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储

  • 黑龙江玉米市场月报(7月)
    强运行。由于目前临储玉米整体出库情况并不顺畅,未能对市场形成大规模的有效供给所影响,导致现货市场持续处在供应紧缺的炒作氛围当中。加上自国家临储玉米开拍以来,主体参与热情较高,火爆成交局面持续,推动整体溢价屡创新高,收购成本不断提升对现货价格存在较强的利好支撑,况且基层余粮所剩不多,贸易商对后市看涨预期仍然较浓,囤粮惜售意愿不断增强,市场走货节奏较为缓慢,主体收购难度较大,提振现货价格持续上行。据监测,截至7月31日,哈尔滨大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玉米收购价20

    黑龙江粮食 2020年7期2020-11-13

  • 供需偏紧,玉米价格易涨难跌
    口预期增强,叠加临储限拍传闻,玉米价格受到提振,进入趋势上涨,4月底最高触及2100点。但价格上涨,下游承接不畅,且临储开拍在即,市场供应增加预期增强,主力价格调整至2020点位置。5月底临储开拍,连续5周高溢价全成交,且临储未出库,现货市场供需偏紧,价格再度延续涨势,最高6月中触及2149点高位,其后在2100点附近震荡调整。据《经济日报》7月27日报道,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杨艳涛表示,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续蔓延,国际玉米价

    理财·市场版 2020年9期2020-11-02

  • 小麦托市收购政策进一步完善,质量与成本控制成经营关键
    撑作用。二、国家临储麦去库存效果不佳  苏皖豫库存占比高自2018年1月16日起,2014-2016年产国家临储小麦拍卖底价调整为2410元/吨,较之前下调50元/吨;自2018年4月18日起,2014-2016年产国家临储小麦拍卖底价调整为2350元/吨;自2019年5月21日起国家临储小麦拍卖底价调整为2290元/吨,下调幅度60-120元/吨。自2019年7月10日国家临储小麦暂停投放市场后,10月9日国家临储小麦开始投放市场,投放粮源年份为2014

    粮食问题研究 2020年1期2020-04-01

  • 玉米消费总体下降 后期价格或将回落
    消费将有所下降。临储拍卖底价提高,成交率先热后冷今年自5 月23 日开启临储玉米拍卖,与去年相比推迟了1 个多月,拍卖底价也提高了200 元/吨左右。截至8 月29 日,临储玉米拍卖活动已进行15 次,累计投放量5959 万吨,成交2086 万吨,成交率35.0%,平均成交率低于去年,而且成交率由最初的90.7%下降到8月29 日的8.7%,呈现出明显的先热后冷态势。考虑到目前临储拍卖底价较高、玉米市场供应相对充足等因素,预计今年玉米临储拍卖成交率将明显低

    中国化肥信息 2019年9期2019-01-18

  • 国家粮食交易中心:2019年6月国家政策性粮油拍卖成交1297万吨
    元/吨。6月国家临储玉米成交846.6万吨,较上月增加157.7万吨,成交率53.1%,较上月下降33个百分点。分地区看,吉林、内蒙古、辽宁成交量较上月分别增加210.1万吨、46.5万吨、27.8万吨,黑龙江玉米成交量较上月减少126.7万吨,各地区玉米成交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分年份看,2014年产玉米成交1.7万吨,较上月减少371万吨;2015年产玉米成交844.9万吨,较上月增加528.7。本月玉米成交均价1676元/吨,较上月上涨10元/吨,主要

    中国粮食经济 2019年8期2019-01-08

  • 玉米价格旺季不旺后期上涨可能性不大
    %。而另一方面,临储拍卖底价成为市场价格的成本支撑,玉米价格下跌空间同样有限。唐晓霄:玉米价格持续稳定的根本原因是供需宽松。供应面看,6月份以后临储拍卖常态化,新粮和陈粮同时供应市场,粮源供应宽松;而需求层面看,进入6月,各地猪源大幅减少,南方局部重疫区生猪存栏同比减少5~7成,饲料销量大减,玉米需求较差,价格维持低迷运行。虽然需求较差,但是临储拍卖底价支撑下,产区继续降价意愿不大,报价坚挺,从而对南方销区价格有支撑,导致玉米价格持续稳定。据了解,今年玉米

    农业知识 2019年18期2019-01-05

  • 农业农村部预测2019年玉米去库存有望进入尾声
    ,预计2019年临储玉米将继续保持较快的消化节奏,这一轮的玉米去库存有望进入尾声。唐珂说,受下游需求快速增长和种植面积调减影响,2018年我国玉米产需缺口扩大,库存消化进度加快,临储拍卖累计成交突破1亿吨。在此背景下,全年玉米价格稳中有升,同时由于库存依然处于较高水平,市场各方预期相对理性,玉米价格没有出现暴涨。“据农业农村部组织专家分析预测,随着东北地区玉米深加工产能陆续投产,2018/2019年度我国玉米需求将继续增加,产需存在一定的缺口。临储玉米将继

