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笔

  • 古人的稿费
    最初的稿费叫作“润笔”。郑译是隋文帝的开国功臣之一,官至上柱国(最高武官)。后来郑译遭弹劾,原因是贪赃纳贿、疏于职守及不孝顺母亲。不久,隋文帝因感念郑译与他同生共死,建立了隋朝,所以就想将郑译召回。于是,隋文帝就命令内史令李德林草拟诏书恢复郑译的爵位,丞相高颎就开玩笑地对郑译说:“笔干了,诏书没法写。”郑译答道:“我本来在外做地方官,听说有新的任命,便立刻回朝,没有一文钱在身,拿什么来给你们润笔呢?”尽管“润笔”一词出现于隋代,但是写文作画获取报酬在更早的

    科教新报 2023年8期2023-08-09

  • 古人写文章有稿费吗?
    用的是雅称,叫“润笔”。《隋书·郑译传》有一则故事:郑译为皇上拟诏书,有人戏称他“笔干了”,郑答:“不得一钱,何以润笔?”大概的意思就是“不给钱的事,谁干得有劲啊?”从此,把稿费、书画酬金称为“润笔”。现在给报纸副刊写文章,一篇能拿到约50元稿费。而古代的稿酬,不拿则已,一旦有拿,都很高。当年司马相如,为失宠的陈皇后作《长门赋》,汉武帝读了受感动,陈皇后重新得宠,司马相如得黄金百斤。那时好像还没有“润笔”这个规矩,陈皇后便到司马相如老婆卓文君开的酒店去,以

    今日文摘 2023年10期2023-07-06

  • 润笔”和“稿费”有关
    费”有个雅称叫“润笔”。“润笔”原指使用毛笔时先用水泡一泡,把笔毛泡开、泡软,这样毛笔较容易吸收墨汁,写字时会感觉比较圆润。关于“润笔”一词,在《隋书·郑译传》一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隋朝时有一个名叫郑译的人,他是开国功臣,深得隋文帝杨坚的器重,但是由于他疏于职守又不孝顺母亲,后来被隋文帝贬了官。过了一段时间,文帝念他往日的功劳,决定起用他,封他做刺史。郑译奉诏归来,隋文帝赐宴招待他。席间,隋文帝对群臣说:“想当年,郑译与我同生死,经历过许多危难,这些事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23年2期2023-02-15

  • 我用笔墨歌唱祖国
    起植掬一捧青衣水润笔,研一方乌玉玦沁砚,铺开洁白的宣纸:我用笔墨歌唱家乡,我用笔墨歌唱祖国!承秦汉唐宋,文化胸中荡漾。挥毫写下:民族瑰宝。秉天地日月,丹青幅上呈祥。点染绘出:江山多娇。篆隶楷行草,彰显风骨气派,梅兰竹菊松,蕴含精神品貌。寄万千情思,聚时代豪迈。书中华强盛,臻壮美画卷。领袖人民数风流,复兴巨轮起航帆。扬传统厚德载物,颂今朝莺歌燕舞。诉衷情浓淡生辉,讴小康赤橙黄绿。艺术珠玑人生精彩,博大爱心高尚情怀。掬一捧青衣水润笔,研一方乌玉玦沁砚,铺开洁白

    扬子江诗刊 2022年5期2022-09-08

  • 我用笔墨歌唱祖国
    起植掬一捧青衣水润笔,研一方乌玉玦沁砚,铺开洁白的宣纸:我用笔墨歌唱家乡,我用笔墨歌唱祖国!承秦汉唐宋,文化胸中荡漾。挥毫写下:民族瑰宝。秉天地日月,丹青幅上呈祥。点染绘出:江山多娇。篆隶楷行草,彰显风骨气派,梅兰竹菊松,蕴含精神品貌。寄万千情思,聚时代豪迈。书中华强盛,臻壮美画卷。领袖人民数风流,复兴巨轮起航帆。扬传统厚德载物,頌今朝莺歌燕舞。诉衷情浓淡生辉,讴小康赤橙黄绿。艺术珠玑人生精彩,博大爱心高尚情怀。掬一捧青衣水润笔,研一方乌玉玦沁砚,铺开洁白

    扬子江 2022年5期2022-05-30

  • 为何国家又称“社稷”
    危。稿费最初叫“润笔”,起源于隋朝。一次,隋文帝手下的一个官员起草诏书,另一位官员在一旁调侃道:“笔干了。”这位官员随口说道:“不得一钱,何以润笔。”从这以后,文人们就把文章卖给别人而得到的报酬称为“润笔”。有的文人还标明各种文体所要报酬的数目,称为“润例”。虽然在古代稿酬统称为润笔,但在不同的时期和场合,润笔还有一些别的称呼。例如:“义取”一词在唐朝比较流行,以代润笔。义取本意指用正当手段取得报酬或利益,含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意思。“惠香”是宋人对

