拦截导弹

  • 导弹的直接参数化姿态控制器设计*
    提高,对反导拦截导弹的拦截精度、响应速度等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拦截导弹进入末制导段时,为了搜寻目标,导弹姿态经常需要做快速的角度调整,以实现跟踪并拦截目标。为提高拦截导弹命中目标的成功率,设计高精度、快响应的姿态控制器尤为重要。当前,很多学者都对拦截导弹的姿态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很多方法,例如,神经网络控制方法、反馈线性化方法、干扰观测以及鲁棒自适应方法等,将这些方法应用到导弹姿态控制问题中,都能有效提高系统鲁棒性以及跟踪的精度和速度。文献[5

    火力与指挥控制 2022年9期2022-10-23

  • 基于分布式协调算法的多导弹网络避障*
    考虑了单一的拦截导弹,为了提高多节点网络的目标探测和攻防能力,需要实现多节点网络的协同工作[8]。该问题的难点是多导弹网络的避障问题,该网络具有较高的目标捕获精度,以及有效协调各部件之间的碰撞时间[9]。在目前文献中,针对多导弹网络提出了许多先进的协同制导策略。第一类方法研究对给定目标同时进行拦截的影响时间约束的设计。文献[7]中,在线性规划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封闭形式的冲击时间控制制导律,它能使一组导弹在理想的时间内到达目标。然后利用时变导航增益来协调多

    火力与指挥控制 2021年9期2021-11-18

  • 安倍“拦截导弹”提议引担忧
    本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程凯 本报特约记者 陈洋日本共同社11日报道称,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当天发表了有关日本安全保障政策的谈话。他表示,鉴于日本当前安保环境严峻,有必要探讨拦截其他国家导弹的新方针。围绕拥有“对敌基地攻击能力”,存在会导致专守防卫原则有名无实的强烈担忧,联合执政的公明党表示为难。据日媒报道,日本政府11日晚举行国家安全保障会议。除安倍外,副首相兼财务大臣麻生太郎、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防卫大臣河野太郎等3人出席。在会议期间,安倍首先强调,日本所处的

    环球时报 2020-09-122020-09-12

  • 基于离散时间仿真的舰队距离配置优化∗
    息并准备发射拦截导弹,假设护卫舰在进行一次拦截时,为了提高拦截成功率,会对同一目标发射两枚拦截导弹,设从侦测到目标后的准备时间为Δt,两枚导弹的发射间隔为tGAP,因此,在准备发射第一枚拦截导弹时,目标移动的距离ΔS可以由式(1)计算。图1 航母编队与目标导弹位置示意简图假设图1中α≤45°,由前面的定义可知ΔS=|CM|,护卫舰雷达系统侦测目标导弹的最大距离|BM|=R,当目标导弹到达C点位置时,B舰开始发射拦截导弹,D点为两枚导弹相遇位置,即成功拦截的

    舰船电子工程 2020年6期2020-08-06

  • 萨德导弹拦截防御作战弹道设计与仿真分析
    用的发射车和拦截导弹,确定战场区域、最佳发射窗口和可能的拦截时间段。根据来袭导弹类型及数目确定所需的拦截次数和拦截导弹数量,再根据可能的拦截点位置预测拦截导弹发射时间。5) 交战控制:交战控制主要包括确定火控方案、进行杀伤评估和可能的二次拦截任务。在拦截导弹发射之前,“萨德”导弹系统确定最终的弹道控制方案和发射窗口,安排雷达和通信支撑资源。在拦截导弹发出以后,战术掩蔽小组确定来袭导弹信息并通过雷达将其传给拦截导弹。在拦截过程中,雷达跟踪导弹和目标,并将杀伤

    空天防御 2020年2期2020-07-12

  • 更高、更远、更准
    功试射了新型拦截导弹53T6M/PRS-1M。PRS-1M是俄最新研制的近程拦截导弹,用于替代苏联时期生产、目前仍在服役的53T6/PRS-1反导导弹,装备俄军的A-135“阿穆尔”和A-235“飞机”M战略反导系统。相比于旧型近程拦截导弹,PRS-1M的拦截距离更远、拦截高度大,命中精度也有较大提高。同时,PRS-1M因携载常规弹头而更具备实战意义,投入战斗值班后将大幅增强俄导弹防御能力,使俄反导系统向“更高、更远、更准”方向迈进。PRS-1M拦截导弹