    种业导刊 2019年2期2019-01-04

  • 玉米供需平衡正在打破
    ,新粮即将上市和临储玉米投放,是当下行情下跌的两大主要原因。因为华北的新粮早于东北上市,陈粮还在消化的时间段里,新粮上市会对市场有一定冲击,所以价格会有下跌。另外临储玉米的拍卖,出库进度还是稍微慢一些,虽然有一定的成交,但是前期的成交还没有出库,加上未出库的库存和近期新粮上市的预期,导致华北新粮的价格出现了一定的下跌。最新的数据显示,从4月份至今,临储玉米已经实际成交了6200万吨左右,供应充足。加上临储玉米的价格低,给行情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再过一到两个月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8年33期2018-08-30

  • 临储拍卖重启菜油仍面临压力
    7月17日起启动临储菜油竞价销售,销售低价确定为6000元/吨。此轮拍卖启动以来已经进行了三次拍卖:第一次(7月17日)计划拍卖量62936吨,实际成交量54706吨,成交率86.92%,最低成交价6000元/吨,最高成交价6300元/吨,成交均价6077元/吨。拍卖标的分布来看,湖北计划拍卖6320吨(2013年),实际成交1500吨,成交率24.07%;甘肃计划拍卖7700吨(2013年),实际成交7700吨,成交率100%;青海计划拍卖43576吨(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8年31期2018-08-23

  • 玉米:投资者或将迎来进场最佳时机
    6年国家取消玉米临储收购政策,把玉米推向市场化。我认为从那个时候开始,玉米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周期。当年玉米临储库存已经达到2.3亿吨,玉米去库存成了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在供应方面,国家提出调减镰刀弯地区玉米面积,还有在粮贱伤农的背景下,全国的各地的老百姓主动调减玉米面积。在需求端,国家放开了玉米深加工的审批政策,推出了全面实施燃料乙醇的计划以及南猪北养等一系列有利于加快玉米库存消耗的一些措施。因此玉米库存的下降速度远超市场预期。那么当下玉米处在一个怎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8年27期2018-07-24

  • 2018年一季度小麦行情回顾及夏收前市场展望
    ,价格较为坚挺;临储小麦交易底价在元月中旬全面下调,引发一轮采购热潮,但在3月中下旬“下调交易底价”的传言四起,导致临储交易量大幅下滑。预计新小麦上市前,国内主产区小麦市场行情将延续平稳走势,价格更多的表现为“上有压力,下有支撑”态势。1 季节特征弱化 小麦价格稳中趋弱2018年一季度,国内小麦行情运行稳中趋弱,季节性特征弱化明显,几个往年消费热点时期,如元旦节前后、春节前的备货采购、春节后的企业补库以及农历十五后的大宗消费均表现平平。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白小

    现代面粉工业 2018年2期2018-04-21

  • 菜油维持近弱远强格局
    雄 石丽红当前,临储菜油去库存接近尾声。长期来看,国产菜籽连年减产造成菜油产不足需,在临储菜油缺失的背景下,菜油供应缺口将逐渐显现,这是远月合约维持强势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中短期来看,国内菜油供应充裕,菜油豆油、菜油棕榈油价差拉大亦抑制菜油消费,压制菜油近月合约的上行空间。预计后期菜油仍将维持近弱远强格局。中短期供应充裕年初以来,国内菜油进口利润窗口持续开启,国内买船积极性高涨。早在5月,年内加拿大菜油买船就已全部完成,而菜籽买船还在源源不断地增长。海关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8年37期2018-01-27

  • 小麦价格:需求提振效应弱化政策调整影响
    势稳中缓涨受国家临储小麦拍卖底价、持粮主体库存小麦成本高等因素支撑,部分面粉企业上提小麦到厂价。国家临储小麦周度成交量同比增加,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市场供给,但优质小麦供给压力仍存。据统计,10月下旬,全国新小麦收购价在1 800~2 781元/吨之间,平均价2 386元/吨;流通市场小麦因品质间差异,仍延续宽幅运行,质优小麦与质差小麦之间的价差保持高位。临储麦区域间成交分化据统计,自9月26日以来,国家临储小麦累计投放量838.397万吨,实际成交量58