    百科知识 2022年24期2022-02-09

  • 古人的稿费
    叫法不同,称作“润笔”。可见,写文谋生,古已有之。“润笔”之说起源于《隋书·郑译传》:隋文帝要给大臣郑译恢复沛国公和上柱国的爵位,让内史李德林起草诏书。丞相高颎开玩笑说:“笔干了。”郑译回答:“我出任刺史,拄着拐杖回来,没得到一个钱,用什么给你润笔?”自此以后,“润笔”便成为文人墨客指代稿酬的专有名词。历史上曾有一笔巨额稿费付给了“情书”。汉武帝的皇后陈阿娇失宠,贬居长门宫,心情郁郁。一日,她听说汉武帝喜欢司马相如所作的赋,就托一心腹之人携黄金求助于司马相

    作文通讯·初中版 2021年10期2021-12-21

  • 古代文人“润笔”趣谈(下)
    、大学士李东阳的润笔之叹明代弘治年间的大学士李东阳(1447—1516),字宾之,号西涯,茶陵(今属湖南省)人。他是著名文学家,擅长诗文,其风格典雅流丽。他的书法也独树一帜。时人称他“以文章领袖缙绅”。当时追随他的人颇多,在诗歌方面形成一个“茶陵诗派”,以他为首领。李东阳以文入仕,在孝宗朝,曾官至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他体恤民间疾苦,上过不少革除弊政、限制豪族的奏章。武宗即位后,耽于嬉乐,荒疏国政,导致奸党专权。李东阳虽仍担任要职,但郁郁不得志,曾几次请

    文史杂志 2021年4期2021-08-10

  • 艺术水平等级考试:国画花鸟三级课程 临摹林风眠的作品《鹭鸶》教案
    小狼毫型号的笔,润笔之后笔尖四分之一处蘸取墨汁,在干净的调色盘中调成淡墨,用中锋勾勒出鹭鸶的外轮廓,注意鹭鸶的外形比例。(2)选取大白云型号的笔,润笔之后笔尖四分之一处蘸取浓墨,画出鹭鸶的羽毛和尾部,注意要有墨色的变化,笔尖重、笔肚淡。(3)采用小狼毫型号的笔蘸取浓墨,中锋用笔勾勒出鹭鸶的足,添加的时候注意重心要稳。(4)采用小白云型號的笔,润笔后蘸取少量硃磦,画嘴。注意笔肚里的水分不要太多,运笔速度不能太慢,以免晕开。(5)选用大提笔,润笔后,笔尖蘸少许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2021年6期2021-07-25

  • 古代文人“润笔”趣谈(中)
    徐康九、送润笔找错门唐代诗人王维(701—759),字摩诘,太原祁县人,唐玄宗时曾任右拾遗、监察御史等官职,唐肃宗时官至中书舍人、尚书右丞(右丞相),世称“王右丞”。王维以诗文著称于唐开元、天宝年间。他擅长五言诗,田园山水诗尤佳;加之他精通书画,山水画技艺极臻精妙,又浑然天成,当时的画家几乎无人能及。宋代文学家苏轼评价他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还深谙音律。有一次,有人得到一张《奏乐图》,不知道乐曲的名字,就拿去请教王维。王维揣摩了一下,马上说:“这幅画

    文史杂志 2021年3期2021-04-27

  • 古代文人“润笔”趣谈(上)
    徐康一、“润笔”的由来现时的稿费,在古代叫做“润笔”。我国自隋唐以后风行一千多年的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实行“学而优则仕”,诱以“官、禄、德”,故民间流行“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之说。奔仕途,领“官俸”,对知识分子无疑是一种很大的诱惑。而官俸之外,以工诗文、善书画等一技之长所能获得的较为“合法”的报酬,便是“润笔”了。我国自古有“尚文”之风,对于创作诗文、碑铭、书法、绘画的文人付给一定的报酬,以作为其精神劳动的犒赏,也似乎是天经

    文史杂志 2021年2期2021-03-11

  • 文人卖字画那些不得不说的事情
    没有一文钱,怎么润笔啊?文帝恍然大悟,哈哈大笑说:原来是要用钱来润笔,你给我写完这道诏书,我立即发奖金让你润笔……此后,文人的笔墨稿费就叫“润笔”,后来形成定制标准,就叫润例、润格。字画市场从来都不会被所谓“职业书画家”所垄断,恰恰许多大家都是从这种“非职业”而成为职业、专业的。木匠出身,半路出家的大师齐白石先生,卖字(画)时却认真得不折不扣。他把自己亲笔书写的润格高悬于客厅、画室最显眼处,如作品以尺幅论价,或以所写字数、所画物的件数算钱收费。一日,有人专