    兵器知识 2019年8期2019-08-08

  • 俄军公布“超快速度”新型反导导弹
    射试验,新型拦截导弹确认了特性,并通过精确打击指定目标,成功完成任务。”视频展示了这种不明型号的导弹运输、装载和发射的过程。在发射阶段,几乎就在轰然巨响的一瞬间,导弹就从地下发射井腾空而起,突破云层朝太空飞去,甚至摄影机都追不上导弹的移动速度,只在镜头前留下一团烟雾。据介绍,萨雷沙甘靶场是俄空天军防空反导部队主要测试场地之一,这里曾多次进行过A-235导弹防御系统的性能验证。据介绍,俄罗斯战略反导系统有着独特的发展思路,分为多层拦截,既可在外太空通过引爆核

    环球时报 2019-06-052019-06-05

  • 印度欢呼夜间反导成功
    “大地反导”拦截导弹。印度国防研究发展组织的科学家证实,这枚拦截导弹成功拦截目标靶弹,地面遥测点和靶场站实时监测到整个拦截过程。据称,PDV采用“动能摧毁”方式,主要用于拦截距离地面50公里以上的高空以及大气层外的来袭目标。印度上一次成功的该型反导拦截试验于2017年2月11日进行,反导拦截导弹也是在同一试验场发射。据印媒介绍,印方的反导系统依靠雷达系统探测、发现和跟踪来袭靶弹,反导计算机系统根据雷达探测数据推算出来袭导弹的导弹轨迹,随后向PDV拦截导弹

    环球时报 2018-09-252018-09-25

  • 日本研发激光武器拦截导弹
    研发激光武器拦截导弹日本正在探讨开发拦截弹道导弹的新系统,利用高功率激光照射装置破坏刚发射不久的弹道导弹。9月,一枚朝鲜导弹飞越日本,这代表着平壤导弹战略的重要升级。日本自称难以利用现有技术拦截朝鲜以高角度发射的导弹,因此决定研发新技术进行应对。在2018年度概算要求中,防卫省列出了7900万美元用作高功率激光系统的研究经费,激光系统主要用于拦截迫击炮弹和小型无人机等。高功率激光装置的基础研究早在2010年开始实施,自2018年度起的5年内将进行装备化研究

    航天电子对抗 2017年4期2017-12-31

  • 阿什顿·卡特美防长卸任前对朝鲜导弹定基调
    先美国要节约拦截导弹的库存;其次,美国可以从朝鲜导弹的飞行轨迹中得到对美国有利的信息,所以如果朝鲜导弹没有威胁,就没必要进行拦截。但是据美国国防部公布的一份报告,美国的地面拦截导弹(GBI)可能很难击落朝鲜的导彈。在这位五角大楼的掌门人离任前夕,卡特显然希望留下更多印迹。在他任期内,美战略环境日趋复杂,卡特欲施展才华但力不从心。为了摆脱资源与战略需求和战略目标无法匹配的僵局,卡特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但这些举措并未改变全球任何地区的战略格局,而且给美国军事战

    东西南北 2017年4期2017-03-21

  • 英媒质疑萨德保护韩国的能力
    国实际部署的拦截导弹数量不足,驻韩美军的“萨德”到底能发挥多大作用尚不清楚。报道称,一个完整的“萨德”反导连应该包括一部AN/TPY-2远程雷达、6-9辆轮式发射车,每辆发射车上最多可携带8枚拦截导弹。通常情况下,一个“萨德”反导连会配备至少48枚拦截导弹。尽管目前美韩都拒绝透露部署在韩国的“萨德”系统细节,但简氏获得的情报显示,目前美国现役的5个“萨德”反导连均处于不满编状态,只能共享有限的拦截导弹——毕竟直到2015年7月,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才生产了第

    环球时报 2016-08-222016-08-22

  • 美军“太空杀手”初露狰狞
    发射一枚地基拦截导弹就可拦截多个太空目标,每个杀伤器都有独立的传感器和矢量推力系统。 美国近年来时常指责所谓中国反卫星试验威胁太空安全,而美国导弹防御局最近公布的信息却泄露天机。据美国防务更新网站23日报道,美国导弹防御局和雷神公司最近完成未来多目标杀伤器(MOKV)概念的第一阶段项目评估,从中可以粗窥美军新一代太空杀手的狰狞面目。专家介绍说,该拦截器如果研制成功,将使美国具备拦截多弹头洲际导弹的能力,打破中俄等国通过多弹头洲际导弹建立起的核均衡,至于拦