    新农业 2018年22期2018-01-17

  • 临储政策影响下的黑龙江省大豆种植
    邓启东双临储政策影响下的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邓启东2008——2013年间的黑龙江大豆种植同时受到大豆和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的影响。大豆临储政策没能有效地刺激大豆种植,玉米临储政策反而强化了玉米对大豆的替代,导致黑龙江省大豆种植在玉米种植扩张的冲击下连年萎缩。本文对比了双临储政策实施期间黑龙江省大豆和玉米的种植情况,分析了双临储政策对黑龙江大豆种植的经济影响,并针对后临储时代的黑龙江大豆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临时收储政策,大豆种植,黑龙江省我国是大豆的原产地,也是最

    奋斗 2017年12期2017-07-31

  • 多重临时收储政策对东北地区大豆种植面积的替代效应
    ,得到如下结论:临储政策通过改变作物比价关系,加剧了玉米对大豆种植面积的替代;对于大豆生产优势地区,临储政策初期对大豆种植面积有一定促进作用,随后逐渐弱化;临储政策对大豆种植面积的总效应为-29.44%。因此,未来政策制定应充分考虑政策组合的比价关系,积极进行政策引导,实施地域差别化的价补分离政策。临时收储;大豆种植面积;价补分离政策引 言2008年以来,中国针对大豆、玉米、棉花实施的临时收储政策(简称“临储”)已成为完善价格形成机制的关键举措,作为临储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3期2017-06-07

  • 5月玉米价格是否会下跌
    ,后期粮源主要是临储玉米,品质不如新玉米,各类主体看涨后市,加工企业建立玉米长期库存的意愿强烈,贸易企业认为囤积玉米有利可图,积极入市收购,导致玉米价格上涨。分析人士认为,4月,玉米价格将会维持3月以来上涨态势,但上涨空间不大。因为随着新玉米收购接近尾声,从去年10月暂时停拍的临储玉米销售即将恢复,部分贸易企业担心临储玉米竞拍恢复以后玉米价格会走低,提前销售库存新玉米,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玉米供应偏紧的局面。5月以后,临储玉米是市场供应主体,玉米价格主要取

    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17年5期2017-05-25

  • 5月玉米价格是否会下跌
    ,后期粮源主要是临储玉米,品质不如新玉米,各类主体看涨后市,加工企业建立玉米长期库存的意愿强烈,贸易企业认为囤积玉米有利可图,积极入市收购,导致玉米价格上涨。分析人士认为,4月,玉米价格将会维持3月以来上涨态势,但上涨空间不大。因为随着新玉米收购接近尾声,从去年10月暂时停拍的临储玉米销售即将恢复,部分贸易企业担心临储玉米竞拍恢复以后玉米价格会走低,提前销售库存新玉米,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玉米供应偏紧的局面。5月以后,临储玉米是市场供应主体,玉米价格主要取

    农村.农业.农民 2017年9期2017-05-17

  • 玉米长周期内价格重心下移
    实施了八年的玉米临储收购政策将取消。玉米市场的政策改革已经开始,而临储政策的余温依然通过国储玉米拍卖影响市场。自5月27日本年度首次临储拍卖以来,临储拍卖经历了溢价成交、成交清淡以及成交回暖的过程。截至10月12日,临储玉米累计成交1751.7532万吨,总成交率为17.6%。10 月12 日,中储粮委托包干销售2014 年产临储玉米1319264 吨,成交量为26878 吨,成交率为2.04%,最高价为1600 元/吨,最低价为1500 元/吨,成交均价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6年47期2016-12-27

  • 我国玉米临储收购量创新高库存压力凸显
    我国玉米临储收购量创新高库存压力凸显根据国家粮食局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月29日,东北玉米临储收购量达8818万吨。专家表示,虽然距4月30日玉米临储收购结束还有近两个月时间,但目前收购量已超过上一年度的收购总量,玉米临储收购量再创新高,粮食去库存的压力凸显。专家表示,之所以有这么多的玉米进入临储,与玉米需求大环境不好有关,饲料消费持续低迷,尤其是深加工企业停产、开工率普遍不高。另外,国内玉米价格高于国际市场,玉米替代品大量进口,冲击国内市场。

    北方牧业 2016年6期2016-12-17

  • 新市场环境下,国内玉米价格将如何走?
    着4月底东北地区临储玉米收购的结束,国内玉米市场将进入抛储新时代,届时玉米价格有可能出现较大的跌幅。据了解,截至目前,有关部门已在东北三省一区临时收购2015年产玉米近 1.14亿吨,这比去年全年收购的2014年产玉米总量增加了 3000多万吨。2015年我国玉米总产量在2.245亿吨左右。这意味着 2015年我国所产50%左右的玉米已进入到临储仓库,比例高得令人惊讶。但国内玉米价格并没有止跌企稳,说明国内玉米市场供应过剩的格局仍没有被扭转,后期在临储收购