    廉政瞭望 2020年22期2020-11-17

  • 陈忠实 拒收郁达夫孙子“润笔”(上)
    与陈忠实先生遗体告别的那天,我只身驱车赶往鸣犊,挤进悼念人群,面对先生遗体深深三鞠躬。回来久坐无语,连抽数支烟后,饱蘸浓墨,给自己在墙上写下四个大字:谦卑,敬畏。老陈那张布满皱褶的脸,时不时就映现在眼前。一就说老陈这个人吧,他和我的交往并不算多,可就是通过几件小事,让我将他的形象,在心灵深处永远地收藏了。约是上世纪某年的早春时节,湖南来了一男一女两位青年作家,渴望拜见陈忠实先生,相约在建国路省作协对面的一家餐馆会晤。在座的有我和金铮,还有京夫先生。京夫推说

    北广人物 2020年10期2020-03-23

  • 古人是如何玩“自媒体”的
    梦溪笔谈》:“立润笔钱数,降诏刻石于舍人院。”宋代时,现代很流行的稿费制已出现,在打赏外,自媒体人又多了一条创收的渠道。稿费在古代通称“润笔”,润笔隋唐时已有。“润笔”一词最早出现在隋代,《隋书·郑译传》记载:隋文帝杨坚令内史李德林立作诏书,名臣高颎与一旁的郑译开玩笑说“笔干”。郑译答道:“出为方岳,杖策言归,不得一钱,何以润笔。”从此,“润笔”成了创作者应得报酬的专用语。在唐代,不少文人已能获得很高的润笔。如当时的文化名人韩愈、李邕等通过为人撰写碑文便可

    读写月报(初中版) 2020年9期2020-02-21

  • 文人卖字画那些不得不说的事情
    没有一文钱,怎么润笔啊?文帝恍然大悟,哈哈大笑说:原来是要用钱来润笔,你给我写完这道诏书,我立即发奖金让你润笔……此后,文人的笔墨稿费就叫“润笔”,后来形成定制标准,就叫润例、润格。字画市场从来都不会被所谓“职业书画家”所垄断,恰恰许多大家都是从这种“非职业”而成为职业、专业的。木匠出身,半路出家的大师齐白石先生,卖字(画)时却认真得不折不扣。他把自己亲笔书写的润格高悬于客厅、画室最显眼处,如作品以尺幅论价,或以所写字数、所画物的件数算钱收费。一日,有人专

    廉政瞭望·下半月 2020年11期2020-01-03

  • 元朝文人的润笔
    文章不直钱”的“润笔之资”就自在其中了。“荣际五朝,名满四海”的吴兴人赵孟頫,诗文书画冠绝当朝,洵为一代巨匠宗师,其缣帛寸楮为人珍如拱璧。作为赵宋宗室之后,赵孟頫由宋入元田产顿减,家事清寒,有人馈送钱米肴核,赵孟頫往往以写字作画加以报答。孔齐《至正直记》记载了赵孟頫润笔的轶事。一次,两名白莲道士造门求字,门童说是居士拜谒,赵孟頫不屑地诘问:“什么居士?是香山居士还是东坡居士?吃素的风头巾也配称居士?!”管夫人劝慰说,“相公不要平白无故地发脾气,有钱买得物事

    武汉广播影视 2019年4期2019-12-27

  • 古人出书故事多
    用度,古人谓之“润笔”。唐代书法家李邕特别擅长写碑志,名噪一时,他由此而获得的报酬也特别多,很多人都是拿着绫罗绸缎到他家请他写文字,以至于与他同时代的杜甫评价他,拜谒的帖子盈门,所写的碑文绕院,满屋子都是绫罗,房梁上都是绸缎。清代郑板桥老年失去官职,代人写字作画,且明码标价,“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书条、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不过,对于“润笔”这件事,如果将它理解为稿费,其实并不准确,“润笔”的实质并非文章的交易,它是对写作人名头的购买,就

    养生保健指南 2019年2期2019-12-16

  • 古代的润笔
    个好听的雅称叫“润笔”,“润笔”一词,出于《隋书·郑译传》,隋文帝赐宴郑译于醴泉宫,“令内史令李德林立作诏书,高颍戏谓译曰:‘笔干。译答曰:‘出为方岳,杖策言归,不得一钱,何以润笔。”后世便称“以物求文,谓之润笔之资”。古代没有稿费制度,文人即使写出了字字珠玑的锦绣文章,也未必能变现。所以赵壹说“文籍虽满腹,不如一囊钱”,李白说“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但是历史上有的文人润笔之高,令人咋舌。历史上第一个拿到高润笔的作家,大概是汉代的司马相如。王林

