十年,书中的时间和人物命运也进行了更迭。《北归记》从抗战胜利孟樾一家及众多师生从云南和重庆回到北平,明伦大学复课开始,然而故事的重点已经转移到孟灵己、庄无因、玹子等新一代年轻人的成长和生命选择上。在贺绍俊看来,孟灵己的身上带有作者本人的影子,宗璞正是借助她的眼睛,凝视着父辈们的身影,同时也反观

    文学教育 2018年2期2018-02-26

  • 苏轼北归心态及创作研究
    王岚苏轼北归心态及创作研究王岚苏轼在仕途数十年,几经入出朝廷,曾被贬黄州、惠州、儋州。而被贬的期间往往是他创作的高峰期和成熟期。本文主要理清他被贬黄、惠、儋与北归缘由,在此基础上探究他北归的心态,以及此时期创作的内容。一、苏轼北归缘由在公元1085年,苏轼被贬黄州后的第三年,高太后垂帘听政,担任宰相的司马光重新组阁启用苏轼,回到朝廷后快速晋升为三品大员。而此时的他,在经历了被贬黄州的困顿,为了生存而躬耕东坡之后,更加清醒地认识到百姓的困苦。所以,当他重回朝

    唐山文学 2017年9期2017-11-25

  • 黄道婆的北归与元初海南
    158)黄道婆的北归与元初海南王献军(海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海口 571158)黄道婆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棉纺织革新家,为推动我国古代棉纺织业的发展做出过卓越的贡献。结合元初的海南形势,黄道婆之所以能在元初北归松江,除了她本人不肯老死崖州外,还有元初海南动荡的局势促使了她北归以及海南在当时中外海上贸易中的特殊地位为她的北归提供了便利条件这两个因素在内。黄道婆;北归;海南黄道婆,宋末元初人,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棉纺织革新家,为推动我国古代棉纺织业的发展做出过卓越

    三亚学院学报 2017年1期2017-04-12

  • 心灵的征服
    他一定是念念不忘北归。”于是,对大将徐达说:“纳哈出是元朝世臣,终有北归之心,现在即使强留住他,也留不住他的心,不如放他回去吧。”徐达一听急了,对朱元璋说:“好容易把他抓住,把他放走,必留后患,不如干脆把他杀掉算了!”朱元璋听罢连连摇头,说:“我已经决定了,放他回去吧。”于是召见纳哈出,对他说:“为人臣者,各为其主,何况你还有父母、妻子,怎能不思念他们?所以,你现在就可以回去了!”并给了他路费供他途中使用,纳哈出感激不尽,千恩万谢地离去了。因为受到了感动,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16年5期2016-03-04

  • 论苏轼谪居海南期间及北归后的书法创作
    轼谪居海南期间及北归后的书法创作⊙刘 亮[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 海口 570228]⊙徐 莹[海南大学艺术学院, 海口 570228]苏轼谪居海南期间创作过的书法作品包括《渡海帖》《海外帖》《献蚝帖》等,北归后又创作了《桂酒颂》《乳泉赋》《陶靖节清辰闻扣门诗》《陶靖节饮酒诗卷》《离骚九辨卷》《行书四诗》《答谢民师论文贴》等。苏轼在海南及北归期间的书法,正是其书法创作的最高峰,最大限度地实践了他本人提出的强调“气韵”的书法观点。苏轼 海南 北归 书法学界已

    名作欣赏 2015年21期2015-07-12

  • 李汝珍家族史料新考
    庆十六年起至举家北归大兴止,李氏一门中除个别人如李汝珍曾暂居海州板浦、李兆翱因回原籍参加科考并在景山官学任职迁回大兴外,都定居在扬州,故李汝珍的姻亲许家视其为扬州人。八口渡江来,应共哀鸿愁——李家北归大兴的时间赵春辉先生在《李汝珍家世新考》一文中推测“李家可能已迁回北平大兴”,但对其何时北归无考,孔继在诗中则明确给出了李家北归的时间。前文提及,孔氏此诗作于道光十一年辛卯暮秋的九月,在其收到李维醇的书信之后。诗中所描写的“昨闻古洪泽,堤溃当秦邮。郡有损户口,

    北京观察 2014年8期2014-12-05

  • 全景式描述二十世纪中国学术“大迁徙”的史诗巨著《南渡北归》修订本出版
    的史诗巨著《南渡北归》修订本出版继2011年《南渡北归》在大陆和台湾两岸出版并在读者中引起巨大反响之后,2013年9月,《南渡北归》修订版再度于大陆出版。该书讲述大批知识分子冒着抗战的炮火,由中原迁往西南之地、尔后再回归中原的故事。整部作品的时间跨度近一个世纪,涉及了20世纪中国人文科学领域诸多著名人物,包括蔡元培、王国维、梁启超、梅贻琦、陈寅恪、钱钟书等近百人。全景式描述了20世纪中国学术界最后一个大师群体在抗战期间及战后的南北迁徙历程,再现了一个大师云

    黄埔 2014年1期2014-02-10

  • 大师之风 山高水长——读岳南《南渡北归
    体诗,亦即“南渡北归”一词的由来。岳南先生所著《南渡北归》,以详实的史料全景式再现了在抗战前后那风云激荡的历史时代中一批大师群体命运的剧烈变迁,那一代大师在大动乱时代中非同寻常的人生际遇及其所展现出来的令人景仰的大师风度,长久地留在读者心头,令人荡气回肠。在历史的长河中,那一代大师的背影早已渐行渐远,而在作者岳南的《南渡北归》中,大师们一个个鲜活地向我们走来。他们的音容笑貌,他们的学识风度,他们的人格魅力,他们在艰难岁月中坚持学术研究的孜孜以求的精神,他们

    中学语文 2013年36期2013-08-15

  • 举向天空的枯枝(组诗)
    拥抱候鸟,你候鸟北归,正在途中它们顺着暖风把鲜花插在头上嘴里叼着坚果、青草和春光的轻盈而此刻的你还在北方,在候鸟要抵达的地方站在残冬仅剩的半个白天里把西边的天空,一点点,涂成血红举向天空的枯枝欲说还休欲说还休的月光照着那些举向天空的枯枝突然就长出了许多嫩芽突然就长出了许多花朵被寒冷冻僵的梦纷纷从枝头跌落它们含笑着,在流尽最后一滴血后掉进一片乱坟岗中查看往事那个在天上飞的女子透过云层在查看自己的往事那些伤是少不了的那些痛是少不了的而更多的是雾伤和痛纠缠在雾中

    安徽文学 2009年7期2009-08-11

  • 苏东坡的最后岁月
    余耀中北归路上,苏东坡带回来的,只是简单的行囊,简陋的书箱,还有他放逐海南,在凄风苦雨中用心血和灵感写成的诗文手稿,他用心珍藏着。北宋名仕苏东坡(1037——1101),名苏轼,字子瞻,四川湄州人。他虽然是一位旷世奇才,一代文豪,但终因仕途坎坷而带来人生曲折,在他65年的人生岁月里,既感悟到“月有阴晴圆缺”的人生哲理,又饱尝了“人有悲欢离合”的人生艰辛。经受七年远谪岭南、海南的流放之后,公元1100年遇赦,离开海南北归,结束流放生活,获得“自便居住”的人身

    金山 2009年4期2009-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