    北方牧业 2016年9期2016-12-17

  • 今夏季优质玉米行情犹可期
    出的4个月,也是临储“泄库”方式在博弈中逐渐水落石出的4个月。从价格变化走势看,期现货市场在4月份终于相继迎来一轮触底反弹行情,市场一致看空的心理也得到明显改观,国家控盘初见端倪。由于今年1月至4月大部分时间华北玉米压力沉重,山东、河南、山西等地粮点(折干)收购价格最低跌至1600元/吨以下,东北玉米在临储收购支撑下相对抗跌,进而造成华北玉米大量挤占市场份额,甚至逆流至东北(后期大量进入临储库)。更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东北港口率先被华北玉米占领(当地玉米运至

    中国粮食经济 2016年6期2016-07-14

  • 临储收官 玉米最后一涨?
    止到4月25日,临储收购总量为12340万吨,周内收购数量达442万吨,新增收购数量令临储在收尾之际的影响有所加大。2015年我国玉米总产量2.245亿吨,仅东北三省一区就收购了1.234亿吨。需要提醒的是,目前临储玉米收购价格是当前市场最高价,临储收购结束之后东北玉米回调风险较大,建议手中尚有余粮的农民,在2016年4月30日前,及时卖粮,避免因后期市场价格变化和保管不当造成粮食损耗。4月下旬以来,全球商品期货市场迎来一波疯涨,国内玉米期现货市场也没有例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6年18期2016-06-17

  • 稳步推进玉米临储政策市场化改革
    调整或者退出玉米临储政策,一定要综合考虑从上游来讲,要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减少玉米种植面积。农业部已经明确,2016年调减玉米种植面积1000万亩以上,2020年玉米非优势产区种植面积比目前减少5000万亩。从下游来讲,要发挥深加工企业在粮食转化中的积极作用。吉林省去年收储压力巨大。为缓解压力,吉林省出台政策明确对省内年加工能力10万吨以上玉米深加工企业继续给予补贴支持,并将补贴标准由每吨150元提高至每吨350元。长春市天裕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仓储部部长贾景林

    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16年2期2016-05-30

  • 辽宁省启动307个玉米临储收购库点
    启动307个玉米临储收购库点,以方便农民就近售粮。与2014年相比,2015年的玉米收购价格每公斤降低0.26元,即国标三等玉米每公斤2元,东北三省和内蒙古统一收购价,没有地区差。收购结束时间与2014年相同,仍为下一年的4月30日。为了让农民放心售粮、明白售粮,所有收储点全部采用“一卡通”收购系统,在线监控,对每一送粮车、送粮人,以及粮食数量、质量、结算价格等资料进行核查,确保送粮人身份证、银行卡信息一致,收购过程留痕、档案资料留存,全部实行网银结算,并

    农村百事通 2016年2期2016-05-30

  • 今年油菜种植面积将显著下降
    油菜籽统一收购的临储政策,导致油菜籽价格低开低走,收购期整体价格水平较2014年下降30%左右。价格下跌导致农户自用增加,油菜籽商品率下降是收购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此外,由于许多大型压榨企业亏损,国产油菜籽进入小榨数量的增加也导致油菜籽的收购量下降。统一的临储收购政策取消之后,油菜籽价格大幅下跌导致农户种植收益下降。尽管小麦价格同样出现下降,但降幅小于油菜籽,比较种植收益,小麦仍将高于油菜籽。预计2016年油菜籽种植面积将出现10%以上的显著下降。油菜籽产量

    农村百事通 2016年2期2016-05-30

  • 2016年玉米能否从“四面楚歌”中走出
    势。自2008年临储收购政策执行起,玉米价格一路走来均被政策保“价”护航。2015年玉米托市底价却首次下调,打了本就低迷的市场一个措手不及。展望2016年国内玉米市场,临储政策依旧是影响整个市场的一大主因,补贴、进口配额等一系列政策同样是今年的关注重点。而进口粮冲击国内玉米以及下游消费端对市场的影响仍旧不容忽视。那么问题来了,2016年临储收购底价是否继续下调?哪些是影响2016年玉米走势的重点因素?2016年玉米价格如何运行?政策方面就目前我国玉米存在的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16年2期2016-05-30