    畅谈 2019年18期2019-10-28

  • 一“笔”一“笔”告诉你
    高的文人称稿费为润笔,对自己文章的谦称叫拙(zhuō)笔,中断或停止写作叫搁笔,死前最后的作品叫绝笔,练习性地写或画叫练笔,替别人写东西叫代笔。写作能力不高叫秃笔,文笔精妙叫神笔,一气呵成叫奋笔,游戏之作叫戏笔,用笔飞快地书写叫飞笔,皇帝亲自写字或画画叫御(yù)笔。《瑞鹤图》就是北宋皇帝宋徽宗的御笔。形容才华横溢、诗文佳美叫生花妙笔,绝妙的文思或词句叫神来之笔,文章出彩的地方叫点睛之笔,写某事某物只用几个词或几句话叫寥(liáo)寥数笔,形容才华不再叫江

    红领巾·萌芽 2019年9期2019-10-09

  • 文人润笔那些事
    书、画的酬劳叫“润笔”。据《隋书·郑译传》记载,有次隋文帝命李德林起草诏书。高熲在一旁调侃说:“笔干了。”郑译答道:“不得一钱,何以润笔?”大臣能在皇帝面前随意地开玩笑,说“笔干了”,需要用钱来“润”,皇帝竟也開心“大笑”,在封建时代,这样宽松的君臣关系,说来让人不由羡慕,这是后话。“润笔”一词因此得来,而后人更依例将所定的稿费标准称为润例或润格。“一字千金”堪称中国古代最高的润笔。但吕不韦高悬《吕氏春秋》,以千金之赏求“增损一字”,恐怕也是“炒作”的成分

    小品文选刊 2018年6期2018-06-04

  • 不得一钱,何以润笔
    “不得一钱,何以润笔?” 后来,人们便把写文章所得的酬劳费,谓之润笔。那何谓润笔物?顾名思义,即润笔的财物,以物代钱,来充当润笔(即稿费)。比如绫罗绸缎、古玩玉器,甚至豪宅、官职等,这些都曾充当过古代的稿酬,统称为润笔物。说起润笔物,还有不少名人轶事。唐代诗人李邕文笔出众,有人说他是一位全才,“文章、书翰,公直,词辨、义烈、英迈为一时之杰”,但其书法尤为突出,成为“碑版照四裔”的行书行家。李邕曾言:“似我者俗,学我者死。”但苏东坡、董其昌等大咖就是不怕“死

    知识窗 2018年5期2018-05-25

  • 古代人是如何玩转“自媒体”的
    稿费在古代通称“润笔”,隋唐时已有,但一直到宋代才成為一种定制,出现类似于现代稿费制的“润笔制”。当然,所得润笔不一定就是现金,有的可能是实物。据元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谭》记载,宋高宗赵构一次给王公伦“润笔万缗,赐砚尤奇”,只因他为赵构所宠的刘婉仪草拟的进位贵妃诏书“有典诰体”。润笔制流行后,在古代玩自媒体就有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收入来源。玩自媒体“写软文”所谓“软文”,就是根据对方需要而创作、发布的形象宣传、广告、美言性质的文章。古代最早最出名的一篇“软文”,

    意林·少年版 2018年2期2018-02-07

  • 古人也玩“自媒体”吗
    稿费在古代通称“润笔”,最早出现在隋代,《隋书·郑译传》记载:隋文帝杨坚令内史令李德林作诏书,名臣高颎与一旁的郑译开玩笑说“笔干”。郑译答道:“出为方岳,杖策言归,不得一钱,何以润笔。”从此,“润笔”成了创作者应得报酬的专用语。当然,润笔不一定是现金,有可能是实物。据元代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谭》,1144年,宋高宗赵构给王公伦“润笔万缗,赐砚尤奇”,只因他为赵构所宠后宫刘婉仪草拟的进位贵妃诏书“有典诰体”。“写软文”被现代媒体人视为一种创收手段,殊不知古代文

    意林·作文素材 2017年24期2018-01-07

  • 古代人玩“自媒体”,创创收收渠渠道道五五花花八八门门
    稿费在古代通称“润笔”,最早出现在隋代。《隋书·郑译传》记载:隋文帝杨坚令内史令李德林立作诏书,名臣高颎与一旁的郑译开玩笑说“笔干”。郑译答道:“出为方岳,杖策言归,不得一钱,何以润笔。”从此,“润笔”成了创作者应得报酬的专用语。在唐代,不少文人已能获得很高的润笔。如当时文化名人韩愈、李邕等通过为人撰写碑文便可拿到巨额稿费。尤其是韩愈,他最擅长写墓志、碑文,高的话一篇碑文就能拿到“(黄)金数斤”,时人曾讥之为“谀墓金”。看来,为了拿到润笔,韩愈在志文中未少

