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卖字画那些不得不说的事情

2020-11-17 15:08王丹誉历史学者专栏作家
廉政瞭望 2020年22期
关键词:润笔润格字画

王丹誉/历史学者、专栏作家

前 不久,某知名作家卖字,引发公众争议。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因他是作家,但不是书法家;二是他的字价格太高,大大超过了“某著名书法家”;三是有业内人士忧心忡忡地说,因他卖字,把书法行当搅乱,甚至搅黄了。

没有卖字的某些作家文人对此也愤愤不平……这名作家却淡定地说:我卖的是自己写的字,不是“书法”;我字的价格是买家愿意给的,不是我硬要的;我是作家,但没有被限制不能写字或者卖字。

文人(艺术家)在创作和学习时,都会付出脑力和劳动,都会耗费文具、原材料、学习资料,甚至资源(诸如笔墨纸砚、书籍资料等),都会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都会付出心血,甚至于生命。这种劳动就像农民种地、工人生产、商人贸易一样,付出劳动,投入成本。

为什么文人的辛勤劳动会被视而不见?因为大多数人总是认为“耍笔杆子”是轻省活,加上文人卖字又是专业之外“搞副业”“捞外快”,人们往往只看到,文人创作时轻松挥洒,而没有想过,这种轻松背后付出过多少汗水和心血。

再者,文人谈钱总是难以启齿,不好意思谈钱论价。许多有心计的人就是抓住文人这种爱面子和善良之心,以“道德”相绑架,用“荣誉”相威胁,进而对其劳动成果进行大肆地巧取豪夺。

从另一方面讲,文人能理直气壮卖字,是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隋文帝时,皇帝的“秘书长”李德林,不仅文采出众,书法更是冠绝当世。一日,文帝令他写诏书。李德林回答:笔太干涩,没法写。皇帝说,既是笔干涩,为什么不浸润一下。李德林直截了当地说:没有一文钱,怎么润笔啊?文帝恍然大悟,哈哈大笑说:原来是要用钱来润笔,你给我写完这道诏书,我立即发奖金让你润笔……

此后,文人的笔墨稿费就叫“润笔”,后来形成定制标准,就叫润例、润格。

字画市场从来都不会被所谓“职业书画家”所垄断,恰恰许多大家都是从这种“非职业”而成为职业、专业的。木匠出身,半路出家的大师齐白石先生,卖字(画)时却认真得不折不扣。他把自己亲笔书写的润格高悬于客厅、画室最显眼处,如作品以尺幅论价,或以所写字数、所画物的件数算钱收费。一日,有人专程登门求画,进门看见润格。合算一下,自己只有够买一只半虾的钱。他就非常诚恳地说出实情,希望能用一只半的钱买到得到白石先生画的两只虾。

齐先生说:“我一生漂泊,笔耕不辍。养家糊口中都得需要钱,钱对我很重要!”他接过这笔只够买一只半虾的润笔钱说:“保你满意。”随手挥笔作画。他先画了一只池边嬉水的虾,那人看了惊叫“活虾!”尔后,他又画了一个只露出上半身的虾……那人大喜过望。齐白老就这样,既能巧妙满足购画者的需求,又不拆不扣地执行了自己所定的润格标准。卖字画工作之外,生活中,齐老先生还严防买主打听、问候自己的各位夫人而占自己便宜。

他的画也不是谁给钱都卖。日本人占领北平后,想出高价收购齐白石的字画为“大东亚共荣”装点门面,遭到齐白石断然拒绝,并且他在自家门板上贴上“本人字画不卖与官家”的声明启事。

非专业书画家郑板桥辞官后,用一枚自嘲式的印章“七品官耳”开始卖字画为生,最终成为中国书画界著名的“扬州八怪”代表人物。

当然,文人卖字也很讲良心。明朝的江南风流才子唐寅曾写诗“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以明志,表达他摆脱官僚体制的束缚,光明正大地靠自己的才华和创作,开始新生活的决心和勇气。

猜你喜欢
润笔润格字画
“润笔”和“稿费”有关
申晓国
李 明
组字画
考眼力
润格,一个扑朔迷离的角色
古旧纸本字画孳生霉斑的鉴定
润笔
宋代文人的稿酬
宋代文人的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