  • 2016年玉米将在寻底过程中艰难前行
    行走势。虽然玉米临储收购进度仍在支撑东北产区玉米价格,但市场对于后市巨量库存消化存在悲观预期,所以玉米价格上行艰难,向下寻底的可能性较大。备货情绪谨慎,玉米价格下滑当前距离农历春节只有20多天,国内玉米现货市场进入春节前的最后购销期。华北产区玉米上量增加,当地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报价纷纷下降。在元旦过后的这一周,山东地区玉米价格降幅最大在30-60元/吨,河南、河北等地玉米价格降幅在10-30元/吨。受华北地区玉米价格下行的冲击,南方销区玉米价格出现走低,市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6年3期2016-05-24

  • 近期玉米该不该卖?
    淡的持续打压外,临储收购、定向销售以及抛储等国家政策面的影响一直贯穿整个市场。山东地区玉米价格再度领跌全国,东北则受临储收购支撑行情稳定为主。现阶段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有以下三个:其一,临储收购之后玉米价格能否出现大涨。其二,定向销售到底对玉米市场影响程度多深,最后,未来玉米价格是涨是跌。 2月市场行情回顾根据智农通APP行情宝数据显示:截至2月29日,全国水分14%二等玉米平均价格约为1956元/吨,较月初下跌22元/吨,环比去年同期大幅下跌354元/吨。分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6年11期2016-05-24

  • 价补分离实施在即玉米后期行情更明朗?
    谭亚敏临储政策站在改革风口收储政策弊端开始显现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快速回落,为有效抵御国际粮价大幅波动对我国粮食市场的冲击以及保护农民利益,玉米临储政策应运而生。时至今日,这一执行了八年的政策已到了“应劫而退”的转折点。所谓“劫”,一是“市场劫”,即临储政策干预过度,导致市场机制弱化,高质量玉米供应不足,东北地区玉米深加工企业因成本畸高而生存困难;二是“灰色劫”,即东北地区的临储政策在实施中存在扭曲操作,华东地区的玉米倒流,滋生了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6年13期2016-05-24

  • 新政探路粮价改革
    三高”局面,改革临储等粮价政策迫在眉睫。近日,实行了8年之久的玉米临储收购政策寿终正寝,将被“市场化收购”+“补贴”的新机制取而代之。玉米收储新政,在短期内也许会给玉米市场和种植户带来一定影响,但是,玉米价格从此将实现良性循环,进入一个健康并可持续发展的状态。此次改革不仅涉及玉米种植结构的调整,也是将玉米的供求关系理顺到一个趋于平衡的状态,更是对整个粮食收储政策的一次大胆尝试。

    民生周刊 2016年9期2016-05-21

  • 粮价政策改革的逻辑与可选方案
    从今年开始,玉米临储收购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补贴”的新机制,这是两年前继大豆、棉花两种作物收储政策终结后,国家对玉米收储政策较大力度的改革。2012年以来,我国粮食临储库存迅速累积,目前已处于历史最高水平。据资料显示,目前玉米临储库存达2.5亿吨,稻谷最低收购价库存近1亿吨。日益严重的粮食高库存、进口激增等问题,凸显了改革临储等粮价政策的紧迫性。《民生周刊》记者近日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其在剖析粮食高库存成因的基础上,分析了粮价政策

    民生周刊 2016年9期2016-05-21

  • 2016年玉米市场将如何“演绎”?
    2015年,玉米临储收购总量达8300多万吨,创历年新高。市场流动粮源并不充裕,但是当时在拍卖成交相对较少的情况下,市场并未出现粮源短缺,反而价格承压出现断崖式下跌,而这归根结底是需求比较弱,难以支撑价格上涨。去年,玉米库存总量达2.3491亿吨,去库存压力巨大,定向销售之后市场下游企业对玉米的需求或放缓,届时临储拍卖即使远低于去年拍卖价格,成交量恐难有很大的改变,巨大的供应只会令市场价格不断承压。近期,关于玉米临储政策出台预期不断升温,目前市场存在两种主

    北方牧业 2016年7期2016-05-16

  • 政策性粮食收购期结束 吉林省累计收购4647万吨
    647万吨,其中临储玉米4533万吨,最低收购价稻谷114万吨。作为吉林省收购政策性粮食主渠道,2015年秋以来,为确保国家政策性粮食收购工作顺利进行,中储粮吉林分公司开展粮食产量、质量和收储能力调查,腾仓并库,加强设备维护和人员培训,全力做好收购准备工作。把解决农民卖粮问题作为工作出发点,合理布点,科学布局,尽最大努力满足农民售粮需要。严格执行国家政策,对农民交售的符合质量标准的临储玉米做到应收尽收,不限收、不拒收,有效确保执行国家政策不走样。严格规范收