    发明与创新 2017年45期2017-12-23

  • 古代人玩“自媒体”,创收渠道五花八门
    稿费在古代通称“润笔”,最早出现在隋代。《隋书·郑译传》记载:隋文帝杨坚令内史令李德林立作诏书,名臣高颎与一旁的郑译开玩笑说“笔干”。郑译答道:“出为方岳,杖策言归,不得一钱,何以润笔。”从此,“润笔”成了创作者应得报酬的专用语。在唐代,不少文人已能获得很高的润笔。如当时文化名人韩愈、李邕等通过为人撰写碑文便可拿到巨额稿费。尤其是韩愈,他最擅长写墓志、碑文,高的话一篇碑文就能拿到“(黄)金数斤”,时人曾讥之为“谀墓金”。看来,为了拿到润笔,韩愈在志文中未少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17年12期2017-12-22

  • 国学自测(七)
    称,我们常说的“润笔”是指( )A.替人研磨墨汁B.为人作序C.文章书画稿费8.以下哪几项是“三公”( )A. 太师、太傅、太保B.丞相、太尉、御史大夫C.大司徒、大司空、大司马D.太尉、司徒、司空9.“梅花三弄”的“弄”是什么意思?( )A.玩弄 B.拨动C.反复演奏 D.胡同10.“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是谁的诗句?( )A.岳飞 B.辛弃疾C.周邦彦 D.姜夔参考答案:1.B。“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出自《太子少傅箴》中,它形容环境对人的影响。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7年21期2017-07-12

  • “明代文学之争”等
    愿(哈萨克语)。润笔润笔,原指使用毛笔时先用水泡一泡,把笔毛泡开、泡软,以便更好地吸收墨汁。《隋书·卷三十八·郑译传》记载,郑译是隋文帝的开国功臣之一,官至上柱国,后因贪赃纳贿、疏于职守及不孝顺母亲遭弹劾。不久,隋文帝因感念郑译与自己同生共死建立隋朝,又想召回郑译,于是就命令内史令李德林草拟诏书,恢复郑译的爵位,丞相高颖戏谓郑译曰:“笔干了。”郑译则答:“不得一钱,何以润笔?”后来,人们就将付给文人墨客撰文写诗作画的酬劳称为“润笔”。除银两外,还可以用粮食

    同学少年·作文 2016年3期2016-12-24

  • 忆陆俨少刻印
    年代,是不兴奉酬润笔的。别人请先师刻印,我也仅见钱镜塘先生求刻二方大印,奉上20元润笔,先师笑笑说,你太客气了。陆先生话语不多,常常呵呵笑笑。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和西洋风格的脸庞。他画过一本《牛虻》的连环画,主人公就像他自己。据说在画院里,他师拿出陆先生刚送来的荷花扇面,由衷地说:“陆先生真有本事!”有一段时间,他的哲嗣(对他人之子的敬称)陆亨兄想学篆刻,常去请教先师。这样,我和他们便交往起来,也常去看看陆先生。一天傍晚,我见陆先生在刻印,

    老年教育 2016年8期2016-09-19

  • 山谷襟怀
    兴趣,有时别人把润笔送来,仆人收了,他还非给退回去不可,一次退不掉,再二、再三地退。苏轼有个朋友,叫陈季常,后来和黄庭坚也成了朋友,是个奇人,八十多岁了还能在深山的崎岖小道上健步如飞。他请黄庭坚给他写了一篇跋文,过意不去,便遣人送了一架珊瑚笔格给黄庭坚,算是润笔。黄庭坚把珊瑚笔格给退了回去,还专门给陈季常写了一封信,说:“所喻濡润,某自太和即不受,人物如季常乃不知耶?”濡润即是润笔。黄庭坚的口气很有些埋怨陈季常的味道:我在太和县时就不收润笔了,难道像季常这

    小小说月刊 2016年9期2016-09-08

  • 润笔费”的由来考释
    文/ 王世国“润笔费”的由来考释文/ 王世国[1]润笔即稿费,润笔来源于《隋书·郑译传》。北周时,郑译与杨坚有同学之谊,又帮助杨坚篡周建隋,但因贪赃枉法被弹劾,贬为开府、隆州刺史。后来,他奉诏回京治病,隋文帝杨坚在礼泉宫接见了他,并赐宴,与他一起喝酒,非常高兴。这时,杨坚对郑译说:“贬退你已很久了,我心里很挂念、怜悯你。”杨坚对在场的侍臣们说:“郑译与我同生共死,在我遭到曲折和危难之时,他帮我说话。这些我何曾忘记?”于是,他下诏恢复郑译沛国公的爵位和上柱国