    环球时报 2015-11-242015-11-24

  • 印度欢呼反导拦截成功
    了国产超音速拦截导弹,并顺利击落模拟来袭目标。报道称,这次发射的拦截导弹为先进防空导弹,在地面雷达成功捕获来袭导弹信号后,拦截导弹咆哮着升空,在15-20公里的高空实施拦截。由于这次充当拦截目标的只是一枚电子靶弹,试验主要目的是验证导弹飞行中的相关参数是否准确,因此拦截效果只能由地面传感器综合分析后给出评价。印度国防部官员透露,这次拦截行动非常成功。 该报道称,印度试射的这种超音速拦截导弹能摧毁任何来袭的弹道导弹,它将成为印度多层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重要组

    环球时报 2015-11-242015-11-24

  • 考虑不确定复合控制系统动态特性的前向拦截三维导引律
    引 言按照拦截导弹与目标的相对位置与相对速度的关系,传统的拦截方式可分为迎头拦截和尾追拦截。迎头拦截会使弹目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非常大,导致末制导的剩余时间更短,对拦截导弹过载能力的要求就更高;尾追拦截要求导弹的速度大于目标速度,对拦截器的能量设备要求过高而难以实现。因此,文献[1-2]提出了前向追击拦截导引方式,建立了二维前向追击拦截导引运动模型。对于大气层内使用连续气动舵控制的拦截器,在不考虑弹体动态特性以及过载限制的理想情况下,设计了前向追击拦截导引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15年6期2015-08-17

  • 主动防御非奇异终端滑模协同制导律
    律拦截来袭的拦截导弹[1]。为了叙述简洁清晰,本文后面将突防的弹道导弹称为目标,将导弹防御系统发射的拦截导弹称为拦截导弹,将与弹道导弹伴飞的反拦截导弹称为防御导弹。本文考虑只存在一枚防御导弹的场景。由于主动防御方式的特点和有效性,该方法在飞机防御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文献[2]在假设拦截导弹制导律是已知线性制导律的前提下推导了防御导弹和目标的协同制导律。但假设拦截导弹的制导律已知并不符合实际。针对该问题文献[3]提出了一种多模自适应制导律,该制导律通过一组滤

    兵工学报 2015年3期2015-02-28

  • 日防卫大臣叫错导弹名
    拥有的地对空拦截导弹的名称搞混。他因此遭到在野党的攻击,要求他辞职。田中直纪在21日上午举行的记者会上谈到了地对空拦截导弹,但他却将自卫队拥有的地对空拦截导弹“PAC3”说成是“P3C”。而后者是日本海上自卫队警戒侦察机的名称。田中直纪是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的上门女婿,此前从未从事过防务工作,在国会答辩时常常遭到在野党议员的批评。日本最大在野党自民党议员21日公开表示,让这样无知的人来负责日本的军事防卫,是一件很令人担心的事,并要求他辞职。▲

    环球时报 2012-03-222012-03-22

  • 高阶控制导弹线性二次型微分对策制导律①
    解析解,假设拦截导弹和目标具有理想机动动态,使得最终结果并不适用于任意阶控制的拦截导弹和目标的情形。本文基于微分对策双边优化理论,给出了一种可适用于具有任意阶控制的拦截导弹和目标的一般形式微分对策制导律。首先,对所要研究的问题进行描述和建模,给出任意阶控制的拦截导弹和目标的状态方程;然后,进行一般形式微分对策制导律的推导,给出解析解;针对一类具有一阶正当传递函数的拦截导弹,进行制导律的验证和仿真,给出该情形下的制导增益和对策空间分析。1 问题描述及建模制导

    固体火箭技术 2011年4期2011-05-03

  • 反舰导弹末端蛇行机动突防效果仿真
    行机动引起的拦截导弹的稳态脱靶量;Ohlmeyer[2]研究了目标作蛇行机动时拦截导弹稳态脱靶量的均方根;姜玉宪和崔静研究了蛇行机动引起的拦截导弹脱靶量的稳态分量和暂态分量,指出了蛇行机动突防策略的有效性[3]。本文在上述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蛇行机动参数对拦截导弹脱靶量的影响。1 反舰导弹末端蛇行机动突防的过载指令末端机动的实现方式与导弹的控制系统密切相关。姿态控制下的末端机动可以通过姿态角指令、质心指令来实现;过载控制系统下的末端机动可通过过载指

    海军航空大学学报 2010年3期2010-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