    吉林农业 2016年6期2016-05-14

  • 山东、河北、北京蛋鸡市场调研
    的剧烈变化时期,临储政策、拍卖政策、东北深加工补贴政策等都可能给玉米市场带来巨大的波动,虽然国内的政策具有很大的随机性,但事情“预则立,不预则废”,需要认真分析各个政策的潜在可能以及每种可能情况对后市行情的影响。1 2015~2016年度玉米临储政策分析迄今本年度的玉米临储政策又让很多人大跌眼镜,在2%的霉变政策限制下,临储进度反而比去年还火暴,截至 2016年1月 5日,临储总量已达到5834万吨,其中黑龙江已收购2945万吨,吉林已收购1457万吨,内

    家禽科学 2016年4期2016-03-27

  • 2016年玉米能否从“四面楚歌”中走出
    势。自2008年临储收购政策执行起,玉米价格一路走来均被政策保“价”护航。2015年玉米托市底价却首次下调,打了本就低迷的市场一个措手不及。展望2016年国内玉米市场,临储政策依旧是影响整个市场的一大主因,补贴、进口配额等一系列政策同样是今年的关注重点。而进口粮冲击国内玉米以及下游消费端对市场的影响仍旧不容忽视。那么问题来了,2016年临储收购底价是否继续下调?哪些是影响2016年玉米走势的重点因素?2016年玉米价格如何运行?政策方面就目前我国玉米存在的

    农村.农业.农民 2016年4期2016-03-25

  • 我国玉米阶段性过剩问题突出,专家建议——稳步推进玉米临储政策市场化改革
    ——稳步推进玉米临储政策市场化改革刘慧2015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增”,粮食高产量、高收购量、高库存量“三高”叠加。而在三大主粮中,玉米阶段性过剩问题最为突出。不少农业专家表示,当前我国玉米市场所面临的困境,是国内外经济增速减缓、消费乏力和产量高速增长综合作用下的结果。玉米产业要脱困,需要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和国家宏观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的共同作用。调整或者退出玉米临储政策,一定要综合考虑从上游来讲,要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减少玉米种植面积。农

    农村.农业.农民 2016年3期2016-03-14

  • 市场
    库存主要来自政府临储项目下收购的玉米。要想减少库存,来自玉米深加工行业、饲料加工行业以及乙醇行业的新需求,显得至关重要。我国将从今年秋季取消实施了十年之久的玉米临储项目。如果停止玉米临储,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国际与国内玉米价差,鼓励使用国产玉米而不是进口高粱和玉米酒糟粕等低廉替代品。4月7日农业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明确玉米非核心区种植面积调减,但补贴细则并没有公布。前期玉米及玉米淀粉现货价格均以下降为主;东北地区玉米临储总量达10984万吨,华北和西北地区供应

    中国畜牧业 2016年9期2016-02-17

  • 两会定调价改政策玉米市场暗流涌动
    成鲜明对比的是,临储玉米泄库在即,关内外玉米市场暗流涌动,价格涨跌互现。其中,华北产区在玉米价格超跌以后出现止跌反弹迹象,东北产区玉米价格高地则出现补跌。伴随着市场反弹行情的展开,暂不可过分乐观,因临储玉米定向销售和拍卖政策尚未落地,同时,2016年二季度我国谷物进口到港量也不容小觑。两会期间,上至国务院总理,下至国家粮食局局长、政协委员,均对“市场定价、价补分离”,同时给予农民合理收益、积极稳妥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达成共识。此外,调减玉米面积也成为缓解国

    种子科技 2016年3期2016-01-25

  • 政策将成玉米市场“引路者”
    /吨。需求孱弱、临储拍卖成交清淡,利空叠加效应在玉米价格上集中释放。需求孱弱,承受不住“高价”玉米4月底,临储收购结束,我国玉米市场进入“需求”主导模式。然而,市场需求长时间难言好转,饲料需求、玉米深加工需求双双疲软,孱弱的需求无力承受高价的玉米。尽管自3月下旬开始,猪粮比价从5.04:1的低点转好,截至5月底已反弹至5.91:1,接近6:1的盈亏平衡线,但猪粮比价持续回升源于母猪和生猪存栏数量的持续下跌。经过长期下跌,母猪和生猪存栏基数处于近5年以来的低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5年24期2015-10-29

  • 临储玉米拍卖高峰来临优质优价或成未来趋势
    今年4月份,我国临储玉米相关政策频繁出台,不论是临储玉米拍卖时间提前和黑龙江与吉林竞拍补贴政策相继出台,还是一些在仓储和拍卖细节上的调整,所围绕核心依旧是“解决当前国内临储玉米庞大库存的问题。”同期,我国政策严重滞后效应引爆廉价进口谷物集中到港且种类日趋多元化现象突出,市场不禁闻风持续展开一轮降价潮。随着5月份国内临储玉米拍卖高峰到来,国内玉米市场(尤其是粮源投放密集的东北市场)难免承受更大压力,市场随之进入调整周期。当然,在4月份国内生猪养殖开始盈利,市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5年20期2015-10-29