    艺术品鉴证.中国艺术金融 2016年6期2016-08-08

  • 墓志源流考论(下)
    贱通用之。三、“润笔”与墓志到了唐代,墓志大盛:“古葬无石志,近代贵贱通用之。”①“古葬无石志”之说有误,但“近代贵贱通用之”则是事实:“隋唐承北朝之余风,事无巨细,多刻石以纪之。自是以后,又复大盛,于是石刻文字,几遍中国矣。”②隋唐以来,“润笔”是影响墓志盛行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润笔”之说,起源于隋代:“上令内史令李德林立作诏书,高颎戏谓译曰:‘笔干。’译答曰:‘出为方岳,杖策言归,不得一钱,何以润笔。’上大笑。”③但润笔之事,顾炎武以为起源于东汉晚期:

    大观(书画家) 2016年3期2016-06-06

  • 宋代文人的“稿酬”
    例子了,“此虽无润笔字,而实为润笔之始也”,故宋人王楙在《野客丛书》说:“作文受谢非起于晋、宋……此风西汉已然。”而为这一现象定名,则是在隋代。明人彭大翼在《山堂肆考》中说:“分纪草麻,润笔自隋唐有之。”《隋书》卷三十八《郑译列传》有 “不得一钱,何以润笔”之说。而后,润笔即成为文人稿酬的代名词。宋代文人的稿酬,又叫“润毫”“濡毫”“濡润”。宋代文人的稿酬,根据其来源可以分为官家和私人两种。有资格接受官家稿酬的人,并非一般文人,而是翰林学士、知制诰之类的“

    文史杂志 2016年5期2016-05-14

  • 润笔
    润笔润笔,原指使用毛笔时先用水泡一泡,把笔毛泡开、泡软,以便更好地吸收墨汁。《隋书.卷三十八.郑译传》记载,郑译是隋文帝的开国功臣之一,官至上柱国,后因贪赃纳贿、疏于职守及不孝顺母亲遭弹劾。不久,隋文帝因感念郑译与自己同生共死建立隋朝,又想召回郑译,于是就命令内史令李德林草拟诏书,恢复郑译的爵位,丞相高 戏谓郑译曰:“笔干了。”郑译则答:“不得一钱,何以润笔?”后来,人们就将付给文人墨客撰文写诗作画的酬劳称为“润笔”。除银两外,还可以用粮食、布帛等物品来支

    同学少年 2016年3期2016-04-13

  • 古人如何玩“自媒体”
    稿费在古代通称“润笔”,润笔隋唐时已有。“润笔”一词最早即出现在隋代,《隋书·郑译传》记载:隋文帝杨坚令内史令李德林立作诏书,名臣高颎与一旁的郑译开玩笑说“笔干”。郑译答道:“出为方岳,杖策言归,不得一钱,何以润笔。”从此,“润笔”成了创作者应得报酬的专用语。在唐朝,不少文人已能获得很高的润笔。如当时文化名人韩愈、李邕等通过为人撰写碑文便可拿到巨额稿费。尤其是韩愈,他最擅长写墓志、碑文,高的话一篇碑文就能拿到“(黄)金数斤”,时人曾讥之为“谀墓金”。看来,

    百科知识 2016年6期2016-04-01

  • 润笔”事象的历史钩沉
    李 晖“润笔”事象的历史钩沉李晖摘要:历史上的“润笔”事象始于晋,盛于唐,延续至宋。所谓“润笔”,主要是通过撰写碑文与“草麻”而索取的文字稿酬。索取的财物数额相当丰厚,以致形成社会的不良负担。宋之后即逐步消亡。关键词:润笔;碑文;草麻;稿酬自古以来,人类社会上的劳动,大体分为体力和脑力两类。但不管是体力劳动抑或脑力劳动,都将会有所收获。单说脑力劳动,好几十年前的邮局门前,尤其是农村邮局门前,大抵都有一两个专门代人写书信的写字摊,也兼替那些心中有不平事的人写

    滁州学院学报 2016年3期2016-03-28

  • 润笔”源流考略
    50008)“润笔”源流考略朱珍(河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河南 郑州450008)古代“润笔”类似今天的稿酬。分析了古代“润笔”的由来,发展变化,结合历代文献史料中记载”润笔”的轶事,指出古代文人、政客接收受谢之风由含蓄到公开,由不定型到定型、由不规范到规范至近代演变为稿酬的过程,古今以书写这一特殊劳务形式换取一定钱物报酬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至今仍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润笔;稿酬;报酬1 “润笔”的由来今天的稿费,类似于古代“润笔”,又称为润例、润资、润毫,是指