  • 补贴政策浮出水面 玉米淀粉弱势下行
    钟粮东北临储玉米收购正式收官。虽然南方玉米拍卖活动已经启动,但东北临储拍卖仍无半点消息,市场政策风险敞口持续放大。而在大家翘首企盼临储拍卖消息而不得之际,黑龙江深加工企业参拍临储玉米可获取200元/吨补贴的消息及具体可获补贴企业名单相继出炉,市场为之一“震”。华北淀粉市场略显冷清在黑龙江深加工企业补贴政策落地后,近期市场再度频传吉林符合要求的深加工企业参拍临储玉米也将获取补贴,具体补贴额度在150元/吨左右。虽然目前该消息尚未证实,但结合当前东北临储高库存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5年18期2015-10-29

  • 今年玉米临储政策或提前公布
    的玉米市场,有关临储政策的利空传闻一波一波冲击行业人员脆弱的心灵壁垒。一时间,市场空头氛围浓厚,行业信心遭受打压,从业人员人心惶惶。临储收购价大幅下调,最受影响的是种植者。在种植成本高企的当下,加之干旱导致的减产预期,种植者收益将出现明显下降,甚至亏损;各用粮企业因临储价格预期大幅下调,采购热情下降,眼光更多放在新粮上市阶段,在消费疲弱的当下,对玉米市场的冲击可谓雪上加霜;而反映到期货盘面,远月合约大幅下调,长时间处于低位区间盘整。保信心近期众多有关临储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15年9期2015-10-16

  • 玉米价格已经步入漫漫熊市
    素叠加,倒逼玉米临储政策迎来调整时机。2013/2014年度,临储玉米收购6 919万t;2014/2015年度,临储玉米收购8 328万t,两年度玉米收购数量合计达到1.52亿t。而2014年5—11月临储玉米拍卖期间共成交2 965万t(含370万t进口临储玉米),2015年4—8月临储玉米拍卖只成交了383万t(含14万t进口临储玉米)。可以看出,临储库中玉米至少还有1.1亿t以上的巨量库存。1亿t以上的库存水平足够我国饲料企业1年的玉米消耗量,巨量

    种子科技 2015年9期2015-05-24

  • 玉米临储价下调 明年还种不种玉米?
    ◇大伟关注玉米临储价下调 明年还种不种玉米?◇大伟编者按:2015年的玉米市场可谓惨不忍睹,特别是7月中旬以后,价格便开启急速下跌模式。本应借着临储收购政策执行的东风,玉米价格在9月新玉米上市前走出一条漂亮的上涨行情,但因受国内外诸多因素打压,玉米市场呈现旺季不旺现象,价格并未如预期般上涨。新玉米陆续上市、临储收购底价大幅下调,这两大利空因素冲击国内市场,导致玉米价格进入漫漫熊途。9月18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发行等部门联合发出通知,从10月份开始,国

    种子科技 2015年11期2015-05-24

  • 玉米市场或持续“怪象”:大量流向收储企业
    产量过剩创纪录、临储收购创纪录、价格上涨创纪录”的局面。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估算,近3年来,国内玉米供给过剩均超过2000万吨。预计2015年全年供需结余2950万吨。2014年的玉米市场走势对2015年有着教科书式的示范意义,对2015年市场农户、贸易企业以及用粮企业的采购模式和库存策略等均有较大影响。市场在增产预期下库存大幅减少,国内玉米市场供应过剩,导致临储天量收购,玉米市场呈现“库存结构变、贸易模式变、定价机制变”的“三变”特征。临储收购或重演上年“

    吉林农业 2015年3期2015-03-27

  • 看政策的脸色还是听市场的召唤?
    卫2015年玉米临储价格首次下调,这个细微的变化,向市场释放出信号:高价托底的临时收储政策走到了十字路口,当国内外价差越来越大、玉米库存量越来越高、市场倒逼机制越来越强时,玉米价格该看政策的脸色还是听市场的召唤?政策干预,不能跟市场完全合拍东北玉米种植大户王五厚,听说玉米临时收储价格可能下调,他果断决定,把9月初先收上来的那部分玉米留着自家农场用,不卖。王五厚不再眼巴巴等着粮库收储,而是自己找出路,恰恰说明了玉米临储政策的尴尬——政策干预,不能跟市场完全合

    种子科技 2015年11期2015-01-22

  • 揭开“玉米低价之谜”
    那么低?原因一:临储拍卖成交惨淡去库存化迫在眉睫2008年国家玉米收储机制开始实施,每年的临储底价及收储量呈现递增趋势,在保障农户利益的同时,其弊端也渐渐浮出水面。2015年度更是以8 279万t的临储玉米收购量收尾,2013/14年度收储总量也是高达6 919万t。连续两年的大规模收购,导致国家临储玉米库存高企。玉米库存过剩,打破了以往市场供需平衡的结构,直接造成供应过剩、价格持续下跌的结果。原因二:新季玉米临储收购底价首次下调2015年的粮食收购价格较

    种子科技 2015年11期2015-01-22

  • 玉米减产有限 后市将转弱势
    加上,因前期东北临储玉米大量进入华北市场,大部分企业库存充足,因此,产区贸易商及企业采购心态显现谨慎,也看空玉米后期走势,压制华北地区玉米价格快速回落,其中,山东地区累计跌幅最大。另一方面,由于新玉米的上市,国储抛储玉米吸引力明显下降。9月以来各地区临储玉米成交率不断下滑,其中辽宁、吉林和内蒙古临储玉米成交率分别从月初的81%、51%和66%下降至本周的20%、26%和19%。用粮企业观望情绪浓厚,采购临储玉米积极性下降。目前政府持有的玉米库存仍超过600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4年40期2014-12-19

  • 稻米市场政策依赖或将加重
    进口)。猜想三:临储粳稻将会轮出当前国内临储稻谷库存约4 000万t,其中临储粳稻库存将在2 500万t左右。巨大的临储稻谷库存一方面使得粮满为患,仓储设施与资金压力不堪重负。另一方面,大量的临储稻谷不流向市场,在大米适度进口的背景下将会导致市场粮源偏紧,供求失衡。而2011年收购的临储粳稻到2014年将被存放3年,稻谷品质面临下降,时间上也迫切要求轮出。同时,当前的粳稻价格已稳定在3 000元/t左右,为前两年按2 800元/t收购的临储粳稻顺价销售提供

    种子科技 2014年3期2014-11-15

  • 粮食局等部门下达国家临储油菜籽收购计划
    政部和农发行下达临储油菜籽收购计划500万吨(折合菜籽油166.7万吨),收购价格为2.55元/斤(国标三等),执行时间为:冬播油菜籽产区2014年6月1日-9月30日;春播油菜籽2014年9月1日-2015年2月28日。执行区域为内蒙古、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和新疆17个省(区、市)。本次油菜籽临时收储任务由中储粮总公司承担,安排其直属企业或委托具备一定条件的企业挂牌收购油菜籽并委托加工企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4年23期2014-09-02

  • 2014年临储油菜子价格或降
    场消息,今年国家临储菜子(油)收购价为5.06元/千克,较去年降4分钱。此前,市场预期今年菜子收购价持平于上年。这也是我国实行菜子临储收购7年来,第二次下调收购价。上一次下调收购价是2009年,由2008年4.4元/千克下调至2.70元/千克。虽然价格较预期水平略低,但是和当前的进口菜子价格相比,仍然高出600元/吨以上。我国自2008年开始实行油菜子临储收购政策,截至2014年政策已执行7年之久。菜子收购价格逐步提高,其中2011年和2012年提高幅度分

    农家顾问 2014年6期2014-06-30

  • 2013年粮食市场喜忧参半
    终没有起色。今年临储玉米收购量大幅增加。一方面是由于节后玉米市场价格持续回落,大量低价粮进入临储系统;另一方面,禽流感疫情爆发后,本就疲弱的玉米价格更是雪上加霜。部分农户手中仍有较多余粮未售,为了保护玉米价格,并帮助农户售粮,临储收购时间延长至5月底。据了解,某些地区国储粮库中玉米库存较往年增加2~3倍,最新数据显示,临储收购量已超 3000万t,几乎相当于整个黑龙江省的产量。政府后市调控市场能力明显增加。值得一提的是,临储收购超过 3000万t,意味着接

    种子科技 2013年7期2013-10-21

  • 大豆市场底部获支撑
    办法和机制。国家临储大豆拍卖于10月14日继续进行,本次计划销售大豆50.39万吨,实际成交0.22万吨,成交率O.44%,成交均价3750元/吨。其中,吉林和黑龙江全部流拍,拍卖价格偏高及新豆陆续上市,抑制市场采购国储大豆积极性。尽管国家给予地方大豆加工企业210元/吨的补贴费用,但如果把仓储费用、出仓费用以及运输费用考虑在内,实际入厂价格依然在3600元/吨以上,高于新豆目前收购价格,国储大豆出库目前难度较大。成交率偏低同时也显示了市场对未来大豆价格走

    现代农业研究 2009年12期2009-03-12