    河北科技图苑 2016年4期2016-03-15

  • 宋代文人的稿酬
    说:“分纪草麻,润笔自隋唐有之。”《隋书·郑译传》有“不得一钱,何以润笔”之说。而后,润笔即成为文人稿酬的代名词。宋代文人的稿酬,又叫“润毫”“濡毫”“濡润”。宋代文人的稿酬,根据其来源可以分为官家和私人两种。有资格接受官家稿酬的人,并非一般文人,而是翰林学士、知制诰之类的“词臣”。词臣接受润笔,太宗时成为定制。但是并非词臣的所有制词都有润笔,在宋代一般正四品以上官员受封或晋升才可以送润笔润笔的多寡,视被任命官员的品级而定,即所谓“旧制辞皆有润笔,随官品

    文史博览·文史 2016年1期2016-02-20

  • 古人是如何玩“自媒体”的
    稿费在古代通称“润笔”,润笔隋唐时已有。“润笔”一词最早即出现在隋代,《隋书·郑译传》记载:隋文帝杨坚令内史令李德林立作诏书,名臣高颁与一旁的郑译开玩笑说“笔干”。郑译答道:“出为方岳,杖策言归,不得一钱,何以润笔。”从此,“润笔”成了创作者应得报酬的专用语。在唐朝,不少文人已能获得很高的润笔。但一直到宋代才成为一种定制,出现类似于现代稿费制的“润笔制”。这一定制首先从宫廷开始,即便公务员写作文书,都有相应的润笔。所得润笔不一定就是现金,有的可能是实物。润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16年2期2016-02-18

  • 趣谈润笔、润格
    文 亚美趣谈润笔、润格文 亚美“润”有两种含义,一是滋润,二是利润。“润笔”取滋润之意,“润格”则取利润之意。古人写字画画均用毛笔,用笔前通常会在清水里泡一泡,把笔毛泡开、泡软,这样毛笔容易吸收墨汁,写出的字会比较圆润,这个动作就叫“润笔”。“润笔”被引申为请人作诗、文、书、画的酬金(即现代的稿费),典出《隋书·郑译传》:“上令内史令李德林作诏书,高颎戏谓(郑译)曰:‘笔干。’答曰:‘出为方岳,杖策言归,不得一钱,何以润笔?’上大笑。”这一笑,使得“润笔

    老友 2016年12期2016-02-08

  • 宋代文人的稿酬
    说:“分纪草麻,润笔自隋唐有之。”《隋书·郑译传》有“不得一钱,何以润笔”之说。而后,润笔即成为文人稿酬的代名词。宋代文人的稿酬,又叫“润毫”“濡毫”“濡润”。宋代文人的稿酬,根据其来源可以分为官家和私人两种。有资格接受官家稿酬的人,并非一般文人,而是翰林学士、知制诰之类的“词臣”。词臣接受润笔,太宗时成为定制。但是并非词臣的所有制词都有润笔,在宋代一般正四品以上官员受封或晋升才可以送润笔润笔的多寡,视被任命官员的品级而定,即所谓“旧制辞皆有润笔,随官品

    文史博览 2016年1期2016-02-02

  • 启功说鹅
    有了灵感,他润了润笔,在四尺宣纸上疾书了一个遒劲有力的“鹅”字。那人想都没想,将1000元钱放在桌子上,拿起墨宝就走。“汉字千千万万,写哪一个也不比这‘鹅’字差?”和启功一起来的好友石谷风问道。启功笑而答曰:“一字值千金,这是‘鹅’(讹)人,我启功的字哪值那个价呢?‘鹅’字拆开来,就是‘我’加‘鸟’,也喻示着我是一纯‘鸟’人!”启功因“鹅”生情,说起十年浩劫中,降级降薪,此后,妻子逝去,他成了孤人,就连平日抢购的字也无人问津。言下之意,启功是在借“鹅”喻说

    做人与处世 2015年3期2015-09-10

  • 润笔三题 ——古代公文写作趣闻杂谈
    文/眭达明润笔三题 ——古代公文写作趣闻杂谈文/眭达明同列均分杨文公亿,以文章幸于真宗,作内外制。当时辞诰,盖少其比。朝之近臣,凡有除命,愿出其手。俟其当直,即乞降命。故润笔之入,最多于众人。盖故事,为当笔者专得。杨以伤廉,遂乞与同列均分,时遂着为令。——《能改斋漫录》卷十二古代秘书写公文得到的润笔钱物,不是起草公文的秘书独得,而是翰林学士院(中书舍人院)全院官员乃至后勤人员共同分享,这一做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又是因何而起?笔者最近读宋人吴曾写的《能改斋

    办公室业务 2014年20期2014-11-26

  • 古代的稿费
    听的雅称,名曰“润笔”。这个称呼来源于《隋书·郑译传》:“上(皇帝)令内史令李德林立作诏书,高熲戏谓译曰‘笔干。译答曰:‘出为方岳,杖策言归,不得一钱,何以润笔。”从此以后,润笔一词,特指写文、作画、写字的稿费。古代有史可考的稿费,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期。据史书记载,武帝皇后陈阿娇失宠后独居长门宫,“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相如不辱使命,写出千古绝唱《长门赋》,而《长门赋》不过600余字。稿费之风气,在唐代时大盛。作为当时的文坛领袖,韩愈的文章颇

    文史月刊 2014年4期2014-09-25

  • 熨帖的滋润
    文字书画的酬劳为润笔,也即后来的稿费。古人的书写工具是毛笔,用笔之前,鉴于笔头的羊毛或者鼬毛会干结,总要用水将其泡软,方便吸墨,运笔因而圆润。古人遣词造句,讲究修辞,钱财虽然人人爱之,却偏不肯明说,而笔墨之事,号称雅致,更要迂曲宛转,于是文章字画的酬劳,只好用滋润笔毛这样寻常人听来不明所以的意象指代。这样的指代当然其来有自。郑译和杨坚是同学,交情匪浅,后来拥戴杨坚总揽军政大权。杨坚登基成为隋文帝,对这位有定策之功的老友赏赐丰厚。郑译为人轻俭,不亲职务,却十

    出版广角 2014年7期2014-05-29

  • 送礼的艺术
    给官员一笔不菲的润笔润笔收入,是明清官员重要的收入来源。明朝中期后,社会上逐渐形成向官员购买墨宝和文章的风气。百姓向官员、下级官员向上级官员有事没事就来求字、求文。官员们“勉为其难”地应承下来,写完后再半推半就地接受不菲的润笔。后来,官员不问求文者的人品、事由,只关心润笔的多少。“受其贽者则不问其人贤否,漫尔应之。铜臭者得此,不但裒册而已,或刻石墓亭,为活套家塾。有利其贽而厌其求者,或活套诗若干首以备应付,及其印行,则彼此一律,此其最可笑者也。”到最后,

    公务员文萃 2013年3期2013-06-03

  • 古代文人的稿费
    用的是雅称,叫“润笔”。《隋书·郑译传》有一则故事:郑译为皇上拟诏书,有人戏称他“笔干了”,郑答:“不得一钱,何以润笔?”大概的意思就是“不给钱的事,谁干得有劲啊?”从此,把稿费、书画酬金称为“润笔”。现在给报纸副刊写文章,一篇能拿到约50元稿费。而古代的稿酬,不拿则已,一旦有拿,都很高。当年司马相如,为失宠的陈皇后作《长门赋》,汉武帝读了受感动,陈皇后重新得宠,司马相如得黄金百斤。那时好像还没有“润笔”这个规矩,陈皇后便到司马相如老婆卓文君开的酒店去,以

    椰城 2011年4期2011-08-15

  • 润笔”与宋代文人价值观的转变
    一。这种变化在“润笔”这种文学商品化形式上的反映尤其典型。在宋代“润笔”这一现象不论是在朝廷还是市井,都在前代的基础上发生一定的变化并颇具特点,对这一现象的总结不仅能反映出文人价值观的变化,更能深入探讨它对当时以及后世的影响。[关键词]润笔;兴盛原因;价值观转变;影响[中图分类号]I209;K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738(2009)01-0084-03[收稿日期]2008-12-22[作者简介]张艺凡(1982-),女,曲阜师范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1期2009-04-07

  • 润笔与稿费
    罗定金润笔,是古代的稿费;稿费,是从古代的润笔演变而来的。文人羞于谈钱。其实,人来到这个世界之后,谁又离得开钱呢。当然,君子爱钱,取之有道。文人,以艰辛的脑力劳动,为报纸为期刊为出版社提供诗文书画作品,他们按劳支付稿酬是天经地义的事,文人没有什么好难为情的。应该理直气壮才是。然而,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文人还是羞于谈钱。是商品经济这个历史巨人,改写着文艺家改写着商品交换的机制。于是,文艺家公开刊布润例,敢于索取被拖欠的稿酬。应该说,这是一种进步。因为这是文艺

    凉山文学 2009年1期2009-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